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1-04 15:40:06|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剛經第二說-生活在持戒

  在修行的歷程中,許多人都會臆想:如果修出成就了,那麼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答案就在《金剛經》的起頭:

 

    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舉凡著衣、乞食、收衣缽、洗足等生活事務,已證悟的 世尊與待證悟的大眾同樣依循應有的規矩過平常的生活,簡單來說「生活要持戒,持戒過生活」。

 

    當年世尊入涅之前,阿難問曰:「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佛言:「以戒為師。」此外,修行六度中,持戒也是不可或缺的資糧,可知「持戒」是非常重要的。或許有人會問:修行求的是自在,怎麼修到最後還是處處「受限」,有修反而不如不修!其實戒律不是枷鎖,也不是牢籠,要求得真自在,還真得好好持戒才行。

 

    就拿最根本的「五戒」來說好了,五戒指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犯了任何一個,都將帶來遺憾的結果,更何況犯了其一,很可能引發連鎖效應,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譬如某甲飲酒過量,一時喪失理智,興起了偷盜之心,在行竊的過程中又貪愛受害者的美色,而有邪淫之念,為惡過程遭遇受害者的奮力抵抗,終而惱羞成怒殺害了受害者。因為不懂戒律,不願持戒,結果一下犯了酒戒、偷盜、邪淫與殺業,所以「持戒」能不重要嗎?相對而言,能持戒的人深知因果不昧,所以懂得有所節制,不單保全了自己的清淨,也讓周圍的人活得快樂,這樣的人我和諧才是活得自在!

 

  有個實例故事是這樣的:民國十七年間,湖南南嶽祝聖寺的老和尚,為在家信眾授五戒。有個小偷看到大家報名受戒,也想參加,但又沒把握受持五戒,所以就只受了妄語戒。就在受戒的當天晚上,有十來個軍人,擔了餉銀,夜住村莊一宿。小偷與他的同夥計劃偷取餉銀,途中遇到他的叔父,問到去那裡?受了不妄語戒的小偷,不敢說謊話,也不敢說實話,便支支吾吾答不出話來。叔父見到這種情形,知道準沒好事,大聲呵斥:「跟我回去!」小偷就跟隨叔父回家。他的伙伴仍依計偷餉銀,結果被軍人抓到,全部槍斃。這個小偷,就因為受持一條不妄語戒,撿回了一條命。

 

  持戒有利無弊,戒律的精神存在日常之中,譬如:學生遵守校規、大眾遵守法律;考試遵守試場規則,行車遵守交通法規……這些規範讓個人免於惹禍上身,同時維繫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較之世間法的規範層次,佛法的持戒有著更積極的意義--「因戒得定,因定生慧」。

 

  持戒的起始點在於提起正念,降伏惡念。善慢慢增加了,惡漸漸減少了,接著行善不思善,止惡也不思惡,心中捨去執著、分別與妄想。心,靜了,也淨了,遇上什麼境界都能清楚明白,不再隨欲牽引,於是智慧就生起了,看清事實真相,當然不再迷惑,漸而跳出輪迴糾葛,從此身心安住,這才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自在。

 

時常懺悔.jpg

台長: 淡雅
人氣(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3-5金剛經論述 |
此分類下一篇:金剛經第三說-成就,不假外求
此分類上一篇:金剛經第一說-修行在生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