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上有點懶,不太想寫些甚麼東西,或是整理資料PO上網供大家參考.本当にすみませんでした。
最近上課中,經常有學員會問,這些文法到底哪些常用,那些不常用?可不可以不要講文法,教一些生活上的對話?幹嘛教那麼難的日語,出國不懂就比手畫腳就好啦?何必給壓力呢,輕鬆學不是很好?等等的問題.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學員們講得有理,何必教那麼多的東西,就寫一些句子讓大家背一背就好啦,這樣大家都輕鬆.
於是每次上課前我就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句子,然後解釋中文的意思之後,接著就有學員開始問這個是甚麼意思,那個是甚麼意思,句子裡面哪裡有甚麼甚麼意思等等.於是我就必須再一次把片語的部分,慣用語啦,助詞啦解釋一次,接著大家就開始問可不可以這樣用,可不可以那樣用,為什麼要這樣用,差別在哪裡?等等的問題.這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大家不是要學生活對話,不想學句型文法嗎?怎麼這個時候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
學任何東西就如同疊金字塔一樣,下部必須是寬的,才能越堆越高,下部如果不夠寬不夠結實的話,就無法堆高,即使堆高了很快便會垮下來,可惜的是,太多人好高騖遠,只想到如何用最快的速度爬到最高,不管下面是如何的狀況.
耐心不夠.耐心不夠就會大雑把(おおざっぱ),就會有很多事情都是"差不多就好"."誰說一定要會日文才有辦法去日本玩?"我聽到很多這樣的批評.事實上,會了日文之後,便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完全不會受到翻譯的牽制.講這種話的人經常可以看到表情是"我就算不會日文,我也可以玩遍日本,何必向你們那樣拼命學?",事實上也沒錯,沒有人說一定學會語言之後才出國,但是當自己會講的時候,不是更方便嗎?
單字都不想背了,有可能會背句子?這是一個很可笑的問題,單單一個字都懶得去背了,真的有可能會去背一個由很多單字跟文法所組成的句子?或許有人的是如此,但是我相信那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講好玩了,抄好玩的,下次來就忘了.
不想學規則(句型文法),那就得念一句背一句,念兩句背兩句,念十句背十句,念一百句背一百句,雖然科學家說,人類用腦的區域不過是占整個大腦幾個百分比而已,但是如果會了規則,不就真的可以舉一反三了嗎?幹嘛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做同樣一件事呢?
除非要參加考試,否則日文單字也好,文法也好,都是沒有級數之分的,學習者能背多少,將來就聽得懂多少.千萬不要認為這個沒學過所以不會是理所當然的.
聽說讀寫,會聽就會說,會說就會讀,會讀就會寫,這表示學習者有背過這些單字,有背過這些用法,所以要練習聽,要練習說.
情境模擬是很重要的.藉由情境模擬練習在某種情況之下,日文該如何說,可惜是大家都懶得去做,但是又經常說沒那種環境,環境是創造出來的.
聽寫練習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一種反應的練習.聽寫練習可以讓自己逐字逐字的檢查自己的錯誤之外,也可以訓練自己在第一時間的反應.
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相信大部分學外語的人都會去買一本外語字典,但是每次上課每次帶都嫌重,所以後來大家都帶電子辭典.但是就算帶電子辭典去上課,看到不懂的字時,會自己查的沒幾位,很習慣的都會問"老師這個字怎麼念?","老師這個字是甚麼意思?"等等,那我真不懂幹嘛帶字典,幹嘛買字典?大部分的人都是被動的學習.
大部分的學習者都只是看到會的人的"已經會",卻忽略了會的人"曾經下過的功夫".其實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台語),如果用在自己的小孩身上時,那就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命令別人是簡單的,但是命令自己其實很難.
面子比學會更重要.很多人學到比較難的階段時,通常很容易放棄,大部分的人都用工作忙當藉口.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小孩說因為太難了,所以不想學,一定會被罵死,大部分的人都會說,當然是花錢學不會的,已經會的還花錢去學就是浪費.但是把這樣的事套在大人自己的身上時,那就得考慮面子的問題,而不是"當然花錢學不會的".
學習不是一蹴可及,而是日積月累的,學習不是單靠老師講就會,而是得看學習者自己下了多少功夫.
共勉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