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作親職工作時,用的是美國的PET與STEP教材,這兩個教材的核心精華,就是【積極聆聽】與【我訊息】。
這陣子在準備9/9開場的演講,正打算用現實治療法裡的控制理論來取代這二者時,生活裡與樹兒的互動立刻發生許多事件,每件事都直指積極聆聽裡柔軟心的特效與必要。 這是老天爺厚愛,盯著我不犯大錯的考驗。
於是我回頭再次編輯演講的核心主軸,把柔軟心,放入親職互動的核心裡。
說個故事吧!
********************
一家三口在麻布茶房吃午餐,
不經心的,樹兒踢到桌子,
桌子大大震一下,熱湯冷茶用力晃動﹍﹍
(我看到樹兒的小驚嚇)
這時展很理性的(清晰)說:「不可以踢桌子!不可以這樣! 地板滑桌子重,可以壓不可以踢。」 最後瞄瞄縮起身子的樹兒,補了一句:「我知道這次不是故意的。」
但樹兒彷彿一口氣憋起來了…
身體僵直、手臂用力…
眼睛無法離開桌子,不停地用腳和手施力,試圖要移動桌子。
而展則顧著大口吃麵,忽視小傢伙的糾結,大腳將桌子牢牢定住。
呵~ 我還是得學會在這種情形下依然能愉快用餐。
終於,展去付帳了,
我看到樹兒的手與腳還被黏在桌子上。
我聆聽:「樹,你一直想動桌子,是不是在跟爸爸比輸贏?」
小人兒點點頭,臉部肌肉柔軟了些,
我再次聆聽:「樹,你想要證明,自己的力氣也不輸爸爸?」
小人兒點點頭,起身離開,伸手讓我牽著走。
然後小人兒的活力流動起來:「媽媽,我推桌子,是在玩生氣的遊戲。」
小人兒自己聆聽到自己,於是他也快樂起來了。
當展付完帳,小人兒已經趴到爸爸身上要抱抱了。
************************
我暗自分析,孩子第一瞬間推動桌子,其實是無心自己也被嚇到了,
而老爸沒使用聆聽,直接進行”教育”(而且是演講方式!!!)
直接把兒子推到一個權力鬥爭的力量位置。
兒子其實是憋著自己的委屈的情緒,轉為挫折,然後用生氣來展現的。
兩父子暗地盤據桌子的力量爭戰,象徵著二人權力的角力。
直到孩子被聆聽到了,柔軟的心打開,開放以後,兩人的關係才繼續前進。
我回憶起自己當時聆聽樹兒,有一種特別的溫柔與溫暖,那是一種流動的愛朝向他,言語上雖只是短短的觸碰,但能量上真是無條件的支持。
這樣的溫柔與溫暖的愛,是我年輕教聆聽時,教不出來的(因為自己當時也沒有)
我如何做到沒有對錯批判,不急著教育孩子?
我如何做到能欣賞小人兒的固執,而尊敬他的力量?
我如何做到尊重老公的教養方式,而靜默不出一語,直到他離去才涉入?
我如何能做到,當心愛的兩個男人在戰爭時,還能愉快地用餐,覺得我的薑汁豬肉梅子飯真好吃?
我如何能等到自己吃飽了,快樂了,才去面對孩子與老公的戰爭?
這其實都是這一兩年,夫妻兩人因孩子而吵架吵出來的心法。
**********************************
原則1:在不影響生命安危之下,自己情緒的安穩與照顧放第一位。
原則2:在老公與兒子兩人衝突情形下,自己萬萬不要介入。
原則3:若無法忍住,就離開現場。
原則4:若兩人有些情緒爆發的危機,那就用溫柔心分別聆聽他們。
原則5:若自己心裡也被勾引起悶悶的,無法溫柔聆聽,就先把溫暖的雙手放在心口,暫時不開口。
原則6:相信老公一定有他的理路和道理,只是自己還無法理解,只要他被尊重,他就會越來流通。
原則7:孩子雖小,有他神秘的智慧與邏輯,也是我要學會尊重的,當媽的能幫最多的就是帶著信任與尊重的眼光了。
原則8:仔細覺知自己想幫忙的企圖裡的不信任與不尊重。
原則9:信任用信任聆聽的神秘力量,當一個人被聆聽與尊重到了,他自身的力量與開放性自然出現。
原則10:信任衝突的意義和學習潛能,不要試圖避免衝突,用和諧的心面對之。
**********************************
*********************
對命運與人的信任,是能溫柔聆聽的第一要素。
*********************
再說一個故事:
旅行最後一站回到娘家,
玩到深夜大家都累壞了,展早已累癱,頭一沾枕立即睡著。
挺著肚子的我,撐著自己,幫樹兒換睡褲。
一脫掉小短褲,他立刻大哭:「不要~」
哭聲震天,我知道隔壁房間的媽(樹的外婆)也聽到了。
聆聽到自己的累,
當下2原則是「不勉強自己,不顧慮自己的媽而把目標放在止哭」
於是我對孩子說:
「樹兒,睡覺是一定要換長褲的; 你要哭媽媽也沒辦法,你就哭吧!」
自己立刻躺下,感覺後腰能休息的感覺好好喔!
好一陣子,樹兒依然大哭,
硬要自己下床去找那件小短褲(被我藏起來了),
想要穿回身上。
我休息夠,力氣回來了。
於是我和孩子商量,用很堅定有力量的聲音說:
「樹,你哭再大聲再久都沒用的,你要不要考慮就不哭了?」
孩子可能哭夠了,深呼吸兩口,就不哭了。
我聆聽:「你是不是很喜歡那件短褲?」
「因為那件褲子是菘(因為旅行過久,衣服用盡,跟妹妹借來的衣服)的?」
「你是不是很喜歡,所以想要穿著它睡覺?」
小人兒一一點頭,每點一次頭,他的眼眶就泛淚,一種被瞭解後的感動。
我也變柔軟了,我說:
「媽媽也有過那樣的心情,小時候去台北住姑姑家,穿表姊的衣服睡覺,怎麼樣都不想脫下來,連白天都想要穿著出去玩,因為覺得好特別,也覺得自己特別漂亮。」
樹兒好像真的聽懂了,或是我的柔軟心情感染他,
他眼皮變放鬆,漸漸閉上眼睛。
他開始抓癢,去南投一趟,全身都是蚊子包。
我用手深進他衣服裡幫他輕輕抓癢,
他不停地說著:「好舒服喔! ﹍﹍﹍謝謝﹍﹍媽媽﹍﹍」
然後他睡著了,
等他睡熟了,我才幫他換上長睡褲。
隔天我媽果真問,「昨天半夜孩子哭什麼? 那麼慘。」
和我想像的一樣「給他穿著睡就好了嘛! 你們小時候還不是這樣長大的,現在不也都很乖。」
我笑笑沒說話,真高興她忍著沒來敲我的門。
*****************************
要能溫柔聆聽,只能抓住最核心的重點,無法隨時兼顧到所有人。
要能安然處於衝突中,回到自己寧靜的中心,才能給出溫柔的聆聽。
*****************************
再說一個故事:
回阿祖家吃飯,
桌上的樹兒不理會他的飯,
還用玩具頻頻發出大響聲。
桌上有很嚴肅的阿祖,寵愛他的阿公阿嬤,
還有個焦慮的爸爸。
樹爸夠焦慮了,
他說:「現在我能怎麼辦,我先離開好了。」
於是他跑去廚房。
我趁機對樹兒說話:
「你發出好大的聲音,是不是要證明沒人能阻止你作你想作的事情?」
小人兒點頭,變得跟我有聯繫。
我又問:「即使爸爸阻擋你還是發出怪怪的聲音,是不是要說,你要為自己作決定?」
小人兒又點點頭,心裡的固執好像鬆開了。
我說(充滿堅定):「媽媽告訴你,人可以作自己,但人多和自己單獨一人,一定是不一樣的狀況。」
我再次堅定:「現在給你2個選擇,選擇1是你繼續用你的方式發出聲音,媽媽不會理妳,但媽媽下午就不想理你,爸爸好像已經不理你了喔!」
「選擇2是你不再發出怪怪聲音,吃飯吧。」
小人兒問:「有3嗎?」
媽媽說:「我沒有了,你可以自己想想,你的3是什麼?」
小人兒說:「3就是妳幫我排一個火車,然後我不發出怪怪聲音,吃飯。」
兩人很快達成協議,爸爸也回來了。
樹兒陸續發出一些小聲音,一個個問我:「這是不是怪怪聲音?」
然後開始順暢的吃飯。
樹爸回來了,餐桌上恢復正常的交談。
孩子順利的吃了飯,主動要求各種均衡的食物,看來他心情也不錯。
後來我和展說起處理的過程,
他佩服的是,我怎能聆聽而不將自己涉入?
是呵~ 孩子有他神秘的內在邏輯!
溫柔心的要訣:
*****************************
相信孩子所有的現象都是暫時,
相信孩子在誇張的聲音都是因應某種局勢的內在神秘策略,
就不會著急,於是能溫柔自在寬厚的聆聽。
*****************************
孩子卡住時,真的有其內在特殊的需求,
而孩子用他能想到的”怪怪”方式表達。
這些方式也許大人一下子不懂,但仔細聆聽,若真的能有溫柔心,其實很快就學會了。
而孩子一旦被聆聽到,也很快就能開放流動。
當孩子的心開放流動,與大人的信任關係再次建立,
就能有創意的彈性方法,同時滿足大人與成人需求的。
聆聽後,我喜歡問孩子:
「發生什麼事?」
「你怎麼想的?」
「你的選擇是什麼?」
「媽媽想到的方法是這樣,你有想到什麼辦法嗎?」
除了聆聽之外,我也常堅定的表達我的原則,那是孩子得瞭解的世界限制法則,並且相信,在那法則下,我們依然找到滿足雙方需求的好方法。
若這方法能開放讓孩子自己想出來,孩子就能越來越有信心,有一種內在控制的選擇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