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台非常古老的收音機。
說古老有些誇張,因為那並不是什麼留聲機之類的老古董。然而從他有印象以來,那台收音機就一直擺在那裡。
不過這麼說又太不精確了,因為仔細想想,當時他約末是十歲前後。只能說他薄弱的記憶力只足以保留到這個印象殘存的時間點。
總之,那台收音機雖然不是古董,但也算得上是珍貴的舊機型了。因為十歲左右的他,站在擺放在電視櫃上的收音機前,竟然還比它矮上一截。
那是一台很大的收音機。
仔細想想,這個稱呼還真有些侮辱它,因為它的功能遠遠不只「收音」。
那方正而有些笨重的長方機體,最底下是兩個卡帶匣,左邊能播放右邊能錄音、還可以拿來對拷錄音帶,中間的部分則是CD播放器,在當時可是十分時髦的玩意兒,因為光碟這種東西還並不普遍,播放器甚至還是直立式的、更接近錄音帶匣的形式,一按押就會緩緩地彈跳出來。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沒多久之後就常因為判讀不良而跳針。但他一直記得,他最喜歡在CD播放時,蹲在前面看著CD在播放器裡轉得飛快,葉璦菱低沉而渾厚的嗓音唱著:看流水悠悠,看那大江東去不回頭…
他一直以為那些經典的老歌原本就是中文歌。等到長大了以後,聽見同樣的曲調、卻是外文歌詞,才知道原來那打從一開始就是外文歌翻唱過來的。
在CD播放器的上面有一整排他看不懂也不知有什麼作用的操控鈕,父親曾指著最右方的告訴他,這個是音量,向上推就是大聲、向下拉就是小聲。他自己玩了幾次,發現隔壁一排是重低音,其他的調了他也聽不出所以然,久了也就沒意思不去動了。
另外就是收音機的調頻,上方還有按鈕可以切換AM/FM,他最喜歡撥弄著旋鈕找出清晰的頻道,然後聽著不知道從何而來的主持人的聲音或者電台播放的樂聲。
竟然可以用這樣的機器連結不同空間的人哪!他想著。無線電波夾雜著滋滋的雜訊,反而更添溫暖,相較之下,他一直認為收音機是比電視更加神奇的發明。
而這台收音機最特別的,莫過於最頂端的唱機了。
是的,唱機。如果要說的話,它的存在就像是一棟大樓的頂樓加蓋,掀開最頂層半透明的黑色壓克力防塵蓋,裡面永遠躺著一張外盒不知道哪兒去的唱片。A面是交響樂演奏的世界名曲,B面則是音樂劇〈卡門〉的全劇原聲帶。他最喜愛的是A面第三首的〈念故鄉〉,至今都還記得它的曲序。
至於到底為什麼AB面是這樣的組合,說真的已經不得而知了。
而他更是清楚地記得,最先故障的是CD播放器,那整座收音機最時髦的部分。
然後是再過了幾年,錄音帶匣也開始會絞帶、然後市面上再買不到清潔磁頭的清潔帶之後,錄音帶匣也正式功成身退了。
到音響故障之前,倒是唱機一直穩穩地旋轉著。雖然只有那麼唯一一張的唱片,它仍然努力地播放、最高品質的樂音。
也因此他自小就深深地相信,日新月異的科技、終究是會以它出現的速度更加快速地被汰換。
但有些經典,雖然陳舊、卻更能永恆。
似乎就是因為唱機這個唯一還能使用的功能,即使後來連音響也壞了、這台收音機,卻還是一直擺在父母的主臥室,念舊的父親就不說了,就連時不時都會將家裡的物品汰舊換新的母親,也從來沒提過要將它扔棄。
偶爾他返家,還會到收音機靜靜地擺放著的角落,掀起壓克力蓋子。
裡面那張失去了外殼的唱片,躺在這麼些年來的新家,依舊泛著黑亮的紋理。那是一段段無聲的溫暖旋律,像是一直在等待哪一天、接上音響,他還能跟著唱: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