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2-19 07:12:55| 人氣7,4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313 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脫46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313  3125-3134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木三、攝義

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稀有。

所以,如果由最極猛利的大慈大悲和菩提心發動自心,為利有情而發願短期內速疾成佛,這是極為稀有的。(由於猛利的悲心和菩提心,而真實發起速疾成佛的誓願,再加上金剛乘不共的善巧方便,才有密宗速疾成佛之道。)

然若未近此之方隅,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多難行,便作是念誰能如是,故妄說云求速近道。此於願心間接損害、正損行心,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

但是,如果對上面的道理沒有實際的了解和修行,只是因為見到必須在極長時劫中修學無邊諸行和極多難行,就心想:「誰能這樣做」,因此虛假地說要尋求更快速的捷徑。這樣就間接損害了願心,直接損壞行心,而使自己的大乘種性逐漸趣於下劣羸弱,因此反而距離成佛極其遙遠。

此段宣說了對於菩薩行時間久遠、學處無邊、眾生難度、六度難行等,心中回避不願承擔的心態。其實,發菩提心就是荷擔度一切有情成佛的重擔,放棄了發心重擔,就會損害菩提心;而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種子功能若被消減,當然就離佛果越來越遠。

而且,本論在講儀軌受法時說:如是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立大誓願:未度有情令度脫等。次見有情數類繁多,行為暴惡,或見長久須經多劫勵力修行,或見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修學,為怯弱緣,若更捨置發心重擔,較別解脫他勝之罪,尤為重大。所以,捨棄發心重擔,罪過比別解脫的他勝罪還嚴重。

以與龍猛、無著抉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

因為這與龍猛、無著菩薩抉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量的道理極其相違。所以,這是背道而馳的做法,只會減弱菩提心的力量。

大乘分有龍猛甚深見和無著廣大行二大車軌。龍猛菩薩的《寶鬘論》和無著菩薩的《菩薩地》等中,都抉擇了佛陀的密意,開示這一最大量增長菩提心力量的秘密。我們的修行若與二大車開示的道理相違,那麼是增長或損減大乘善根呢?是否南轅北轍、愈趨愈遠呢?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

經過前面仔細分析觀察、如理的決擇以後,我們就了解:如果單單看見事情就害怕、退怯,那是一點好處都沒有。這種讓自己消極地停滯於怯弱的心態中,則不僅沒有任何利益,反而讓自己逐漸怯弱羸劣。所以,首先應主動瞭解修證菩提的方法,然後提起心力,則成辦諸利就如握在手中一樣容易。

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脫46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若依能辦利聰睿,雖極難事亦易脫。

46 原文應改成

林師兄消文,廣論第三版第三刷此處仍作「悅匱乏」。根據藏文ཐར之義為「解脫」,故消文內容依「脫匱乏」理解之。{2016.6.24}簡體版《四家合注》p. 558頁尾注亦作此解。
匱乏是指功德法財、道果成就的貧乏。

如《本生論》說:怯弱對我們毫無利益,它並不能讓我們脫離匱乏,所以不必無意義地憂惱。如果依靠能成辦義利的聰睿,哪怕極其困難的事,也很容易從中解脫。

故莫恐怖莫憂惱,如其方便辦所作,智者威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

因此,不必恐慌,不必憂惱,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成辦所作。通達方法的智者不畏艱難、意志堅定,鞭策自己振奮心力,如是成辦一切義利如握掌中。

聖者無著數數說為當具二事: 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 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

聖者無著菩薩反復強調說,應當具備兩點: 雖已了知如何學習廣大法藏的道理,但內心不應怯弱; 不應對下劣功德感到滿足,即不應得少為足。

《菩薩地》說:若諸菩薩聞說種種最極廣大、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菩薩精進,不自輕蔑,心不怯弱,不於所有少分下劣差別證中,而生喜足,不求上進,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

然現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惟修此便為滿足。若為智者知道扼要,依於教理善為開曉,謂此雖是一分功德,然惟以此全無所至。果能瞭解,意必怯退。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更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但是,現在人生起少分相似或真實功德,便感覺自己進證了很高的道位,認為只要修這一點就足夠了。如果有智者了知聖道的扼要,按照教理開導他說:這雖然是一分功德,但僅憑這一點哪里也到不了(依靠這少分功德不會有任何成就,無法證入任何道位)。如果確切能夠瞭解這一點(智者所開曉的內涵),內心必會怯弱、退屈。

因此,既能不滿足於一分功德而更要力求上進,又能在了知必須修學無邊學處之後心不怯弱,這樣的人極為罕見。

以上講了大乘菩薩應當具有無厭足和無怯弱的勇悍,這也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言教。

佛在《六波羅蜜多經》中對慈氏菩薩說,在聽到眾生無邊際、佛果功德無邊際時,不僅不應怯弱,反而要發起猛利誓願,永無疲厭地取證。

佛說:譬如有一位菩薩壽命無量,他往東方走過了無量三千大千世界,讓所經國土的每一位有情都得證大涅槃,並在無量阿僧祇劫中如此廣度眾生。在我看來,此菩薩所度化的眾生如指甲上的土那麼少,而東方世界未被度化的眾生,如大地土那麼多。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世界,也是如此。即使有情這樣無量無邊,菩薩也沒有厭捨、退轉之心,始終一如既往地精進不息。

菩薩若能發起這樣的大願,就能毫無困難地修集菩提資糧,三界中的一切智慧、福德、尊貴、自在,不必勤作自然全部獲得。

這段是說,菩薩若能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心,身心無比振奮,則任修何法都無所畏懼。因為能完全放下自己,發願盡未來際獻身於利益眾生,由此也就能無勤獲得所有的智慧、福德、尊貴、自在。

佛又告訴慈氏:菩薩摩訶薩!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的眾生,有學無學的聖者和辟支佛,總集他們勤修的功德,也不及如來一毫毛功德的百千萬分之一。這一一毛端都是從如來無量功德出生,合集如來身中一切毛端的功德,才能成就如來一根頭髮的功德。如來有八萬四千根頭髮,一一都具有如是功德,合集此等功德,才成就如來的一個隨好。如來又有八十種隨好,合集此等功德,才成就如來的一種妙相。如來又有三十二相,其功德總和的百千倍,成就如來的眉間白毫相。白毫相圓滿,婉轉右旋,明淨鮮白,在黑夜宛如明星般閃亮。舒展開來,上照色界天,收卷起來,又恢復如初,安住眉間。

這一白毫相功德的百千倍,成就佛頂肉髻相。肉髻功德的一千倍,仍不及如來梵音聲相的功德。如來梵音下可無礙傳到阿鼻地獄,上能傳至色究竟天。以上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是由如來的大悲所化現。

這樣的化身是由無量功德修集而成,無法言喻,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相比。化身功德的一千倍,成就佛的報身;報身功德的百千萬倍,成就佛的法身。這種功德之量,以心識無法測知。

如果有人聽到佛的無邊功德,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此人成就精進波羅蜜多。應發如是大心:我已見到佛身的無量福德聚,我也誓證佛果無邊功德,為此勤行精進、不顧惜身命。為利一切有情,縱然要在無量劫中感受惡趣大苦,我也心無憂悔,願讓一切眾生都圓滿成就六波羅蜜多,得成無上菩提。

此段是從人天眾生,聲緣聖者,如來化、報、法三身功德的層層較量,而顯示出佛果功德浩瀚如海。如果我們稍修些許功德,就以少為足、不求上進,則完全違背了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誓言。若不遣除這種以少為足的心理,則會讓大乘種性的力量日益消弱,最終口中雖然說大乘,事實上已淪為小乘。

佛又宣說如來的智慧之量:比如,捨利弗在聲聞眾中智慧第一。南洲方圓七千由旬,東洲方圓八千由旬,西洲方圓九千由旬,北洲方圓一萬由旬。須彌山浸在水中八萬由旬,高出水面八萬由旬,四面也各有八萬由旬。山王外又有七重金山,八大海水圍繞,最外邊有大鐵圍山。現在將所有四大部洲、各大山王都作成紙張,八大海水化為墨汁,一切草木取來作筆,所有人天眾生在一劫中不斷書寫,仍不能描述捨利弗智慧的十六分之一。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的智慧合集起來與捨利弗相等,而大菩薩了達佈施波羅蜜多的所有智慧,又較此功德超勝一百倍;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都具有佈施波羅蜜多的智慧,又不如一位大菩薩所獲淨戒波羅蜜多的智慧。如此一直類比到般若波羅蜜多。

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具有六波羅蜜多的智慧,仍不如一位初地菩薩所獲得的智慧。如此從初地到十地,智慧之量一直成倍增長。十地菩薩所獲得的智慧,和你補處菩薩的智慧相比,又不及百千分之一。

這時,慈氏菩薩心想:佛今天在大眾中對我如此稱讚,讓我深生顫慄。

佛告訴菩薩:善男子,請諦聽!如果大千世界中的眾生智慧都如慈氏,這些菩薩在菩提樹下坐道場,降伏魔軍即將成佛,彼等智慧的總和仍不及佛陀智慧的百千萬分之一。

慈氏!你要知道,如來的智慧甚深無量,不可思議,這並非比喻所能衡量。若有菩薩聽到諸佛的甚深智慧,不驚、不怖、不畏,此菩薩應備加精進來成就波羅蜜多。懈怠者尚且不能成辦世間小善,何況成就如來大智慧到彼岸,救度盡虛空界的一切眾生!

大乘菩薩的目標是求證諸佛甚深智慧。若有大心求證極果,就不會以人天福報、聲聞緣覺果位或者一到十地之功德為滿足。再者,雖然聽到諸佛的無邊功德,而發起求證之心,但沒有精進,世間小事尚且無法成辦,何況現證無上菩提。所以佛勸導菩薩應備加精進來成就波羅蜜多。

以上講述了諸佛菩薩的教言,目的是要提醒大家:大乘的根本在於菩提心誓言,此誓言落實和圓滿的關鍵在於精進行,精進行又要有大無畏的精神和不以少為足的志氣。對大乘菩薩來說,此如心臟般重要,若無大志氣,欲修大乘也只是妄談而已。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