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09 16:59:18| 人氣4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誤會(三):被捲入(MAKIKOMAR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文章我還得修改,不過先就這樣。

野口裕二在『life story interview―質性研究入門』第二章介紹他二十年前的經驗,他當時在精神醫學研究所研究酒精依賴症,決定對外來病患進行訪談。野口希望深入了解病患的生活史,對它進行分析,這樣就可以了解以前不受矚目的這個病的社會學要因。

經過幾次訪談之後,有一個病患後來不僅常常打電話給野口,還會來他研究室。聽聽他的話,好像他有很多煩惱,當時他兼任鄰接的醫院的social worker,也考慮到該病患是他的受訪者,因此每次該病患找他的時候,他認真聆聽該病患的話。

後來,該病患開始向野口抱怨其他職員,要求野口修理他們,野口不會做出具體行動,該病患就指責野口。

野口陷入困境,最後向長輩解釋現狀,問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那位長輩笑著跟他說,那就是「被捲入(MAKIKOMARE)」現象。其實從事治療酒精依賴症的人都知道「被捲入(MAKIKOMARE)」現象,酒精依賴症病患往往會使家人、朋友捲入自己的問題,讓他們擔心,他們的症狀似乎從周圍人吸收養分變得更嚴重。

野口和該病患陷入「被捲入(MAKIKOMARE)」狀態後,他們的關係惡化,後來得不歡而散。

至於產生如此尷尬的狀態的原因,野口在這篇論文中指出三點;第一、這就是酒精依賴症病患常會發生的問題。第二、他同時扮演了兩個角色-研究者和臨床者-,但該病患不可能分清楚這兩者的區別,面對曾接受訪談的病患時,野口本身也沒辦法區別自己兩個角色。第三、透過訪談,他們的對話內容產生了變化,本來他們之間的主要話題是病患的生活史,但後來他們之間的對話內容變成病患的生活問題,病患的話題轉變成他現在的煩惱後,野口也成為了他談話內容的登場人物之一,這樣就野口也沒辦法只扮演聆聽者,會告訴他自己的意見,病患聽到他的意見,又回應他,因此,該病患和野口不知不覺之中共同創造新的narrative。

我看完這篇論文後覺得,我就是那位酒精依賴症病患,雖然我幾乎不喝酒、喝酒也不太會喝醉。依我經驗,類似「被捲入(MAKIKOMARE)」現象並不只在酒精依賴症病患和其家人或朋友之間發生。

研究者當初只問報導人的過去經驗,本來研究者是報導人生命中的局外人,但經過幾次訪談之後,報導人開始談「現在」,在談話內容中研究者也會出現,這樣就研究者已經不是局外人,他也成為了報導人生命中的當事人(哈哈,該陌生人也是,他比任何人清楚地知道我最最私密的部分過去經驗,他問我問得非常仔細,他本來只問我過去,但後來他成為了我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我開始跟他談現在、未來)。報導人向研究者通通講出自己從來沒有跟別人講過的事情之後,對研究者會產生依賴心,報導人開始介入研究者的生命。兩個人的關係陷入這個狀態之後,研究者好像很難與報導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也很難不造成報導人心裡創傷而離開他,所以該書也提到,研究者決定採取深入訪談研究法時,不管做得到或做不到,至少需要「與該報導人一輩子維持某種關係」的心理準備。

採取life story研究法的研究者,他們的研究動機來自「關心別人」,但他們的關心、正義感或使命感往往卻造成報導人一輩子的傷痛,當然有可能研究者和他關係人也有可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我讀了這本書之後知道我的經驗並不特例,如果我跟該陌生人的關係是受訪者和研究者的關係的話,我們的互動也許算是最糟糕的例子吧。

我被深入訪談研究法深深吸引,非常期待與未來的受訪者相遇的同時,也很害怕又會陷入類似尷尬的情況。我朋友知道我還會期待新的相遇就很驚訝地跟我說,「如果是我,這樣的經驗一次就夠了,絕不會再想要跟陌生人談心裡話。妳真的對人有興趣,我敗給妳了!」。

我這學期好好修「質性研究法」,也繼續聆聽台灣朋友的話,儘量走出校園走走,用全身感官思考。


<參考>
桜井厚『ライフストーリー・インタビュー(life story interview)―質的研究入門』
http://www.amazon.co.jp/exec/obidos/ASIN/4796702687/qid=1139319112/sr=8-1/ref=sr_8_xs_ap_i1_xgl/249-5204893-1110740

※櫻井厚是研究日本部落民(賤民)的學者。

台長: 雪子
人氣(4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異己】 |
此分類下一篇:「要不要」和「可不可以要」
此分類上一篇:誤會(二):陌生人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