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09 21:49:47| 人氣19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歸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6.2005
《歸鄉》

北京郊外清晨。
小村子裡靜悄悄,像被世紀遺忘了似的,一整天都不會有一部汽車經過。我們三人的出現立馬引起了小小騷動,幾個人走出家門看熱鬧,不是老就是小,新鮮的看著從城裡來的人。

母親對著童年尚存的一點點記憶回想著,回憶11歲最後一次來過的鄉下老家,大廟毀了,在原地基上蓋起了個不像民居的大屋子,現在住著人,公社和文革的時候肯定做著某種可怕的特定用途,廟前的雙老槐樹只剩下一棵,旁邊圍觀的幾個人向我們解說著從前附近可能的樣貌,遠處三個推著腳踏車的中年男子緩步走向我們一起加入,經過堂姨母的介紹,中年男人們都還依稀記得解放後回到老家的母親之雙親,幾個人在大太陽底下你一句我一句的訴說著我姥爺、姥姥在村子裡的生平,言詞中有尊敬的懷念,就像訴說他們自己親人般的那麼熟稔,熟悉到就像昨天才發生,每一件事情中就唯獨缺少做為女兒的母親。

曾做過漕運的大潮白河已經快要乾涸,現在開車就能渡過,早年水深河寬,河水滾滾,堂姨母的母親就是滅頂在渡船翻覆的事件中,倚在河邊上的祖上老屋已經易了主,解放後母系中回到鄉下的所有親人都是在這間老屋中去逝,這與我有著一半血統淵源的老屋,在我心裡有著冥冥的牽引,牽引著我今天站在這裡,老屋院門上著大鎖,我很想進屋看看卻不得。

堂姨母領著母親與我去看姥爺的墳地,十幾年前才離開小村,上城裡居住的她還清析的記得,小村旁原為墓地的地方,文革時共產黨實行禁止土葬政策,刨平了墳地改建了住宅,沒有子女在跟前的姥爺的遺骨都不知去向。

堂姨母指著一戶民居牆跟的一個廢棄了的豬圈,「就這兒了。」
紅磚豬圈矮矮的牆,豬窩的頂破了個大窟窿,由風吹來的種子讓圈裡長了兩棵半人高的野樹,看似已廢棄了很長時日,母親看到眼下的情景就曾是父親的埋葬之處,激動的掩面慟哭,立不直的身驅在大太陽下微幅晃蕩,我趕上前去摟著她的肩,她隆起來痀瘻的背微微的在我的臂彎中顫慄,決了堤的眼淚由她的十指縫中迸出,她內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晚年罹患了鼻腔癌的姥爺,發病的時候痛苦的用腦袋撞桌角,以減輕癌細胞帶來的痛苦,大廟前的村人如是說,母親聽得面容扭曲著,心中,也必是翻騰。十八歲在北平拜別富有的父母,翻山越水到南方,遠渡台灣海峽,往後的將近一甲子人生舞台上即不再有親人出現,離家在外風霜雪雨、遷徙拔涉、酸甜苦辣都無人訴說,對親人與家鄉魂縈夢繫的思念一直纏繞到老,早年兩岸未通,年年的中元節皆替每一個不知死活的親人燒個有名有址的金包袱,以寄託遙遠的思念,再連上線即是這般悽涼,斷腸。痛哭罷,如果哭能在內心做一個暫且的了結。

此情此景,我的心情也極端的百感柔腸,思緒翻攪著,相較之下,我活過的年代再辛苦也比上一代幸福的多,我沒有回不去的家鄉,沒有親人的遠離,沒有國共抉擇的兩難,更何其幸運的是我的雙親均健在,不會讓我有樹欲靜而風不息的遺憾,我要珍惜所有,什麼愛國愛世界愛台灣之前,要先好好愛我的家人。

我們仨,對著豬圈行了個禮。




12.1987
《歸鄉》

等待了40年的「回家」之路,對於身為獨子的父親是何等的的煎熬與漫長,早年祖父就因結識都市之女棄老家而去,留下晚年失明的祖母在文革中饑餓孤苦而亡。父親少年時即離家,家鄉已無啥親人,日思夜戀,魂縈夢繫的就只是想要一親故鄉的泥土。

與父有著孑然不同的心情,我對中國大陸的一切都是這麼好奇。清晨六點,由廣州開往浙江的火車,四人的軟臥包廂中另外有兩名老兵與我們同房,他們帶著了一生全部的家當和積蓄也踏上了這趟歸鄉路。

老兵,臉龐上有著定了型的深刻皺紋,像被十輪大卡壓過的泥地,灌溉泥地的是孤獨與滄桑,身上穿著快要垂到胸口的大尖領、布料上有著VERSACE花樣的襯衫,開雙岔的退時緊身掐腰西裝是那麼的奇怪和不合身,可能是前日在老松國小旁的舊貨攤上買的,我不是以看笑話的心情對那勞來與哈台的滑稽打扮做譏諷的形容,是痛心,心痛這應該為一家之主的男性,這應該躺在女人溫柔懷裡的男性,這應該在大樹下享受含貽弄孫之樂的男性,是誰派給他們演出這個孤苦流浪的悲劇角色,誰把這一盤棋給下成這般,是誰讓他們青春光輝退去了,垂垂老矣再來適應已經改變了的故鄉,和茫茫陌生的人性。

比起獨行的老兵,我欣慰著父親有我給他支柱、給他保護,陪他踏上歸鄉之路。前晚在流花賓館前被人騙了一大筆款子的事不敢讓他知道,這會讓一生都沒有見過大錢的父親難過許久。像這樣的世道,父親更無法應對。

一天一夜的路上,一樣的鄉音,三位老竽仔談論著成長的記憶,家鄉是最美的,家鄉是最好的,回憶,如強力膠般把他們的少年往事都緊黏在一塊兒,炫耀的掏出買給親人的禮品和金飾,攤在臥鋪上交換比對,時而興奮,時而遐思、時而忐忑不安,好像三個幼稚的孩子在憧憬未來的美麗,幻想著親人會給予餘生的熱情。
嚴格的說,他們都沒有真正的接觸過社會,一生的軍旅,使得知識有限,人際交往貧乏,頑固的判斷可能要使失望繼續向上延伸,將來是幸,是不幸,看命。

不再返台的兩位老兵扛著大小好幾件的嶄新行李在金華下了火車,還要繼續一整天的長途汽車到溫州,兩位老人家帶著我的祝福踏上旅途,去圓滿等待了40年的夢境。


清晨,表叔準備的香燭炮仗擱在一個祭祀的竹籃裡,乘著把手上有套子的收費三輪扑扑車,到離家一公里外的田野上祖母的墳,這是父親返鄉唯一要完成的大事。少小離家,40年後父親還保有著鄉音,但和鄉人交談卻如同鴨子聽雷,溝通困難,有時需要懂普通話的小輩來翻譯;分離了40年,改變了的不止是語言,還有思想和人性,這在往後的幾年裡有了很好的印證。

經過了表叔的指點祖母的墳已遙遙在望,大概還剩七、八十碼的距離,說時遲那時快,父親一個狼瘡跪倒在地,連滾帶爬、涕泗縱橫、慟聲哀嚎:『媽-媽-為什麼不等著我回來。』

父親連續不斷的一直重複吶喊,爬在田埂的泥地中向著墳墓匍匐前進,那個悽厲之聲,任天聽了都該哭泣,草木聞之都該色變。這個場景只有在電視劇裡才看得見,現在的主角卻是我的父親,我跟在後頭嚇呆了,有生之年都沒有見過父親有此表演,自然將來也不會,我也情不自禁的撒開了嗓門號淘大哭,當然,不是哭我躺在墳裡從未謀面的祖母,我疼惜的是我的父,我親愛的父親。
多年以後,那悽厲的一幕仍然縈繞我心。

如今,父親的案頭上,還是那一坏祖母墳上的黃土。


台長: 珠穆朗瑪
人氣(193)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下里巴子
故人故土,長相思量,宿願得償,
縱情號啕,孝女同悲,勉足堪慰.
2011-03-10 19:03:04
下里巴人
妳北京深度歷史文化之旅,
刻意專訪些非官方保存完整名勝古蹟,
仿彿計劃性類苦行僧似,考古尋幽訪勝,
純興緻憑弔發思古幽情,
懷舊追訪歷史足跡,
抑別有境地圓夢?
另有意含?
2011-03-12 09:25:06
珠穆朗瑪
北京尚有很多地方我還沒空拜訪,到底是京畿天子腳下,胡同裡的老故事發都發掘不完,這個世代過去後,後人即使有興趣,可能已找不到一絲痕跡.
在大陸我沒有夢好圓,我的家鄉在台北,夢也在台北.
2011-03-12 15:05: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