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4-13 15:26:33| 人氣6,8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消文52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消文52     499 - 521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

「四種資糧」的第三是正說「飲食知量」,具有四項特質,分述如下:

 

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

第一項特質是,不能吃得太少。如果吃得太少,會覺得飢餓、虛弱、疲乏,有無力修善的過失,所以吃的食量,應該到第二天再進食前不會為飢餓所苦,才不致影響修行。

 

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沈重,如負重擔,息難出入,增長昏睡,無所堪任,故於斷惑全無勢力。

第二項特質是,不能吃得太多。如果吃得太多,會覺得身體粗重,像背負重物,而且呼吸困難,容易昏睡,因此會障礙修行(合註:無法承擔諸事),以致喪失斷除煩惱的能力。

 

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飲食起,諸舊苦受,悉當斷除,諸新苦受皆不生長。

第三項特質是,由於食物合宜,能夠消化因而去除之前由食物所引起的苦受,當然新的苦受就不會產生。  

 

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

第四項特質是,以無染污的心食用適量的食物,因而不生罪過、心懷安樂而住。

 

另外,對於飲食貪著的人,可以藉著思惟飲食的種種過患來對治貪著。

 

過患有三,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為齒所嚼,為涎所濕,猶如嘔吐。

有三種飲食過患要細細思惟,()因受用而產生的過患:任何精妙的山珍海味,經過牙齒咀嚼,混雜著唾液,最後就像嘔吐物一樣。

 

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此復日日應須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

 ()因消化而產生的過患:我們吃下的食物,到了中夜或後夜消化之後,一部份變成身體血肉,其餘的變成大小便等穢物,囤積在身體下半部,我們每天都要排除這些不淨物。此外也可能因飲食不當而多生疾病。

 

由求飲食所起過患,此有五種,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謂為成辦食及食因,遭寒熱苦,多施劬勞,若不成辦憂憾而苦,設若成辦,亦恐劫奪及損失故,發起猛利精勤守護,而受諸苦。

 ()為獲取飲食而產生的過患,又分為五種:

第一、成辦過患:為了獲取食物,必須忍受寒冷炎熱及心力交瘁的痛苦;如果無所獲,更是憂悲苦惱;得到了,又擔心被偷、被搶而遭到損失,因此鎮日牽絆、辛勤守護,致受許多苦惱。

 

親友失壞者,謂由此故,雖父子等互相鬥諍。不知滿足者,由於飲食愛增長故,諸國王等互相陣戰,領受非一眾多大苦。無自在過失者,諸食他食者,為其主故,與他鬥競,受眾多苦。從惡行生者,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三業造罪,臨命終時,憶念其罪,追悔而死,沒後復當墮諸惡趣。

第二、親友失壞過患:為了食物的關係,即使親如父子也會互相爭鬥。第三、不知滿足過患:由於飲食而增長的貪愛,甚至引發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使生靈也遭受許多大苦。第四、無法自主的過患:寄食於他人者為了主人的利益,必須和別人爭鬥,因而受種種痛苦。第五、惡行所生過患:因為貪著飲食,造作了身、語、意三門的惡業。臨終時回憶這一切,懷著懊悔而死死後還會墮入惡趣。

 

雖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許勝利,謂由飲食安住其身。若唯為此故,依止飲食,不應道理。故應善思而後受用,謂由身住,我當善修清淨梵行。

雖然飲食有這麼多過患,但它也是有些許好處的。它的好處是可以維繫生命,但我們如果僅為了活命而吃,這樣還不夠。應該更進一步思惟,受用飲食是為了還需要這個身體來修學清淨的梵行。

 

施者施主亦為希求殊勝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當成辦彼等所願,令得大果。又應憶念《集學論》說,應當思念饒益施主,及身中蟲,現以財攝,於當來世,當以法攝。又應思惟當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受飲食。

這些行布施(註1和提共飲食的施主,為了追求殊勝果報,他們省吃儉用布施自己的血汗(將歷經辛苦而賺得的財物),我們要讓他們所做的這一切也能得到廣大的果報。我們要憶念《集學論》中所說,要心想利益施主以及現在以飲食攝受身中蟲(佛觀察我們體內有八萬四千隻蟲),將來希望能以正法攝受它們。又懷著我為了成辦一切有情利益之心而受用飲食。

1施者-行布施的人施主-提共財務的主人 --合註註解

《親友書》亦云,「應知飲食如醫藥,無貪瞋癡而近習,非為憍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親友書》也說,「應知受用飲食即如服藥一般,不懷著貪瞋癡而飲食,也不是驕慢心(身形端美,生自滿高傲心)或身體強壯(膚色光澤狀實)而是為了維繫此身,可以修行,以便利益眾生。」

 

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如何行者。親友書云,「種性之主於永晝,夜間亦過初後分,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

第四科不眠息而勤修瑜伽以及睡眠時應當如何做

第四種資糧,是精勤地修習「悎寤瑜伽」,也就是在睡眠時應如何修。《親友書》說:(呼喚樂行賢王而說:)「英明的君主!你不止在白天還有初夜、及後夜這兩個時段應該在行善中度過即使在中夜睡覺時也不應空度無果。(由於睡眠為不定心所)所以應該在那時懷著相善的正念不失而入眠。」

此顯永日,及其夜間初後二分,若正修時,若其中間,如所應行。故行坐時,應從五蓋,淨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說。

這是告訴我們,在白天、以及晚上的初夜、後夜,無論是正修的時候,或是在未修中間,都要如理如法地行持。所以應如上文所述由經行或端坐,來淨除五蓋 ( 貪欲、瞋恚、昏沉、掉舉、疑 ) ,另行持有意義。

 

功不唐捐  漢語網

佛家語,釋義功夫不會白白地拋棄。""字這里意為白白的,徒然的。所以功不唐捐,可以解釋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與努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報的。

出自《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而里面的福不唐捐,后人逐漸寫成了功不唐捐,也把經文里比較單純指代的佛教功德的,擴展成了可指代一切奮進努力的.

 

 

 

台長: deepmind
人氣(6,8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廣論消文 |
此分類下一篇:廣論消文53 悎寤瑜伽 日常法師開示
此分類上一篇:消文50 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