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味》Les Témoins
從九0年代開始,泰希內的每部作品我都沒有放過。儘管我覺得很難從他的作品中去歸結出一個一貫的風格或態度,我卻特別地狂愛著他的《野戀》。那部片除了是九十年代最美麗的電影之一,更是泰希內一次完美的意外,因為後來他的作品再也聞不到那樣肆意迷人的氣味,直到我看了《愛滋味》(題外話,這部片的海報版型有抄襲《偷情》設計的嫌疑)…。
以愛滋病來襲之前的美好夏日為故事起點的《愛滋味》,有著如《野戀》般青春迷亂的晃動與不安定氛圍,以及甜美中夾雜著淡淡苦澀的田園詩體。那場關鍵的湖邊溺水與救援與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愛戀,原來要到了故事後半段,小男生因愛滋而喪命,愛他的警察鬆口說出「救他時情不自禁勃起」的出櫃表白後,整個濃度才真正暈散開來。事實上,這句話的後座力絕對不輸《斷背山》,那淡淡的承認,短短卻極其本能性的自白,完全展現了泰希內寫劇本、調度上的功力。
《愛滋味》在調度上有著完全大師級的流暢,透過艾曼紐琵雅飾演的作家所寫下的見證,在散發文學質地的同時,更讓整個觀點宏大中帶著感同身受的悲憫與寬容。同樣從種族、階級、性別來看愛滋風暴,《愛滋味》不似時代背景相似的《美國天使》那般雄辯滔滔,卻在溫柔中更見其廣闊格局。我喜歡泰希內先是安排警察帶小男生坐飛機,對照小男生死後警察帶著他姊姊重坐飛機的安排;我也喜歡電影收場時,研究愛滋病的同志醫生帶著新認識的男友再度造訪警察夫婦所完成的完美循環。這樣的兩相對照、呼應、互補、循環,透過愛恨嗔癡的交相作用,隱隱解釋了愛滋的起源與存在的理由。這是超脫宗教與理性,殘酷、無比美麗,卻也無比悲哀的原罪。
.《解構新鮮人》Les Amitiés maléfiques
實在很難用文字去形容《解構新鮮人》的巧妙。它值得看個兩次以上,因為每次都會有不同的驚喜,看完後更會隨著各人心態而有不同的解讀與感觸。它不只是一部「研究生了沒」的八卦口水電影,它有點黑,有點懸疑,有點愛情,但重要的是,身兼編導的艾曼努布赫迪厄的劇本非常聰明狡詐,而且殘酷、不留餘地。他對意見領袖與大師的看法,在電影收場時透過André Morney之口說了出來,既沒有替片中每個角色下出絕對的定論,卻又著實給看戲的觀眾,五雷轟頂的一擊。「虎父無犬子」很適合用在艾曼努布赫迪厄身上,因為他的父親正是當代社會學大師皮耶布赫迪厄。
.《玫瑰人生》La Môme
奧利維耶達安在雕琢琵雅芙的「傳奇色彩」的同時,也深刻呈現了琵雅芙燃燒自己生命以成就自己藝術人生的那種絕不後悔的直率激情。不再走傳統流水帳式編年體路線,奧利維耶達安對於琵雅芙生平經歷的興趣,其實遠遠小於他對琵雅芙內在更巨大的,更集合性的,關於「琵雅芙之所以成為琵雅芙」的種種核心因素與態度的興趣。
所以,《玫瑰人生》的劇本選擇琵雅芙邁向生命盡頭的最後一夜為切入點,讓過往如碎片般浮光掠影地重現,她生命中所有的空白、疑惑、遺憾、以及悔恨,於是扭曲地、悲劇性地重演。她往後的失落與憤懣,皆導向那創傷滿佈,卻又埋藏稀微之光的貧困童年。缺席的母親,渴望的布娃娃、令人不忍的天真禱告、早夭的孩子…,太多名人傳記電影總喜歡以「童年陰影」粗糙地總結名人的功過得失,然而他們真該多看個十遍《玫瑰人生》。比起《美麗境界》、《雷之心靈傳奇》、《為你鍾情》、《搖擺情事:爵士大師柯爾波特傳》那種扭扭捏捏欲蓋彌彰的偽善姿態,《玫瑰人生》無疑真誠且勇敢許多。
奧利維耶達安在好幾場戲的調度無疑是令人難忘的。當怯場的琵雅芙排除心理障礙,緩緩從舞台上站起來,銀幕上看到的是她面對著滿座觀眾的嬌小背影。只看到遠處刺眼的聚光燈,卻聽不到她的歌聲。此時,只有非常平靜,甚至可說是聖潔的背景旋律,氣氛宛如受洗儀式般莊嚴。琵雅芙正是在這個時刻,正式踏上殿堂,成為不朽的法國歌后琵雅芙。
以往只覺得瑪莉詠柯蒂亞是頗有靈氣的明星,但她這回的脫胎換骨委實令我驚豔。她以一種非常獨特、細膩的激情流動,活力真誠地詮釋出琵雅芙的粗鄙與純真,榮登我心目中本年度最佳女演員寶座。
.《琴謎變奏曲》La Tourneuse de pages
或許《琴謎變奏曲》直指人性的幽微冷酷,很容易讓人把它拿來與同樣以鋼琴家為主角的《鋼琴教師》相提並論。事實上,《琴謎變奏曲》存在的價值,在於導演丹尼斯德古承繼了新浪潮大師夏布洛在近年難得的代表作《儀式》裡所示範的優良傳統(儘管夏布洛仍持續在他的推理劇中作心理分析,略嫌過時的調度卻已無法滿足挑剔的影迷),讓我們透過這部典型的法式推理類型片,重新溫習在寧靜的鄉間,一棟冷清的布爾喬亞宅邸,兩個女人之間,能夠迸出多少曖昧…。
具有專業音樂家身份的編導丹尼斯德古,並沒有讓《琴謎變奏曲》變成如好萊塢《推動搖籃的手》那類只求感官驚悚刺激的俗氣推理劇。十年前,梅蘭妮的憤怒,反映在她隨手蓋上琴蓋的舉動上;十年後,梅蘭妮的恨意依舊,除了猛烈懲治伸出鹹豬手的大提琴家之外,她更要循序漸進報復當年因無心之過而斷送了她的演奏者之路的鋼琴家。短短的八十分鐘長度(恰好是公視「人生劇展」的片長),他不但細膩地鋪陳音樂家對於踏上表演舞台的潛意識排斥與恐懼,更以極其優雅的調度,讓屬於梅蘭妮的怨恨與表面上平靜的琴鍵音符,緩緩地交相融合。
《琴謎變奏曲》當然跟帕索里尼的《定理》是完全不同的電影,但梅蘭妮的攻心為上,梅蘭妮淡淡的兩性通吃的吸引力,梅蘭妮的無比耐心與冷靜,卻無法不讓我想起泰倫斯史坦普在《定理》中飾演的神秘訪客。鋼琴家最後那無能為力的一暈,充滿力道地瓦解了布爾喬亞最後那道脆弱的平衡防鎖線,視覺構圖上有點夏布洛《謝謝你的巧克力》的fu;而另一邊復仇成功的梅蘭妮臉上的微妙神情(當然也該表揚未滿二十歲的黛博拉馮索能把這個復仇女神角色詮釋出超齡的層次感),卻又是與《儀式》最後一幕珊德琳波奈兒的面部表情互為對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