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12 11:33:51| 人氣4,3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174-2 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74-2    1747-17510

新譯廣論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褔業。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因此,若受「染汙無明」和「壞聚見」影響,而以身、語、意三門從事殺生等不善法,便是積集「非福業」。實行佈施、守護戒律等欲界善法,便是積集「福業」。修習「色界」或「無色界」靜慮三摩地境的奢摩他(),便是積集「不動業」。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

(問:)如果已看見三有一切世間圓滿盛事的過患,且為求解脫的願欲激發,那是否能產生大量善業?還有,這種與如理觀察無我意義之慧相應的善「思業」,又是不是生死輪回之因的「集諦」呢?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答:)總體而言,處於「資糧道」和「加行道」者,雖然會積集平常能牽引受生的業,但是,依照你們所說的這種意樂和觀察無我之慧相應的善業,便會成為貪愛後有的對治品類,而且它們的「能」與「所」二分均與無死根本的「我執」行相背道而馳,所以並非平常真正能引致受生的「集諦」。不過,由於它們是與能引生「後有」的真正「集諦」近似-相似,所以被算入「集諦」之中。

(1.「能」即是能取、有境。能取,梵:grahaka,亦即「能認取的主體」;

2.「所」即是所取、境。所取,梵:grahya,亦即「被認取的客體」。

3.「能取」是認識物件的主體,

4.而「所取」便是物件。

5.為心或意識認取的物件是稱為「境」,藏:yul

6.相對於此,能認取「境」的心識,則稱為「有境」。藏:yul can)

【如是亦如〈攝決擇分〉云:「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

《攝抉擇分》亦這樣說:問:這些能斷除「後有」的貪愛,並能引生「出世間道」,不會對向「後有」的世間法,為什麼是屬於「集諦」呢?

答:雖然它們的性質並非對向「後有」,但是卻與能引致「後有」的身、語、意善行近似,由此應知它們是屬於「集諦」。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論意是說,在仔細思維生死輪回的過患之後,便會發起能引生「出世間道」的善業的厭離心,而這種業卻與生死輪回之中的「集」近似。所以,我們必須努力生起這種厭離心及無我慧。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唯除少數依褔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正是因為這樣,若我們未能廣泛觀察修習生死輪回的過患,獲得能消除貪愛生死輪回美滿盛事的對治法,又或未能運用觀慧如理觀察無我的意義,又或未能熟習兩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除了某些依仗「福田力」的善行外,我們的善行悉皆屬於尋常的「集諦」,因此它們只會助長生死輪回的流轉。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集業的道理是分為兩部分解釋:

為樂受集業。 為捨受集業。

丑一 為樂受集業:

【初中復二,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二於外樂,厭捨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

「為樂受集業」分二:

為了享受色聲等欲塵所生之樂而集業。

在厭離外樂貪著後,為獲得定樂而集業。

寅一 為了享受色聲等欲塵所生之樂而集業:

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褔業。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褔業。

為受用欲塵樂受而增長業又分為兩種: 若我們注重死前的現世安樂,便會積集「非福業」。 若我們是注重後世安樂,便會積集「福業」。

寅二 在厭離外樂貪著後,為獲得定樂而集業:

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

假如我們主要是為了靜慮所生的樂受而專緣所修境,便會積集能受生於色界初禪天、二禪天或三禪天的「不動業」。

丑二 為捨受集業:

若於諸欲捨離貪著,復由樂受令意厭患,為捨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諸不動業。

假如我們能斷除欲樂貪著,甚至厭離定樂,並為求「捨受」而造業,這樣,我們便會積集能生於色界第四禪,甚或「有頂」等上界天的「不動業」。(有頂,梵:bhavagra,藏: srid rtse。又稱「色究竟天」,梵:akanistha,藏:’ogmin。此處是指無色界的第四天,亦即「非想非非想處天」。梵: Naivasam jnanasam jnayatanam,藏:’du shes med’du shes medmin skye mched。由於此天是三有的巔頂,所以稱為「有頂」。)

此是世親論師意趣。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這種細分乃是世親論師在《俱舍論》所表達的意思。根據這種道理而言,若能斷除一切生死輪回的執著,並為瞭解脫而從事身、語、意三門善行,我們便能逐漸遠離生死輪回,逐步趨近涅槃。

台長: deepmind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