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修心理學的時候,上課討論到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心理實驗。
同樣是做一件很無聊的事,獲得較高報酬的人會覺得做這件事比較有趣,還是獲得較低報酬的人會覺得比較有趣?
答案是獲得較低報酬的人。
實驗內容,是把受試者分成A、B兩組。每組的受試者都必須完成一件任務:把一根一根的針插到一個方塊上規定的洞孔裏──沒錯,完全是既沒意義又窮極無聊的工作。兩組受試者唯一不同的地方是,A組受試者在完成任務後每人會得到十塊美金的報酬,而B組受試者每人只會得到一塊美金。實驗的最後一個步驟,是對受試者做問卷調查,讓他們為這次任務的「有趣程度」評分。調查結果,B組的受試者給的平均分數比A組高出許多。換句話說,A組覺得這個實驗很無聊;而相較之下,B組覺得這個實驗還算有趣。
心理學的解釋是,B組的人因為獲得的報酬非常低,所以潛意識裏會自我解讀成:這個實驗報酬這麼低,我還是做得下去,是因為這個實驗很有趣/我喜歡這個實驗。
我們常常讀到、聽到、看到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其中當然不乏真人真事。像是即使對方沒錢沒抱負沒前途也要跟對方在一起,或甚至對方不愛你,或根本沒那麼愛你,還是一股腦栽進去。
很多著名的浪漫故事都少不了生離死別的場景;就算不是生與死,也多有兩人一起為困境打拚的感人情節。
然而,小說總是演到有情人終成眷屬後就結束了(然後呢?)。而現實生活中聽到的例子往往是,在種種阻力消失後,生活開始穩定,兩人感情也開始變質。
是因為你真的很愛他,所以才不顧一切地想要跟他在一起?還是你得到的回報低到你潛意識裏一直自我催眠:我是真的很愛他!我是真的很愛他!我是真的很愛他!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往往很難去珍惜;彷彿,可能失去的,才值得用盡力氣緊緊抱緊。
你一定認識這樣的朋友:愛他的他不愛,不愛他的他偏偏又愛得要死。
我在想,這樣的人是真的還沒遇到「對的人」(如果真的有的話),還是只有遇到不愛他的人才能讓他以為終於找到真愛?
「是的,我一定是真的愛他,不然為什麼他根本不愛我我還是不想放棄,他果然就是我要等的人,讓我再試試看吧!」
你,真的喜歡他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