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0 10:16:52| 人氣3,78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奧斯卡筆記.英國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維納斯》Venus
英國作家Hanif Kureishi早在1985年,就跟史蒂芬佛瑞爾合作了《豪華洗衣店》及《Sammy and Rosie Get Laid》兩部描述印裔英人面對文化衝擊的性喜劇,後來他自己曾一度編而優則導,也陸續為其他知名導演編寫劇本。Hanif Kureishi的作品背景一向設定在倫敦,這回第三度和英國導演Roger Michell合作的《維納斯》,恰好和兩人之前合作過的《母親的春天(The Mother)》相互輝映,同樣是探討忘年戀情(May-December Romance)的另一種可能性。

《母親的春天》描述忽然失去老伴的老婦人搬來與子女同住後,意外與女兒的同居男友墜入情海後,母女之間原先的心結也浮出水面;《維納斯》則是描述獨居的七十幾歲半退休演員莫里斯,因為好友伊恩的姪孫女潔西的來訪而心頭紛亂,年輕莽撞的潔西撩撥了、滋潤了他原先逐漸枯萎的生命。那種沉睡的慾望在被喚醒之後,以極其隱微,時而猥褻,時而優雅的方式,一方面推動莫里斯扮演潔西的長腿爺爺幫助者,一方面又推動莫里斯扮演撒旦…。由於彼得奧圖本身的傳奇色彩,為莫里斯這個角色注入了一種不尋常而驚人的能量,那宛如揮灑生命的詮釋方式,讓他自己與莫里斯一角合而為一。那種想抓住在手掌中瞬間流逝的生命閃光的奮力一搏,那般時不我與的落寞,仍難掩其孤傲的最後尊嚴,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演員最歷史性的一刻。

Roger Michell把莫里斯面對生命走到盡頭的那種孤單生活,拍得極其沉重(例如八十多歲的老演員萊斯利菲力普與彼得奧圖共舞那場戲),但偶而卻又不忘閃過一絲靈光(與潔西的幾場俏皮對手戲),宛如滲入陰暗密室的燦爛光束,微薄中自有希望。有些藝術品,有些演出,是藝術家或演出者必須用盡他們生命的氣力,才有辦法燃燒出來的,而《維納斯》就是這麼一部帶著些許病態,極度自溺而感傷,無比瘋狂而浪漫的作品,那種對死亡在坦然中又泛著不甚甘願的態度,讓我想起了阿特曼的《大家來我家》。Roger Michell聰明地找來另一尊傳奇凡妮莎蕾格烈芙與彼得奧圖演對手戲,並大膽起用銀幕新人裘蒂惠特克演出佔戲頗重的潔西,成功與彼得奧圖碰撞出那份跨越年齡的交會(肢體觸摸、親吻,交心)時互放的光亮,晶瑩剔透,美好至極。
.《醜聞筆記》Notes on a Scandal
完全出乎我意料的電影,原來《醜聞筆記》是一部驚悚片!因為沒看過原著,所以無法知道除了結局以外,整個故事架構究竟更動了多少。這部電影把故事重心放在描繪芭芭拉(茱蒂丹契)這個夭壽老賊婆,從逐步得到她的獵物希芭(凱特布蘭琪)的信任、藉機揩油勒索、然後終究背叛她的可怖與扭曲心態。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的權衡進退,以及相互利用算計,那種漸趨瘋狂的偏執與操控慾,最後被導入驚悚片公式,雖提供了多一點的娛樂性,卻也把整個深度給拍窄,例如希芭的老公其實也就是自己當年的老師,例如芭芭拉不斷尋找「新」獵物的淺薄收場,都沒能有更細緻的討論。尤其那個極度類型化的簡單「結論」,讓芭芭拉這個角色該有的矛盾、深沈、轉折與複雜度,全都扁掉了。我想,改編善於描寫人物內心陰暗面的小說家卓伊海勒的小說,應該還有其他更隱晦卻也更高明的呈現方式才對(我也不是很喜歡導演理查艾爾「過份」運用芭芭拉的日記當作電影畫外音的策略)。

不過,我很喜歡希芭與男學生在自己的工藝室做愛後,那段關於唱片與帽子的對話,從回味無窮的淫樂虛幻瞬間被打回充滿罪惡感的醜陋現實,好不鋒利。我也喜歡希芭和芭芭拉接近電影尾聲時的決裂,那種逼近恐怖片的巨大張力,擺明了《醜聞筆記》仍是一部屬於演員的電影。茱蒂丹契過去詮釋的角色再怎麼怪異孤僻離奇,大抵仍有著善良的內在,這回勾勒幾近變態的老雞掰,那種內心千迴百轉外表不動聲色的心思,實在精彩到了極點。而凱特布蘭琪也沒有被老太太的冷峻氣勢給壓過去,她把一個內心空虛的美貌人妻,面臨男學生情慾誘惑的脆弱無法抗拒,面對女同事情緒上的勒索與意淫,從慌張的委曲求全到最後的終於崩潰而發洩,詮釋得無比真實。另外要抱怨的是,負責本片配樂的菲力普葛拉斯,作品旋律的同質性真的太高了,感覺這次仍是《時時刻刻》、《魔幻至尊》那一套,有點讓我感到厭煩。
.《聯航93》United 93
觀賞《聯航93》實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說老實話,全長111分鐘的前90分鐘,真的蠻無聊的。那種無聊的感覺,就跟在迪士尼樂園排隊等著玩太空山之類的東西時所忍受的煎熬(通常都得排上快兩小時的隊才能玩到)差不多。然而,當我終於玩到太空山的時候,那種暢快、想大叫、想哀嚎的興奮,剎那間又讓我覺得就算排個三小時再玩一次,也沒關係。而《聯航93》的最後20分鐘也給我類似的興奮,導演保羅葛林葛瑞斯利用擅長的手提攝影,真誠地紀錄了乘客、空服員,以及恐怖份子(這才是重點),那極其真實的脆弱與恐懼(大家都在祈禱),而John Powell扣人心弦的旋律,則稱職地壓擠、催化、成就出最後那悲劇性的沉默與完全黑暗……。那一刻,《聯航93》的歷史地位已然確立。
.《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最後的蘇格蘭王》是一部蠻具娛樂性的政治驚悚片,但看完好像也就忘了,沒讓我有感覺太深刻的地方。或許白人御醫跟黑人獨裁者之間,類似伊迪帕斯情結的政治指涉,實在沒能說服我吧。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談談佛瑞斯特惠特克的演出。他雖然以《菜鳥帕克》拿過坎城影帝,大多時候只能在美國電影中擔任綠葉,這回飾演七○年代烏干達狂人總理阿敏,與《黛妃與女皇》中飾演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海倫米蘭,幾乎拿遍了美國所有想得到的演技獎項。不過,我以為這一王一后相較起來,女王這個角色還是編寫得比較細膩。

同樣由彼得摩根編寫,這兩部近身觀察領導者的電影,切入點並不相同。《最後的蘇格蘭王》劇本所塑造出來的阿敏,是白人御醫眼中的阿敏,非常奇觀式的,人魔般,扁平的阿敏;然而《黛妃與女皇》卻是從一個更綜觀的角度(小部份從英國首相布萊爾的角度)來看伊莉莎白二世,來揣摩、憐憫、然後進而珍惜、欣賞她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守舊古板,她那有點堅持有點頑固的老派性格的可愛之處。

《最後的蘇格蘭王》從白人御醫的角度來看那段伴君如伴虎的時光(這部份有點類似以助理觀點來看柯林頓夫婦夢想破滅的《風起雲湧》),我以為縱使佛瑞斯惠特克狂暴的詮釋,還算震撼地呈現了狂人阿敏暴虐又脆弱,多疑而孤單的傳奇性格,但劇本終究缺乏更深入挖掘這個獨裁者暴虐之外的其他面向,無法更深入內在,恐怖也就只是表面的恐怖了。另一個問題是,《最後的蘇格蘭王》跟同樣側寫獨裁者、君主的《帝國毀滅:希特勒》、《蘇古諾夫之太陽》、《帝國毀滅:希特勒》及《黛妃與女皇》相比,後幾部不約而同把故事背景聚焦於主人翁一、兩週內的心境變化,角色素描的凝聚與切入點,自然較為深刻,感染力也較強。

海倫米蘭說過,要是演得太用力,往往會讓人感到不真實,「過度詮釋」會干擾到觀眾的想像空間,我覺得這句話很適合用來形容《最後的蘇格蘭王》給我的感覺。相較同樣奇觀式演出的《女魔頭》(在我心中,《女魔頭》夏莉茲塞倫與《黛妃與女皇》海倫米蘭並列這十年來最經典的兩個演出)所帶給我的深深震撼,佛瑞斯惠特克的詮釋,實在無法讓我隨著角色顫抖、憤怒,然後恐懼。


台長: Ryan
人氣(3,78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展觀測站 |
此分類下一篇:奧斯卡筆記.美國篇(上)
此分類上一篇:2006金馬觀測站(六)其他電影

ari
我也覺得Philip Glass在Notes on a scandal中的配樂吵到很討人厭...
醜聞筆記心得剛上架..
2007-02-27 17:39:04
彌勒熊
^^~Ryan大~
可以轉貼吧~呵呵~
彌勒熊敬上~
2007-05-20 09:42:38
版主回應
ok
2007-05-21 17:28:10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