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4-20 09:40:33|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停地轉念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家也會有很多磨人的事情,有一天一大早起來,我奶奶不滿意我做的一件小事,就不停的罵我、講我。我把它當成廣欽老和尚來巡視,所以我不生氣,也不回我奶奶話,她說她的,我要盡量保持不起心、不動念。

 

當然不可能每一次都那麽相安無事,很多時候都是一半忍受、一半轉念,我需要不停的轉念,才能忍住我隨時要爆發的語言及心態。我只好在心裡快速的叫我的名字,先克制住怒火,然後告訴自己不能生氣!我目前在消過去曾修偏進入外道的業障,每一次爆發都可能是補經文的累積,一再重複告訴自己心性要提升。修行不是看事情合不合理,而是看遇事自己能不能忍

 

最後再慢慢的對這件事情轉念,總是在爆發與轉念之中,不停搖擺,把腦袋裡能轉念的想法都想一遍。等事情過了後,會覺得好像也沒有那麽難以忍受,還會對自己當時產生一些過激的想法感到不好意思。最終能讓我把這件事情放下的轉念方式,是從利益他人的角度及立場來換位思考,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情,這個轉念方式還是管用的。重要的是前面要先忍住不發火,我有學習無生法忍,實在忍不住,就先硬生生給它壓住,等平靜下來,再慢慢反省自已。

 

因貪嗔癡太重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會讓我起嗔恨心、怨恨心,所以我都需要不停的轉念,也難怪我唸第一筆邪淫業力的《六祖壇經》1200部要補1000部,當時看到迴向開示哭了好久,覺得那也是我辛辛苦苦唸的呀,為何要補那麽多?問了迴向組的師兄才知道原因是心性,我反省那時候自己遇事都轉念不過來,後面索性就擺爛了!忍不了的直接就回懟了,導致的結果就是要補那麽多的經文。我哭死也沒用啊,放棄了那我就更沒救了。所以我體悟到,對於轉念不能擺爛、不能放棄,只要持續的練習,自己慢慢會有進步的。如果不去努力改善這個過程,結果就會讓自己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由於我總是保持不了,定課唸得慢,怕時間快沒有了,選擇先消外道的業障。這次不敢大意了,努力學習轉心轉念,盡量讓心性提升。之前都不太在意心性,現在有慢慢體會到,心性有沒有提升,真的很重要!心性好的遇事會以德報怨,甚至感化心性不好的,提升整體的磁場。而心性差的遇事只會爆發,大家也會受到影響,互相傷害,降低整體的磁場。如果一直不提升,時間一到就會被淘汰,我要盡量加油,消外道願。

 

(分享完畢)

 

蔡師兄說:「修行,要契入生活,要修到跟人圓融。修行就是要契入生活:修行是生活的極致,生活是修行的體現。修行要在生活中表現出來,即是自己修也要自己行,不要只修嘴巴,只講給別人做,但自己卻不做。修行人心口要合一。」

 

而生活中跟自己接觸最多的就是家人,修行,要契入生活,要修到跟人圓融,由內而外從家庭到社會中,生活是修行的體現。如分享者遇到問題先從自身反省,找到問題的根源,加以修正。修行不是只修嘴巴,只講給別人做,但自己卻不做。修行人心口要合一,而在這過程中才能體悟修行的奧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心隨境轉,是煩惱;境隨心轉,是智慧。把自我的習性及不好的觀念改正的過程,需不停地轉念。《六祖壇經》說:「煩惱即菩提。」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延伸:「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大意是,前念如果執著境界,對所面臨的環境產生好或壞、有或無等等反應,那就是煩惱;如果念頭一轉,下一念離開前念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執著、計較,這就是智慧。

 

有緣人分享:「奶奶不滿意我做的一件小事就不停的罵我講我,我把它當成廣欽老和尚來巡視」,離了境、沒了我相,就沒有執著及憤怒。有緣人遇到類似的事情,這個轉念方式還是管用的。「重要的是前面要先忍住不發火,我有學習無生法忍,實在忍不住就先硬生生給它壓住,等平靜下來,再慢慢反省自已。」以正向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種種的考驗。從利益他人的角度及立場來換位思考,來幫助自己轉念。漸漸的從忍受到承受,方能從承受到接受,進而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享受人生帶給我們的任何好壞,都是幫助自己修行的機緣。如《六祖壇經》云:「不思善,不思惡」。

 

阿伯說:「修行是往內心修持清淨心,凡事反求諸己。不是一直往外攀緣,求幻象、幻聽、幻覺,那是在修魔,不是在學佛。修行的過程是由繁入簡,越是單純清淨,心境不受外境紛擾,心性就會提升,這樣才是真正的契入修行。」

 

「修行的過程,人的心境不要隨著他人的言語上下波動起伏,你要維持清淨自在,這樣修行才能更上一層樓;境隨心轉,不是心隨境走,否則你的心就像浮萍永遠都在漂流中,無法找到一個立足點。」

 

修行的路上一點一滴都需要自己去修、自己去行,才能漸漸像一個修行者。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從言語、行為、行住坐臥,都能體現他的修行。如蔡師兄的話:「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係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係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

 

踏上修行的路,度量要大。要有慈悲心、包容心、感恩心,擁有這三顆心,人生路上才會心安路平。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不停地轉念

不停地轉念

台長: 淡雅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2-15其他 |
此分類下一篇:唸經後帶來的改變(下)
此分類上一篇:心態轉變,事事圓滿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