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6-09 10:12:43| 人氣2,8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消文58 則其掉舉極易斷除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消文58     P58L2P58L13    

若有無間猛利能見無常苦等過患之心,則其掉舉極易斷除。以掉舉者,是貪分攝散亂之心。能對治彼,諸經論中,讚厭離故。

若有強烈而不間斷的思惟無常、苦等過患的心,就很容易斷除掉舉的現象。掉舉,是貪煩惱所攝的散亂心,所以許多經典都讚嘆厭離為其對治的方法。

第四科、宣說一切聖言皆是教授之理分三:結合上文明一切聖言修持軌理 廣說引導鈍根之註解 珍重觀修道理

 

第一科、將修持一切聖言之理結合古德的言教

是故從於知識修信,乃至淨修行心以來,若有幾許眾多熏修,即有爾許速易成辦,智者所喜妙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諸觀修,亦須遠離掉沈二過,將護修習。

所以,本論一開始,從對善知識修習信心,一直到發菩提心、願心、行心等的修行,這中間所有的內容、過程,凡有多少修持,便能輕易成就智者所歡喜的勝妙禪定境界。此外,不只是止修時,必須除去昏沈和掉舉的現象,連觀修時,也要遠離昏沈、掉舉這兩種過失,都要小心的防護、修習。

此教授中諸大善巧先覺尊長,隨授何等應時所緣,為令於其所緣法類,起定解故,由師教授,引諸經論,應時之義,更以先覺語錄,莊嚴環繞其心,圓滿講說。

傳授道次第非常善巧的祖師先輩們,都是相應修學者不同的機緣,講授其所相應的法類內容,主要為使弟子對所聽聞學習的佛法,能生起確切的認知。他們在教導義理時,會旁徵博引很多相應的經論作說明,也會引述祖師大德們的語錄,以上師的口訣環繞內心,莊嚴而圓滿的講說。

又如說云,「若善說者為善聽者宣講演說,如法會中所變心力,暗中獨思難得生起。」善哉,誠然。故不應謂此是修時方略策勵。以此所說「聞思之時,修行時者。」即是計執說眾多法與正修持,二時相違之邪分別故。

又說:「真正善說的說法師,為真正善聽的弟子開示法要時,就像在法會中,令聽聞者生起隨法而改變心性的力量,這是弟子私下獨自思惟時難以做到的。」此說甚為善妙精確。所以不應認為,這些等到修行階段的時候才開始努力。這變成分別「聞思的時候(該如何如何做)、修行的時候(該如何如何做)。」認為說眾多法和實際修行兩者相違背(兩者獨立不相干),這是邪謬分別。

 第二科、廣說鈍根引導文

然能了解,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實屬少際。故能略攝所應修事,亦可別書。

然而能真正理解一切經論講說,都轉為修持之士實屬少數。所以此處只能簡略地解說修行和聞思絕對不能分開的道理,如果要更詳細的說明,也可以另寫成一本書了。

(合註說明:【故能略攝所應修事,亦可別書。】藏文直譯「故將略攝所應修事而別書之」,指宗大師將再造論,略攝實修內容)

 珍愛觀察修的內涵

能不能現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於此修習道理,獲與未獲決定知解,隨逐而成。

至於能否體現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賴於個人對教授內容能不能確切認知。獲得定解的人,會照著次第一步步去做;

況於法藏諸未學者,縱於經咒廣大教典諸久習者,至修道時,現見多成自所學習經論對方。

如果對法義不甚了解的人,會隨遇而修,還自覺得意。對於沒學佛法的人姑且不論,即使是許多讀過顯、密等諸多教典,而且在經論中長久修習、探索的修行人,一到實際修行的時候,卻仍舊會修自己平常所相應的那一套,而把經論擱在一邊,自己站在與經論完全相反的那一方。

此亦雖應廣為決擇,然恐文繁故不多說。破於修理諸邪分別,已廣釋訖。

針對上述所言這種錯誤的認知,本該要再詳細地多講一些,但恐文字會太繁多,所以就不再多說。總之,破除「修持與聞思」別別無關的邪執,就廣為解釋到此處。

台長: deepmind
人氣(2,82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廣論消文 |
此分類下一篇:消文59 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
此分類上一篇:消文57 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