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醒有關的詞語
※醒:ㄒㄧㄥˇ(又音ㄒㄧㄥ)
(動詞)1.酒醉或昏迷後恢復正常。如:「甦醒」、「清醒」。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2.睡眠狀態結束或尚未入睡。如:「你還醒著嗎?」。
唐.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3.覺悟、明白。如:「覺醒」、「醒悟」。
(形容詞)4.顯明、清楚。如:「醒目」、「醒眼」。
○不醒:ㄅㄨˋ ㄒㄧㄥˇ1.醒不過來、不清醒。如:「一睡不醒」。
2.不知、未曾。
太平廣記˙卷五十˙裴航:「女曰:『裴郎不相識耶?』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
○叫醒:ㄐㄧㄠˋ ㄒㄧㄥˇ叫喚使之甦醒。如:「早上七點記得叫醒我。」
○定醒:ㄉㄧㄥˋ ㄒㄧㄥˇ鎮定後而清醒。醒世恆言˙卷十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大郎問兄弟:『如何作此事?』良久定醒,問:『問甚打死他?』」
○清醒:ㄑㄧㄥ ㄒㄧㄥˇ1.清楚、明白。←→迷亂、昏迷、暈迷、糊塗。
◎早晨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
2.從昏迷狀態中醒來。=醒悟←→入迷、昏迷、迷亂、暈迷、睡覺。
英烈傳˙第十八回:「我女兒日間亦是清醒,但到得晚間,便是十分迷悶。」
聊齋志異˙卷五˙花姑子:「略開眸,則花姑子立床下,不覺神氣清醒
○復醒:ㄈㄨˋ ㄒㄧㄥˇ重新清醒。如:「民心復醒」。
○猛醒:ㄇㄥˇ ㄒㄧㄥˇ突然省悟。宋˙無名氏˙失調名˙天上佳期詞:「歸來猛醒,爭如我,活底孩兒。」=猛省。
○提醒:ㄊㄧˊ ㄒㄧㄥˇ從旁促人注意或指點。=指點。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鳳姐聽了,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我。』」
○喚醒:ㄏㄨㄢˋ ㄒㄧㄥˇ使之覺醒。=叫醒←→沉溺。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朕終夜不寐,亦思及此。聽所奏,如喚醒迷塗。」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寶釵聽了,又是可歎,又是可笑,連忙喚醒了他。」
○警醒:ㄐㄧㄥˇ ㄒㄧㄥˇ1.警覺省悟。=警覺、警悟。「醒」文獻異文作「省」。如:「一語警醒夢中人」。紅樓夢˙第一回:「若蒙大開痴頑,備細一聞,弟子則洗耳諦聽,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淪之苦。」
2.睡眠中易醒。紅樓夢˙第七十七回:「因晴雯睡臥警醒,且舉動輕便,故夜間一應茶水起坐呼喚之任,悉皆委他一人。」
○甦醒:ㄙㄨ ㄒㄧㄥˇ從昏迷中醒過來。=復甦。
西遊記˙第三十九回:「教那多官甦醒回來拜君,方知是真實皇帝。」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直等兵快人眾來救,方才甦醒。」
○蘇醒:ㄙㄨ ㄒㄧㄥˇ從昏迷中醒過來或從萎絕中恢復生機。←→昏迷、昏厥。
宋˙牟巘˙春雪詩:「但喜畦蔬得蘇醒,從今小摘有餘懽。」
○覺醒:ㄐㄩㄝˊ ㄒㄧㄥˇ覺悟。=覺悟、醒覺、醒悟←→沉醉。
◎他過去雖曾一度誤入歧途,但是現在已經覺醒了。
○獨醒:ㄉㄨˊ ㄒㄧㄥˇ獨自一人清醒。
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醉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點醒:ㄉㄧㄢˇ ㄒㄧㄥˇ指點明白,使人醒悟。三國演義˙第三十回:「只這兩句言語,點醒許攸;於是許攸逕投曹操。」
○驚醒:(一)ㄐㄧㄥ ㄒㄧㄥˇ1.人在睡夢中突然受驚而醒。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布從睡夢中驚醒,急喚左右,卻都被二人殺散。」
紅樓夢˙第五十七回:「有時寶玉睡去,必從夢中驚醒。」
2.比喻使人在沉迷中猛然覺悟。◎聽了大家的勸告,他才驚醒過來,痛改前非。 ㄒ
(二)ㄐㄧㄥ ˙ㄒㄧㄥ睡眠中稍微受到外界的刺激,就會醒來的情況。=警覺、警悟。
◎他睡覺的時候很驚醒,只要有一點聲音,他就聽見了。
○醒木:ㄒㄧㄥˇ ㄇㄨˋ說書人遇精彩緊要處,為使人注意而用來擊桌的小木塊。亦稱為「醒睡」。
○醒目:ㄒㄧㄥˇ ㄇㄨˋ1.形象鮮明,引人注意。=奪目、精明、注目、醒眼、耀眼←→懵懂。◎紅色的標題很醒目。
2.張目不眠。宋.梅堯臣.永叔贈酒詩:「一日復一夕,醒目常不眠。」
○醒世:ㄒㄧㄥˇ ㄕˋ警醒世俗。◎他的言論,真如醒世洪鐘。
○醒狂:ㄒㄧㄥˇ ㄎㄨㄤˊ指飲酒不醉而狂。語本漢書.卷七十七.蓋寬饒傳:「寬饒曰:『無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宋.朱熹.借韻呈府判張丈既以奉箴且求教藥詩:「我亦醒狂多忤物,頗能還贈一言不。」
○醒悟:ㄒㄧㄥˇ ㄨˋ覺醒明白。=覺醒、覺悟、省悟、醒覺←→沉迷。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你道小子說到此際,隨你愚人也該醒悟。」
紅樓夢˙第十六回:「彼時趙嬤嬤已聽獃了話,平兒忙笑推他,他纔醒悟過來。」
○醒酒:ㄒㄧㄥˇ ㄐㄧㄡˇ解酒。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筵中無可為樂,我有一人,可為眾官醒酒。」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叫他跑一齣馬,替兩位老爺醒酒。」
○醒眼:ㄒㄧㄥˇ ㄧㄢˇ1.清醒的眼睛,比喻頭腦清醒。宋˙楊萬里˙初夏詩:「提壺醒眼看人醉,布穀催農不自耕。」
2.鮮明而引人注目。亦作「醒目」。◎這套鮮豔的衣服,真是醒眼。
○醒脾:ㄒㄧㄥˇ ㄆㄧˊ1.解悶、尋開心、開玩笑。紅樓夢˙第八回:「這個媽媽,他吃了酒,又拿我們來醒脾了。」
2.可以感悟人心或消解煩慮。多指戲曲小說等。
○醒睡:ㄒㄧㄥˇ ㄕㄨㄟˋ1.清醒時小臥。唐˙鄭谷˙浯溪詩:「漁翁醉睡又醒睡,誰道皇天最惜閒。」
2.雖睡而提防警覺。
3.說書人遇精彩緊要處,為使人注意而用來擊桌的小木塊。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副旦做排場敲醒睡科。」亦稱為「醒木」。
○醒豁:ㄒㄧㄥˇ ㄏㄨㄛˋ明顯耀目。如:「牡丹需要綠葉陪襯,方能醒豁。」
○醒覺:ㄒㄧㄥˇ ㄐㄩㄝˊ覺悟。=覺醒、覺悟、醒悟←→沉迷。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今見桑公所上表疏,如醉夢中忽然醒覺。」
○大覺醒:ㄉㄚˋ ㄐㄩㄝˊ ㄒㄧㄥˇ西元一七三五至一七五○年間,發生在美國的一次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的復興運動。其宗旨在改革宗教和道德。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為當時主要理論家。此一運動使美洲殖民地人民開始有共為一體的覺悟,並為美國獨立運動進行了精神準備。
○醒酒石:ㄒㄧㄥˇ ㄐㄧㄡˇ ㄕˊ唐李德裕於平泉別墅珍藏各式奇石花卉,中有醒酒石,據說醉時踞之可以醒酒。
○一噴一醒:原指鬥雞用水噴,使之清醒後再鬥。後比喻推動督促。
唐‧韓愈《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
○人事不醒: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覺。=人事不省。
楊朔《晚涼天》:「有一位同志,是漁船救起來的,三天三夜人事不醒。」
○不醒人事:ㄅㄨˋ ㄒㄧㄥˇ ㄖㄣˊ ㄕˋ昏迷而失去知覺。=不省人事。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想痰病大發,登時中了臟,已不醒人事了。」
○大夢方醒:像做了一場大夢才醒。比喻從長期的錯誤、蒙蔽或迷茫中開始醒悟過來。=大夢初醒。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俄侵外蒙、英侵西藏》:「跪讀之下,伏查現在時勢既至如此,而活佛指示詳明,譬如大夢方醒,群疑盡釋,欣感無已。」
○大夢初醒:ㄉㄚˋ ㄇㄥˋ ㄔㄨㄒㄧㄥˇ像做了一場大夢才醒。比喻從錯誤、迷亂或被蒙蔽當中覺醒。大夢,比喻虛幻無常的人生。《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從一九年以來,她才仿佛從大夢初醒似的,又從事於版畫了。」
◎經師父一指點,小沙彌彷彿大夢初醒般,頓時開悟了!
○久夢初醒:ㄐㄧㄡˇ ㄇㄥˋ ㄔㄨ ㄒㄧㄥˇ從長久不真切的期待或迷惘中,恍然大悟或澈底覺醒。歧路燈˙第八十六回:「王氏久夢初醒之人,極口贊成。」
◎久夢初醒,她恍然明白對他的等待,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半夢半醒:指睡眠尚未清醒。
倪匡《賣命.半夢半醒》:「說來說去,我究竟在半夢半醒之間,做了些甚麼呢?」
○半睡半醒:ㄅㄢˋ ㄕㄨㄟˋ ㄅㄢˋ ㄒㄧㄥˇ形容人剛從睡夢中醒來,神智尚未清醒。◎半睡半醒間,彷彿自己來到了仙境。
○叫醒服務:ㄐㄧㄠˋ ㄒㄧㄥˇ ㄈㄨˊ ㄨˋ起床通知。旅客住旅館時,可以要求櫃檯早上準時打電話通知起床。
○如夢方醒:ㄖㄨˊ ㄇㄥˋ ㄈㄤㄒㄧㄥˇ好像從睡夢中剛醒過來。比喻人從糊塗、錯誤的認識中恍然大悟。又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如夢初醒、如夢初覺。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王氏如夢方醒,不勝感激。」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一席話,說得蘧公孫如夢方醒。」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回:「眾人聽了,如夢方醒,盡皆喜悅。」
○如夢初醒:ㄖㄨˊ ㄇㄥˋ ㄔㄨㄒㄧㄥˇ好像從睡夢中剛醒過來。比喻從糊塗、錯誤的認識中恍然大悟。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如夢方醒、如夢初覺←→執迷不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三回:「嫂子在上,多謝教言良誨,我晁思才如夢初醒。」
老殘遊記˙第七回:「今日得聞這番議論,如夢初醒,如病初愈,真是萬千之幸。」
◎看了這封信,他才如夢初醒,方知自己上當受騙。
○如醉方醒:ㄖㄨˊ ㄗㄨㄟˋ ㄈㄤ ㄒㄧㄥˇ 像剛從醉酒中醒來。比喻從沉迷中覺悟過來。方:剛才。=如醉初醒。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四回:「三藏聞言,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樂以忘憂,稱謝不盡。」
○如醉初醒:ㄖㄨˊ ㄗㄨㄟˋ ㄔㄨ ㄒㄧㄥˇ像剛從醉酒中醒來。比喻從沉迷中覺悟過來。=如醉方醒。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劉東山見他說得慷慨,料不是假,方纔如醉初醒,如夢方覺,不敢
推辭。」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三回:「黃歇如夢初覺,如醉初醒。」
○昏迷不醒:ㄏㄨㄣ ㄇㄧˊ ㄅㄨˋ ㄒㄧㄥˇ因強烈的刺激或撞擊,使人意識受到障礙,對外界訊息失去反應。神志昏沉,不省人事。=不省人事。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回:「誰知早有人將信暗暗透於冷宮,秦鳳一聞此言,膽裂魂飛,忙忙奏知李娘娘。李娘娘聞聽,登時昏迷不醒。」
◎他的頭部因車禍受傷後,整個人就一直昏迷不醒。
○長眠不醒:睡著永遠不醒來。比喻死亡。=一臥不起、長眠不起。
太平廣記:「鄭郊過一塚,駐馬而吟,久不得屬,塚中人續之曰:『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去年夏天外婆去世了,從此「長眠不醒」,只留給我們無限的思念。
○執迷不醒:猶執迷不悟。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寶釵雖不言語,遇事試探,見他執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淚。」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八回:「若再執迷不醒,這四人就是前車之鑒。」
○宿酒未醒:指前夜喝醉,至今仍未醒過來。宿:隔夜的。
劉兼《春宵》:「春雲春日共朦朧,滿院梨花半夜風。宿酒未醒珠箔卷,豔歌初闋玉樓空。
五湖範蠡才堪重,六印蘇秦道不同。再取素琴聊假寐,南柯靈夢莫相通。」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一回:「蘭言笑道:『這個解子忘了本來面目,究竟醉後,還情有可原。近來世上竟有明明白白的,忽然胡言亂道,忘了本來面目,不知又是何意?』紫芝道:『大約還是宿酒未醒。』」
◎前夜與金正喜一番痛飲,至今宿酒未醒,只覺身有千斤重,而心情尤為沈悶。
○眾醉獨醒:ㄓㄨㄥˋ ㄗㄨㄟˋ ㄉㄨˊ ㄒㄧㄥˇ比喻在頹靡混濁的環境中,不同流合汙。比喻眾人沉迷糊塗,獨自保持清醒。=不與流俗、卓爾不群、孤芳自賞、持正不苟、特立獨行、耿介絕俗、清高絕俗、遺世獨立、塵外孤標←→隨俗浮沉。
戰國.楚‧屈原《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槁蘇暍醒:使枯槁者復甦,使中暑者甦醒。形容苦難者得救,重獲生機。槁ㄍㄠˇ。暍ㄏㄜˋ。
金.王若虛《寧晉縣令吳君遺愛碑》:「自吾令下車,賦役以平,刑罰以清……槁蘇暍醒,民飽而嬉,相忘乎無事。」
○獨清獨醒:獨自清白,獨自覺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阿於世、不拘於時、不隨俗靡、不顧流俗、孤介不群、孤立不群、孤標傲世、特立獨行。
戰國‧楚‧屈原《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醒聵震聾:猶言振聾發聵。使昏昧糊塗、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
陶曾佑《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一躍而登此莊嚴美麗之舞台中,一奮萃此醒聵震聾之盤渦裡。」
○醒世恆言:ㄒㄧㄥˇ ㄕˋ ㄏㄥˊ ㄧㄢˊ書名。明朝馮夢龍撰,四十回。取木鐸醒世之意以為書名。故事多源於民間傳說,或取自史傳、筆記小說。反映當時的社會情況,為研究宋、元、明社會史的重要資料。與警世通言、喻世名言合稱為「三言」。
○醒世姻緣傳:ㄒㄧㄥˇ ㄕˋ ㄧㄣ ㄩㄢˊ ㄓㄨㄢˋ書名。清朝蒲松齡撰,一百回。寫狄希陳兩世惡緣的報應,著重於描寫家庭社會的各種現象,尤其是婦女的悍妒、家庭怨憎之事,都歸因於陰騭果報之說。
○眾人皆醉我獨醒:大家都沈醉了,只有我獨自清醒著。比喻能分辨是非善惡,不隨俗浮沈。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社會就像個大染缸,必須要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是非觀念,才能不受人擺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