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2 王羲之
【重點整理】
【難句翻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語譯】這兒有高峻的山嶺、茂密的樹林、修高的竹子,又有清澈和湍急的流水,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兩旁。我們把水引來作為浮泛酒杯的彎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道旁,雖然沒有音樂伴奏的盛況,但是一面飲酒,一面賦詩,也足夠痛快地表現內心感情。這一天天色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煦舒暢,吹得人很暢快。抬頭仰望天地的寬闊,俯首低看萬物的繁多,讓眼睛隨處觀賞,讓心神隨處奔跑,盡情地享受所見所聞的歡娛,確實是快樂啊!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
【語譯】取捨選擇雖然千差萬別,好靜好動各自不同,但是當他們對面前的境況感到喜悅,一時間高興和滿足,卻不知道老之將至。等到他們對所追求的事物感到厭倦,感情隨著事情的變化而改變,感慨隨之而來。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語譯】古人為人生變化而興起感慨,與當今之人完全契合無異,每當閱覽古人這些興嘆生悲的文章,都不禁嘆息悲傷,心中不能釋然。由此可知,莊周所謂的死生一樣、壽夭等同的說法,是虛妄不可信之辭。後世的人看我們的文章,也會和我們看古人文章一樣,生起感傷之情,這樣的事情古、今和將來並無二致,真令人感到悲傷﹗
【文章解讀、分析】
【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首段:敘當時名士宴集蘭亭,飲酒賦詩的盛況。點明時令、地點、緣由、景色及樂賞感受。
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一)時令:永和九年。穆帝即位于乙巳,至是為第九年,是年太歲在癸丑。
(二)地點:會稽山陰之蘭亭。蘭亭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西南十四公里「傳為春秋時越王句踐種蘭渚田的蘭渚山下」,漢代曾在此設驛亭,故名「蘭亭」。
(三)緣由:修禊事也。「史記云漢武帝禊霸上。徐廣曰:三月上巳,臨水袚除,謂之禊也。」
(四)人物:世傳孫綽、王彬之、謝安、郗曇、王蘊等名士及高僧支遁皆參加;凝之、徽之年僅十餘歲。
(五)風景:山光水色,掩映迴繞。
(六)樂賞:宴集賦詩,超然無外,真情永駐。頓悟生命的寶貴,體會生命的永恆。
流觴曲水:荷葉杯放在荷葉上面,附近的人都有韻書、有筆、有小廝拿著棍子勾酒杯。
二段:敘天朗氣清,觀賞景物,實在快樂(美日賞景,乃是消極地尋樂)。
(一)實寫大自然氣象之美:通過人的感受,暗示其可樂。
(二)泛言宇宙空間之大、大地物類之富:通過人的觀察,隱見其可樂。
(三)肯定人生託身世間,游目騁懷,足極視聽之娛。
三段:由自然美景頓悟無常人生:人生短暫、世事無常、快樂難以長久。透露其害怕曲終人散的寂寞,流露因外在事物改變而產生的悲傷。
(一)有聚有散,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人生苦短,交遊緣促;行樂多方,而皆能自得其樂。
(二)心隨境移,情隨事遷;歡樂短促,感慨興懷。
(心隨境移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三)人生壽短,修短隨化;生死大事千古同然,是人情之至痛。
四段:說明作此文之原由。盼後世讀到此文的人也能受到感動。
(一)聚散離合乃人之常情: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人間至美;賢主嘉賓,遭際最難。惜轉瞬人散,歡樂隨風而逝;世事雲煙,感傷縈懷。
(二)今日所擁有的一切將隨著生命結束而消逝:莊子大哲達觀宇宙事物,生死無別,壽夭齊一,乃超象理念,自現實人生言則虛誕妄想。
(三)特明〈蘭亭集〉之收錄:紀錄此次參與集會者之名字、抄錄他們吟詠之詩篇,後世讀者見了,亦將對這些詩文產生感慨。
u【課文結構表】
蘭亭集序 | 宴遊之樂 (一、二段) | 逢佳節 | 一觴一詠,足暢幽情 游目騁懷,極娛視聽 |
會勝友 |
對美景 |
死生之感 (三段) | 情隨事遷,感慨係之 | 死生大事,豈不痛哉 |
脩短隨化,終期於盡 |
作序緣由 (四段) | 古今興感,若合一契 |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 |
後之視今,猶今視昔 |
【深究鑑賞】
◆課文深究
(一)文意剖析
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脈絡清晰。開頭寫宴集之「樂」;而後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不能自控,不禁「痛」從中來;又由「興感之由」與古人「若合一契」,借此批判了當時流行的人生虛無的消極態度,聯想到後人視今人之文,亦會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恆,從而發出深沉的「悲」歎,故作序希望蘭亭宴集的詩文能引起「後之覽者」的感慨與共鳴。文章由生之「樂」而轉向死之「痛」,最後以「悲」歎作結,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昔人之文(興感之由)──(今之視昔)
若合一契,臨文嗟悼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時人所述(所以興懷)──(後之視今)
其致一也,有感斯文
(二)死生亦大矣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王駘)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王駘ㄉㄞˋ)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謂也?」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莊子‧德充符)
(意譯)
孔子說:「死生也算是一件大事了,但不可能影響他。雖然天翻地覆(就算是天塌地陷了),他也不會跟著一起毀滅。他處於無待的境界(他能夠審查真實,不被假象迷惑),但不會跟隨萬物變化。因為他能守著萬物的樞紐(守著真正的根本大道),主宰萬物的變化。」
常季說:「這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肝和膽的距離,就好像楚國和越國那樣遙遠。但從相同的角度去看,萬物是一體的。如果是這樣,耳目等功用,就是不需要理會的。只留意心中的『德』怎樣『和』於萬物就可以了。因為萬物一體,所以不會見到有什麼損失的。失去了一條腿,就如同失落一點泥土罷了。」
◆寫作特點:【寫作技巧】
本文除了前面提的用「起」、「承」、「轉」、「合」四種方式之外,還用了「實筆」與「虛筆」的寫作方法。
在第一段描寫蘭亭的情景,是屬於實寫;在第二、三段抒發宴集後的感觸,是虛寫;最後在第四段點明紀錄詩作和撰寫序文的緣由,是先虛後實的寫法。
◆賞析重點
這節文字用清新優美的筆調,形象地描繪了蘭亭集會的盛況和遊樂的情趣。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上旬,剛好進入暮春的時節,按照習俗,王羲之與當時的一群名士,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舉行袚褉的活動。當日,許多名士都來了,年輕的和年長的齊集一起,好不熱鬧。
這裏有高峻的山嶺、茂密的樹林、修長的翠竹,還有清澈的激流,水光山色,互相映襯,圍繞在蘭亭的左右;把水流引成環曲的小渠,正好用來作「流觴曲水」的活動。大家在溪水旁邊排列就坐,雖然沒有簫笛琴瑟演奏的盛況,但邊飲酒邊吟詩,也足以酣暢地抒發幽雅的情懷了。
這一天,天朗氣清,和風輕送,令人感到溫暖舒適。此時此刻,抬頭可以看見廣闊的天地,低頭可看見繁茂的萬物。大家放開眼界,舒暢胸懷,視覺和聽覺都得到最美妙享受,真是令人快樂無比。
《蘭亭集序》這一開始的部分,首先是敘述了集會的時間、地點、緣由和人物,接著從山水林竹之勝、流觴賦詩之趣、良辰美景之樂三個方面寫盛會的難得。文中以白描手法勾勒了會稽山的春色,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等,著色輕淡,不加雕飾,令人倍感清新。他寫天氣,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用詞淺近,明白如話,讀了使人但覺和風輕撫,心曠神怡。在這種環境之下與文友「流觴曲水」、「一觴一詠」,其樂可知。由此引出良辰美景的聚會之樂,抒發了俯仰天地、包融萬物的豪逸之情,此「樂」又豈凡俗之「樂」所能比?
晉代文章,已開始流行駢體,但本文卻是駢散兼用,在參差不齊的句子中,交錯使用了一些四言句,節奏明朗,音樂感強,使文章既顯得明快暢亮,又不致過於急促,保持了從容的態度,自有一種自然瀟灑的韻致。
《蘭亭集序》辭采清麗,語言質樸,感受真切,是王羲之文章的代表作。他曾為之手寫數本,後人更有摹寫的行書法帖流傳於世,書法家奉為圭臬。所以這篇文章對後世散文、書法都有很大的影響。
◆賞析二
《蘭亭集序》賞析 雲南省玉溪市澂江縣第九中學 劉小宏
古時候,每逢陰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三日稱為上巳節)按古代的風俗,這一天人們必須去水邊祓除不祥,這種習俗叫做「修褉」。如杜甫的《麗人行》中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之句。說明人們比較重視這一節日。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以會稽內史身份主持了大規模的文人集會,一代名流雲集蘭亭。如謝安、孫綽、許詢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此次蘭亭集會不縱酒色,無絲無竹,臨流暢飲,賦詩抒懷,暢敘幽情。為紀念這次風流雅士的盛大集會,將當時名人詩作彙編成集,並由王羲之撰寫序文。
《蘭亭集序》的思想內容,涉及儒、道、玄、佛四家思想。瞭解四家的思想,對理解這篇序文是不可或缺的。儒家主張積極入世,反對消極出世,論生不論死;道家主張養生怡年,順應自然,清靜無為,力求「守生」;玄學清談哲理,不務實際,一切達觀,消極玩世;佛教宣揚一切幻滅,畏生畏死,主張「無生」。王羲之對「一死生」「齊彭殤」等的態度在序文都極其鮮明的表露。
第一段以洗煉的文字,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目的,人物如謝安、孫綽、許詢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會稽山風景秀麗,山輝川媚,名士們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著習習的春風,「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可遠眺、可近觀,可仰視、可俯察,流觴曲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盡情歡樂,何其快哉!
第二段緊承上段,轉寫人世變幻,情隨事遷,弔古傷今,興盡悲來,既表達了對眼前光景和相與歡會的留戀珍惜、唯恐稍縱即逝的心緒,也流露出俯仰一世,人生苦短的深沉感慨。東晉士大夫們深受老莊思想影響,玄學、清談之風很盛。王羲之素來反對清談,頗想有所作為,王曾受詔拜右將軍,故世稱「王右軍」,王羲之為人耿直,一心想施展濟世安民的遠大抱負,他曾提出一些積極的措施,如納諫求賢、誅除奸吏、限制豪強等,但是未被當權者採納。悲憤憂鬱之際,於永和十一年毅然辭官。在這篇《蘭亭集序》中,形象地反映出作者既反對消極虛無的時風,又悲歎空懷壯志、報國無門,怎不令人「感慨系之」!「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的真正含義,也在於此。
第三段發思古之幽情,寄希望於來者。作者深有感觸地歎道:「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東晉是名士風流的時代。他們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放蕩不羈,及時行樂,蹉跎一生。他們思想消極,認為「一死生」「齊彭殤」。對此,作者以「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尖銳語句,表明了他反對玄佛思想,堅持儒道思想中積極的一面,他的思想有著十分進步的意義。
在雕辭琢句,追求駢儷文風的魏晉時代,《蘭亭集序》卻以清新自然的風格獨行于世,行文自然質樸,不加雕琢,體現了他的個性。全文敘議有機結合,情景水乳交融,吐露胸懷率真自然,令人耳目一新。用筆激而不浮,悲而能壯。文章結構嚴謹,銜接合理,語言灑脫流暢,樸素簡潔,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遊目騁懷」「世殊事異」「不知老之將至」等,猶如信手拈來,讀來令人倍感親切。如在目前,如臨其景。佳句名言常被後人廣泛引用,大大豐富了中文的經典寶庫。
http://www.pep.com.cn/gzyw/xszx/ktnw/201203/t20120307_1105475.htm
賞析:
《蘭亭集序》,又題為《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聚蘭亭,賦詩飲酒。王羲之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詩序》影響很大,其成就又遠在《金谷詩序》之上。
文章首先記述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言簡意賅。接著描繪蘭亭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周圍景物,語言簡潔而層次井然。描寫景物,從大處落筆,由遠及近,轉而由近及遠,推向無限。先寫崇山峻嶺,漸寫清流激湍,再順流而下轉寫人物活動及其情態,動靜結合。然後再補寫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輕揚的春風,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蘭亭宴集,真可謂「四美俱,二難並」。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有聚合必有別離,所謂「興盡悲來」當是人們常有的心緒,儘管人們取捨不同,性情各異。剛剛對自己所嚮往且終於獲致的東西感到無比歡欣時,但刹那之間,已為陳跡。人的生命也無例外,所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語)、「老冉冉其將至兮」 (屈原語)、「人生天地間,奄忽若飆塵」 (《古詩十九首》),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當想到人的壽命不論長短,最終歸於寂滅時,更加使人感到無比淒涼和悲哀。如果說前一段是敘事寫景,那麼這一段就是議論和抒情。作者在表現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歎中,流露著一腔對生命的嚮往和執著的熱情。
魏晉時期,玄學清談盛行一時,士族文人多以莊子的「齊物論」為口實,故作放曠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個頗具辯才的清談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與一般談玄文人不同。他曾說過:「虛談廢務,浮文妨要」 (《世說新語.言語篇》)。在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確地指斥「一死生」、「齊彭殤」是一種虛妄的人生觀,這就明確地肯定了生命的價值。
這篇文章具有清新樸實、不事雕飾的風格。語言流暢,清麗動人,與魏晉時期模山范水之作「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 (《文心雕龍.明詩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齊而富於變化,以短句為主,在散句中參以偶句,韻律和諧,樂耳動聽。
總之,這篇文章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說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後人以啟迪、思考。
思想:
一、寫蘭亭集會的盛況以突出生之「樂」。
文章的第一段較具體地寫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與會的人物,第三句寫了蘭亭之優雅的環境,第四句寫盛會上人們的活動情況,第五句寫晴和的天氣,第六句抒發感慨。六句中,顯然有些是慣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寫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卻是寫集會的「盛況」。名士們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著和煦的春風,可遠眺、可近觀,可仰視、可俯察,流觴曲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何其痛哉!快哉!樂哉!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其作用在於「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這裡在抒發了生之快樂的同時,又表現出一種曠達的心境。
本段以寫盛會始,以抒感慨終;以做「修禊」為名,以行快樂為實。
二、寫靜者躁者的異同以突出死之「痛」。
文章的第二段寫了兩種人,一個是喜歡「靜」的人,一個是喜歡「躁」的人。前者「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後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又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快樂的時候,得意忘形,感覺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對高興的事物感到了厭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什麼感慨?有兩個:一個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另一個是「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它告訴我們三點:其一,事物有生就有滅,有樂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滅,由樂到悲,其時間很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其三,生命之長短之存滅,不是主觀所能左右的,它取決於自然的造化。由此說來,生命是何其寶貴!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訓「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歎:「豈不痛哉!」
三、文章為批評名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而作。
東晉是名士風流的時代。他們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們思想消極,行動無為,就像浮萍之於海水,隨波蕩漾,飄到哪裡就是哪裡。當然,死了就死了,無所謂,因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齊彭殤」。對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評。
生和死是兩碼事,不能等同起來。生有各種各樣的生,有的人活得窩窩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種各樣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無聞,有的人死得轟轟烈烈。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臧克家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生與死怎麼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說的:「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作者這樣寫,表明了他對生死問題的看重,他是想以此來啟發那些思想糊塗的所謂名士,不要讓生命輕易地從自己的身邊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觀點來警醒「後之覽者」。
綜上所述,文章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闡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觀點,批評了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顯然是有感而作,緣情而發。但是作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評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之外,還要對結集的目的說一說。參加蘭亭集會的是當時社會上的名流,如謝安、孫綽等人。正如上文所說,他們引觴曲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何其痛哉!快哉!樂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對此,作者認為「豈不痛哉!」所以把他們賦的詩收錄下來,不至於黯然泯滅,而讓其流芳百世,使「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因為「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這不能不令人慨歎作者有一副多麼好的心腸!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01/09/0_168805647.s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