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13 09:11:05| 人氣1,16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修行、學問都是累積來的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智度論》說:菩薩發大心,魚子蓭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



修行、學問都是累積來的

 

跟同學們一起讀《高僧傳》,發現他們怎麼都是統一作答方式,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們神通廣大,竟從圖書館找到了翻譯版本,我真得不知道已有人將此傳翻成白話本,從同學們的笑聲裡,似乎意謂著我很寡聞呢!不過,我想,其實白話本的出現,優劣參半,優的是可以減少瞭解古文語意障礙,劣的是白話文讀慣了,更加深讀古文的難度。所以,我說我們採折中的方式,先讀原文,不解其意時再去看白話文,我們就這樣達成共識。

 

我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我吃過這種苦頭,我不是個愛讀書人,也不是會讀書的人,所以作學問喜歡求速食式的,結果寫碩論時,必須參考大量文獻,尤其是《藏經》,這時就真的嚐到文字艱澀難懂的苦楚了,在那時就會常想起一位法師曾跟我分享的話,他說讀原典是習慣性的問題,常常讀就會習慣它的語法,久了自然可以讀懂。我同意法師的看法,但是當有選擇性時,我的心意還是會靠白話邊一點,所以「書到用時方恨少」我有某種程度的體會,因此日後查資料時,總會盡量先找原典來看,盡量不要一下子就栽到白話文的迷思裡,因為一直抓著白話文不放,對我的幫助並不大。

 

今天所讀的傳記中,其中一位是帛法橋:

帛法橋,中山人。少樂轉讀而乏聲,每以不暢為慨,於是絕粒懺悔七日七夕,稽首觀音以祈現報,同學苦諫誓而不改。至第七日覺喉內豁然,即索水洗漱云:吾有應矣。……. (T50, p. 413)

 

讀完,進行討論時,一位同學提出一個問題:「懺悔七日七夜得到感應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我也很想那麼作!」說完,其他同學發出了笑聲,在笑聲裡我短暫的思惟著,其實當我讀這段時,也閃過類似的問題,但我明白重點絕不在於感應,但這不是容易回答的事,即使是真的與佛相應,那必須具足多少因緣才得以成就啊!絕不是現在大家看到簡單一句話就會發生的事,可是我們往往看不見那些過程,而只著重於結果。再說,我們是不同的個體,別人有別人的因緣,我有我自己的因緣,不能等量齊觀。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帛法橋高僧的感應是真是假,但我看到的是他說到作到,貫徹到底,義無反顧的毅力與意志。今天帛法橋是為求好聲,以毅力、意志精進於懺悔法門,最後終究有志者事竟成。有此例可循,我們亦可用此毅力、意志精進於我們的目標,不離不棄,不怨不悔,到最後應該也會有一點成績吧!雖然不太可能七日之後馬上看到成果,也或者勤不一定馬上能補拙,但是我們的波羅密已一點一點在積聚之中,不是嗎?業精於勤,荒於嬉!

 

上星期上完課後,去向師父請安,師父開示時說了一句話:「修行是累積來的,學問也是累積來的。」現在再回想師父的話,覺得帛法橋就是一個累積修行的印證,讀原文也是累積學問的印證。天下真的沒有不勞而穫,或白吃的午餐,都是要有所付出的,有了付出才得到的結果,也會比較有踏實感,我是這樣覺得,當然也希望自己心中的想望是這樣達到的!

 


花好多呀!




 

 

 

 

台長: minlo
人氣(1,161) | 回應(2)|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教學相長 |
此分類下一篇:歡喜接受回饋
此分類上一篇:梵音響起來

(悄悄話)
2011-03-15 22:44:33
佳佳
有同感!談古說今 現在的用語也要懂得一些
2011-03-16 01:50:28
版主回應
那當然囉!
傳統與現代有相通也有各別差異.
2011-03-17 08:58: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