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2-22 11:11:39| 人氣3,2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106-2 佛及僧二是依初義;此復依一補特伽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06-2

【隨念差別者,謂應別念三寶功德,如云:「謂是世尊等。」生福差別者: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佛及僧二是依初義;此復依一補特伽羅,及依眾多補特伽羅生長福德,以於僧伽定有四故。】

(5). 憶念的差別-心想:「佛陀世尊是... 」等等,由此分別憶念三寶的功德。

(6). 生福差別-以補特伽羅和正法來增長殊勝福德。佛陀和僧伽是屬於前者(補特伽羅)。我們亦可依靠一位補特伽羅(指佛陀)或多位補特伽羅來增長福德。由於僧伽必須具有四位僧人,因此屬於後者(多位補特迦羅)

日常發師開示

對於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應該依像《隨念三寶經》上所說的那樣一一去隨念。接著是生福差別。要培植福德,真正重要的是功德田,有了福德才有本錢可以去修行。生福必須要的所緣有二種:緣人和緣法。對佛跟僧,所緣的是人。佛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獨一而出;而僧一定是僧團,所以是眾多補特伽羅。依著佛法僧,我們才能夠生長福德。

我們曉得了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及三者不同的差別,這時候內心確信:這才是我真正要皈投依靠的。這種依靠不是人云亦云、人情難卻,真正的皈依是內心確實了解,這個才是我要的,就怕自己心念不堅固,因此發下誓願。所以有了前面知功德、知差別這兩個原因後,一定會產生後面的結果--自誓受,自己誓願一定要去受,所以第三是由自誓受而皈依。

【由自誓受而歸依者。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毘奈耶廣釋》中說。】

癸三 立誓:由承諾而歸依:

由承諾而歸依:如同《毗奈耶經廣釋》)所說,由立誓而受持皈依方法是奉佛陀為皈依師。奉涅槃法為其正皈依處。奉僧伽是修行皈依的友伴,從這樣的角度而皈依。(就像現今受歸依戒一般合註)

日常發師開示

由於知功德,曉得了三寶功德而去皈依;知差別,曉得所皈依的佛是這樣的內涵,以佛為師,依照著法去修行,依僧伽為助伴,這是正確的皈依。那為什麼還要有第四條「由不言餘而皈依」呢?這個很重要,當你正確了解所皈依的對象是如法的,而其他是非法的,那你是決定不會再皈依別的了。

【由不言餘而歸依者。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

由不說其他而歸依:是在了知內外道的導師、教法,以及其學習者的優劣之後,只認定三寶為歸依處;與這些不相符的導師等,則不認定為究竟歸依處。

日常法師開示

除了三寶,再也沒有別的皈依處了,這是因為正確了解了內外道的差別。很多外道自稱為大師,他也講很多教法,有很多人跟著他學。由於我們如理地了解,所以分別得很清楚,佛是真正最殊勝的,所講的法也是如此,照著法去修行的弟子眾當然也如此。那個時候會覺得,這才是唯一的皈依處,絕對不會再執其他相違的,所以「不言有餘」,除了這個不再皈依別的了。有人問難說:「其他很多外道也是一樣,叫人只能皈依他,不能皈依別的,現在佛法也是這樣,那有什麼差別呢?」行相上面看是沒差別,但內涵上面完全不一樣。而內涵必須拿法來衡準,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特點。(合註:因為佛陀沒有過失並且功德圓滿,其他導師與佛陀相反)

台長: deepmind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