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9 23:28:09| 人氣1,9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宗教對藝術的影響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視傳系 趙家譽 陳昭瑋 鄭宇涵


世界性的偉大宗教藝術,在西方的歐洲,乃以希臘、羅馬為源頭,基督教席捲歐洲之後,便以基督教的宗教藝術為主流。

例如:羅馬、布拉格、倫敦等地的古教堂、古墓及博物館中,所見的宗教藝術作品,都很珍貴,都能從其藝術作品中體會到聖經的內容及信仰的精神;透過藝術作品的表達,便能讓人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對於人類心靈的安慰是多麼的重要。

在東方文化中的藝術創作,能與西方宗教藝術相拮抗的,則唯有佛教,甚至敢說,如果把佛教藝術的古蹟、古物除外,再查考東方文化中的古藝術品,就相當貧乏了。因此可說,從佛教藝術作品的豐富程度而言,佛教文化不僅是亞洲宗教中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也是留下文化遺產最多的宗教,更是最有前瞻性及將來性的宗教。我們邀請諸位與研究佛教藝術相關的專家學者,以佛教藝術為主題,來進行研討,目的便是為了溫古知新,古為今用,承先啟後。

中國的佛教藝術,基本上是承襲印度的餘緒。在繪畫、建築、雕塑方面,有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雲岡、河南的龍門、甘肅的麥積山、四川的大足等,被譽為海內五大石窟,都是無價的寶藏,其時代由北魏,歷隋唐宋元,迄明清,各有特色。在山西省的炳靈寺、南禪寺、佛光寺、崇善寺、善化寺、華嚴寺等,不僅留下了中國最古的木構建築藝術,也留下了唐宋遼金時代的雕塑佛像藝術群。

在造像之中,有石雕、木刻、泥塑、鎏金、銅鑄、彩繪等材質。其所表現的題材,有諸佛、菩薩、羅漢弟子、護法諸天,供養人等。這些均有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

若以西方人所指狹義的藝術 ( Art ),便是這些雕塑及繪畫的範圍了。廣義的藝術,可以涵蓋一切的人文學科,在印度稱為五明:⑴文典及訓古之學,稱為聲明;⑵工藝、技術、算曆之學,稱為工巧明;⑶醫、藥及禁咒之學,稱醫方明;⑷論理邏輯之學,稱為因明;⑸明自家之學,稱為內明,站在婆羅門教的立場,將四種吠陀聖典稱為內明,站在佛教立場,將三藏聖典稱為內明。在中國的儒家,也將一切的人文科目總稱為六藝,分作兩類:⑴於《周禮》所見的小六藝:禮、樂、射、御、書、數;⑵於《史記》所見的六經,名為大六藝:易、禮、樂、詩、書、春秋。若準此而言佛教藝術,則凡是有關於佛教的文化遺物,無一不是佛教藝術了。

佛教藝術在中國,除了承襲印度佛教的題材及其風格之外,歷代也有各別的創新,即以佛像的造型而言,北朝的秀骨清風,如麥積山;隋唐的豐滿圓潤,如龍門奉先寺的盧舍那像;宋朝的吊眉、鳳眼、櫻桃唇;遼金菩薩像及諸天像的多彩華麗而又有自然喜悅之美,明代的造型線條簡單又有純樸端嚴之美。

有關中國佛教的雕塑、壁畫、音樂、建築、文學等藝術,我曾有過一些探討及介紹的文字:⑴《印度的佛教》;⑵《佛教文化》第十一期的〈中國佛教藝術的價值〉;⑶《中華佛學學報》十一期的〈中國的佛教建築〉;⑷《火宅清涼》;⑸《佛教文化與文學》;⑹先師東初老人也曾寫過一冊《佛教藝術》。

我們從張曼濤先生所編的《現代佛學叢刊》第十八冊《佛教與中國文化》,讀所收諸文,知道佛教藝術影響中國文化之深度及廣度,實在遠大無比。太虛大師舉出藝術項下的建築、塑鑄、雕刻、圖畫、音樂、印刷、戲劇;文學項下的切音、文法、名詞、文體、詩歌、語錄、小說傳奇;科學項下的論理學、醫學、天文學、數學;哲學項下的漢、晉、南北朝、隋、唐的「空、有、玄門」思想,宋元明清「治世心身」思想,禪宗影響了宋明儒學及仙道思想,佛學也給近世的現代思潮,注入了養份。

在同一冊書中,收有美學家蔣勳先生的一篇〈大乘思想影響中國佛教藝術〉,他特別推崇禪宗精神對於中國繪畫風格的影響,他說:「襌宗離棄佛像、經典、儀式,在思想史上建立了渾簡鋒利的哲學;在繪畫上亦啟發了筆簡形具之創作,以氣韻為主的禪畫由之興起。」他將唐代有詩佛之譽的王維所作詩畫,均富禪意而別創禪詩及禪畫的風格,非常讚歎,又說:「中國大乘佛學,至禪宗而發展至極致。中國山水畫也至禪畫而達頂峰。」

從以上所引兩位學者的看法,知道佛教藝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宜有兩大主流:⑴是以承襲印度佛教題材及其思想風格為基礎的;⑵是以中國禪宗思想精神為骨幹的。其第一類雖也是創作,仍不脫模擬的痕跡;第二類則純屬於中國佛教別具神韻的創作了。

現代畫家之中,以佛畫為題材的,則有溥心畬、張大千、呂佛庭、江曉航、董夢梅、奚淞、釋果梵等。另有徐悲鴻以西洋油畫的材質畫弘一大師像;最近大陸旅美畫家李自健先生,也以油畫的材質,畫出極其逼真的星雲法師、聖嚴法師肖像,以及南家大屠殺的宗教畫。傳統的水墨畫家之中,也有幾位方外之士,而以竺摩、廣元及曉雲三師最為傑出。如今,漫畫及動畫,日漸風行,最先的佛教漫畫,當以豐子愷先生的《護生畫集》為鼻祖;當今傑出的漫畫家之中,以佛教經典為題材,畫出許多本連續漫畫的,當以蔡志忠先生最成功;李百智先生,以四年的心力,完成了「小和尚一家親」的動畫創作,嗣後又創作了「小呆蛙」等卡通影片。給我本人的禪系列各書畫插繪的,先後曾有許鳳珍、郭果同、釋果雨、陳永模、朱德庸、尤俠等人,他們多是知名的畫家及漫畫家。佛教的漫畫及動畫,尚有極廣大的創作空間,也有許多的讀者群尚待開發。

書法也是佛教藝術的一類,除了古代的許多名碑及大量的寫經及石經,現代也有不少書法家以經句襌詩入題,也有以泥金寫經的,其中當以林隆達先生為代表。近廿多年來,雕塑佛像的年輕師傅,越來越多,工藝的水準也越來越精美,若干已揚名國際藝壇的大雕刻家如楊英風、朱銘先生師徒二人等,也都有佛像的雕塑作品。

古代的宗教藝術,是為滿足信仰者的心願服務,歷代開鑿的石窟藝術,乃為帝王大臣,或為地方士紳,薦福做功德而營造的。現代的宗教藝術,須為達成傳播佛法廣被人間的任務創作。古代的宗教藝術,是為少數人的信仰作表達,現代的宗教藝術,當與社會大眾的生活相接合。創作雖屬於藝術家的專業修養,功能則在於提供全體大眾善及美的教育環境。


參考資料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98/098a-01.htm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1,9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