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茅有關的詞語
※茅:ㄇㄠˊ1.植物名。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莖細,各節具有白色短細毛。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葉似稻。圓柱形白色穗狀花序。穎果密生白色長軟毛,能隨風遠布。葉可製簑衣﹑織蓆,地下嫩莖味甜可食。
2.姓。如秦代有茅焦。
○三茅:ㄙㄢ ㄇㄠˊ長有三稜的菁茅,為古代的瑞草。晉書˙卷十九˙禮志上:「其吉禮也,則三茅不翦,日觀停瑄。」
○分茅:ㄈㄣ ㄇㄠˊ天子分封土地給諸侯。晉書˙卷五十九˙汝南王亮等傳˙史臣曰:「有晉鬱興,載崇藩翰,分茅錫瑞,道光恆典,儀臺飾袞,禮備彝章。」
○白茅:ㄅㄞˊ ㄇㄠˊ植物名。禾本科白茅屬,宿根草本。高一、二尺,葉叢生,有平行脈,葉鞘無毛。葉生之前,莖頂密生白色毛穗,圓錐花序。其根味甜,可入藥。或稱為「絲茅」。
○仙茅:ㄒㄧㄢ ㄇㄠˊ植物名。石蒜科仙茅屬。多年生草本,葉似茅,莖高四五寸,開黃花,形如梔子,不結實,根有節,色黃多涎,可入藥。原產於西域,今四川、浙江、雲南、廣東等地皆有。梵語為河輪勒陀。
○包茅:ㄅㄠ ㄇㄠˊ成束捆綁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時,用來濾酒去滓,為春秋時楚國的貢物。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傳:「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亦作「苞茅」。
○苞茅:ㄅㄠ ㄇㄠˊ1.成束捆綁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時,用來濾酒去滓,為春秋時楚國的貢物。亦作「包茅」。2.山名。位於湖南省麻陽縣東的茅坪村。
○香茅:ㄒㄧㄤ ㄇㄠˊ植物名。禾本科香茅屬,多年生草本。全草有特殊之香氣。葉長而扁,圓錐花序。莖葉可提煉成香茅油,為香水的原料。
○菁茅:ㄐㄧㄥ ㄇㄠˊ一種茅。書經˙禹貢:「包匭菁茅,厥篚玄纁璣組。」孔安國˙傳:「菁以為菹茅,以縮酒。」一說為香草。穀梁傳˙僖公四年「菁茅之貢不至,故周室不祭」句下范甯.集解:「菁茅,香草,所以縮酒。」
○茅土:ㄇㄠˊ ㄊㄨˇ古代天子以五色土為社祭的祭壇,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壇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黃土,給受封者在封國內立社,稱為「茅土」。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上:「成王廣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文選˙李陵˙答蘇武書:「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
○茅池:ㄇㄠˊ ㄔˊ廁所。通俗常言疏證˙宮室˙茅池引通俗編:「按今人上廁者,云:『上茅池』。」=毛坑、毛廁、茅坑、茅廁。
○茅坑:ㄇㄠˊ ㄎㄥ糞坑。因在地上挖一大坑,上用簡單木架,蓋上茅草,故稱為「茅坑」。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這裹肚,其實不知什麼人遺失在茅坑傍邊,喜得我先看見了,拾取回來。」=毛坑、毛廁、茅池、茅廁。
○茅房:ㄇㄠˊ ㄈㄤˊ廁所。
○茅廁:ㄇㄠˊ ˙ㄙ俗稱廁所。元˙秦夫˙東堂老˙楔子:「你偏不知我的性兒,上茅廁去也騎馬哩。」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四回:「裝了解手,摘了出恭牌,走到茅廁裡邊,把茅廁門裡邊閂了。」=毛司、廁所。
○茅紙:ㄇㄠˊ ㄓˇ上廁所使用的紙。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四回:「先生覺得肚中微痛,有個解手之情,拿了茅紙,走到那邊推門。」
○茅店:ㄇㄠˊ ㄉㄧㄢˋ簡陋的旅舍。唐˙溫庭筠˙商山早行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詞:「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茅舍:ㄇㄠˊ ㄕㄜˋ茅草蓋的屋舍。也用為自己屋舍的謙辭。唐˙白居易˙別草堂三絕句之三:「三間茅舍向山開,一帶山泉遶舍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大姓問道:『老道,今日為何光降茅舍?』」=草屋←→瓊樓。
○茅茨:ㄇㄠˊ ㄘˊ用茅草蓋的屋子。唐˙邱為˙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便如唐堯土階三尺,茅茨不剪。」=茆茨。
○茅屋:ㄇㄠˊ ㄨ用茅草所蓋的房屋。三國演義˙第十三回:「駕至安邑,苦無高房,帝后都居於茅屋中。」儒林外史˙第九回:「到了一個村子,不過四五家人家,幾間茅屋。」=草屋←→樓房。
○茅廬:ㄇㄠˊ ㄌㄨˊ草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岡前疏林內茅廬中,即諸葛先生高臥之地。」
○蓬茅:ㄆㄥˊ ㄇㄠˊ茅屋。形容屋舍簡陋。唐˙杜荀鶴˙山中寡婦詩:「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
○衡茅:ㄏㄥˊ ㄇㄠˊ簡陋的茅屋。唐˙白居易˙四月池水滿詩:「吾亦忘青雲,衡茅足容膝。」
○結茅:ㄐㄧㄝˊ ㄇㄠˊ編茅建屋。宋史˙卷三九○˙李衡傳:「定居崑山,結茅別墅。」
○茅苫:ㄇㄠˊ ㄕㄢ 用茅草編織成的蓬蓋。宋˙蘇軾˙吳中田婦歎詩:「茅苫一月朧上宿,天晴穫稻隨車歸。」
○茅簷:ㄇㄠˊ ㄧㄢˊ茅草蓋的屋頂。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原來這蘆雪庵蓋在傍山臨水河灘之上,一帶幾間茅簷土壁,槿籬竹牖。」
○茅塞:ㄇㄠˊ ㄙㄜˋ茅草塞山徑。後比喻知識未開,思路不通。語出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西遊記˙第三十六回:「長老聞得,亦開茅塞。正是理明一竅通千竅,說破無生即是仙。」
○茅草:ㄇㄠˊ ㄘㄠˇ 茅的通稱。詩經˙召南˙草蟲˙孔穎達˙正義:「陸機云:『小大長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草茅:ㄘㄠˇ ㄇㄠˊ1.雜草。楚辭˙屈原˙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2.閒居不做官的人的謙稱。新唐書˙卷九十八˙馬周傳˙贊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習憲章者。」3.山野鄉間。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傳˙孫程傳:「臣生自草茅,長於宮掖。」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二折:「小生草茅,複姓司馬。」
○茅針:ㄇㄠˊ ㄓㄣ 茅初生的苗。其形如針,故稱為「茅針」。
○茅社:ㄇㄠˊ ㄕㄜˋ古代帝王社祭時用的壇,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壇土,以茅包之,給予受封諸侯,使立於國中社內,故稱為「茅社」。書經˙禹貢「厥貢惟土五色」句下孔穎達˙正義:「蔡邕獨斷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為壇,皇子封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歸國以立社,謂之茅社。』」
○茅茹:ㄇㄠˊ ㄖㄨˊ比喻互相引荐。茅,白茅。易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
○茅柴:ㄇㄠˊ ㄔㄞˊ劣質酒。宋˙吳聿˙觀林詩話:「東坡幾思壓茅柴,禁網日夜急。」宋˙王諶˙漁父詞˙湘妃淚詞:「春浪急,石磯寒,買得茅柴味亦酸。」
○茅黍:ㄇㄠˊ ㄕㄨˇ漢代郭泰與同伴避雨時遇見茅容,覺得他的舉止與眾不同,便借宿於茅家。但見茅容殺雞給母親吃,自己和客人只吃些粗陋的飯菜。因此郭泰對茅容大為贊賞。見後漢書˙卷九十八˙郭泰傳。後指菜餚不豐。
○茅莓:ㄇㄠˊ ㄇㄟˊ植物名。薔薇科,小灌木。花為粉紅或紫色,果球形,酸甜可食,根、莖、葉均可入藥,具活血消腫功能。我國各地皆有產。
○茅蜩:ㄇㄠˊ ㄊㄧㄠˊ動物名。昆蟲綱蟬科。翅膀透明,身體赤褐色,並帶有綠色與黑色的斑紋。
○茅蒲:ㄇㄠˊ ㄆㄨˊ斗笠。國語˙齊語:「首戴茅蒲,身衣襏襫。」
○前茅:ㄑㄧㄢˊ ㄇㄠˊ1.稱軍中的斥候。古代斥候以茅為旌識,看到前方的敵人,則舉茅以報告在後面的軍隊戒備。左傳˙宣公十二年:「前茅慮無,中權後勁。」2.考試成績優良,排名在前面的。◎他常名列前茅。
○誅茅:ㄓㄨ ㄇㄠˊ剪除茅草。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唐˙杜甫˙柟樹為風雨所拔歎:「誅茅卜居總為此,五月髣髴聞寒蟬。」
○藑茅:ㄑㄩㄥˊ ㄇㄠˊ一種赤色的靈草。古人多用來占卜。楚辭˙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
○杜茅柴:ㄉㄨˋ ㄇㄠˊ ㄔㄞˊ自釀的薄酒、劣酒。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十首之四:「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這家子將醞下的杜茅柴,不住的盪來,吃得東倒西歪。」
○茅草棚:ㄇㄠˊ ㄘㄠˇ ㄆㄥˊ茅屋。
○茅廁坑:ㄇㄠˊ ˙ㄙ ㄎㄥ 廁所。文明小史˙第十一回:「被一班流氓打了個粉碎,還說要把大人的牌位丟在茅廁坑裡。」
○茅柴酒:ㄇㄠˊ ㄔㄞˊ ㄐㄧㄡˇ劣酒。明˙馮時化˙酒史˙卷上˙酒品˙第二:「茅柴酒,書言故事惡酒曰茅柴。」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詔生死冤家:「琉璃盞內茅柴酒,白玉盤中簇荳梅。」
○茅膏菜:ㄇㄠˊ ㄍㄠ ㄘㄞˋ植物名。茅膏菜科茅膏菜屬,多年生草本食蟲植物。高四五寸,葉半月形,邊緣有多數腺毛,小蟲觸之則黏著,被分泌的黏液所消化。
○茅臺酒:ㄇㄠˊ ㄊㄞˊ ㄐㄧㄡˇ產地為中國貴州省仁懷縣的茅臺鎮,當地盛產紅高粱,水質清澈,所釀的白酒香烈撲鼻,窖藏時間約為兩年,是世界聞名的好酒。
○黃茅瘴:ㄏㄨㄤˊ ㄇㄠˊ ㄓㄤˋ南方多瘴氣,每年夏秋之間,茅草黃枯時,瘴氣大發,稱為「黃茅瘴」。宋˙陸游˙青玉案˙西風挾雨聲翻浪詞:「西風挾雨聲翻浪,恰洗盡、黃茅瘴。」
○三顧茅廬: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形容虛心求才,再三敦請賢能。後用以比喻敬賢之禮或誠心邀請。(比喻一再誠心誠意地邀請別人,或比喻敬重人才。)顧:拜訪;茅廬:草屋。=三顧草廬、不恥下問、茅廬三顧、草廬三顧、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握髮吐哺、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三請諸葛亮←→輕賢賤士。見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南朝梁˙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黃石兵法,寧可再逢,三顧茅廬,無由兩遇。」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他一再請你主持業務,真有 「三顧茅廬」 的意思,你應助他一臂之力。
◎為了表示誠意,我決定三顧茅廬,請劉先生出馬協助。
◎老陳不忍心拒絕王經理三顧茅廬的誠意,最後決定到他的公司任職。
◎老先生身體不大好,您一定要三顧茅廬,顯示出誠意,他才可能幫你。
◎王先生是考古學的專家,但他很少出來講學,要請他,非得三顧茅廬不可。
◎我們學校之所以能在教學、研究兩方面都取得良好成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三任校長都能以三顧茅廬的誠心與決心,到各地訪聘人才。
【成語故事】 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黃巾亂後,群雄並起。曹操雄據中原,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佔有江東,廣納賢士,兵精糧足,勢亦甚盛。而劉備那時尚困守新野(在今河南省),一事無成。雖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但是缺乏謀臣,為他畫策,所以急需找一位經綸天下的大才,幫助他建立不朽的大業。
當時,劉備雖然也有一位謀士徐庶,很有才能。但是被曹操知道了,也想重用他,便把徐庶的母親扣留起來,偽造一封家書,叫徐庶回去。徐庶是個很孝順的人,恐怕母親為難,只得離開劉備。臨走時,鄭重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說他有奇才,如想成大業,必須請他出來幫忙。後來又有一位名士司馬徽,也向劉備稱頌諸葛亮的才能,於是劉備決心敦請諸葛亮來共圖大事。
為了表示對諸葛亮的尊敬,劉備就帶著關羽、張飛,親自到襄陽城外二十里的隆中去拜訪諸葛亮。
到了諸葛亮的往處──臥龍岡,一問,原來諸葛亮已出外閒遊去了,而且歸期無定,劉備只得惆悵的回到新野。
過了幾天,劉備派人去探聽,知道諸葛亮已回來了,便立刻準備再去拜訪。張飛說:「這樣一個鄉下人,何必大哥自已去,派個人把他叫來不就得了。」劉備說:「諸葛亮是當代大賢,怎麼可以這樣!」便帶了關、張兩人一起去。
那時正是冬天,劉、關、張三人走到半路,便刮著刺骨的寒風,下起大雪來,張飛又抱怨起來。到了臥龍岡,三人下了馬,走進茅廬,看到草堂上有一位青年,抱膝擁爐,正在歌唱。劉備以為這回總算見著諸葛亮了,等他唱完,便向前施禮,並說明來意。誰知他並非諸葛亮,而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當下諸葛均告訴劉備,他哥哥又外出訪友去了。劉備覺得很遺憾,因為天下大雪,張飛催著快點回去,劉備便寫了一封信留下,說明仰慕之忱,並準備再來,於是告辭離去。
走出門口,剛要上馬,看到村口小橋上來了一位老者,騎著一匹驢,口裡朗吟著詩句。劉備又以為是諸葛亮,連忙上前施禮,詢問之下,才知道他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劉備非常失望,只得冒著風雪,快快地回到新野。
過了一段時間,已是第二年春天,劉備始終覺得非找著諸葛亮不可。便叫人選定吉期,齋戒三日,沐浴薰香,抱著一腔熱忱,準備再去尋訪。關羽和張飛知道了都不高興,同去勸阻。張飛還說:「不知他有什麼了不起,去了兩次找不著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來,那就讓我帶根繩子去把他綁了來,豈不省事。」劉備說:「你不要胡鬧,這次不要你同去。」張飛見劉備生了氣,也就不敢再講,仍舊和關羽兩人跟著去。
到了臥龍岡前茅廬,一問,知道諸葛亮在家,正在草堂上午睡。劉備不敢驚醒他,便一直站著等候。等了好久,諸葛亮才醒來。於是劉備很謙恭地向他請教安邦定國之計,諸葛亮暢讀天下大勢,劉備非常欽服,便很誠懇地請他出山相助。諸葛亮本來只想隱居躬耕,不願過問天下大事的,因感於劉備的三顧茅廬,誠意難卻,終於答應了。
後來,諸葛亮協助劉備,取荊州,得巴蜀,連東吳,抗曹操,三分天下,形成所謂三國。劉備死後,受命託孤,輔佐後主,數次出師伐魏,最後鞠躬盡瘁,死於軍中,成為歷史上不朽的大政治家,軍事家。
文化課教材(高級):三顧茅廬(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6/11/26/41080.html
【原文】
臣本布衣(1),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2)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3),猥自枉屈(4),三顧(5)臣於草廬之中,諮(6)臣以當世之事,由是(7)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8)。(諸葛亮·《前出師表》)
【註解】
(1)布衣:平民。
(2)不求聞達:無意追求名譽顯貴。聞,音「問」。
(3)卑鄙:地位卑微低賤。自謙之詞。
(4)猥自枉屈:委曲貶低自己的身份。猥,音「偉」。
(5)顧:拜訪、探望。
(6)諮:音「資」,通「咨」,商量、詢問。
(7)由是:因此,自此以後。
(8)驅馳:奔走效力。
【故事闡述】
我本來是個平民百姓,在南陽隆中親自耕種,為的是能在亂世中苟且保全生命,並無意追求名譽顯貴。先帝不因為我出身卑微低賤,反而委屈貶低自己的身份,一連三次到草屋裡來拜訪,拿當今天下大事來徵詢我的意見,因此我非常感謝、非常激動,於是我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力。
後來「三顧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討論】
(1)身為堂堂一國之君的劉備,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找隱居山林的諸葛亮呢?
(2)平民身份的諸葛亮為什麼值得讓人接二連三的來拜訪?
(3)對於有才能的人,我們是不是也能像劉備一樣有開闊的心胸,放下身段去虛心求教?
【課後時間】
請找出三句以「三」開頭的成語。
三( );三( );三( ) -→三不五時、三番兩次、三頭六臂。
http://www.wlps.kl.edu.tw/Teaching_wlps/Idiom_teach/story.php?id=8624
○茅廬三顧:ㄇㄠˊ ㄌㄨˊ ㄙㄢㄍㄨˋ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後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敬賢禮士,誠意邀請。=三顧茅廬、草廬三顧。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便想這茅廬三顧到南陽。」○土階茅茨:ㄊㄨˇ ㄐㄧㄝ ㄇㄠˊ ㄘˊ以土為階,以茅蓋屋。比喻屋舍簡陋。漢˙揚雄˙逐貧賦:「昔我乃祖,宗其明德。克佐帝堯,誓為典則。土階芧茨,匪彫匪飾。」=茅茨土階、茅屋土階、土階茅屋。
○土階茅屋:ㄊㄨˇ ㄐㄧㄝ ㄇㄠˊ ㄨ以土為階,以茅蓋屋。泥土的臺階,茅草的房屋。形容生活簡陋。=土階茅茨、四壁蕭然、瓦灶繩床、室如懸磬、茅茨土階、茅椽蓬牖、家徒四壁、屋如七星、貧無立錐、寒室破窟、桑樞甕牖、環堵蕭然、簞瓢屢空、蓬戶甕牖、蓬門蓽戶、甑塵釜魚、甕牖繩樞、饔飧不繼、饘粥餬口。《周書˙卷六˙武帝紀下》:「上棟下宇,土階茅屋,猶恐居之者逸,作之者勞,詎可廣廈高堂,肆其嗜欲。」
○茅室土階:ㄇㄠˊ ㄕˋ ㄊㄨˇ ㄐㄧㄝ茅草蓋的屋頂,泥土砌成的臺階。比喻屋舍簡陋。=土階茅茨←→千金一擲。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上:「扶風掾李育,經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階。」
○茅茨土階:ㄇㄠˊ ㄘˊ ㄊㄨˇ ㄐㄧㄝ 茅覆的房屋,土築的臺階。(茅草蓋的屋頂,泥土砌的臺階。)比喻屋舍簡陋,或生活儉樸。=土階茅茨、土階茅屋、四壁蕭然、瓦灶繩床、片瓦根椽、茅椽蓬牖、屋如七星、室如懸磬、家徒四壁、家徒壁立、貧無立錐、寒室破窟、寒窯破窟、牽蘿補屋、桑樞甕牖、環堵蕭然、蓬戶甕牖、蓬門蓽戶、簞瓢屢空、甕牖繩樞、饔飧不繼、甑塵釜魚、饘粥餬口。漢‧張衡《東京賦》:「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後之卑室。」《後漢書‧班固傳》:「扶風掾李育經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階。」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昔堯舜在位,茅茨土階,禹居卑宮,不以為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昔堯舜在位,茅茨土階,禹居卑宮,不以為陃。
○茅茨不剪:ㄇㄠˊ ㄘˊ ㄅㄨˋ ㄐㄧㄢˇ茅草屋頂不加修剪。比喻生活簡樸。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斲。」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便如唐堯土階三尺,茅茨不剪,夏、商躬耕稼穡;周公吐哺待賢。」
○茅簷土壁:ㄇㄠˊ ㄧㄢˊ ㄊㄨˇ ㄅㄧˋ以茅草為頂,泥土為牆的房子。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原來這蘆雪庵蓋在傍山臨水河灘之上,一帶幾間茅簷土壁,槿籬竹牖。」
○茅椽蓬牖:ㄇㄠˊ ㄔㄨㄢˊ ㄆㄥˊ ㄧㄡˇ比喻屋舍簡陋。椽,架設屋瓦的木條。牖,窗子。紅樓夢˙第一回:「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
○茅室蓬戶:形容住房極其簡陋。茅:茅草;茅草房子。蓬:飛蓬,草名。《宋書.孔淳傳》:「茅室蓬戶,庭草蕪徑,唯床上有數卷書。」
○茅屋采椽:指住宿簡陋。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貴儉。」
○分茅列土:指分封侯位和土地。唐.張說《延州豆盧使君萬泉縣主薛氏神道碑》:「大聖大后,煉石補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啟弄孫之美色。」仲平《三巡閱發表後的吳佩孚》:此次曹錕大封功臣,分茅列土,產出了三個大巡閱使來。
○分茅裂土:ㄈㄣ ㄇㄠˊ ㄌㄧㄝˋ ㄊㄨˇ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舉行的儀式。後稱分封諸侯。古時天子分封諸侯的時候,用白茅包些土給他,以示分封土地。《尚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裂土分茅。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今皇上之叔,豈不可分茅裂土。」(明‧許仲琳《封社(神?)演義》第九十四回)朕自當分茅裂土,以爵卿等。
○分茅胙土:ㄈㄣ ㄇㄠˊ ㄗㄨㄛˋ ㄊㄨˇ指分封侯位和土地。古時天子分封諸侯,用白茅包些土給他,表示分封土地。=裂土分茅。明˙汪錂˙春蕪記˙第九齣:「分茅胙土,賴周天子寵綏,右拂左縈,憑項莊王餘烈。」明.劉若愚《酌中志.憂危議後紀》:「數公皆人傑,無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廣孝,豈止富貴終其身而已乎!」
○分茅賜土:指分封侯位和土地。清.李漁《奪錦樓》:「不止分茅賜土,允宜並位於中宮。」
○分茅錫土:指分封侯位和土地。清.李漁《玉搔頭飛舸》:「只要你忙上緊趕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錫土也非吾吝。」
○列土分茅:ㄌㄧ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指受封為諸侯。古代天子將土地分封給諸侯或功臣,用白茅裹著社壇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徵土地和權力,稱為「列土分茅」。=裂土分茅。孤本元明雜劇˙樂毅圖齊˙第四折:「今日奉主公命,請您眾將加官賜賞,列土分茅,大開賢門,選用良才也。」
○裂土分茅:ㄌㄧ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取其地之土,並以白茅包之,作為諸侯建國的象徵(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後指分封土地。=分茅列土、分茅裂土、分茅胙土、列土分茅。見《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孔穎達˙正義:「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黃土覆之,其割土與之時。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與之。」。明˙高濂˙玉簪記˙第十五齣:「裂土分茅一郡間,君恩民命兩相關,從來為國心如血,早把胡鉤日下按。」
○賜茅授土:封建社會帝王分封諸侯的一種禮儀。帝王以五色土為太社,分封諸侯時,各授以他們相應的某方某色土,如東方青土,南方赤土等,並包以白茅,使歸以立社。
○名列前茅:ㄇㄧㄥˊ ㄌㄧㄝˋ ㄑㄧㄢˊ ㄇㄠˊ形容名字排(列)在前面。前茅,古代行軍打仗時,前行兵士所拿作為旗幟的茅草。=首屈一指←→名落孫山、榜上無名。《左傳‧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去年弟在京師,聽說二公子中了秀才,且名列前茅,頗為學台賞識,實在可賀可賀。◎他的成績在我們班名列前茅。
○竹籬茅舍:ㄓㄨˊ ㄌㄧˊ ㄇㄠˊ ㄕㄜˋ竹子圍的籬笆,茅草蓋的房子。亦用以比喻鄉居簡樸的生活環境。常指鄉村中因陋就簡的屋舍。元.喬吉《賣花聲.悟世》:「塵風薄雪,殘杯冷炙,掩青燈我竹籬茅舍。」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一處是金粉樓臺,一處是竹籬茅舍;一處是桃柳爭妍,一處是桑麻遍野。」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三回:眾人瞧那簽上,畫著一枝老梅,是寫著「霜曉寒姿」四字,那一面舊詩是:竹籬茅舍自甘心。
○波流茅靡:隨波逐流,隨風而倒。比喻胸無定見,趨勢而行。《明史.趙炳然傳》:「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繼用事,六卿之長不得其職。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初出茅廬:ㄔㄨ ㄔㄨ ㄇㄠˊ ㄌㄨˊ諸葛亮剛開始從隱居之地出來輔佐劉備。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入世未深,缺乏經驗。原為中性,現略帶貶義。後比喻初入社會,缺乏歷練。初:剛開始。茅廬:草房。茅草搭成的簡陋房屋。=初露頭角、初露鋒芒、乳臭未乾←→老成持重、老馬識途。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劉備三顧茅廬,竭誠聘請諸葛亮協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才出山就大敗曹操的軍隊。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羅貫中《三國演義》:劉備三顧茅廬,把諸葛亮從隆中請出來輔佐他。這時,諸葛亮初出茅廬,就設計在博望坡大敗曹軍,顯示了他的軍事天才。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那署院一聽他問這兩句話,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廬,不懂得甚麼。」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廬,於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見所未見,聽了這個,甚是希奇。」(魯迅《彷惶‧高老夫子》):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廬」,我們準可以掃光他!◎他是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所以缺乏經驗,待人接物方面,有待改善。
【成語故事】初出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並拜為軍師。而關羽、張飛對柴油以為然。沒過多久,曹操派大將夏侯惇領十萬大軍打新野,劉備找諸葛亮商議,諸葛亮說:"怕眾將不聽我令,願借主公印劍一用。"劉備忙將印劍交給諸葛亮。諸葛亮開始集眾點將。命關羽帶一千人馬埋伏在豫山,放過敵人先頭部隊,看到起火,迅速出擊。張飛帶一千人馬埋伏在山谷裡,待起火後,殺向博望城。關平、劉封帶五百人馬,在博望坡後面分兩路等候,敵軍一到,立刻放火。又把趙雲從樊城調來當先鋒,只許敗不許勝。劉備帶一千人馬作後援。關羽忍不住問:「我們都去打仗,先生幹什麼?」諸葛亮說:「我在城中坐等。」張飛大笑說:「我們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遙!」諸葛亮說:「印劍在此,違令者斬!」關羽、張飛無話,冷笑著走了。在戰鬥中,各將按諸葛亮吩咐行事,直殺得曹兵丟盔棄甲。諸葛亮初次用兵,神機妙算,大獲全勝。使關羽、張飛等佩服得五體投地。
http://www.wlps.kl.edu.tw/Teaching_wlps/Idiom_teach/story.php?id=1218
○茅塞頓開:ㄇㄠˊ ㄙㄜˋ ㄉㄨㄣˋ ㄎㄞ原來心裏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比喻人心一時被蒙蔽;經別人指點後,突然醒悟,就像一下子把阻路的茅草推開了一樣。比喻馬上開悟,忽然明白。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恍然大悟←→大惑不解。《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西遊記˙第六十四回:「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金瓶梅˙第六十二回:「當時被伯爵一席話,說的西門慶心地透澈,茅塞頓開。」
○頓開茅塞:ㄉㄨㄣˋ ㄎㄞ ㄇㄠˊ ㄙㄜˋ比喻突然領悟,忽然明白。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頓: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恍然大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一竅不通。《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紅樓夢˙第八十六回:「聽見妹妹講究的叫人頓開茅塞,所以越聽越愛聽。」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只不過短短十多分鐘的談話,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靜~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苞茅不貢:ㄅㄠ ㄇㄠˊ ㄅㄨˋ ㄍㄨㄥˋ春秋時齊國以楚國不向周朝入貢苞茅為藉口,出兵攻打楚國的故事。典出左傳˙僖公四年。
○草茅之臣:ㄘㄠˇ ㄇㄠˊ ㄓㄔㄣˊ退居鄉野而不做官的人。儀禮˙士相見禮:「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在野,則曰草茅之臣。」
○拔茅連茹:ㄅㄚˊ ㄇㄠˊ ㄌㄧㄢˊ ㄖㄨˊ比喻賢人相繼引進。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茅,白茅,茅草,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根部相連者,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語本易經˙泰卦˙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幼學瓊林˙卷二十二˙花木類:「國家進多賢,曰拔茅連茹。」野叟曝言˙第八十四回:「如今又是赤瑛、紅瑤夫婦,拔茅連茹,接踵而至。」(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七十九回):袁既病死,黎、段登臺,拔茅連茹,彈冠相慶,徐遂入任為院秘書長。
○茅山道士:ㄇㄠˊ ㄕㄢ ㄉㄠˋ ㄕˋ相傳漢景帝時茅盈及其弟固、衷三人隱於江蘇省句容縣東南的茅山,後得道。梁陶弘景亦隱居於此,開道教茅山派。入唐後茅山道派為道教主流,凡茅山道士頗受貴族、名流尊重。至明、清漸式微,茅山道士遂成為小說家諷刺的對象。
○茅山道法:ㄇㄠˊ ㄕㄢ ㄉㄠˋ ㄈㄚˇ茅山道派的法術。後代小說中泛稱道教中的法術為「茅山道法」。
○黃茅白葦:連片生長的黃色茅草或白色蘆葦。形容齊一而單調的情景。
○茅廁的磚:ㄇㄠˊ ˙ㄙ ˙ㄉㄜ ㄓㄨㄢ(歇後語)又臭又硬。意謂廁所裡的磚頭味道又臭,質地又硬,就像一個人固執不通的脾氣。◎他就是這麼頑固不通,脾氣就像茅廁的磚──又臭又硬,真教人消受不起。
○茅廁磚頭:ㄇㄠˊ ˙ㄙ ㄓㄨㄢ ˙ㄊㄡ (歇後語)又臭又硬。意謂茅廁裡的磚頭味道臭,質地又硬,就像一個人固執不通情理的臭脾氣。◎他的脾氣,就像茅廁磚頭──又臭又硬。
○茅廁裡的石頭:ㄇㄠˊ ˙ㄙㄌㄧˇ ˙ㄉㄜ ㄕˊ ˙ㄊㄡ(歇後語)又臭又硬。意謂茅廁裡的石頭很臭且質地又硬,就像一個人固執不通的脾氣。醒世姻緣傳˙第十九回:「莫說一個晁大舍,就是十個晁大舍,當真怕他強奸了不成?誰想這樣邪皮物件,就如那茅廁裡的石頭一般,又臭又硬,見了晁大舍,故意躲藏不迭。」
○占著茅坑不拉屎:ㄓㄢˋ ˙ㄓㄜㄇㄠˊ ㄎㄥ ㄅㄨˋ ㄌㄚ ㄕˇ(諺語)比喻占據職位卻不做事。◎做人要有良心,占著茅坑不拉屎,往往為人所不齒。
○喝茅成劍,撒豆成兵:ㄏㄜˋ ㄇㄠˊ ㄔㄥˊ ㄐㄧㄢˋ ㄙㄚˇ ㄉㄡˋ ㄔㄥˊ ㄅㄧㄥ比喻具有一種神奇、特異的能力。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知遠軍下有一個使妖兵的人,喚做馬殷,會藏形匿影,喝茅成劍,撒豆成兵。」
【地名國名補充】
○茅山:ㄇㄠˊ ㄕㄢ山名。位在江蘇省句容縣東南,山有華陽洞。相傳漢景帝時茅盈曾偕弟固、衷居此,故稱為「茅山」。或稱為「良常山」、「句曲山」、「三茅山」。
○大茅埔:ㄉㄚˋ ㄇㄠˊ ㄆㄨˇ地名。位於臺中縣東勢鎮。是早期客家人開發中部地區,所形成的聚落。因地理位置直接面對泰雅族部落居住地,所以聚落內外多見防禦工程。如外圍有大欄坑的隘勇線,近內有壕溝,再近有崗哨、棘竹林,內圍有柵門、巡邏線路、瞭望亭等。現存古跡有三山國王廟、水圳、將寮、石哀、石公及太子爺廟。
○朴資茅斯:ㄆㄛˋ ㄗ ㄇㄠˊ ㄙ 城市名:(1)位於英國英格蘭漢普郡,瀕英吉利海峽,是英國主要的海軍基地及度假勝地。(2)位於美國新罕米布什爾州東南部,瀕臨大西洋,是美國海軍的根據地,亦是避暑勝地。
○朴資茅斯條約:ㄆㄛˋ ㄗ ㄇㄠˊ ㄙ ㄊㄧㄠˊ ㄩㄝ西元一九○五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於美國緬因州基特里一地簽訂的和約。條約內容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對朝鮮的統治權,將旅順口及遼東半島租借權轉予日本,俄國將庫頁島割讓給日本及日俄兩國同意中國對滿洲的主權。
○茅利塔尼亞:ㄇㄠˊ ㄌㄧˋ ㄊㄚˇ ㄋㄧˊ ㄧㄚˋ國名。位於非洲西部。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ㄇㄠˊ ㄌㄧˋ ㄊㄚˇ ㄋㄧˊ ㄧㄚˋ ㄧ ㄙ ㄌㄢˊ ㄍㄨㄥˋ ㄏㄜˊ ㄍㄨㄛˊ國名。位於非洲西部,東與阿爾及利亞和馬利為界,西臨大西洋,面積一百零三萬零七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九十三萬,首都為諾克少(Nouakchott)。人民信仰伊斯蘭教,語言以阿拉伯語、法語為主。於西元一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獨立,並訂該日為國慶日。北部全為撒哈拉沙漠所覆蓋,礦產資源豐富,鐵礦是主要輸出,大西洋沿岸並有豐盛的漁場,它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稀少的國家之一。幣制為 Ouquiya。簡稱為「茅利塔尼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