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半年,我又重看了一遍《如果.愛》。
無疑這半年的歲月於我來說是震撼的,就如劇中一幕幕的歌舞場面,華麗激盪。而半年前看不明白的東西,今天都有了新的領悟。但半年前《如果.愛》帶給我的那份衝擊使我不敢動筆描寫,時至今天我仍然戰戰兢兢。的確有些東西太美麗而且鑲嵌在回憶之中,你便很難鼓起勇氣去觸碰它。因為你不想那完美的影象,有了瑕疵。
不想背負有瑕疵的過去,孫納就是這樣的女人。不擇手段不惜一切往上爬,出賣自己的肉體,遺棄深愛自己的男人。向上、向上,然後忘掉過去。電影名字很扣人心弦:愛,只存在於千萬個「如果」完結之後。「最愛你的人永遠是你自己。」也許孫納說得對,「愛」需要著兩個人,「如果」卻是單方面的。請不要告訴我世上有人從不自私。「為你好,所以我離開。」這美其名是慷慨,實則還不是為遮掩脆弱的愧疚而編的籍口。一個決擇改變一生,甚至是兩個人三個人更多人的一生。孫納一個又一個的決擇,換來林見東死心眼的等待。他的愛,他的恨,甚至恨和愛都不覆存在。
沒錯,假如十年前林見東能帶孫納成名,或者孫納沒有跟聶文走在一起,甚至再退一步:孫納不那麼勢利也沒甚麼野心,那末他們也許能在北京那少少的房間中天長地久。而他們的故事,亦不會被搬上銀幕,成為我們的故事中擦身而過的故事。世界就是充滿著這麼多的或然率,一個緊接一個,像連鎖。一環一環之後,哪一個是愛?哪一個是終點?終點的那個又是否有愛?我們不知道,也不能知道。因為未來是未知的,有著或然,只有歷史才能肯定。孫納沒叫林見東等她十年,林見東卻為自己痴痴等了十個冬天。林見東沒有因為愛孫納而恨孫納,他只是不甘心。他不甘心敗給一個又一個的「如果」,於是他在十年後回來,要孫納明白她怎樣摧毀了一個曾經深愛著她的人。他曾經很愛孫納,孫納是他的一切;但那十年的錄音帶很震撼,他見證林見東由愛孫納變成愛自己。最後他本著報復回去,卻又從機場跑回冰河上擁吻孫納。如果孫納是他「生命不該錯過的真愛」,他可以奮不顧身;如果一切回到十年之前,如果有愛。
但最後林見東還是敗給聶文,也敗給時間。「那時候,妳需要一個導演,我需要一個伴侶」聶文和孫納在一個供求基礎之上開始他們充滿著「如果」的愛情。假如孫納沒有把眼光漸步放大:由鄉下到三里屯,從歌者到演員到國際巨星,也許聶文根本不會出現。而那呆頭呆腦的林見東,便會擁著當年開朗的孫納白頭到老。一切一切,只因為一個如果而改變。「沒有甚麼恩德要用一生來報答」曾志偉力歇聲嘶的一喊讓人心往下重重一沉。的確林見東的一箱公仔麵換不來孫納的一生,你的百般溫柔也未必得到她一世的陪伴。你從一個「如果」開始,期待的收成偏偏是另一個「如果」。那麼,究竟哪一刻是「愛」?
故事的結局告訴大家,適當的時候應該放手,不要為一個「如果」而執迷,悔恨終身。聶文在半空抱手,向孫納說再見;孫納重回北京後,發現原來聶文的「簡單愛情故事」才是自己最想演的;林見東花光心思愛了又恨恨了又愛,在酒店門前明白孫納始終想替聶文演完最後一場戲。各自有了結局,各自學會放開。然後張學友用溫柔的聲線靜靜唱出故事的意義,感慨悲哀埋怨困惑快樂感動溫柔等待回憶,如果這就是愛。「他總是弄錯,那是青海,不是青島」聶文林見東都走了,孫納最後才明白自己的選擇。有時候,我們清楚需要著某些東西,目標明確,卻弄錯時候弄錯地方。因為在「如果」面前,我們都迷失;只有在所有「如果」都過去之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孫納如是,聶文如是,林見東如是,你和我亦如是。
十年的如果,十年的愛,一個故事看半年。愛在如果之後,適當的時候應該學懂放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