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0 17:00:00| 人氣1,0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流轉的王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耗資十億,製作三年,轟動日本年度跨國大戲」,這是緯來電視台平面廣告版面上的宣傳文字。日本朝日電視台的台慶大戲,號稱十億日幣的大製作,再加上日本一線演員大會串(竹野內豐、常盤貴子、反町隆史、江角真紀子、野際陽子等等等),實在是非常吸引我,讓我迫不及待想要收看。

日本的戲劇品質一向有目共睹,否則台灣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成為日劇的死忠迷。不過日本戲劇有一個極為致命的罩門,就是日本人的語言問題。日本人考證詳實,哪怕是中國、韓國,就是中東的伊斯蘭文化應該也是沒有問題,可惜他們的嘴巴怎麼就是不「輪轉」,日本人來演中國人,說出來的中國話支離破碎,用日語交談時又顯的太過流暢。台灣、大陸和韓國的歷史連續劇在異國服儀的考證上總是差那麼一點,但語言的掌握上,拜公視所賜,我覺得台灣某一個部分的連續劇品質越來越好(可能也是因為台灣的外籍演員比日本多所致),韓劇在台灣都是配音,所以不清楚;大陸歷史劇泰半也是事後配音,所以也不清楚。總而言之,如果說到這部戲的缺失,日本演員怪腔怪調的中文是最明顯的敗筆,即使我感佩日本一線演員學習中文的付出與犧牲,也知道外國人學習中文(尤其是臨時抱佛腳的中文)之不易。

我看戲特別愛看歷史劇,連續劇如此,電影如此,這可能是居住在一個書面歷史短暫的島國中對歷史的強烈飢渴。好的歷史劇不僅享受劇情和演技,更可以從服飾、背景、器具、甚至是語言中感受到導演對戲劇的用心。所以我特別喜歡歐洲及好萊塢拍的歷史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考究的布景服飾幾乎成了票房保證之一似的,就是拍一部灑狗血的愛情戲也要附庸在史上有名的豪華郵輪上,挑剔那些下一秒鐘就要成為碎片的瓷器道具,上面沒有印上郵輪的專屬標誌。更不要說那些大量資金砸出來的布景,務要讓完成的電影在除去演員的高昂價格後,每一格底片仍需花上驚人的代價。

日本歷史劇的嚴謹也是令人讚服的。多虧了日本人天生的龜毛性格,尤其是華麗斑斕的各式和服,讓日本歷史劇看起來更為賞心悅目。大陸某些歷史劇也許衣著華麗,可惜很多是為求上鏡好看的誇大設計,不盡然符合史實,時代愈久遠的愈是如此。台灣以前的歷史劇也有這樣的毛病,大家像是在演戲曲一樣,無論何朝何代,都是相同的衣服、相同的背景,只有演清裝劇時,因為服裝特色與前代迥然不同,才會適時地更換。如今公視製播的歷史劇已經有很大的改善,雖然不見得盡善盡美,但我可以感覺到他們愈來愈用心,也愈來愈好。

《流轉的王妃》中由於演的是愛新覺羅溥傑和他的妻子愛新覺羅浩(舊姓嵯峨)的故事,劇組當然得拉拔到中國拍攝。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澄藍天空下的紫禁城空景。以前看大陸連續劇的時候,大概是攝影器材和沖洗的關係,紫禁城的場景總是黃撲撲的,就是妍麗如《康熙王朝》類,也還是不很澄明,總是帶著一股土黃色調,明黃色的琉璃瓦像是濛上了一層土沙,好像北京城遭沙塵暴後的餘景似的。《流轉的王妃》中的紫禁城卻像是大陸畫家畫出來的鮮豔油畫一般,紅牆、黃瓦、藍天都是那樣分明,就是我家的電視機有雜訊,也能感覺到皇都的風雅,好像一個日據時期的台灣作家所描寫的情景那樣,京城的天空是藍到不能再藍的顏色,黃色的琉璃瓦和紅色的城牆,不住低吟逝去王朝過往的榮景。

這個故事背景,讓我想到《末代皇帝》和《川島芳子》兩部電影。《末代皇帝》是小時候看的,印象不深,只記得溥儀是尊龍演的,婉容是陳沖演的;《川島芳子》是梅豔芳作品中我比較喜歡的一部,覺得梅豔芳飾演這個角色再適合不過,因為梅姑著女裝美,男裝扮相更美,很符合歷史對川島芳子「男裝麗人」的形象。《流轉的王妃》裡的川島芳子是江角真紀子飾演,想來也是因為她適合男裝扮相吧。

看到日本民營電視台慶祝台慶,不惜重資拍攝一部牽扯中日歷史的大戲。台灣的無線老三台應該也有這樣歷史了,但就沒有看到他們為了慶祝台慶不惜經濟效應地推出什麼用心考據的大戲。這大概只能歸於民情不同,怪不得他們。不過看著日本民營電視台這般作為,反觀台灣的民營電視台戲劇製作水準,我們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圖片來源:http://www.tv-asahi.co.jp/ruten/gallery/index.html

台長: 何必生
人氣(1,0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