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230 230頁末行-231頁11行
③發起之量
第三,此心發起之量,如前已說,應當了知。
第三,菩提心生起之量,如前“悲心生量”中引蓮花戒論師《修次初篇》所說:“由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以為自性菩提之心,不須策勵 而得生起。” 這個是菩提的量。
日常法師開示
但在下面加了一個註解(指230頁末行小字註解)--菩提心生起之量,就是在《廣論》二百廿一頁第9行「其悲生量」之處曾引用一段話,這段話本來是在說明生起願心須以大慈為因,但由這段話也可以知道大菩提心發生之量。而且這不是高上聖道所發的心量,是我們初修行者所要發起的心!所以當你發了大菩提心,以大菩提心迴向往生淨土的話,就可以得上品往生,具有這麼大的功德。
子四、儀軌受法分三 (續前)
第四,儀軌正受者。
第四是以儀軌正受願菩提心。
如大覺沃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恒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若修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阿底峽尊者在《尊長事次第》當中說:具相,不單單是要具足願心,一定還要具足行心。有了大菩提願以後,因為要滿這個願,所以一定還要具足行心受菩薩戒,行心律儀就是菩薩戒。關於願心跟行心,下面會詳細說明。這跟勝敵論師所講的「要受願心儀軌一定要到具有菩薩戒的善知識那裡去受」,這兩個是完全符合的。
﹝此中分三:
① 未得令得,② 已得守護不壞;③ 設壞還出之方便。﹞
這分為三部分:第一是還沒得到願菩提心的人,使他得到;第二是得到以後怎麼去守護;第三是萬一有損壞(就像我們持戒一樣,萬一有小小的地方不對了),那麼怎樣懺除乾淨,回復清淨的戒體。
初中分三:① 所受之境,② 能受之依,③ 如何受之軌則。今初
第一個未得令得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從誰去受,現在講這一部分。
今初。
首先宣說傳授願心儀軌的阿闍黎之條件。
寅一、所受之境分二: ① 正說 ② 斷疑
卯一、正說
覺沃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明說。
阿底峽尊者在《尊長事次第》中只說了“具相阿闍黎”,此外再沒有明說需要具備哪些德相。
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
昔日諸大德說:“具備願心、安住願心的學處仍不足夠,必須具備行菩提心的律儀。”這與勝敵論師的觀點非常一致。
勝敵論師說:“應當前往具備菩薩律儀的善知識前。”其中明顯提到“具菩薩律儀”(傳戒阿闍黎在具足願心的基礎上,還應具備行心律儀)。
卯二、斷疑
《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十法經》中說到,由他人使自己納受律儀而發心的阿闍黎中也有聲聞乘的行者。這是說,經由他人勸化促使自己生起厭離心而受發心,並不是說由聲聞來傳授儀軌。
日常法師開示
《十法經》中說到由他人令受願心儀軌而發心時,提到聲聞行者,要曉得這個是指由聲聞人來勸你發心,而不是在聲聞乘人前面受願心儀軌。
譬如很多《般若經》都是由聲聞乘人啟發,為聲聞乘人說的,比如《金剛經》主要的當機者是須菩提,《心經》是舍利弗尊者。所以是由他勸發而令我們生起厭離心想受願心儀軌,但要正式受願心儀軌的時候,不是從聲聞受,一定從菩薩行者受,而這菩薩行者是發了願心以後還受了菩薩戒,而且這個菩薩戒不只是一個樣子而已,是有它真實的內涵在。這是能授的境,也就是為我們授儀軌的尊長。那麼能受的人呢?
寅二、能受之依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
能受願心戒的所依身,一般如勝敵論師所說:“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的身體和意樂。”即身體與意樂堪能發願菩提心的天、龍等有情,都可以成為受願心戒的所依。
《無熱惱請問經》、《寶篋經》、《報恩經》、《海龍王請問經》等佛經中,說過六道中都有初發菩提心的有情。
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但此處的條件,按《道炬釋論》所說:“厭離生死,憶念死亡,具足智慧和大悲。”是指對上述道次第已經修心的人,即菩提心稍有生起、心相續已有轉變的人。
此處依隨《道炬論》,對受者的要求較嚴格。
日常法師開示
【第四儀軌正受者。如大覺窩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若修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第四是以儀軌正受願菩提心。如阿底峽尊者所說:「要令大菩提心生起的話,要一直恆常有力地修『慈等四梵住』(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就是修習上去一步一步的次第。等到有了慈無量、悲無量,再加上增上意樂,最後才是發大菩提心。把世間的貪嫉等煩惱一切淨除,然後以儀軌正發菩提心。」正發心時還從不共皈依做起。所以,照著七因果、自他換修習以後,對一定要發心獲得定解了,接著就應當受發菩提心的儀軌。
※﹝此中分三:① 未得令得,② 已得守護不壞;
③ 設壞還出之方便。初中分三:
① 所受之境,② 能受之依,③ 如何受之軌則。今初﹞
這分為三部分:第一是還沒得到願菩提心的人,使他得到;第二是得到以後怎麼去守護;第三是萬一有損壞(就像我們持戒一樣,萬一有小小的地方不對了),那麼怎樣懺除乾淨,回復清淨的戒體。
第一個未得令得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從誰去受,現在講這一部分。
【覺窩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明說。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
尊長就是師長,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和尚、阿闍黎。阿底峽尊者在《尊長事次第》當中,關於發菩提心這件事,就只說「具相阿闍黎」這麼一句話,但對於具足什麼相並沒有詳細說明。其他的祖師們則說:這個具相,不單單是要具足願心,一定還要具足行心。有了大菩提願以後,因為要滿這個願,所以一定還要具足行心受菩薩戒,行心律儀就是菩薩戒。關於願心跟行心,下面會詳細說明。這跟勝敵論師所講的「要受願心儀軌一定要到具有菩薩戒的善知識那裡去受」,這兩個是完全符合的。
【《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十法經》中說到由他人令受願心儀軌而發心時,提到聲聞行者,要曉得這個是指由聲聞人來勸你發心,而不是在聲聞乘人前面受願心儀軌。正式受願心儀軌的時候,不是從聲聞受,一定從菩薩行者受,而這菩薩行者是發了願心以後還受了菩薩戒,而且這個菩薩戒不只是一個樣子而已,是有它真實的內涵在。這是能授的境,也就是為我們授儀軌的尊長。那麼能受的人呢?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能受者,不管男或女,只要具足兩個條件:圓滿的身相和圓滿的意樂;也就是說身心兩樣都相應了。真正受菩薩戒殘缺不全是不行的,因為修行不是一般條件不夠的人能成辦的。尤其是聲聞比丘再升上去受菩薩戒的菩薩比丘,他要做太多太了不起的事情。戒幢本身有無比的功德,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受的。若想詳細了解,就看下士道中異熟的八種功德,這才是圓滿的身。意樂就是發的大菩提心。(編者註譯:至於能受者,總的來說,如勝敵論師所言:「不管男或女,要具足兩個條件:圓滿的身相和圓滿的意樂。」也就是說身心兩樣都相應的就堪為發心者,這不但是人身,乃至於天、龍也可以。)所以前面告訴我們,修行只要正見沒有壞就不怕,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學大乘的行者,並不是急著馬上求了脫,因為他發現在生死當中有這麼多的大好處,因此以全部的精神求無上菩提。所以剛開始時,他的重點一定是擺在菩提心這個中心教授上,有了這個根本因之後,再求圓滿因,那時候難免偶爾會有不大小心之處?,但這絕對不是說:「我只要有正見就行了,其他的馬馬虎虎沒關係。」假如有這個念頭,那註定要墮落,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邪見。是要戰戰兢兢,全部精神貫注,但因為我們是初機修行者,難免還會有注意不到之處。這個要辨別得很清楚,自己檢查最清楚,騙人容易,騙自己是不好騙的,騙因果更是絕不可能,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總的來講:只要是身、意樂堪發願心的都可以受。但這裡的條件,是依《道炬釋論》所說的,要對三有產生大厭離,又能憶念無常迅速;進而由於了解自己輪迴生死之苦,再推己及人願幫助別人求得解脫,這種真正有智慧能了解要走大乘路線,而且走此路要由大慈悲來策發大菩提心的人。不管由大悲而轉發大智,或者由智慧而策發悲心,結果是一樣的。這是指受願心必須要的條件,是已經照著前面這個必然的次第修行,已經略為生起大菩提心的轉變心意者。並不是僅僅懂得道理而已,如果只懂得道理,書本一合也就沒有了;乃至於聽的時候也是迷迷糊糊,只是覺得受願菩提心有好處就去受,這只是種點善根;應該是了解了道理以後一心一意去修行,修行之後與法相應的心生起來了,那個時候才去受願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