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猴子」相關的成語
與「猴」有關的詞語、成語
○沐猴:ㄇㄨˋ ㄏㄡˊ獼猴的別名。因喜歡拭面如沐,故有此別稱。
○猿猴:ㄩㄢˊ ㄏㄡˊ猿類與猴類的通稱。
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等三學士詩:「遠地觸途異,吏民似猿猴。」
○棘猴:ㄐㄧˊ ㄏㄡˊ戰國時,有宋人自請為燕王在棘木上的尖端刻猴,企圖詐騙錢財。右御和治工皆言此為不可能之事,燕王查問,得知此乃騙局,故殺宋人。後用以比喻虛妄或詐騙。
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元˙貢師泰˙寄靜庵上人詩:「世事同蕉鹿,人心類棘猴。」
○猴子:ㄏㄡˊ ˙ㄗ1.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種類繁多,形狀略像人類。身上有毛,呈灰色或褐色。有尾巴,好群居,口腔有儲存食物的頰囊。以果實、野菜、鳥卵和昆蟲為食。=山公。
2.對小廝或孩童的謔稱。水滸傳˙第二十一回:「知縣看時,只見一個婆子跪在左邊,一個猴子跪在右邊。」
○猴兒:ㄏㄡˊㄦ1.猴子。
2.戲稱乖巧之人。紅樓夢˙第二十九回:「猴兒,猴兒,你不怕割舌頭下獄?」
○猴猻:ㄏㄡˊ ㄙㄨㄣ 獼猴的別名。
○猴急:ㄏㄡˊ ㄐㄧˊ:焦急。=喉急。◎你別這麼猴急,等水開了再喝也不遲!
○猴頭:ㄏㄡˊ ㄊㄡˊ1.戲稱年幼調皮的佣人。
紅樓夢˙第二十四回:「賈芸進入院內,把腳一跺,說道:『猴頭們淘氣,我來了!』」
2.一種生長在樹上的大形真菌,形狀像猴子的頭。或稱為「猴頭菇」。肉嫩味鮮,營養豐富,與熊掌、海參、魚翅並列為四大名菜。亦可藥用。
○猴戲:ㄏㄡˊ ㄒㄧˋ1.用猴子表演的馴獸節目。在魏晉南北朝時已很盛行。由演員指揮已馴服的猴子做穿衣、脫衣、翻筋斗、騎羊奔馳等動作。與猴子一起表演的尚有羊、狗、熊等動物。
2.泛指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戲曲劇目。如鬧天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劇。
○潑猴:ㄆㄛ ㄏㄡˊ:辱罵發怒不講理的猴子。◎西遊記中,孫猴子常被罵成潑猴。
○小猴子:ㄒㄧㄠˇ ㄏㄡˊ ˙ㄗ1.幼小的猴子,亦泛指猴子。◎小猴子,吱吱叫,蹦來跳去,皮得不得了。
2.幼童,通常指頑皮的小男孩。或作「小猴兒」。
水滸傳˙第十五回:「阮小七宰了雞,叫阿嫂同討的小猴子,在廚下安排。」
金瓶梅˙第四回:「這小猴子提了籃兒,一直望紫石街走來,逕奔入王婆子茶房裡去。」
○耍猴兒:ㄕㄨㄚˇ ㄏㄡˊㄦ1.讓經過訓練的猴子耍把戲。2.比喻操縱別人,叫他做種種事情。或稱為「耍傀儡」。
○棉猴兒:ㄇㄧㄢˊ ㄏㄡˊㄦ:風帽連著衣服的棉大衣。
○瘦皮猴:ㄕㄡˋ ㄆㄧˊ ㄏㄡˊ:戲稱很瘦的人。◎影星法蘭克辛斯屈有『瘦皮猴』之稱。
○調猴兒:ㄉㄧㄠˋ ㄏㄡˊㄦ:形容狡猾難以應付的人。◎他是有名的調猴兒,你別想對付他了。
○猴崽子:ㄏㄡˊ ㄗㄞˇ ˙ㄗ小猴兒。責罵頑童的話。亦作「猴兒崽子」。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這一點子猴崽子,挑么挑六,鹹嘴淡舌,咬群的騾子似的。」
○猴孫王:ㄏㄡˊ ㄙㄨㄣ ㄨㄤˊ:1.古代戲稱塾師之詞。亦稱為「猢孫王」、「猢孫大王」。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一○˙人品˙束修自給:「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作猴孫王。」
2.戲稱團體中的領袖。亦稱為「猢孫大王」、「猢孫王」。◎別以為猴孫王這麼好當,你還是得照顧大家吃喝呢!
○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木猴而冠:ㄇㄨˋ ㄏㄡˊ ㄦˊ ㄍㄨㄢ譏諷徒具衣冠而沒有人性的人。=沐猴而冠。
明˙沈采˙千金記˙第十三齣:「項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沐猴而冠:ㄇㄨˋ ㄏㄡˊ ㄦˊ ㄍㄨㄢ(1)指獼猴性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比喻楚人的性情暴躁。冠:戴帽子。
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2) 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後譏諷徒具衣冠而沒有人性的人。=木猴而冠、衣冠禽獸、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漢書˙卷四十五˙伍被傳:「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清.全祖望《孫武子論》:「當吳人之大舉也,楚之來拒者,為子常,斯其人如沐猴而冠,而又罷於奔命之餘,以遇常勝之師,兵未交而膽已落。」
◎那些壞人即使外表光鮮華麗,也只不過是沐猴而冠罷了。
【成語故事】 沐猴而冠
秦末,劉邦、項羽等起兵抗秦。各路將領相約,先入秦都咸陽者,可以在關中為王。劉邦先攻破咸陽,項羽隨後趕至,卻對劉邦先至不滿。
項羽入城後,殺秦降王子嬰,更大肆屠殺,又放火焚燒秦阿房宮,大火燒了幾個月都沒有熄滅。項羽又搜括許多了金銀財寶及擄掠了一批婦女。後見秦宮殘破,又懷念故鄉,遂欲回楚,無意建都於咸陽。
有人覺得項羽實在不配當一國之主,於是在背後對人說:「人們說楚國的人(指項羽)不過是沐猴而冠罷了,果然不錯!」項羽聽說後,把那人逮來,扔進了鼎裏,將他活活煮死了。楚人叫獼猴做「沐猴」。
「沐猴而冠」是說獼猴戴著帽子,裝成人樣,雖然看起來很像人,可是它卻不是人。這個成語包含著批評及貶低人的意思:獼猴戴帽子,也就是罵人是假充人樣的禽獸,比喻虛有其表或地位,卻毫無本領,沒有真正的能力。
○沐猴衣冠:ㄇㄨˋ ㄏㄡˊㄧ ㄍㄨㄢ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譏諷徒具衣冠而沒有人性的人。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沐猴而冠。明˙無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輩,馬牛襟裾之材。」
○沐猴冠冕:ㄇㄨˋ ㄏㄡˊ ㄍㄨㄢ ㄇㄧㄢˇ譏諷徒具衣冠而沒有人性的人。=沐猴而冠。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
○衣冠沐猴:ㄧ ㄍㄨㄢ ㄇㄨˋ ㄏㄡˊ穿戴衣帽的獼猴。比喻人虛有儀表而品格低下。
元˙汪元亨˙朝天子˙新詩吟興濃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明.劉基《驛傳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並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
○尖嘴猴腮:ㄐㄧㄢ ㄗㄨㄟˇ ㄏㄡˊ ㄙㄞ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長相極為醜陋、粗俗。=小頭銳面、尖嘴縮腮、其貌不揚、面目可憎、獐頭鼠目、賊眉鼠眼。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弄鬼弔猴:ㄋㄨㄥˋ ㄍㄨㄟˇ ㄉㄧㄠˋ ㄏㄡˊ存心搗蛋,耍花招、搞花樣。比喻調皮搗蛋。=弄鬼掉猴。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又怕那些牙子家出來的,不乾不淨,也不知道毛病兒,買了來家,三日兩日,又弄鬼弔猴的。」
○海底猴兒:ㄏㄞˇ ㄉㄧˇ ㄏㄡˊㄦ對心愛人的暱稱。或稱為「海猴兒」。宋˙石孝友˙亭前柳˙有件倬遮詞:「識盡千千并萬萬,那得恁、海底猴兒。」
○猴子扮戲:ㄏㄡˊ ˙ㄗ ㄅㄢˋ ㄒㄧˋ比喻違反本心刻意去奉承、討好他人。◎他常猴子扮戲,為的只是討大家歡心。
○猴子似的:ㄏㄡˊ ˙ㄗ ㄙˋ ˙ㄉㄜ比喻很好動、頑皮。◎一到會場,他便像猴子似的到處亂竄。
○猴子屁股:ㄏㄡˊ ˙ㄗ ㄆㄧˋ ㄍㄨˇ比喻很紅。◎她把腮紅畫得像猴子屁股一樣。
○猴年馬月:泛指未來的歲月。猴、馬:十二生肖之一。◎你這樣下去,猴年馬月才能完成。
○猴兒崽子:ㄏㄡˊㄦ ㄗㄞˇ ˙ㄗ小猴兒。責罵小孩的話。亦作「猴崽子」。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很會嚼舌頭的猴兒崽子!留下我們,給你爹做娘不成?」
○猴頭猴腦: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這孩子一點規矩也不懂,猴頭猴腦的。
○宰雞教猴: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餘。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三章:「吳七總想抓個奸細來『宰雞教猴』一下,吳堅和家劍平反對;怕鬧得內部更混亂,又怕有後患。」
○殺雞駭猴:ㄕㄚ ㄐㄧ ㄏㄞˋ ㄏㄡˊ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懲罰一個人以警告其他的人。=殺一儆百、殺雞儆猴、殺雞嚇猴。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俗語說得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殺雞嚇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殺雞駭猴。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殺雞嚇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沒有做聲。」
○殺雞警猴:ㄕㄚ ㄐㄧ ㄐㄧㄥˇ ㄏㄡˊ殺一隻雞來警告猴子,比喻通過懲罰某人來警告其他人。是說懲罰甲,讓乙產生警戒的心理。=殺一警百、殺雞駭猴。
◎阿銘在上課時間翻牆到校外買零食被逮著了,訓導主任為了殺雞警猴,記了他一次警告。◎校長把違反校規的小健給予停學處理,這不就是殺雞警猴,警告部分不良學生不要違反校規嗎?
○殺雞儆猴:ㄕㄚ ㄐㄧ ㄐㄧㄥˇ ㄏㄡˊ比喻懲罰一個人以警告另一個的人。儆,警告、懲戒,通「警」。◎老師嚴厲處罰帶頭吵鬧的學生,終於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http://www.youtube.com/watch?gl=TW&hl=zh-TW&v=uUTAZ9p0WW0
○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引《世語》:「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職;獼猴騎土牛,又何遲也。」
○猴子不知屁股紅: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上一句常說「馬不知臉長」。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ㄕㄢ ㄓㄨㄥ ㄨˊ ㄌㄠˇ ㄏㄨˇ ㄏㄡˊ˙ㄗ ㄔㄥ ㄉㄚˋ ㄨㄤˊ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能稱王稱霸。=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ㄕㄢ ㄕㄤˋ ㄨˊ ㄌㄠˇ ㄏㄨˇ ㄏㄡˊ˙ㄗ ㄔㄥ ㄉㄚˋ ㄨㄤˊ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能稱王稱霸。=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晚清文學叢鈔.冷眼觀》˙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過上海道,在城裡面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弄慣了的脾氣,陪著朋友來吃臺把酒,就像是連四塊下腳錢都是冤枉花的。」
與「猿」有關的成語
○猿公:傳說春秋時越國有位少女善於舞劍,越王就聘請她來。在半路上她遇見一位自稱袁公的老翁,兩人便比試劍術的高低。比賽完畢,老翁飛到樹上,變成一隻白猿離去。後用「猿公」指劍術高明的人。
○亡猿災木:比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亡猿禍木。
○亡猿禍木:比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
《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於是群猴脫去。」
○心猿意馬:ㄒㄧㄣ ㄩㄢˊ ㄧˋ ㄇㄚˇ心意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形容心裏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緣外境。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含貶義;指思緒很亂。=三心二意、三翻四復、心不在焉、心有旁鶩、心存鴻鵠、心有鴻鵠、心安神定、心神不定、心神專注、心煩意亂、心動神移、心蕩神馳、全神貫注、全心全意、神不守舍、意馬心猿、魂不守舍←→一心一意、之死靡它、專心致志。
漢‧魏伯陽《參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馬四馳。」
唐‧許渾《題杜居士》詩:「機盡心猿伏,神閑意馬行。」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
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馬,按捺不住。」
◎你別再心猿意馬,快點決定吧!
◎購買東西難免會比東比西,猶豫不決又心猿意馬。
○意馬心猿:ㄧˋ ㄇㄚˇ ㄒㄧㄣ ㄩㄢˊ心意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不能自持。=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心有旁鶩、心有鴻鵠、心動神移、心蕩神馳、心猿意馬、意志不定、神不守舍、魂不守舍。含貶義;指心情。
漢‧魏伯陽《參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馬四馳。」
唐‧許渾《題杜居士》詩:「機盡心猿伏,神閑意馬行。」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姐呵!只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馬心猿。」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意馬心猿縈夢寐,河魚天雁託音書。」
○縱放心猿:ㄗㄨㄥˋ ㄈㄤˋ ㄒㄧㄣ ㄩㄢˊ行為放任,心神飄蕩不定。
西遊記˙第二十八回:「唐僧聽信狡性,縱放心猿。」
○狐媚猿攀:ㄏㄨˊ ㄇㄟˋ ㄩㄢˊ ㄆㄢ像狐狸那樣善於迷惑人,像猿猴那樣善於攀高。如狐般善於諂媚,如猿般善於攀爬。比喻不擇手段的追逐名利。
明.劉體乾《財用詘乏懇乞聖明節省疏》:「其間狐媚猿攀,途轍不一;蠅營狗竊,窠臼且多,臣不能悉奉。」
◎君子當抗懷千古,而不屑於狐媚猿攀。
○虎體猿臂:ㄏㄨˇ ㄊㄧˇ ㄩㄢˊ ㄅㄧˋ形容人身體強壯,威風凜凜。
三國演義˙第十回:「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鎗,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
○豹頭猿臂:ㄅㄠˋ ㄊㄡˊ ㄩㄢˊ ㄅㄧˋ形容人相貌凶猛,體態健碩。
三國演義˙第五回:「其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
○蜂腰猿背:細腰窄背。形容輕盈俊俏。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九回:「腰裡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絛,腳下也穿著鹿皮小靴:越顯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
○虛引猿泣:ㄒㄩ ㄧㄣˇ ㄩㄢˊ ㄑㄧˋ形容射藝精妙。=調弓號猿。
唐˙白居易˙宣州試射中正鵠賦:「若然者,安知不能空彎而雁驚,虛引而猿泣者也。」
○調弓號猿:ㄊㄧㄠˊ ㄍㄨㄥ ㄏㄠˊ ㄩㄢˊ春秋時,楚王有白猿,性靈敏。一日王欲射猿,猿奪弓與之戲,王令養由基射之。白猿見他拉弓調弦,即擁柱哀號,懼怕不已。後比喻箭術高超、技藝精妙。=虛引猿泣。
典出淮南子˙說山。
○窮猿失木:ㄑㄩㄥˊ ㄩㄢˊ ㄕ ㄇㄨˋ比喻流離失所,無安身之處。
唐˙杜甫˙寄杜位詩:「寒日經簷短,窮猿失木悲。」
○窮猿奔林:ㄑㄩㄥˊ ㄩㄢˊ ㄅㄣ ㄌㄧㄣˊ比喻人在困窘的境況,急於尋找安身的地方。=窮猿投林。窮猿:被獵人緊追的猿猴。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門之歎,久已上聞,窮猿奔林,豈暇擇木?」
○窮猿投林:ㄑㄩㄥˊ ㄩㄢˊ ㄊㄡˊ ㄌㄧㄣˊ比喻人處於困境時,急擇棲身之所。=窮猿奔林。窮猿:被獵人緊追的猿猴。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李充傳》:「裒將許之為縣,試問之,充曰:『窮猿投林,豈暇擇木!』乃除剡縣令。」
宋˙蘇軾˙與王定國書:「非不知揚州之美,窮猿投林,不暇擇木也。」
○猿穴壞山:ㄩㄢˊ ㄒㄩㄝˋ ㄍㄨㄞˋ ㄕㄢ山岩崩壞是由於猿猴築建巢穴。比喻忽略小事,將釀成大患。
語本漢˙孔融˙《臨終》詩:「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鳥哭猿啼:泛指禽獸悲鳴。形容悲涼的情景。
○猿悲鶴怨:猿和鶴淒厲地啼叫。
宋.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館供職》詩之二:「猿悲鶴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歸。」
○猿啼鶴怨:猿和鶴淒厲地啼叫。
明.湯顯祖《牡丹亭.御淮》:「聽得猿啼鶴怨,淚濕征袍如汗。」
○猿啼鶴唳:猿和鶴淒厲地啼叫。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三回:「兩崖分虎踞龍盤,四面有猿啼鶴唳。」
○鶴唳猿聲:鶴鳴猿啼。形容淒清孤寂的景象。
○猿驚鶴怨:猿和鶴淒厲地啼叫。
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詩:「猿驚鶴怨草三尺,楚尾吳頭天一方。」
○鶴怨猿驚:形容對官場厭倦,有意歸隱的心情。
宋.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詞:「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
宋.王奕《南鄉子.和謝潛庵蔣山》詞:「搔首倚薰風,一幅畫圖塵土中。鶴怨猿驚人去也,潛龍。誰絞香車起蟄松。」
○猿猴取月:ㄩㄢˊ ㄏㄡˊ ㄑㄩˇ ㄩㄝˋ本指佛教傳說中猿猴因對物象認識不清,心懷貪欲,下井撈月而墜落水中的故事。後比喻凡夫把假有的世界當作真實,心生貪欲,使自己陷入煩惱之境。或比喻蠢人做事徒勞無功。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海中撈月。
見摩訶僧祗律˙卷七。
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
○猿腸寸斷:ㄩㄢˊ ㄔㄤˊ ㄘㄨㄣˋ ㄉㄨㄢˋ有人捉住猿子,猿母悲喚,自擲而死,肝腸寸斷。後指猿悲鳴之極或思念極其悲切。
見晉˙干寶˙搜神記˙卷二十。
○猿鶴蟲沙:ㄩㄢˊ ㄏㄜˋ ㄔㄨㄥˊ ㄕㄚ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相傳西周的周穆王南征時,軍隊中所有的將士都變成了飛禽走獸,有的人變成了猿猴和仙鶴,也有的變成了小蟲和沙子。後來「猿鶴蟲沙」借指戰死的將士和因戰亂而死的人民。=猿鶴沙蟲。
語本《太平御覽》˙卷九一六˙羽族部˙鶴˙引《抱朴子》曰:「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唐‧韓愈《送區弘南歸詩》:「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似飛。」
○猿鶴沙蟲:ㄩㄢˊ ㄏㄜˋ ㄕㄚ ㄔㄨㄥˊ比喻將士出征戰死沙場。指陣亡的將士或死於戰亂的人民。=猿鶴蟲沙。
清˙黃遵憲˙述聞詩八首之二:「螟蛉果臝終誰撫,猿鶴沙蟲總可哀。」《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按,今本《抱朴子.釋滯》作:「山徙社移,三軍之眾,一朝盡化,君子為鶴,小人成沙。」
清.楊潮觀《下江南曹彬誓眾》:「你看山川圖畫,人物衣冠,生聚年時久,忍下得咸陽一炬裡變焦丘,猿鶴沙蟲滿地愁。」
○蟲沙猿鶴:ㄔㄨㄥˊ ㄕㄚ ㄩㄢˊ ㄏㄜˋ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相傳周穆王南征,全軍盡沒,君子化為猿與鶴,小人化為蟲與沙。後比喻陣亡的將士。
見《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抱朴子》羽族部˙鶴。:「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唐˙韓愈˙《送區弘南歸詩》:「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
○籠鳥檻猿:ㄌㄨㄥˊ ㄋㄧㄠˇ ㄐㄧㄢˋ ㄩㄢˊ籠中鳥,檻中猿。受拘禁沒有自由的人。比喻人不自由。
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一曰: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後詩》:「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檻猿籠鳥:ㄐㄧㄢˋ ㄩㄢˊ ㄌㄨㄥˊ ㄋㄧㄠˇ檻中猿,籠中鳥。比喻受限制而沒有自由。
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二十齣:「聽他言詞多慨慷,想他不甚隄防,只是檻猿籠鳥難親傍。」
○驚猿脫兔:如受驚的猿猴、脫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不怕巉岩荊棘,就如驚猿脫兔,漫山越嶺的逃散了。」
與「猢猻」有關的成語
○小猢猻:ㄒㄧㄠˇ ㄏㄨˊ ㄙㄨㄣ 小猴子。多用來罵愛搗蛋的小孩子的話。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我堪恨那夥老喬民,用這等小猢猻。」
○猢猻王:ㄏㄨˊ ㄙㄨㄣ ㄨㄤˊ1.幼小孩童往往極其頑皮,故舊時戲稱鄉塾的教師為「猢猻王」。亦稱為「猴孫王」、「猢猻大王」。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六˙辨證類˙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
2.戲稱團體中的領袖。亦稱為「猴孫王」、「猢猻大王」。◎他這猢猻王,當的可神氣呢!
○猢猻散:ㄏㄨˊ ㄙㄨㄣ ㄙㄢˋ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則其依附者隨即散去。=樹倒猢猻散。◎不等他公開宣布下臺,昔日的跟隨者早已猢猻散。
○猢猻大王:ㄏㄨˊ ㄙㄨㄣ ㄉㄞˋ ㄨㄤˊ1.幼小孩童往往似猴子般頑皮,故戲稱舊時鄉塾的教師為「猢猻大王」。亦稱為「猴孫王」、「猢猻王」。
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雖然也沒有甚麼大進項,比起沒有發達的時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經天懸地隔了。」
2.戲稱團體中的領袖。亦稱為「猴孫王」、「猢猻王」。◎他是那群人中的猢猻大王。
○猢猻入袋:ㄏㄨˊ ㄙㄨㄣ ㄖㄨˋ ㄉㄞˋ宋朝梅堯臣受皇帝的命令修撰唐書,開始工作時,他曾對妻子說:「要我修書,可以說是把猢猻(即猴子)裝入袋中。」意思是說從此就沒自由了,後用「猢猻入袋」以比喻行動失去自由。
○猢猻入布袋:ㄏㄨˊ ㄙㄨㄣ ㄖㄨˋ ㄅㄨˋ ㄉㄞˋ猴子進了口袋。比喻山野之性受到拘束。猢猻,音ㄏㄨˊ ㄙㄨㄣ,獼猴的別名。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曰:『恁麼即學人歸堂去也。』師曰:『猢猻入布袋。』」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其初受敕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於布袋矣。』」
○樹倒猢猻散:ㄕㄨˋ ㄉㄠˇ ㄏㄨˊ ㄙㄨㄣ ㄙㄢˋ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以利益結合在一起的人,一旦領導者失敗,其他的人就隨著離散。南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戶部侍郎。秦檜死,黨羽離散,曹被貶。其妻兄厲德斯贈之以樹倒猢猻散賦。比喻靠山一旦垮臺,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後用以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則其依附者隨即散去。亦作「猢猻散」。
見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詠百端威脅,德斯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斯遣人致書於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猻散賦》一篇。」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若是富貴之人,一朝失勢,落魄起來,這叫做『樹倒猢猻散』,光景著實難堪了。」
紅樓夢˙第十二回:「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
巴金《家》你要知道『樹倒猢猻散』,現在樹還沒有倒呢!
○叫花子沒有猢猻:ㄐㄧㄠˋ ㄏㄨㄚ ˙ㄗ ㄇㄟˊ ㄧㄡˇ ㄏㄨˊ ㄙㄨㄣ(歇後語)光桿一個。離開丐群的乞丐,不受拘束。比喻無牽無掛。
負曝閑談˙第四回:「知縣革了,叫花子沒有猢猻了,何不進京去打點打點,拚著多花些錢,弄個開復?」
○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