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安靜的社區步行,
聽到從山腳那邊傳來的夜鷹的叫聲,
夜鷹總在天黑以後活動,
它會繞著圈子,一圈圈飛行,
一邊扯著它的嗓子,
呼喚,
它的聲音有點尖銳,又帶點哨音的感覺,
好像用力抖動鐵皮的聲音;
它可以傳得很遠,
一聲聲,
在漆黑的夜空中傳向四方,
也因為它不停兜轉著圈子,
那聲音忽而在東,忽而在西,
有時遠在山腳,有時有在咫呎之遙,
或者就在頭頂上方。
初次聽到夜鷹的聲音,是在高雄大社觀音山山腰的一處凹谷,
天都黑了,是什麼東西不停的叫?
是因為經過山谷的回音嗎?
這聲音好像不時在移動方向;
還是因為這是某種特殊的蟲或蛙,群體在天黑之後大鳴大唱,
所以才會覺得這聲音不打一處來?
我定下腳步聽了又聽,不能確定,
就這樣從天黑到夜深,又一路從山腰下山,
離開那山坳越遠,聲音越小,
山下就完全聽不見了,
原來,那東西住在山腰。
去年秋天,彷彿在社區聽到,
遠遠在山腳那一邊,
然後是今年春天,
那聲音又在我社區附近響起,
側耳仔細聆聽:
是在山腳那一邊盤旋,
偶爾掠過社區上空,很快又回到山腳;
那山,雖不高,但綠林茂密,
又聽那聲音像是四處飛轉的樣子,
我想:應該是某種飛鳥的聲音吧!
又是幾天過去,這聲音仍然出現,
總是在天黑以後到午夜之前,
到底是什麼聲音呢?
那一天,夜風中聽著它的叫聲,
忽然想到:會是夜鷹嗎?
書架上翻到收集到的聲音辨識光碟,
選到夜鷹那一項,
果然,揚聲器裡傳出來的,
就是我聽到的這種聲音。
翻開圖鑑,
夜鷹的解說文字上寫著夜鷹有兩種:
普通夜鷹,和台灣夜鷹,
一種是迷鳥,一種是稀有的留鳥,
顯然都不多見,
而據我這兩、三年的經驗,
它似乎只在春天到夏天出現,它也是夏候鳥嗎?
這兩種夜鷹外型的分別並不大,
頂多是在眼睛上下的白斑,
或是雙翅下、喉頭上的斑點顏色有些不同,
整體外型上大致都是黃、灰褐色,
圖鑑上說它的保護色很好,
通常會在晨昏之時活動,
白天不是在樹上就是趴在地上,
在地上的時候幾乎像一張枯葉!
而且它的巢竟然是築在地上的!
它的棲息環境多半是在低海拔以下的空曠草原、溪流旁邊森林邊緣的地帶,
過去,在台北野柳、台中大坑、屏東楓港、南投水里及名間,
台東大波池、花蓮玉里等地有這兩種鳥發現的紀錄,
至於高雄大社觀音山或者左楠半屏山這一帶,
紀錄上倒是沒有這一筆。
知道了是它,
心裡好像有一種終於識得廬山面目的感覺,
晚上聽見它的叫聲,
心裡有一種知道有朋自遠方來的感覺,
雖然,一直還沒見到它的真面目。
認識夜鷹的經驗,也使我想起認識夜鷺的經驗。
其實很早就知道夜鷺,
在墾丁的時候偶爾也看見夜鷺的身影,
但更有機會認識夜鷺,卻是在金門。
夜鷺屬鷺科,
但並不是一般人對鷺鷥印象中的樣子,
它並不雪白,亞成鳥時,它是黑褐色的,
長成以後,就披上一身漂亮的有光澤的藍色,
但是肚腹又一片雪白,
如果你仔細看,
就會發現它有一對閃亮的紅色眼睛;
夜鷺不是喜歡熱鬧的鳥,
即使一起站在灌叢中,也從不彼此寒喧,
只是靜靜的站著,
有點冷漠,也有點高傲,
不像椋鳥或八哥、麻雀、綠繡眼等等,
聚在一起總是嘰喳叫個不停。
也因為夜鷺是這樣冷淡的動物,
所以認識它多年,從來沒有聽過它的聲音。
那一年在金門,
為了錄製鳥叫的專輯,
起早睡晚很是用功了一段時間,
兩隻耳朵像佈滿了天線,到處分辨不同的鳥鳴,
於是聽到晨昏活動的夜鷺的叫聲。
那是個多霧的春天,
因為濃霧的關係,我又無法回台灣,
帶著器材,我又來到那方小水池,
下午三點多的天空因為濃霧已經有黃昏的感覺了,
安靜的金門因為濃霧顯得更安靜,
四下靜悄悄的只有夜鷺在飛行的時候叫著的聲音,
粗啞而單調的聲音,
一聲聲在盤旋的飛行中從不同的方向傳過來,
一方池水,
低空貼水的是燕子,啄食水面上的小蟲,
燕子的上方就是盤旋不停的夜鷺,
我架好了麥克風,收錄了它們的聲音,
單調、帶點寂寞的感覺,我靜靜的停在水邊,
看著它們飛行、盤旋,直到天色黑了。
那是我最接近夜鷺的一次,
也在那一次的傾聽中,
赫然想起,
多年以前,
這樣的聲音曾經在某些夜裡,隱約聽見,
大約同時聽見的,還有極其低沉的,
稀有的留鳥-黑冠麻鷺嗡嗡嗡的聲音。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裡,常常因為忙碌而忽略,
也因為熟悉,把許多事物視為理所當然,
住在金門的朋友有時卻從來不曾聽過我所描述的鳥唱,
住在我社區的鄰居也有從來不曾注意過社區竟每夜都有稀有的鳥類停駐,
我不禁也自問,
在我的生命中是否也有許多被我忽略或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
親人的關切?無缺的生活?熱情的朋友?天賦的長才?
因為習慣,所以忽略,
因為忽略,所以不加珍惜,
我是否因為這樣的盲點,而錯過了許多美好的事物?
窗外夜鷹又在鳴叫,
收錄起來,也請您聽聽,
說不定,
在您窗外,也曾聽過它的呼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