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usion
Laurie Anderson 創作的面貌是豐富多樣的,可上you tube看到。這兒我僅以她的一件作品透過聯想勾串推陳出來一些個人隨興的看法,就算誤讀也是一樂。
另外,安德森這回來台演出的作品 “Delusion”,參照演出內容,譯成〈迷惑〉似較為妥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輕時,大約在80、90年代,就由朋友處得知Laurie Anderson這位表演藝術家。隨後也買了她的幾張CD來聽,但不甚了了,僅知是位口語表演的前衛藝術家。數十年後,終於在國家音樂廳一睹她真正表演的丰采。
演出作品名為 "Delusion"〈迷惑〉,是作者面對「生命與死亡」、「時間與夢」、以及「死亡與母親」…處在時間長河裡的種種感懷──生、死、以及愛與恨。
在21世紀再回頭來看Anderson的作品,有一種回到20世紀80、90年代的感覺,一種熟悉的多媒材拼貼藝術形式,屬於20世紀下半流行的拼貼藝術手法,在她的表演中得到無限的開拓與發展。20世紀拼貼藝術的典型代表人物是Robert Rauschenberg (1925-2008) 。無論油畫或實物加上平面的印刷圖片,他非常多樣地運用了拼貼法。Anderson除了個人的脫口秀及自製樂器與工具的組合表演外,又在舞臺前後配合了數個影像畫面的變化,來豐富、延展她的表演內涵,使她的口白意蘊得以無限滋長,甚至一句話得到相反的反諷效果,成了反義語句。
由Anderson多媒材拼貼式的表演手法,讓我想到處在同一時代早他十多年的鋼琴家顧爾德。他對音樂與聲音對位組合的迷戀,曾在廣播節目中製作化身好幾個身分的聲音對位表演──拼貼的另一種形式。是的,我把造形和視覺上的拼貼視為一種相對於音樂上的對位法。換言之,拼貼就是對位,就是賦格,就是多聲部。
發生於20世紀的拼貼法正好說明了為何巴哈的對位音樂在同一世紀得到莫大的推崇。那裡頭有著相同的心理、文化與時代機制吧。也許相應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及科學上原子、分子的發現,這些進展達到有若巴洛克時代的宗教深度。而文學上的意識流,是否也是另一種對位或拼貼的表現?
Delusion演出的序幕,是音樂加上三組影像畫面的變化:舞台前方左中右各一組等人高大的影像畫面,舞台後面整片巨大的銀幕。銀幕上則是一小塊像窗口的畫面──狂風旋掃枯葉。這一畫面點出了作品的全部真義。
記得是舒曼嗎?他說蕭邦第二號鋼琴奏鳴曲最末一段音樂,那快速繞轉的琴音,彷彿是墳墓上一陣疾風吹掃著枯葉(大意)。生命匆匆,來不及我們回首之一瞬。這序幕點出了全部作品對時間與生命的感懷之情。
然後,Anderson以本音和變音兩種口白輪流在不同的樂章述說時間、家族簡史、母親臨終,以夢底似真如幻的方式娓娓道來。我們被拋在一種不知所措的思緒大海隨之漂浮,不時有莫名的感動與遐思──
關於時間是什麼;
關於人與動物的界線;
關於親人之愛與恨;
……
影像則有黑板上的粉筆畫、攝影、母親臨終;
遠景、特寫……;
而書寫的文字有著特殊的意涵牽引我們;
狂飆的枯葉…
母親臨終的場景有旁觀者與動物…
有點像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 的超現實電影場景…
(回頭看,彼得格林納威的電影作品也有某種程度的拼貼手法,在畫面上的以及鏡頭與境頭之間。)
劇終,以來不及告訴母親「我關心妳」的一段陳述作為結尾。
她只聽到臨終的母親問:「愛我嗎?」
(回家後看訪談文集,才知道是她問母親「愛我嗎?」)
隨即震耳欲聾的樂聲大作,表演結束。
這呼喊與質問,既是Anderson問她媽媽,也是Anderson問觀眾,或代表觀眾問全世界,最後代表每一個人自問:「愛我嗎?」
掌聲響起,Anderson在舞台上當場謝幕。
當她第三次謝幕時,為答謝觀眾的熱情,回報給觀眾一段小小的安可表演──拉起她在表演中使用的磁弓小提琴(tape-bow violin),以極緩的速度奏出兩個低音和兩個高音,重複兩次,表達她內心最真摯的謝意,不知為什麼居然賺人熱淚。突然我感悟到,她的表演就是真誠無私而且勇敢地揭露一己的生命內裡!
而那作為安可曲的兩次美妙重複,就是出自內心的 “Thank you, 謝謝(中文)!”、“Thank you, 謝謝!”;或“Thank you, amen!”、 “Thankyou, amen!”。
Delus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筆記:
1. 她的拼貼就是生命的拼圖;她的超現實就是她的現實。
2. 關於時間,她舉了很多陳述的例子。最後一個,她提到有一對老夫婦,彼此憎恨對
方但一直到90歲才離婚。有人問他們為什麼等這麼久,他們回答說:為了等孩子們
都過世。
這個頗有禪意的例子,卻是無從啼笑、令人心酸並進而省思:這是怎樣一種對待時
間的態度?對待人、對待愛與不愛?
……當我們不再愛時,時間失去了意義。
3. 關於彼得‧格林納威的電影〈夜巡林布蘭 Night Watching〉
透過妻子過世來表現時光傷逝意味。
對外在現實世界(社會)的黑暗引申為對真實外在世界的無知(不可知)。
4. 安德森的Delusion。
在時間長河中,作為人的條件和情狀,碰觸生命無解的謎。
透過「你愛我嗎」的質問,直探那時間的本質。
時間超乎「愛」嗎?
那對老夫婦為了解決恨,不是以愛,卻最終以分手了結,期間懷恨了六、七十年。
這麼多年,對他們來說,分分秒秒在特殊的時間(恨)中度過,而強化了他們和時間
的存在?
「春宵一刻值千金」,因為恨讓時間綿長了,達到永恆的程度;因而讓人的存在擬同
時間,也可以永恆;眼中無視於時間的消逝,他們比時間更恆久。
參閱:
蘿瑞安德森的官網
Delusion by Laurie Anderson-蘿瑞‧安德森《妄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