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18 11:22:21| 人氣6,7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23 《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23  2231-2245

未五、菩薩與聲緣修悲無量心之差別

巳三、修增上意樂分四:

真實修習之理  斷疑

宣說彼等須護持、相續修習 必須相續修習的原因

第三,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

午一、真實修習之理

第三引發無量大慈悲心之後,是修增上意樂。就是說修習慈心悲心以後,應當要思惟:哀呀!可愛的眾多如母有情如是缺少安樂、為眾苦折磨,我要怎麼才能讓他們獲得安樂、解脫諸苦呢?由此便能荷擔救度眾生的重擔,下至語言中也要修心(不但從內心深處生起如是意樂,口中也要念誦這樣的誓詞,不斷使增上意樂強化)。

午二、斷疑

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

(這種意樂)在前面修報恩時,雖然稍微生起了慈悲心,希望一切如母的有情,能夠離苦得樂的心,但只憑這個願心是不夠的,現在是要將如何令眾生離苦得樂的重擔,負荷在自己的身上,而且其心堅定。

午三、宣說彼等須護持、相續修習

又此非惟於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

不但在正修時精進修習,而且修完後在行住坐臥等威儀中都要能憶念,這樣持續修習,修法的進步尤其大。

《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儀之中,於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

《修次中篇》說:這是說修大悲,或安住定中修,或在一切威儀中修,總之,任何時候對一切有情都應修習。

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

修悲只是其中一例,實際上,不論修習何等所緣行相,都要座上正修、下座時要護持,使其相續不斷。

午四、必須相續修習的原因

如大德月大論師云: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大德月論師說:這棵心樹從無始以來就一直為煩惱苦汁所滋潤,不可能頓時變成甘美甜味,所以單憑一滴功德水會有多大利益呢?

謂如極苦嘀噠大樹,以一二滴糖汁澆灌不能令甜。如是無始煩惱苦味熏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

譬如,極苦的大樹(嘀噠指大樹),只用一兩滴糖水澆灌並不能讓它轉成甜味。同樣,無始以來煩惱的苦味一直薰染心相續,只憑稍稍修習慈、悲等功德,不會有任何成就,因此必須持續地串習。

卯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分二: 以信和欲引起發心之理 宣說以大悲為因由自力發心殊勝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

依次第正修的第二個部分,是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辰一、以信和欲引起發心之理

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

通過修持前面所說的次第,便能見到若欲利他則必須成佛,由此發起欲得佛果之心。

以下便宣說為了成辦利他必須求證菩提的根據:

然僅有此猶非滿足。

但僅有這方面的希求心仍不足夠,還應認識自利也必須成佛才能圓滿。由於見到他利與自利都必須成佛,而引起決志成佛的希願心。

以下講自利也必須成佛

如歸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按下士道皈依中所說,先應盡力思惟佛陀身、語、意等業的功德,增長對佛的淨信心,再由信為欲依而對佛功德發起誠心求證之希欲心,由此必能了知對自利而言,一切種智也是必不可少。

總之,由思惟佛功德,增長對佛的淨信心;由對佛功德的淨信心,發起成佛之欲。

辰二、宣說以大悲為因由自力發心殊勝

能為引生發心之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雖然能引發菩提心的因緣有多種,但以大悲最為殊勝,以自力所發極為殊勝。這是《修次初篇》中引用《智印三摩地經》所宣說的。

發心四因是1種姓圓滿、2善友攝受、3悲愍有情、4不厭患生死輪迴難行苦行,

四力是1自力、2他力、3因力、4加行力。其中,以悲心為因的自力發心極其殊勝,七種因果教授正是以悲為因而修發心的修法。

卯三、明所修果即為發心分三:

發心總相 二、發心差別 不廣說徵難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

第三顯示以上所修的結果是引發生起世俗菩提心。

辰一、發心總相

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

大乘發心的總相,即《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也就是希求利他之欲望和希求成佛之欲望。

辰二、發心差別

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

發心的差別,在《入行論》中隨順《華嚴經》的經義說:如同想去真正行動的差別,智者應了知願心行心依次有如是的差別。

此說分為願、行二種,異說雖多。

此處說世俗菩提心分成兩種,對此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比如,印度佛智論師認為:凡夫的菩提心是願心,聖者的菩提心是行心。印度法友論師認為:無儀軌而發心是願心,依儀軌發心是行心。還有論師認為:下資糧道的發心是願心,下資糧道以上的發心是行心。

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

本論的觀點是: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樣發願後,不論是否修學過布施等行門,在未受菩薩律儀之前,此心叫願心;受了菩薩律儀之後,此心叫行心。(即以受菩薩戒為分界,菩薩戒攝持前的發心是願心,攝持後的發心是行心。)

《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

《修次初篇》中說:為利一切有情之故,願我成佛,最初生起希求心時,叫願心。受持菩薩律儀後修習各種資糧,叫行心。

辰三、不廣說征難

此中雖有多種徵難,茲不廣說。

《四家合注》中說:有關菩提心的問題,雖有許多辯論,但宗大師在《現觀莊嚴論金鬘疏》中做了詳細解釋,這裏不作廣說。

以上修持菩提心,心力強者對於相關的大經論都要尋求瞭解,一般人至少應了達七因果的軌理和方法。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