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說一封信給您,您應該會發現,我的日文更好了。……對此,我不會感到自豪。我日常生活中不再講祖先與族人的語言,我與他們的聯繫又少了一個。」
謝宜安《可愛的仇人》中,深深扎痛我的,是〈來自蕃地〉中的這麼一段話。
我也是一個日文說得比台語更好的人。
我們這一輩成長的過程中,還是被教育要說「標準」的「國語」,於是長輩們也不跟孩子們說台語了。外公跟我們說濃重台灣腔的國語,而外婆,原先是聽不懂國語的,後來她學會聽,為了知道孫子們在說些什麼。只是說,她還是只會說台語。
而我,是外婆的相反版本:我聽得懂台語,卻說不好。
幼時被外婆帶在身邊的我,長大後卻丟失了與外婆共通的語言。開始學習日文的時候,外婆知道時興高采烈地,開始在跟我交談時在台語中夾雜日語詞彙。那是她的的另一個無人可說而逐漸失落的語言,當時的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只艱難地試著在台語中辨識當時我還不那麼熟悉的日語單詞。那段時間,我跟外婆的交談反而更加困難。
當我明白我其實可以用日語跟外婆多聊聊的時候,外婆已經過世多年。
但我從未忘記試著用混雜了日語的台語跟我聊天的外婆,微微閃著光的眼神。
語言可以跨越藩籬。諷刺的是,愈是試圖去跨越,就愈證明了藩籬的存在──而也只有試圖跨越的人,才能感知到藩籬的存在。
對於未曾察覺他人辛苦跨越來到自己身邊的人,藩籬是隱形的,從不存在。
《可愛的仇人》裡也充滿了這樣,因為語言的錯落產生的遺憾。
而語言畢竟只是表象。真正的落差,來自時代、來自地位與文化的差異。
當鴻溝是巨大的、彼此理解是不可能的,遺憾終究是會存在的。這樣的鴻溝,不只存在於不同種族的內地人(日本人)和台灣人之間,甚至也存在同為台灣人的男人和女人之間。(「他的善良會害死我。」〈新婦秘話〉中的杏雨如是說。)
《可愛的仇人》中的女人們,都在看似沒有選擇之下,做出了各自的選擇。
如今的我們,其實也都還有選擇。
我們要往哪裡去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