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10 18:00:00| 人氣3,16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鈴薯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鈴薯花開拍自嘉義頂菜園附近。2018年3月初后里看見收成景象。


















馬鈴薯                    

英文名稱: Potato、Irish potato

學名: Solanum tuberosum L

科名: 茄科(Solanaceae)茄屬(Solanum)

 

別名: 洋芋、洋薯、番仔甘薯、日本番薯、荷蘭薯、土豆、山藥蛋、山藥豆、陽芋、地蛋、塊茄。

 

原產地: 原產於中南美洲或智利安地斯山地區。

 

分佈: 台灣本島平地均在 9~10 月間栽種,12 月至翌年 2 月間收穫;山地於 5~6 月栽種,8~10 月收穫。

 

用途:

1. 食用:成熟塊莖可食。

2. 藥用:性味:塊莖:甘、平。效用:塊莖:和胃健中,解毒消腫,補氣,健脾,消炎。治胃痛,痄腮,癰腫,濕疹,燙傷;葉:外用治下肢潰瘍。新芽搗爛,可敷治皮膚病。(藥407)

 

莖: 莖高 50~100 公分。地下莖塊狀、扁球狀或矩圓狀,全株有微毛。莖在地下延伸成匍匐枝,其先端膨大,形成 1~20 個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塊莖。塊莖上有螺旋形排列的芽「眼」,在塊莖成熟後可休眠 10 週以上,從芽長成的植株與母株完全相同。

 

葉: 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常大小相間,大者長 6 公分,小者不到 1 公分,具柄。

 

花: 夏至秋季開花,繖房花序頂生或側生;花輪形,白色或淡紫色,雄蕊 5 枚。

 

果實: 漿果圓形。地下莖塊狀,扁圓形或長圓形,外皮白色、淡紅色或紫色。

 

特性:

為 1 年生雙子葉塊莖草本植物。馬鈴薯性喜冷涼氣候,生育適溫約 15~24 度C,超過 29度C極易發生高溫障害,生育不良。薯塊生長適溫 15~18 度C,超過 25 度C即停止生長。栽培土質不甚選擇,只要排水良好而保水性佳之砂質壤土或壤土均適合。繁殖均用種薯,種薯冷藏後遮光,使幼芽生長整齊,再用刀切片,使每片均帶芽眼,放置陰涼乾燥處,促使切面乾燥,再行種植。本省平地均在 9~10 月間栽種,12 月至翌年 2 月間收穫;山地於 5~6 月栽種,8~10 月收穫。十幾年前后里地區流行在二期稻作收成後種植(十月底或十一月),隔年二月收成。

 

其他:

馬鈴薯在歐美國家均視為日常主要糧食,但在台灣卻是副食品,平時都當菜餚食用。在烹調上,我們經常可以吃到脫水馬鈴薯脆片、油炸薯條、馬鈴薯炒咖哩雞肉、馬鈴薯豌豆泥等,其質柔軟,易於消化。依營養分析,馬鈴薯含醣類(包括澱粉質)極高約17.9%,對於減肥的人,並非理想的「可口」食物,反之體瘦的人,卻可大快朵頤。另所含的維他命A、B1、B2亦極豐富,常吃可防止口內炎、壞血病,增加體力。藥用:馬鈴薯塊根為澱粉原料,根、葉、果實含 2 種(Solasodine),新芽、皮及全草含Solanina,水解而成Solanidine。

 

文字資料來源:

http://163.17.44.1/teach/校園植物/馬鈴薯/馬鈴薯.htm

 

 

 

 

台長: Shuzhen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161) | 回應(1)|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民生植物 |
此分類下一篇:翼豆(羊角豆)
此分類上一篇:佛手瓜(龍鬚菜)

Buzzard
馬鈴薯因開花後未等結果,就開挖地下塊莖
因此結果少見
又因塊莖芽可以繁殖,結果種子就不受重視

同屬茄科的馬鈴薯Potato 和番茄Tomato
據說英國已開發一種新品種叫Tomtato
既有塊莖如馬鈴薯,又有成串如番茄的品種

有趣的是,到時中文名稱又不知要如何翻譯
2013-12-11 20:21:06
版主回應
原來有這種事
不過太會培育新品種
特別是用在肚腹內
不知這樣究竟是好或是不好呢

不只結果少見
如若不是看見了花開
說馬鈴薯是茄科
我可能還有懷疑呢

謝謝Buzzard補充新知^_^
2013-12-12 00:08: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