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31 08:22:01| 人氣2,6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史記.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漢初三傑之一 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史記.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漢初三傑之一  4

【題解】

    第四大段寫項羽死後,劉邦先後奪了韓信的兵權,由齊王改封他為楚王,然後又貶他為淮陰候,最後呂后用了一個與陳豨裏應外合謀反的藉口,逮捕韓信並將他處決。

    項羽死後,劉邦迅速奪取韓信的兵權,並改齊王為楚王,移都下邳。

    他到封國後,未忘記從前給他飯吃的漂母,賜以千金。

  但是劉邦對韓信擁有軍權一直存有戒心。只是當時軍事形勢的需要,還要韓信為他出力。劉邦在等待時機。

    項羽逃亡部將鍾離昩素與韓信交好,韓信便將其收留藏匿。劉邦得知鍾離昩逃到楚國後,要求韓信追捕,韓信則派兵保護鍾離昩的出入。

  前二○一年十月,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借遊雲夢、會諸侯之際,一舉拿下韓信。當韓信得知劉邦要來雲夢,有意發兵抵抗,自陳無罪,但又怕事情鬧大,鍾離昩則自行割頸自殺。韓信獻上了叛將鍾離昩頭顱,但仍未逃脫被擒命運。劉邦一到韓信駐地,就以「人告公反」的理由,把他綑綁。韓信被縛前感慨地說:「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後來劉邦赦免韓信,降為淮陰侯。

  韓信一再被削地奪爵,對劉邦愈加不滿,常稱病不朝,並羞與周勃、灌嬰等為伍。對劉邦的不滿和輕視也時有流露,如在一次議論各人的統兵能力時,韓信竟當面說劉邦「陛下不過能將兵十萬」,而說自己則「多多益善耳」。

    當陳豨升官至鉅鹿臨走前,韓信與陳豨暗中勾結,約定陳豨若起兵造反,韓信將助一臂之力。漢十年,陳豨果真反叛,劉邦聞訊,親自率兵征伐。韓信便與家臣密謀從內部襲擊呂后、太子等人,但韓信謀反之事被屬下一舍人告發而走漏風聲。呂后與蕭何密謀,偽報陳豨已死,引韓信前來祝賀;他一入長樂宮,就被呂后、蕭何拿下,斬於長樂宮鐘室。

    劉邦打敗陳豨叛軍後回朝,聽到韓信被殺,心情複雜:對於這樣一個曾為自己打江山而立過不朽之功的傑出將領,有一些懷戀之情:又因徹底除掉了一個威脅自己帝位的心腹之患而高興。難怪他「聞信死,且喜且哀」了。

  韓信家族也未逃脫劉邦掌心,被誅夷三族。(其實韓信被殺是冤屈的。)

    劉邦問韓信死前說了什麼,呂后回答韓信後悔當初不聽蒯通之計。於是劉邦下令捕捉蒯通,蒯通辯稱「當時只知韓信,不知陛下」而被赦免。

 

【原文】

  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

  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


【注釋】
○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事見項羽本紀。將兵,統帥兵士。

○高祖襲奪齊王軍:劉邦乘韓信不備,奪去他的兵權。高祖,歷史上稱開國的君主。漢高祖,帝號。指漢代開君主劉邦。

○漢五年正月:即西元前二○二年。

○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徙,改封。下邳,今江蘇唯寧西北。
○信至國:到他所封的國都去。國,都城,指下邳。

○召所從食漂母:從食,向人乞食。漂母,漂洗衣物的老婦。

○千金:很多的錢財,引申有豪富或珍貴之意。

○為德不卒:好事沒有做到底。做好事有始無終。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胯下,音ㄎㄨㄚˋ ㄒㄧㄚˋ1.兩腿之間。2.比喻人未顯達前,受人鄙視、嘲弄。中尉,掌管巡城捕盜的武官。

○壯士:豪壯而勇敢的人。

○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方,當。寧,豈,難道。邪,同「耶」。

○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無名,沒有意義,沒有充分理由。忍,忍耐。就,成。忍而就於此:當時忍了過去,而今天有所成就。


【翻譯】

漢王被圍困在固陵時,採用了張良的計策,徵召齊王韓信,於是韓信率領軍隊在垓下與漢王會師。項羽被打敗後,高祖採用突襲的辦法奪取了齊王的軍權。漢五年正月,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
韓信到了下邳,召見曾經分給他飯吃的那位漂母,賜給她黃金千斤。輪到下鄉南昌亭亭長,賜給百錢,說:「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召見曾經侮辱過自己、讓自己從他胯下爬過去的年輕人,任用他做了中尉,並告訴將相們說:「這是位壯士。當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殺掉他沒有意義,所以我忍受了一時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原文】

  項王亡將鍾離昩家在伊廬,素與信善。項王死後,亡歸信。漢王怨眛,聞其在楚,詔楚捕眛。信初之國,行縣邑,陳兵出入。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陳平計,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雲夢,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遊雲夢。」實欲襲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發兵反,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人或說信曰:「斬眛謁上,上必喜,無患。」信見計事。昩曰:「漢所以不擊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漢,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乃罵信曰:「公非長者!」卒自剄。信持其首,謁高祖於陳。上令武士縛信,載後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繫信。至雒陽,赦信罪,以為淮陰侯。


【注釋】
項王亡將鍾離昩家在伊廬:亡將,逃亡在外的將領。鍾離昩ㄇㄛˋ,楚之勇將。

素與信善項王死後亡歸信:素,平日的。亡歸信,逃至韓信處投靠他。

○信初之國行縣邑陳兵出入:韓信初到楚國,巡行所屬縣邑,出入都嚴陳兵衛。之,往、至。行:巡視,巡察。

○漢六年:即西元前二○一年。

上書,用文字向上級陳述意見。

○高帝以陳平計天子巡狩會諸侯陳平,生卒年不詳,漢初陽武(今河南省陽武縣東南)人。幼嗜讀書,容貌俊美,足智多謀,事高祖屢出奇策。惠帝時,官至左丞相。卒諡獻。陳平計,201BC劉邦想整治韓信,陳平給他出主意,要以皇帝狩獵,諸侯來見皇帝時的名義,在見面時突然襲擊抓住韓信。天子,舊稱統治天下的帝王。古代認為帝王乃受天命而有天下,所以帝王為上天的兒子,稱為「天子」。幼學瓊林˙卷一˙朝廷類:「天子,天下之主。」巡狩,舊稱天子巡行諸國。亦作「巡守」。巡狩會諸侯,天子數年到各諸侯國巡行視察一次,所到之處,各國諸侯要到指定地點朝見天子。

○南方有雲夢:雲夢(大澤),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漢水間一帶地區,為古代雲夢大澤的湖底。地勢低,湖群密佈,水道紛歧。   

○發使告諸侯會陳:陳,古陳國地,即今河南省淮陽縣。

○實欲襲信信弗知:襲信,暗算韓信。

○高祖且至楚信欲發兵反:信欲發兵反,韓信也懷疑劉邦來亦不善,所以想發兵造反。且至楚,將要到達楚國地界。發兵,派出軍隊作戰。=出兵。

○自度無罪:自度ㄉㄨㄛˋ,自我揣量、忖度。無罪,沒有過錯、犯罪。

○欲謁上恐見禽:要想親自去謁見劉邦,又怕被他擒住。謁,ㄧㄝˋ,進見、拜見。上,皇帝。

○斬昩謁上:殺了鍾離昩在去謁見劉邦。

○信見昩計事:韓信去見鍾離昩,同他談論此事。

○公所:你這個處所、地方。

○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漢:若,你。自媚,自動地討好於人。

○公亦隨手亡矣:隨手,立刻。隨手亡,緊跟著死掉。

○公非長者:指韓信沒有道義(見利忘義)。長者,言行仁厚或有學問、德行的人。

○卒自剄:自剄,割頸自殺。

○後車:皇帝出行時,隨侍在輦後的副車。

○果若人言:果然如一般人(或指蒯通)所說的那樣。

○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六句是當時流行成語。前四句是二組比喻,後二句是本意。言敵國既已破滅,謀臣也就被殺害了。亨,通「烹」。狡兔死良狗烹,狡兔一死,獵犬即無所用,將被烹食。比喻事成後殺害有功之人。=狡兔死良犬烹。高鳥盡良弓藏,比喻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亦作「飛鳥盡,良弓藏;蜚鳥盡,良弓藏』。淮南子.說林訓:「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強弩藏。」謀臣,有謀略的臣子。

○械繫:用刑具鎖縛。


【翻譯】

項王部下逃亡的將領鍾離昩,家住伊廬,一向與韓信友好。項王死後,他逃出來歸附韓信。漢王怨恨鍾離昧,聽說他在楚國,詔令楚國逮捕鍾離昩。韓信初到楚國,巡行所屬縣邑,進進出出都帶著武裝衛隊。漢六年,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高帝採納陳平的計謀,假託天子外出巡視會見諸侯,南方有個雲夢澤,派使臣通告各諸侯到陳縣聚會,說:「我要巡視雲夢澤。」其實是要襲擊韓信,韓信卻不知道。高祖將要到楚國時,韓信曾想發兵反叛,又認為自己沒有罪,想朝見高祖,又怕被擒。有人對韓信說:「殺了鍾離昩去朝見皇上,皇上一定高興,就沒有禍患了。」韓信去見鍾離昩商量。鍾離昧說:「漢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您這裏,你想逮捕我取悅漢王,我今天死,你也會緊跟著死的。」於是罵韓信說:「你不是個忠厚的人!」最後刎頸身死。韓信拿著他的人頭,到陳縣朝拜高帝。皇上命令武士捆綁了韓信,押在隨行的車上。韓信說:「果真像人們說的『狡兔死了,出色的獵狗就遭到烹殺;高翔的飛禽光了,優良的弓箭收藏起來;敵國破滅,謀臣死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安,我本來應當遭烹殺!」皇上說:「有人告發你謀反。」就給韓信帶上了刑具。到了洛陽,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為淮陰侯。

【原文】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陳豨拜為钜鹿守,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辟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歎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豨曰:「唯將軍令之。」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第舉兵,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彊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鐘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注釋】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韓信知道,劉邦對自己的才能又怕又恨。

○常稱病不朝從稱病,藉口有病。亦作「稱疾」。不朝從,不朝見,不從(劉邦)行。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由此,從此以後。望,怨。怨望,怨恨、不滿。居,平日家居。鞅鞅,通「怏怏」。不滿意、不服氣,不快樂的樣子。

○羞與絳、灌等列:韓信以自己與周勃、灌嬰等人地位相等而羞恨。絳,絳侯周勃。灌,潁陰侯灌嬰。都是劉邦手下的強將。等列,同列。

○信嘗過樊將軍噲:樊噲ㄈㄢˊ ㄎㄨㄞˋ,(?~西元前189)漢沛人(今江蘇省沛縣東)。初以屠狗為業,後從漢高祖起兵,屢立戰功,鴻門宴上,英勇解危,高祖即帝位,封舞陽侯,遷左丞相,卒諡武。過,拜訪。

○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像你這樣的大王身分居然肯到我家裡來(有「引以為榮」之意)。跪拜,跪而叩首的敬禮。=膜拜、敬拜。臨臣,光臨我家。

○生乃與噲等為伍:我這一輩子竟同樊噲等人處在同一地位。生,活著,一生。伍,同列;同輩。為伍,同夥、做夥伴。與噲為伍,比喻與平凡庸俗的人共事或同夥。

○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劉邦曾與韓信閒談,論及諸將才能的高下,認為他們的本領彼此各有不同,水準不一。從容,舒緩悠閒的樣子。不,相當於「否」。能不,能與不能。差,參差。

○能將幾何:能帶多少兵。將,率領。。

○陛下:音ㄅㄧˋㄒㄧㄚˋ,古代臣民對天子的尊稱。

○於君何如:帶兵的事對你來說又該怎樣。

○臣多多而益善耳:多多益善,語本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指愈多愈好。=多多益辦、越多越好←→寧缺毋濫。

○何為為我禽:何為,為何。為我禽,你為什麼被我擒住呢。

○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劉邦雖不善於帶兵,卻善於控制大將。將將,駕馭將領。

○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況且你的才能實在是天賦,與人力無關。天授,天所授與。人力,人為的力量。

○陳豨拜為鉅鹿守:豨,ㄒㄧ。鉅鹿,秦置,戰國時趙邑。項羽曾大破秦兵於此。地當今河北省平鄉縣。鉅鹿守,鉅鹿郡的太守。

○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辭,辭行。挈,ㄑㄧㄝˋ,提、舉,拉著。

○辟左右與之步於庭:辟:退避。左右,稱跟從的侍者為「左右」。辟左右,命令左右的侍從離去(使周圍的人迴避)。與之步於庭,同陳豨在院子裡散步。

○仰天:仰望著天空。

○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我有話可以同你說嗎?我想同你談談呢?   

○唯將軍令之:一切聽您的吩咐。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你所居之處,是當時中國兵力最精的地方。精兵,訓練精良的部隊。

○信幸臣:親信、寵幸的臣子。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別人說你造反,劉邦一定不信。畔,違背、背叛。同「叛」。  

○再至:你叛變的消息再度傳來。

○必怒而自將:一定大怒,並且親自帶兵去工打你。

○吾為公從中起:我給你作內應,從京城裡起兵。從中起,從京城起事為內應。

○上自將而往:自將,親自領兵。往,往征陳豨。   

○陰使人至豨所:暗中派人到陳豨那兒。

○第舉兵吾從此助公:第,但,只管、儘管。舉兵,進軍、發兵。從此,在(京城)這兒,在此地。

○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家臣,古代卿大夫家的屬吏。謀與家臣,猶言「與家臣謀」。夜詐詔,乘黑夜中假傳聖旨。徒,罪犯、犯人。奴,奴隸。諸官徒奴,沒入各官府中服役的罪犯和奴隸。

○欲發以襲呂后、太子:發,派遣。呂后,漢高祖的皇后呂雉。生惠帝,惠帝崩,立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大封外戚諸呂為侯。呂后崩,諸呂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平。太子,指劉盈。

○部署:佈置、安排。

○其舍人得罪於信:舍人,左右親信或門客的通稱。得罪,冒犯、觸怒。

○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向呂后出首告狀,陳說韓信要造反的情況。上變,上書皇帝告發非常之事。

○恐其黨不就:怕他萬一(或:怕他黨羽多)不肯就範。黨,1.通「倘」,或者、萬一。2. 黨羽。

○詐令人從上所來:派一個人假稱從劉邦那兒回來。。

○言豨已得死:說陳豨已被擒住殺死了。

○列侯群眾皆賀國相紿信列侯,漢代所封的爵位。異姓功臣受封為侯者稱為「列侯」。或稱為「通侯」、「徹侯」。賀,慶祝。紿,ㄉㄞˋ,欺誑、欺騙。

○雖疾強入賀:雖然生病,還是勉強進宮去祝賀的好。

○長樂鐘室:長樂,長樂宮的簡稱。漢代宮殿名。位於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北長安故城中。秦築,稱為「興樂宮」。漢高祖五年重新修治,更名為「長樂宮」,本為朝會之處,後為太后所居,成為東宮。鐘室,懸鐘的屋子。

○方斬:臨刑之際。

○乃為兒女子所詐兒女子:婦女小孩子。指呂后和太子劉盈。

○遂夷信三族:夷,誅滅。三族,1.三種有血緣關係的親屬:(1) 父母、兄弟、妻子。 (2) 父族、母族、妻族。 (3) 父、子、孫。 (4) 父之昆弟、己之昆弟、子之昆弟。2.泛稱親族。夷三族,古代對於謀反叛亂等重罪所施的刑罰。一說為父母、兄弟、妻子皆連坐誅滅,一說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

【翻譯】

韓信知道漢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託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從此,韓信日夜怨恨,在家悶悶不樂,和絳侯、灌嬰處於同等地位感到羞恥。韓信曾經拜訪樊噲將軍,樊噲跪拜送迎,自稱臣子。說:「大王怎麼竟肯光臨。」韓信出門笑著說:「我這輩子竟然和樊噲這般人為伍了。」皇上經常從容地和韓信議論將軍們的高下,認為各有長短。皇上問韓信:「像我的才能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皇上說:「你怎麼樣?」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著說:「您越多越好,為什麼還被我俘虜了?」韓信說:「陛下不能帶兵,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俘虜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陳豨被任命為钜鹿郡守,向淮陰侯辭行。淮陰侯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裏漫步,仰望蒼天歎息說:「您可以聽聽我的知心話嗎?有些心裏話想跟您談談。」陳豨說:「一切聽任將軍吩咐!」淮陰侯說:「您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寵倖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您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為您在京城做內應,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陳豨一向知道韓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說:「我一定聽從您的指教!」漢十年,陳豨果然反叛。皇上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託病沒有隨從。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裏協助您。」韓信就和家臣商量,夜裏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事宜。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和蕭相國謀劃,令人假說從皇上那兒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蕭相國欺騙韓信說:「即使有病,也要強打精神進宮祝賀吧。」韓信進宮,呂后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韓信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採納蒯通的計謀,以至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誅殺了韓信三族。

【原文】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呂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計。」高祖曰:「是齊辯士也。」乃詔齊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陰侯反乎?」對曰:「然,臣固教之。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韓信反,何冤?」對曰:「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釋通之罪。


【注釋】
○高祖已從豨軍來:劉邦從征伐陳豨的軍中歸來。

○至:到了京城(東都洛陽)。

○且喜且憐之:又高興,又憐憫。之,指韓信。

○若教淮陰侯反乎:若,你。教,教唆。

○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這傢伙不聽我的話,因此他才使自己夷滅了三族。豎子,罵人愚弱無能。這傢伙、這小子,指韓信。夷,誅除、消滅、平定。自夷,自取滅亡。

○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如果它採用我的計策,,你又怎麼能消滅他呢?(果如此,劉邦是否能統一稱帝,尚在兩可。)

○嗟乎:表示感嘆的發語詞。

○綱絕而維弛:比喻國家法度敗壞,政權瓦解。綱,維繫網的粗繩。說文解字:「綱,網紘也。」維,繫物的粗繩子。說文解字:「維,車蓋維也。」法度、綱要。綱維,國家的法度。

○山東大擾:六國故地大亂。擾,亂。

○異姓並起:異姓,不同姓。指各國諸侯,與秦不同宗族的人。並起,一起產生、興起,或共同發動。

○英俊烏集:英俊,才能出眾的人。烏集,像群鴨一樣聚集在一起。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天下人共同追逐勤所失去的帝位,打算取而代之。鹿,與「祿」諧音,用「鹿」之音,喻「祿」字之意。比喻(皇)帝(之)位。引申為政權。

○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高材疾足,才智高超(本領高的人),辦事快捷(跑得快的人)。=高才捷足。疾足先得,腳步快的先得到,指行動快速的人最先達成目的。=捷足先登、捷足先得。先得焉,先得到帝位。

○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蹠,音ㄓˊ,又作「跖」,相傳是春秋時代柳下惠的弟弟。為天下大盜。因古代有大盜名跖,故世人稱之為「柳盜跖。」生性暴虐,橫行天下。後用以形容殘暴的人。吠堯,狗對堯吠叫。比喻聽主人的指使。蹠狗吠堯,語本戰國策˙齊策六:「蹠之狗吠堯,非貴蹠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意謂各為其主。亦比喻黨惡嫉賢。=蹠犬吠堯。吠非其主,狗對主人以外的人吠叫。比喻人臣各為其主。

○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是時,此時、這時候。唯獨,單獨、只有。

○銳精持鋒:摩拳擦掌,養精蓄銳。銳,磨之使銳。精,精純的鐵。鋒,利刃。精、鋒,喻人之雄心大志。

○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想要照你所做的事業去做的人多得很。意謂爭王圖霸的原不只漢王劉邦一人。

○顧力不能耳:只是他們的能力不夠罷了。

○置之置,赦罪,釋放。

○乃釋通之罪:釋,放開、赦免。


【翻譯】

高祖從平叛陳豨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他,問:「韓信臨死時說過什麼話?」呂后說:「韓信說悔恨沒有採納蒯通的計謀。」高祖說:「那人是齊國的說客。」就詔令齊國捕捉蒯通。蒯通被帶到,皇上說:「你唆使淮陰侯反叛嗎?」回答說:「是。我的確教過他,那小子不採納我的計策,所以有自取滅亡的下場。假如那小子採納我的計策,陛下怎能夠滅掉他呢?」皇上生氣地說:「煮了他。」蒯通說:「哎呀,煮死我,冤枉啊!」皇上說:「你唆使韓信造反,有什麼冤枉?」蒯通說:「秦朝法度敗壞,政權瓦解的時候,山東六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起事,一時天下英雄豪傑像烏鴉一樣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傑都來搶奪它,於是才智高超,行動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蹠的狗對著堯狂叫,堯並不是不仁德,只因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當這時,我只知道有個韓信,並不知道有陛下。況且天下磨快武器、手執利刃想幹陛下所幹的事業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從心罷了。您怎麼能夠把他們都煮死呢?」高祖說:「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過。

【原文】

 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塚,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注釋】
○太史公曰吾如淮陰:太史公,職官名。漢武帝置,位在丞相之上。漢司馬談為太史令,其子司馬遷繼任,皆稱「太史公」。如,往、至。

○其志與眾異:韓信的志趣和一般人不同。

○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韓信雖窮得沒有力量厚葬他的母親,然而他卻各處尋求又高大寬敞的墓地。行,向各處行走。行營:四處尋找、謀求。高敞,高大寬敞。

○令其旁可置萬家:目的是使墳墓四旁可以安頓得下一萬戶人家。萬戶守塚,帝王排場。

○余視其母塚良然:我看到他母親的墳墓,果然如人們所說。塚:墳墓。

○假令韓信學道謙讓:學「道」,指老子「謙讓之道」。謙讓,謙卑退讓。=禮讓、謙遜←→驕淩、爭持、傲慢。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誇功恃才是不利於己的。不伐已功二句,語本《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長久)。」伐、矜,都有誇耀自滿的意思。矜伐,恃功自誇。

○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倒裝語。應作「則於漢家勳庶幾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哉庶幾,相近、差不多。漢家,,猶言「漢室」。周、召,指周公旦、召公爽,二人皆先佐武王、後輔成王的功臣,太公,即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望」、「姜尚」。徒,一輩人物。

○後世血食矣:韓信的後代可以一直受到祭享。血食,受享祭,鬼神享受牲牢的祭祀。古代祭祀,宰殺牲畜做祭品,所以叫血食。(與「夷信三族」對照,隱含無限惋惜。)

○不務出此:不知朝著(學道謙讓)這方面努力。

○集:通「輯」。安定。

○乃謀叛逆:竟想造反。(淮陰侯必不至於此。)

○夷滅宗族不亦宜乎:叛逆,背叛作亂。=背叛、反叛、造反。夷滅,誅滅。宗族:1.同族的人。=系族。2.同一姓氏世代相傳的家族。不亦,不也是。反問語氣。 

太史公一面對韓信表示惋惜,一面以微辭暗示他謀反的可疑。李笠說:「(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案】天下已集,豈可為逆於其必不可為叛之時,而夷其宗族,豈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讀此數語,劉季、呂雉手段昭然若揭矣!」皆指出作者作傳本意。

http://www.ld.nbcom.net/shiji/liezhuan/lz032.htm

 

【翻譯】

太史公說:我到淮陰,淮陰人對我說,韓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時,他的心志就與眾不同。他母親死了,家中貧困無法埋葬,他竟然還到處尋找又高大又寬敞的墳地,讓墳墓旁可以安置萬戶人家。我看了他母親的墳墓,的確如此。假使韓信能夠學習謙恭退讓,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他在漢朝的功勳就差不多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這些人相比了,後世子孫就可以享祭不絕。可是他沒能致力於這樣做,而天下已經安定,反而圖謀叛亂,誅滅宗族,不也是應該的麼!

  【索隱述贊】君臣一體,自古所難。相國深薦,策拜登壇。沈沙決水,拔幟傳餐。與漢漢重,歸楚楚安。三分不議,偽遊可歎。

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E5%8F%B2%E8%A8%98/%E5%8D%B7092&variant=zh-tw"

 

台長: 度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