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尾牙,我們相約在竹北的夏慕尼餐廳,12月18日近中午,有暖暖的一整片陽光灑落作為揭幕儀式,廠長與淑君老師的車把大家優雅地護送到夏慕尼門口,趁著廚房正在備餐的時刻,有事必須提前走的淑儀老師率先發表自己的年度推薦書籍,雖然中間接連被餐廳服務人員打斷了幾次,但擁有堅強意志力的淑儀老師總是能接得上那遙遙遠遠地最後一句話,開啟接下來要說的內容,真的好厲害!
這一餐尾牙收穫滿滿,除了親眼欣賞廚師兼具遊戲趣味與廚藝教學的鐵板秀之外,我們的胃也被美食佳餚餵養得飽飽的,就連大家吃不下決定打包帶走的麵包和櫻花蝦炒飯,也都包裝得十分美觀呢!夏慕尼果然名不虛傳,擁有一流的服務態度與堅持。
送走了淑儀老師後,我們緩步行走於竹北街道上,來到一座不知名稱為何的公園,大家就坐之後,黃老師突發奇想,登高一呼:「這公園多像一個演講的現場啊!我們就在這裡以站著演講的方式,展開尾牙推薦書籍的分享吧!」大家都驚呼一聲,不過也只是輕輕驚呼一下而已,因為創作坊可是什麼事情都會發生、也都必須想辦法解決的神奇團隊,一點也不奇怪哪!
於是,比尾牙餐點更豐富的精神食糧饗宴,就著溫暖的陽光、微冷的寒風、認真聆聽的老師們,以及一旁嬉鬧玩耍的陌生孩子、父母,隆重且感性地登場了。
立志變得更幽默的淑儀老師,在幽默的書堆裡,發現一本有趣又有意思的《給人生的十堂課》,淑儀老師最喜歡書中的兩個片段,一則談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從小就有飛行夢想的宮崎駿,在動畫世界裡得到滿足,他的動畫總是以孩子角度觀看世界,一如書瑋老師以45度角的溫暖陪伴孩子,而他的動畫也透露著對於社會的使命感,值得每一個從事兒童教育的大人們學習。
另一則談哆啦A夢作者,他總是想盡辦法留給每一個孩子大大的笑容,而這樣美好的堅持,也讓淑儀老師回想起小學五年級時的一段動人記憶,從小四肢不發達的她,十分羨慕運動細胞很好的人,班上就有這樣一個女同學讓她佩服不已;一次要去老師家的路途上,遇見一個非跳不可的大水溝,大夥兒都安全跳過了,只有淑儀老師後腳掉進水溝裡,鞋子襪子全都變得又髒又濕,這位運動細胞很好的女同學從容不迫地對著哭哭啼啼的淑儀老師命令著:「馬上脫掉你的鞋子、襪子。」淑儀老師頓時停止哭泣,立刻照辦,沒想到這位女同學竟冷靜地幫忙她洗鞋子、襪子,並晾乾它,這一幕一直深深刻印在淑儀老師的心版上。事隔多年,已成為母親的淑儀老師,發現兒子功課不好,體育卻很棒,完全無法接受,她不但忘了自己小學時對體育好的同學的羨慕和佩服,也忘了該讓孩子自由地發展。
闔上書本的淑儀老師,不只充滿感動,也為自己帶來更多檢視的空間,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觀看世界,如何讓孩子擁有大大的笑容,如何任其自由發展自己的模樣和風格,這些問題都一再提醒淑儀老師,必須成為一個更好的作文老師以及一個更懂孩子的媽媽。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匈牙利女作家歌雅塔˙克里斯多夫寫的《惡童三部曲》,這一套書購買於就讀大學的時候,而真正翻閱它卻是最近的事情,沒想到一讀便讀上癮了,恨不得收集齊全這個作家所寫的小說呢!這就是天蠍座對於喜愛作家的瘋狂偏執。
這三本小說也具有這種瘋狂偏執的特質,它沒有繁複華麗的詞彙,只有如血一般腥紅的記事,以強而有勁的力道逼著讀者張大眼睛看見戰爭帶給人們的種種可怕影響。第一部小說《惡童日記》講述兩個雙胞胎兄弟接受戰爭就是這麼殘酷、接受已被刻薄的外婆扶養的事實,並積極訓練自己適應這些不得不的環境,他們互相打架,感受皮肉之痛的極限,並適應它;他們反覆說著溫暖甜蜜的話,好讓耳朵對於這些字句不再產生任何反應,心裡也就能夠慢慢忘了母親的關愛;他們堅持不上學,但必須自動自發寫作,寫作的原則和創作坊教給孩子的很不一樣,他們不寫情緒,只能寫事實,因為情緒之於他們而言,是荒謬的、過重的負荷。在第一部小說中,我們看不到這兩兄弟的名字,字裡行間永遠只以「我們」代表,兩兄弟相依為命,進行極不人道的自我訓練,以共度殘虐的戰亂時期,繼續存活下來,身為讀者的你我,以為這就是小說的全部,他們絕對無法離開彼此獨自生活,他們得一起度過生命中的風風雨雨。
正當我們這樣相信時,作者偏偏讓他們以更為殘忍的方式分開,一人跨越了邊界進入另一個國家,另一人則留在祖國,路卡斯正是那個被留下來的孩子,在第二部小說《二人證據》裡,兄弟倆的名字正式出現,推翻第一部不分你我的「我們」代稱,同時也徹底推翻讀者剛剛建立起來的相信。路卡斯選擇獨活下來,個性上也大大的改變,他不斷地幫助別人以證明自己的存在,當最親愛的人離開他之後,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確定自己的活著對他人而言是有意義的,他才有理由繼續存活下去,活著等待某天能和親愛的兄弟重逢。
當所有讀者慢慢接受兩兄弟已經分離的事實,並轉而殷殷期盼路卡斯和克勞斯能有歷史性的重逢畫面時,第三部小說《第三謊言》竟一舉推翻前兩部小說的內容,作者揭露了一個更為殘酷的事實,而這個事實才是《惡童三部曲》的最後真相,那令我打從心底顫慄與感動的前兩部小說,竟是一個又一個不曾存在過的謊言,而它們竟能如此真實,我唯有洶湧的驚駭與佩服。
作者可以這樣毫不猶豫地一層層推翻自己所創作的內容,令人無比震撼,每讀一部書,便照見一種再強烈不過的「意外變化」,而更重要的是,我真的被深深纏縛在作者所營造的每一種情境裡,在信任與顛覆之間不停遊走,並由衷地感受到創作的驚人魅力。即便小說的真相如此殘酷不堪,但那背後的創作偏執卻令人肅然起敬。就好像之前黃老師分享國中班孩子寫的作文〈無悔〉,前文極力描繪積極經營無悔人生的重要,但到了第三段「變化」,卻提出截然不同的想法:「無悔的人生真的好嗎?或許該留一點點的後悔,我們會因為那一點點的後悔,而讓生命擁有曲折和波瀾,那樣的人生其實更美一些。」真的好精采呢!我期許自己也能夠帶領著學生創造無數令人折服與感動的「變化」。
剛懷上一個牛寶寶的蕙君老師,和我們分享她陪著女兒羊咩咩讀繪本的一些感想。羊咩咩讀繪本很隨性,手邊有什麼書就讀什麼書,但是自從知道媽媽的肚子裡有小茄子之後(牛寶寶的暱稱,羊咩咩取的,不過羊咩咩並不喜歡吃茄子),她看書的習慣也有了重大的改變,她只看《你睡不著嗎》和《好想見到你》,這兩本書隱隱透露著羊咩咩成為姊姊後,對於安全感匱乏感到不安,就連晚上睡覺前,她也會開始鬧著媽媽說:「我不要弟弟」,被罵的時候則會對著媽媽大喊:「你一定是不愛我了,你只愛小茄子……」
面對羊咩咩的劇烈反應,蕙君老師得花更多的時間陪她閱讀與溝通,漸漸地,羊咩咩開始改變態度,以前只要蕙君老師問:「媽媽第一名喜歡的人會是誰?」羊咩咩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我啊!」同樣的問題,現在已經有了不同的答案,羊咩咩會說:「是小茄子。因為弟弟最小,媽媽必須最愛他。」看見羊咩咩逐漸在閱讀與溝通的管道中,獲得安慰的力量,並找到自己的平衡點,蕙君老師稍稍放心了些,然而這個懂事的新答案聽在蕙君老師的耳朵裡,還是覺得好心疼。
蕙君老師在觀察羊咩咩的過程中,終於明白自己為何那麼喜歡《小王子》及〈北風與太陽〉故事了,即使一直明白自己是個很不錯的人,但還是需要更多別人的證明,才能確立自己的光亮,一如小王子需要玫瑰的證明、北風和太陽需要路人的證明般,這些點點滴滴全都映照出自己的樣子。
秀芝老師身穿一襲帶著民初典雅氣息的衣裙,兼具感性與趣味性的訴說她在《用你的筆,改變世界》一書中,所拾取的豐美收穫。
「這根本就是講創作坊嘛!除了書的結尾用『呼告法』,不是創作坊走的路線外,幾乎找不到不像的地方。」秀芝老師形容自己在看這本書時,頭總是點個不停,每一句話都說得太有道理,也都深深刻入了心坎底,就連一向堅持必須保持「書本頁面乾淨」的她,也忍不住想拿筆一直一直畫線呢!看完這一本書後,秀芝老師心中只有一個「好想書寫」的念頭,儘管認為下筆的第一瞬間最難,但只要想著我們可以因為寫下的文字而改變一些什麼,畫面和感覺自然會源源不絕地浮現出來。
這學期最秀芝老師一直掛心高階班的某個優秀孩子,因為這孩子對自我的要求太高,老是花了太多的時間思考、經營,一整個學期下來,總是略過突顯文章力量的「變化」段落,倉促結尾,表現始終不如預期。打開每個學期的聯絡簿檔案,秀芝老師的視線與滑鼠游標,同時停在這孩子的名字上,該怎麼向家長說明他的學習狀況呢?又該如何讓家長多一點放心和等待,給這孩子更多摸索出路的時間和空間呢?這些不斷流轉的複雜情緒,好難化身成文字哪!開頭竟是如此困難,即便如此,秀芝老師還是告訴自己,無論如何她得透過文字搭起一座更親密的橋樑,而慶幸的是,她真的辦到了,這同時也是她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原來透過書寫,我們真的能改變整個世界呢!
而且啊,當我們圍繞在創作坊的小圓桌旁,也總是隨時互相批評指教、進行發牌練習、甚至即席演講,這些立體活動也是一種書寫的練習,幸福的是我們不用付費便已擁有最熱情的聽眾與最嚴格的評審。
寫作和生活密不可分,我們要如何才能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成為再日常不過的習慣,這是《用你的筆,改變世界》要告訴我們的人生課題,也是秀芝老師最深切的體認與感動。
老早在三、四月便準備好以《偷書賊》作為年度推薦書選的小豔姊姊,卻在顯得極為忙碌、慌亂的暑假過後,重新翻讀《發掘你的太陽魔力:像太陽馬戲團一樣熱情有創意》一書,而改變心意。
小豔姊姊重看《發掘你的太陽魔力》,對於書中提到的第一道至第七道門的意象特別深刻,這不僅是作者的七道門,同時也是每一個加入團體的新鮮人的七道門,小豔姊姊更層次分明地提出它們的象徵意義:第一道門是發現團體的機緣;發現還不夠,必須想辦法融入團體,這是第二道門;第三道門則代表我們認真投注其中,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成就;但並不是每一次的任務都能如我們所願,難免會遇到挫折,第四道門象徵那令我們沮喪的失敗;在挫折面前,我們如何抉擇?勇敢往前打開第五道門,或者頹喪退後,推翻之前的努力?;奮力打開第五道門的我們,會在第六道門看見契機與轉機;而第七道門則代表著我們一心嚮往的夢想與未來。
這七道門的體悟其實也是小豔姊姊在創作坊擔任「女王」的心路歷程,她一邊講,眼角還微微泛著光亮,想起2008年暑假的自己,為什麼看起來竟然比每一年的暑假還要來得忙碌而勞累?現在她有了答案。在創作坊的每一天都像爬山,爬一座高高的山,而自己總是在深吸一口氣之後,就不顧一切地往前衝,才爬了十分鐘便氣喘吁吁,停下腳步,看見其他的夥伴還繼續悠悠往上爬時,自己則必須再咬緊牙關,深吸一口氣繼續往前衝,以這種方式爬山,當然會累垮。小豔姊姊終於明白,她必須慢慢走,一步一步往往上爬,才能穩當且成功地征服這座山頭。
從小,書瑋老師就喜歡看圖多字少的繪本,即使長大成為作文老師,仍然不改初衷,繪本是她永遠的最愛,而對於字多幾乎沒有圖片的書籍,她只看創作坊指定的,挑食也挑書的她,今年只買創作坊指定的充電法寶:《最後的演講》,而且還一口氣看了三遍,甚至愛不釋手到在每一頁留下自己行走過的眉批呢!
好愛《最後的演講》的書瑋老師,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作者蘭迪‧鮑許的妻子潔伊難產,幾乎瀕臨休克,沒想到在那樣危急而慌亂的時刻裡,醫生還能鎮定安撫潔伊的不安提問:「我們要是真的很驚慌的話,就不會讓你簽那些保險表單了,是不是?」這一幕看在作者眼裡,深深覺得敬佩,即使他們是醫院的二軍,他們的表現也已經超乎水準,令人放心。書瑋老師為這一個片段下了動人的結論:「即使是二軍,也有能力支援一軍,讓整個團隊正常運作下去。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感覺就像創作坊遇見創作坊一樣,令人難忘!」
看見作者的兒時夢想逐一實現,書瑋老師回頭檢視一路走來的足印,發現自己從來不是夢想的實現者,真正催促夢想實現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身邊的人都做不好,而決定自己來比較快,當老師是這樣,拍照也是如此,唯一有過的兒時夢想便是畫牆壁(和作者一樣呢),不過當時家人只說「沒關係」,並沒有真正的「答應」,這個夢想始終懸在書瑋老師的心頭,等待著完成。
曾經被主任問及為何選擇創作坊這份工作,兩年前的書瑋老師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但我確定我不喜歡什麼,把我不喜歡的工作都剔除掉之後,就只剩下創作坊了。」而現在的書瑋老師,在和我們分享《最後的演講》時,她漸漸察覺到:唯有知道自己的正確答案,才能真正學到一些什麼,也才能更靠近自己的夢想。丟掉「刪去法」習性,摸索出一條全新道路的書瑋老師,真的不太一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