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有其力量。日文有一個詞,言簡意賅地代表這個意義:言霊。
《巴別塔學院》的世界觀,正是立基於言霊的概念上:在十九世紀的牛津大學,設有專研翻譯的皇家翻譯學院,通稱「巴別塔學院」。整個大英帝國、甚至整個世界的經濟,都緊緊繫在巴別塔學院上,只因大英帝國掌握了「銀工魔法」的奧秘:將有著相同──或者足夠近似──意義的不同語言雋刻在銀條上,銀條就能粹鍊出語言之間失落的最純粹的意義,然後發揮出其概念代表的力量。
語言的力量,存在於翻譯過程產生中的空白。匡靈秀用最浪漫的方式,具象了一個最殘酷的事實,那就是「翻譯即背叛」──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翻譯,在字詞的轉換中,勢必有某些意義會失落。
一如巴別塔終將傾倒。
出生於廣州的男孩在一次瘟疫中成為孤兒,被一名陌生的英國男子收養,獲得了得以融入英國社會的新名字「羅賓」,以及全新的身分,在艱辛的苦讀後得以進入巴別塔學院,終將被培養為掌握全球經濟命脈的銀工魔法的「譯者」。羅賓成為某種特權階級,擺脫了原先窮困的出身,只要以苦讀做為唯一需要付出的犧牲,就能領著獎學金過上優沃的生活。他與巴別塔學院的同學們──大多都與他一樣出身異國──交上了朋友,卻也苦於無法真正成為「英國人」,無所不在的幽微歧視再三提醒他們是什麼人,又或者、不是什麼人。
但已然失去中國名字的羅賓,也再回不去廣州。他的同學們亦然。這群在語言的夾縫中迷失了自我的邊緣人,只能在巴別塔中互相依偎、掙扎著找到自己得以安放的位置。
然而巴別塔註定倒塌。言語脆弱而強大,即使說著相同的語言,還是無法精確傳達。
當看見此前一直視而不見的裂痕,就再也無法別過頭。
在讀到最後一章時,隨機播放的歌單正好播到T.M.Revolution的the end of Heaven & Revolution。
「the edge of Heaven 帶我前往那傾注而下的歡聲彼端
the end of sorrow 將不會過去的祝福化為確實的存在」
無巧不巧,或許正是給這個故事最好的註腳。
語言在我們的腳下鋪成通往天堂的磚瓦,卻也是那其中失落的缺憾,讓我們只能在搖搖欲墜的立足之地,窺探永遠抵達不了的天堂邊緣。
但明知道在翻譯的過程中曲解原文是不可避免的,依然要在傾落的斷壁殘垣下揀拾前人的遺產,致力追尋語言轉換中勢必失落的什麼,賦予確實的意義,就是身為譯者的宿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