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學者」們,基於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理由,寫了篇鼓吹公投的文章,還找了「上千位學者專家」聯名背書,洋洋灑灑,其中還不乏我所就讀的學校教授。說起來,公投作為國家公民的意志表現,自是需要相當的重視。然而如此重要的「第一次公投」,竟被當今總統以「防禦」之名急就章的辦起來,一個表現直接民權的公投法規,變成總統府拿來打總統選戰的選舉手段。「公投民主的火光」,其實早就被總統的權力慾望給掐熄。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防禦性公投」的合法性疑慮,沒有在這篇文章中提出解釋。我不懂已經瞄準台灣很久的中共飛彈,什麼時候變成有改變現狀之虞的危機;而象徵台灣全體公民意志的投票題目,竟然只敢詢問我們是否要向美國買反飛彈系統,甚至不敢碰觸到一點點統獨的文字。台灣人民的尊嚴,其價值似乎還不如美國的一套反飛彈系統。
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第一次全國公投的實現,至少有四項重大意義,分別是歷史意義、民主意義、和平意義、團結意義,對於這種論調,我以為實在荒謬。台灣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公民投票,挾著藍綠選舉的政治傾軋,選著令人啼笑皆非的題目,達成不會改變現狀的共識。我好奇地想問,如果台灣人民的共同意志是不向美國採購反飛彈系統,不與中共展開協商談判,台灣政府難道就這樣「順從民意」嗎?這樣的「民主」,結果仍是操縱在政府的手中。我們的民主,不僅沒有因此更為穩固,反而讓民主政治賴以維繫的憲政體系,出現難以想像的波動。如果公民意志可以超越憲法成為國家的最終價值,是否就意味著台灣將不再有法治、不再有公正與理性,只剩下危險、盲目、愚蠢的群體意志來支配台灣的未來?一個有著促戰心態的公投題目,有著激化對立的公投推動者,有著鼓動仇恨的公投政客,這樣子的公投,哪裡有和平與團結?
大抵而言,舉凡這種有著大批「學者專家」連署的事情,其正當性往往最令人質疑。如果這件事情本身帶有很高的正當性,何必花這麼多錢去買全版廣告來「再三強調」?想當然就是因為說不出什麼正當理由,才抓一堆人頭來背書,用這些人頭來強調這件事情是正確的。而這些連署的人心態也頗為可議,面對這個不明不白、窩窩囊囊的公投,竟還大剌剌跟著連署。這些人究竟在作政治立場的表態,還是真的被執政黨羅織的謊言給騙了?若是藉此要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他們有沒有意識到公投本身的合法性,意識到在「彰顯真正民意」的同時,犧牲掉台灣得來不易的憲政體制;如果他們被執政黨的花言巧語給矇騙,不去探究公投在法理上、甚至是常理上的正當性,那些所謂的「學者專家」,是否也不過就是一隻隻訓練有素的狗罷了?
在這「上千位學者專家」中,不幸被我看到當中有著不少位鄙校的老師教授,心中頓時雜感萬般,其中還有校內頗具重量的三長級人物。果然大家為了逃避台灣恐怖的政治標籤,不得不隨之起舞,台灣終究淪落成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國家,連社會上的高級知識份子,理所當然的社會中堅都如此嗎?令我不免嗟嘆。
在這種種不幸中,唯一讓我感到比較欣慰的,是我系上的老師並沒有出現在名單之列。無論是不知情,還是不想隨意去招惹任一方的政治勢力,至少他們選擇了不去連署。也許是美術這個領域,對那些政客而言,終究是太過於邊緣。這會不會是美術人對政治冷感的唯一利多?台灣社會淪落至此,這興許是個宿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