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12 07:57:10| 人氣3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肉體的惡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或許西蒙波娃說的對,一個社會關係良好和諧的人,根本不需要戀愛。戀人們在四周築起城牆,宣告兩人與整個世界的決裂。兩人的戀愛關係,其實是對於原先兩人各自擁有的人際關係、家庭關係的背叛。因背叛而產生的衝突越大,越是顯得愛情一觸即發的張力。

罪惡感、自我否定,造成對於戀愛對象莫名的厭棄與惡意,這種戀愛中早熟少年的特殊情感,我們在許多古典風格的戀愛小說中都可以發現其相似性。譬如三島由紀夫的初試啼聲之作《假面的告白》,描述「我」對於園子近似暴虐的感情,其實與《肉體的惡魔》有異曲同工之處。在法文裡,avoir le diable au corps字義上指的是「惡魔附身」,用來比喻「心懷惡意」。為什麼我們對於所愛的人會心懷惡意?為什麼我們愛上的往往就是我們極盡一切羞辱、貶低的人?每個時代總會有幾個詩人或作家,寫下一頁頁的懺情錄,悼念早夭的初戀,以及再也不可能年輕的自己。

「假如情感是理性的,縱然我們都能保持理智,卻仍無法理解,這表示我們的情感比理智更理性。」多麼狂傲,而且只有少年才有這種本錢狂傲。少年與年紀比他大的少婦相戀,一次大戰的氛圍與周遭親友的容忍,使得這一對背叛者更形膽大妄為。「請那些曾經對我不滿的人回想一下,對年幼無知的小男孩而言,戰爭的意義其實只是四年的長假。」在這種遊戲和挑釁心情下展開的戀情,最後演變成不可收拾的悲戀,少年的自私、任性、不體貼間接導致少婦的死,這個過程以詩化的瑰麗文字、充滿快要爆漲的情感表現出來,其壯烈使得恪守道德理智的人顯得呆笨(無知的鰥夫最後扶養亡妻的私生子),而戀人們的激情(passion)不單指稱愛情,更直接提升為宗教上的受難(Passion)。

看這本書的時候,相信會有許多人想起自己曾經青澀的年代,更訝異於作者能夠把自私和自大以這麼壯麗而厚顏的形式表達出來。愛情的本質就是自私而且反社會的。多恩的《銷魂》裡有這樣的兩行詩句︰「愛情的神秘在靈魂裡成長,但是身體才是愛情的書本。」愛情是佔有,因為愛情同時也是匱乏,所以即使多佔有一刻也是好的。愛情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與肉體連接的,痛感。

台長: 李季紋
人氣(3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