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9-24 17:08:15| 人氣2,9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八十一品思惑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八十一品思惑

一行辭典  彙整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如上所言,見惑者頓斷之,思惑者漸斷之。漸斷之者聲聞乘為鈍根故,分十惑為九地之九品而分斷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為一,於此加色界之四禪地與無色界之四空處而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為八十一品。

既斷見惑之聖者為預流果,更進而斷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為一來向,斷六品已,為一來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來於人天故也。次後方斷下三品之惑為不還向,既斷已,謂之不還果,以不再還生於欲界故也。次後漸斷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為阿羅漢向,正斷終,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者譯曰不生,以既斷盡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於三界故也。見俱舍論十二。

(名數)見思惑條。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小乘說思惑品數有十、即欲界有貪瞋痴慢四惑,色界與無色界各有貪痴慢三惑,合而為十。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漸斷之,九地者,欲界五趣為一地,色界四禪天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天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即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八十八使

或稱八十八隨眠、八十八使見惑。即三界見惑的總數。使,意謂驅役,是隨眠(anus/aya,巴anusaya)的舊譯,與「煩惱」同義。見惑,是理論性的無明,不同於思惑(或稱修惑);思惑是情意性的無明。

身見(梵satka^ya-dr!s!t!i,有身見,薩迦耶見)、

邊見(梵antagra^ha-dr!s!t!i,邊執見)、

邪見(梵mithya^-dr!s!t!i)、

見取(梵dr!s!t!i-paramars/a,見取見)、

戒禁取(梵s/i^lavrata-para^mars/a,戒禁取見,戒盜取)

等五惡見是最大的見惑,加上貪欲、瞋恚、愚癡、慢、疑等五煩惱,即所謂的十大煩惱或根本煩惱。依說一切有部所說,斷這些見惑,須以觀察三界四諦之理來斷;也就是以見道十五心及修道最初第十六心可以斷除十六煩惱。

迷三界四諦之理的見惑有八十八種,即︰

迷欲界苦諦的見惑有上述十種煩惱,集諦的見惑有七種(上述十種中除去身見、邊見、戒禁取),

滅諦見惑同為七種,道諦見惑有八種(即除去身見、邊見二種),

總計迷於欲界四諦的見惑有三十二使。其次,在色界、無色界中每一諦皆無瞋恚,因此,色界的見惑有二十八種,無色界也有二十八種見惑。計三界見惑總共有八十八種。

茲將三界四諦的見惑分類表列如次︰
圖片 ┐ ┌┬┼──┐ ┌苦諦九──┤├┤ ├─苦諦十─┐ │ │├┤ │ │上二界合集諦六 │└┘ │ 集諦七─┼欲界三五十六惑│ ├─身見──┤ │十二感滅諦六 ├─邊見──┤ 滅諦七─┤ │ │┌邪見 ┐│ │ └道諦七 ├┤ ├┤ 道諦八─┘ │└見取見┘│ └─戒禁取見

此外,此八十八使加上十種思惑(八十一品思惑),即所謂九十八使,或稱九十八隨眠,為一切煩惱的總稱。

 

佛說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                          雪廬老人講  徐醒民筆錄

                                            


 

第一章

經文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表注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5-3/42-1-1.gif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5-3/42-1-2.gif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5-3/42-1-3.gif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5-3/42-1-4.gif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5-3/42-1-5.gif

說明

    每地各有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是一地有九品思惑,九地共合為八十一品。斷三界見惑盡為初果「入流」斷欲界前六品思惑為二果「一來往」,斷欲界後三品思惑為三果「不還」 ,斷色空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為四果「羅漢」。

講義

   「佛言:辭親出家」佛弟子有出家眾,亦有在家眾。足徵學佛非必出家,而在家亦須學佛。以萬事萬理,人人皆應覺悟,佛學即是覺悟之學,故人人皆應學佛。惟學貴專精,漢儒董仲舒,為專所學,三年目不窺園,學世法猶須如此,何況佛法?在家學人,忙於生計,上求下化,皆不專精 。若發大心,專事求化,則須盡棄塵勞,出家修學,備作人天師。故出家非人人所能為,亦非人人所必為。此章專為出家人說,如立師範教育,非勸人皆出家也。

    梵語「出家」,謂之「沙門」,義為勤息。佛法八萬四千,約為三綱,首為戒,守之則不作諸惡,奉行眾善。次為定,以佛法求之始得。三為慧,持戒得定,即能開慧。眾生之煩惱無邊,最重者三,謂之三毒,一為貪,不惜損人利己。二為瞋,貪之不得即瞋之。三為癡,易於學惡,難於學善。勤息之義,即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為沙門者,固當如是,在家學佛,亦當如是。

    出家須得父母之垂許,故曰「辭親」。既曰出家,即應離俗希聖。聖者,小則為羅漢,大則成佛。

    希聖則須「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心非肉團,乃遍虛空,造萬有者。然不可見聞,不可味觸,斯謂真空,亦即是本。約科學言,物皆聚於元素,元素析之本空,故深於科學者,亦能明真空之理。「無為法」者,萬法無為而成也。凡夫眼見耳聞,皆因緣法,必須造作而成,故不謂無為法。心經「色即是空」一語,宜深思之。色有形者,而曰「即是空」,茍明此理,即解無為法,苟解無為法,即得羅漢果。能如是,始「名曰沙門」。出家豈易哉?!

    既為沙門,則須「常行二百五十戒」,常行,是行之無間也。戒條二百五十,記之猶難,何況行之,然不行不足以入道。

   「進止清淨」能持戒律,則無論行住,皆一塵不染。

   「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四真即四諦法,將以上行持之功,集中於四諦法,以成阿羅漢。

    阿羅漢為比丘之果。因地之比丘,義為破惡、乞士、怖魔。其在果地之阿羅漢,已將惡事破盡,謂之殺賊;已成聖人,堪受供養,謂之應供;已出輪迴,不生不滅,謂之無生。

    證阿羅漢,須在因地修戒定慧,經文謂之戒止道。戒即二百五十戒,止即進止清淨,道即四真道行。四真道行首為苦諦,真解苦諦,即能開慧。世之博弈酣舞,無非是苦,而人皆以為樂。不惟人間,縱為二十八天之上帝,亦不能解苦諦,咎在見思二惑也。以三界合四諦之見思惑,共一百六十九品,斷盡始證阿羅漢果。

    見惑者,一為身見,此身非我,迷昧凡夫,無不以之為我。二為邊見,於萬法或執為常,或執為斷,不得中道。三為見取見,如非聖人,見皆不正,然凡夫無不自以為是。四為戒取見,外道皆有其戒條,有合理者,有不合理者,凡取不合理之戒者,徒增迷惑,皆是戒取見。五為邪見,凡見之不正者皆屬之,如問此杯,圓乎?長乎?實乎?空乎?若執其一,即為邪見。是見不除,學佛無能成者。

    見惑破之尚易,思惑尤難。思惑之思,為凡夫內在之惡習,即貪瞋癡慢疑也。思惑不除,則道不能證。道即心,心具貪瞋痴慢,道即全非。如入定中,忽起貪心,則全心為貪,若起瞋心,則全心為瞋,其餘無不皆 然。

    斷盡見思惑,證阿羅漢,即「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阿羅漢有六通,飛行變化,為其神足通。曠者久也,劫即梵語劫波之略,即長時期也。劫之解說不一,通謂人壽自平均十歲,百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為一增。復由是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為一減。此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羅漢可隨願曠劫住世,所住之處,天地為之感動,以其為人天師,故天帝亦來禮拜也。

    修小乘有四階,造一階得一果,羅漢為四階之造極者,謂之四果。其第三果為阿那含,漢義「不還」,命終其靈神超脫十九天,進至第二十層天,證阿羅漢。第二果為斯陀含,漢義「一來往」,即一上欲天,一還人間,始證阿羅漢也。初果為須陀洹,漢義「入流」,謂已入聖流,不復墮三惡道矣。由初果證阿羅漢,尚須七番生死。

    三界見思,以愛欲為本,愛欲既斷,即出輪迴,是以經喻「如四肢斷,不復用之。」然凡夫外道,無不尚愛,故於命終,恒為三愛牽入輪迴。三愛者,一為自體愛,即是身見。二為環境愛,眷屬資財皆屬之。三為當生愛,即投生之處也。是以愛為生死之本。世聖孔子,亦不曰愛,而曰道德仁義。佛法八萬四千,若不斷愛,無一能入其門,惟淨土一宗,能順眾生貪愛之心,導入西方極樂世界,既入極樂,愛心自除,是為特別法門。

 

台長: deepmind
人氣(2,959)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佛學名詞1 |
此分類下一篇:不退轉
此分類上一篇: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