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24 21:07:40| 人氣11,9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艾芙琳‧克洛謝特Evelyne Crochet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艾芙琳‧克洛謝特Evelyne Crochet,生於1934年。

翻譯前言:

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曲集是愛樂者必蒐的曲目。自從聆樂以來,陸續蒐了一些版本,其中 harmonia mundi出的李希特版本,供為上品。但我天生愚鈍,無論哪個版本,每次播放只聽得下第一首,稍稍用心沉醉一會兒,接著第二首開始,就完全飄揚在心思之外了。
多年前聽了俄國鋼琴家費因伯格 (Samuel Feinberg) 的演奏錄音,才感受到其中非常生活化的、日常情思的變化,但仍隔了層布幔。今年,聽到波里尼的演出CD,其感受彷彿整本普魯斯特的《往事追憶錄》呈現眼前,挑動每一根神經和心情;好像回到卅年前初聆福特萬格勒指揮的貝多芬大賦格曲Op. 133,對歲月的追思感撫有若李義山雋永的《錦瑟》。 
是這樣嗎?
不久,接觸到 Music & Arts 出版的克洛謝特演出的版本,似乎比波里尼和其他人的更具急迫而直接的現實性。於是翻閱文字說明,居然有克洛謝特談到她對巴哈這件作品的了解,開宗明義就表明這是巴哈對自己兩段生活的綜結與反思。而且略微說明聆聽的方式。哇,太棒了!終於對這件所謂音樂上的聖經,找到了進入的門徑。
譯者才疏學淺,又對音樂理論一竅不通,勉力翻譯,錯誤難免。誤譯之處,請諸位方家千萬指正。
( P.S. 關於李希特的巴哈平均律演出,我想等到聆聽過 Melodiya 版本後,再嘗試進一步推敲領會。Jo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哈 的 十二平均律曲集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艾芙琳克洛謝特 Evelyne Crochet 

巴哈寫了許多鍵盤作品
──包括:法國和英國組曲、觸技曲、組曲、二、三聲部創意曲、郭德堡變奏曲、幻想曲等等;以及,無以數計的管風琴音樂。但這些傑出的作品中,沒有一件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如十二平均律曲集的親密性和超凡的內涵。它代表人性和靈性的深邃表達,令我們不禁認為這件龐大的作品,再現了作者待人處世極為私己的陳述,也許是他對自己生命歷程的回顧。十二平均律由於沒有戲劇性,但富含深度和直接的簡樸性,當我們感受到它真正的意涵時,它帶領我們到達的境地,遠遠超乎巴哈其它鍵盤作品的器樂光輝 (這並不減損它們各自所具的偉大和深度)

「十二平均律曲集」包含兩冊,每一冊均有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賦格(共四十八首)。第一冊標明始於1722年,巴哈時任柯登( Cöthen )的宮廷樂長。第二冊始於1744──他過世前六年──當時他是萊比錫聖湯瑪斯教堂的唱詩班領唱和指揮。

這兩冊作品均以十二個大調和小調寫成,並且色彩豐富地展開 (proceed chromatically),每一個調展現高度的對比和多變的心緒。具有自由而熱情特性的前奏曲,並不只是同一調性賦格的開場。雖然兩者共同形成一對,但各自是自足完整的構作。由於巴哈的風格實質上是對位的,因此前奏曲講究和聲而垂直的形式(strongly harmonic, vertical in form);而賦格曲則是線性並水平的延展。從第一冊一路開始貫穿到第二冊全部,都是藉由運用這二元律動,使形式越來越擴大。  

賦格曲由於它們的特性,結構性強,故須特別的聆聽方式。它們由一個聲部開始── 一個主旋律──作為首要的主題。它一出現,馬上第二個聲部重覆這主旋律,與此同時,第一聲部進展到另一個樂念──也就是對句countersubject,某方面來說,被當作畫布一樣 (譯註:以這聲部為襯底,在其上進行第二個聲部的旋律。)。一個接著一個,各聲部照此方式出現,直到所有聲部全部展開。賦格可有二到五個聲部,而對句往往構成幾乎等同重要的第二主旋律 (例如:第一冊,升c小調賦格)。有時主旋律採取不同的曲式:轉位 inversion,於是音符以相反的順序出現;或者增值augmentation,於是主旋律以更長的節奏時值進行;或減值diminution,於是主旋律在更短的節奏時值中出現。所有這些要素容許較大的創意和變化。第一冊E小調賦格曲,和第二冊B小調賦格曲,闡明了這特殊作曲技巧的實踐。

整體作品展現了音樂上民主精神的精妙演出:沒有一個聲部佔主導地位,每個聲部追循各自的方向,又同時始終保持與其它聲部的相互支持、關注、與和諧。

聆聽賦格曲最為獲益良多。若能不特別獨鍾某條旋律並疏忽別的、而有系統地去聆聽,那麼每一次閱聽相同的賦格曲、會根據我們選擇的複音而帶來不一樣的意義。這選擇的過程決定了我們和音樂的私密關係。我們不得不強調,巴哈和聲的豐富性和完美性,是音樂作曲的典範和指引。他完美無瑕的技巧所展現的大膽風格足以令不和諧的和聲和謬誤的關係都正確無誤。他掌握和聲美學上游刃有餘的風範,使得他的音樂聽起來竟與現代主義若合符節(就如在第一冊B小調賦格曲的十二音主題所示)

據說巴哈寫十二平均律曲集既是為了便於熱心學習的學生,也是為了技巧高超的音樂家而寫。他幾乎沒有提示速度、力度、特性或分句,由而留給演奏家來斟酌選擇。

Clavier」一詞在巴哈的時代涵蓋所有的可用的鍵盤樂器:管風琴、大鍵琴、古鋼琴,以及自十八世紀初開始即不斷演進中的pianoforte (現代鋼琴的前身),巴哈無疑是知道這樂器的。就我這位演奏者的看法,正是鋼琴豐富的音色和表現力才能提供這件高水準音樂作品最好的演出。所謂「十二平均律」這一部分涉及相當複雜的音響問題,其結果造成一個鍵的音可以之後轉到所有任何其它的調。更專業來說,新的調音(tuning)方式意味不受音高(pitch)多方位的限制所囿限,也就是說,造成音程的扭曲(distorted)並產生不同調子和轉調(modulations)的異符等音(enharmonics)之間的不一致性,聽起來不至於走調。

賦與音高特性的音響(acoustic)「拍子beats」因此改變,以便消除異符等音間的間隙。藉著泯除聲響上的差異並將這些異符等音統一為一個相同的音符,進而使得所有的音程都是音調結構不可或缺的,從全音域、低到高的音區,聆聽起來都能相容並蓄。其結果,作曲家不再受限於這些扭曲的音程,而能自由的運用所有調子,將所有的樂器統一起來(納入同一把傘下)。這新的調音法(tuning)──音高的校正(the fixing of pitch)──是相當革命性的,並提供了妥協方案導向我們所習知的平均律。它容許所有樂器在各種調子下的演出都協調無誤。我們既然未能清楚掌握這議題上的音響性質,那就只有驚異於巴哈對這重大發展的反應 ── 啟發了他寫出 十二平均律曲集

十二平均律曲集1801年才出版。雖然當時作曲家們給予極大的評價,但直到十九世紀末才獲得舉世的公認。它普遍被認為是音樂上的聖經。它包含一切思想和情感,而且和馬太福音一樣,它提供了全光譜的人類情感,從失望的黑暗部分到光明的歡樂、虔敬、甚至幽默 (第一冊:A大調,第二冊:B小調)

它卓然突出於所有的音樂文獻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艾芙琳克洛謝特 Evelyne Crochet

艾芙琳克洛謝特 的演奏曲目涵蓋廣闊,遍及各音樂時期。她演奏整本的巴哈十二平均律曲集德布西的全部鋼琴作品,並包括我們當代的音樂。她早期在俄國的錄音包含:莫札特的奏鳴曲 K 310 和貝多芬的奏鳴曲Opus 110,以及隨後整本的佛瑞 (Gabriel Fauré) 鋼琴作品。這件大部頭的錄音博得舉世的讚賞 (紐約時報譽之為愛的付出”)。在飛利浦唱片公司旗下時,她錄了世界首演的、新近發現的薩替作品;巴哈的改編曲和舒伯特的音樂;並和布蘭德爾 (Alfred Brendel) 合作錄製了舒伯特的雙鋼琴四手聯彈之作。

她出生於法國,以第一名畢業於巴黎國立音樂舞蹈學院,她的老師是伊鳳雷菲布 (Yvonne Lefébure) 和娜吉亞布朗謝 (Nadia Boulanger)。她在瑞士時與費雪 (Edwin Fischer) 一起工作。在伯恩Bern參加賽爾金 (Rudolf Serkin) 的大師班,之後獲邀赴美作為塞爾金的家庭座上客,並跟著他進修學習。

她在美國的首次重要演出是在波士頓,作為搭檔演出普朗克(Francis Poulenc)的雙鋼琴協奏曲﹝譯註:搭檔的是賈克費佛瑞耶(Jacques Fevrier)﹞,與孟許指揮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隨後和孟許和後繼者手下的波士頓樂團有無數的演出機會,同時也和許多世界重要樂團簽約。和她合作過的指揮家包括:史坦堡(Steinberg)、萊恩斯朵夫(Leinsdorf)、肯培(Kempe)、馬丁奴(Martinon)、佛斯(Foss)、佛斯特(Foster)、瑙曼(V. Neuman)、楊諾夫斯基(Janowski)Commissiona以及許密特-伊瑟斯泰特(chmidt-Isserstedt)

她目前居住於紐約並從事個別教學。

(
以上省略兩段介紹艾芙琳克洛謝特巡迴世界各地的演出地點,和她的任教或榮譽資歷。)



克洛謝特的巴哈"十二平均律曲集"第一冊:

台長: Katle and Jo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