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正常?何謂異常?
這個社會真的存在著正常或異常嗎?
性別光譜的脈絡裡找得到容身之處嗎?
顏色差異的世界裡找得到通透詮釋嗎?
編導傅天余以兩個生活上的例子,說明個體存在的價值,試圖與主流社會對話,開啟一扇溝通的門扉。然而,堅固的社會價值體系究竟該如何鬆動?同志的生命情調該如何呈現?色盲的存在基調又該如何表達?
阿桂是個對顏色分辨迥異於周遭的女孩,以自己的無畏姿態凜然面對身邊的人群,即使健康檢查結果出爐,色盲深深烙印,為何色盲的人變成歧視或恥笑的對象?──無關疾病,天性使然,為何其他同學總是訕笑不歇──寬容的父親,贈與撿拾的太陽眼鏡,默默關懷。體貼的表哥阿賢,告知遠方有座孤島,裡面全是色盲人士居住,安慰阿桂不安的靈魂,其實她並不孤單。
阿賢是個同志,跨越性別認同的掙扎,一次與阿桂外出吃冰,認識了日本旅人森賢一,擔任嚮導,找到了東西文化拼貼的天主堂。阿賢藉由一盤蚊香,回返森賢一暫居的小學教室,扎扎實實面對了自己的情欲取向。傅天余此處拍攝得極其隱晦,觀眾跟著小阿桂的視角,幾乎囫圇吞棗,幾場鏡位,解釋了一切,混淆了一切。小阿桂第一次發現了表哥阿賢的祕密。
數年之後,阿賢考上大學建築系,阿桂也在職校念美容美髮科,兩人依舊感情融洽。阿賢結識了服役的海巡軍人,一場揭露阿賢自身性向的船艇戲,拍攝得迷離朦朧(卻意向不明),阿賢與軍人的大膽擁抱,身後的阿桂似睡非睡,其實一切明瞭。這是阿賢特意向阿桂出櫃?還是不小心被目睹的情景?這場戲似乎是特地搬演給觀眾看,插入這一段落,除了說明阿賢承續前幾年森賢一帶給他的啟蒙,自身也正視了慾望面向。但是,阿賢帶阿桂出航,視角本應琢磨於阿桂的轉折(片中大部分都是圍繞著阿桂的成長),這時突然又聚焦於阿賢與軍人的相戀。許多衝突令人訝異。
有趣的是,編導傅天余為這些迷航的邊緣分子,提供了一些出口。一是色盲島,另一是美國。阿桂到旅行社細問到色盲島的路途與航班,色盲島似乎真有其島;另一處則是文化大熔爐美國,幾乎被塑造成同志的天堂。這也是一個奇妙的見解,為何同志要去美國?美國的同志平權運動似乎比起台灣好多了,許多州的律法甚至可以結婚、領養小孩等等。這樣的觀點反映在影片中,阿賢汲汲營營存錢,就是想要跟自己愛侶,到一個自由自在的國度中,安穩生活。遺憾的是,這個國度不是台灣,而是美國。更遺憾的是,阿賢後來非但去不了美國,而是受困於自己的軀殼中,躲匿在潛意識裡頭。
海巡軍人欺騙了阿賢,背叛了理想,阿賢高聲嚷嚷……為什麼要騙我……原本應是令人淒楚動容的高潮轉捩點,硬是讓人尷尬萬分。原因是阿賢的話語講得太「白」,前因後果叨叨泣訴之中一一呈現,彷彿講給觀眾聽,而非海巡軍人(編劇的口白太照顧到觀眾,忽略了劇中人物的真情表現)。另一原因是阿賢的表演方式令人難以苟同,疑惑著阿賢為何用擁抱的方式表現哀絕?這一擁抱跟船艇上的擁抱當然不同,先前是情意熾烈,之後是悲憤傷痛,作為對照,大抵說得通。可是,難道沒有其他演繹方式嗎?(導演的鏡頭取捨,暴露了演出的破綻)
阿賢的自戕,充滿詩意,在繽紛的氛圍裡頭,緩緩誦念著詩文……恍似置身舞台劇的現場,非常抽象性的絮說,十分雕琢的死亡情境。燒炭過程以這樣方式呈現,我覺得有趣激賞。(但是,放在這樣的劇情脈絡中適宜嗎?)
我對於阿桂的志向選擇深感疑惑,一個色盲的人,選擇美容美髮科系……彷彿是可以創造異於常人的審美觀念,稍一不甚,可不就掉入平常人的陷阱漩渦裡頭嗎?(片中阿桂的美妝科目不是常常驚嚇老師?)假若阿桂的心態已經調適得宜,選擇與顏色緊密關係的科系(以後可能是職業),關於色盲島的象徵寓意不就喪失了?色盲的人難道不會避免從事爭議性的選擇?如果阿桂介意外人眼光底下的自己,為何反而暴露更多讓人看見的部分?
擺脫情節的疏漏,擺脫怪異的設定,無論如何,我還是深深喜歡扮演阿桂的兩個演員──游昕、李芸妘--稚嫩青澀、猶豫徘徊,拿捏得宜。相較之下,飾演阿賢的林柏宏似乎顯得缺乏說服力。看見梅芳、林美秀的精湛演出;看見李永豐有別於舞台劇《人間條件》(1、3)和廣告中暴烈、歇斯底里的演出,壓抑、收斂的表現令人眼睛一亮;看見久違的「阿不拉」游堅煜,擅於演出底層小人物的導演,這次瞇覷雙眼,稱職演出長子角色。當然,編導的細膩雕琢,讓《帶我去遠方》凸顯出少女成長過程中的惆悵啟蒙與奇幻景致。
正常與異常只是一線之隔,正常是多數人的生存樣態,異常是少數人的生存樣態,多與少,沁入權力,於是產生壓迫。你以為你是正常?你以為你是多數的那一方?小心,這是相對性,而非絕對性。
遠方,仍然存在著。那是一個理想的生存空間,那是一個抽象的生存法則。相信著遠方,並且,實踐著生活。
帶我去遠方-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導演:傅天余
編劇:傅天余
演員:游昕
李芸妘
林美秀
梅芳
林柏宏
李永豐
台灣˙2009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