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5 13:50:32| 人氣5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袁勁梅:美國的小鎮文化(1):水碼頭鎮(Waterford)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說:美國中西部艾密斯人(Amish)小孩

美國的小鎮文化(1):水碼頭鎮(Waterford)
袁勁梅



美國有許許多多小鎮。絕大部分美國人喜歡住在小鎮裡。他們是美國選民的大多數﹐他們的子女組成美國軍隊的主體。每一個小鎮常常有自己代代相傳的文化。這些文化不是紐約文化﹐不是芝加哥文化﹐也不是落山磯文化﹐是美國的文化。這種文化不是一種狹隘的競爭﹐不是一種深淵的知識﹐也不是一種無止境的野心﹐而是一種自得其樂地寬厚﹐滿足和洋洋得意﹐外加一些山野村民式的浪漫。
  
  其實﹐大部份不上電視﹐報紙的普通美國人都是這麼生活的。美國的小鎮文化代表著美國的文化﹐至少﹐代表著很大一部份美國的文化。下面﹐我來介紹美國的小鎮文化。我要說的這個小鎮叫“水碼頭鎮”。是我居住的小鎮。這裡有深遠的歷史和獨特的鄉村文化。這個小鎮裡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構成了和美國大城市迥然不同的風格。這樣的小鎮是美國無數小鎮中的一個﹐這個小鎮裡的人和事都是普通美國人的故事。可以算是風土人情﹐也可以算是人文歷史。我覺得認識美國文化﹐恐怕應該從認識這些普通美國人開始。而我因為認識了他們﹐又產生了一些對我們自己文化的思考。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在這些小鎮文化裡生活的經歷其實是很有趣。如果說﹐這裡有不同的文化的衝突﹐那衝突也是緩和的﹐雖然﹐常常又是很深刻的。
  研究美國小鎮文化﹐可以看到一些根植於不同文化中的人類共同性和差異性。

1.水碼頭的“父母官”

  水碼頭(Waterford)是一個很小的鎮子﹐在賓西法尼亞州的西北角﹐離伊列湖不遠。伊列湖是五大湖中最不老實的一個﹐一年裡能有小半年不停地製造出大雪和冰凍來。伊列湖沿岸被稱作是“冰雪皮帶”。水碼頭就是伊列湖劃出的那條“冰雪皮帶”上的一只小鎖扣。大雪一下﹐“小鎖扣”就看不見了。這個“小鎖扣”是那麼小﹐小得只有一個紅綠燈孤伶伶地立在大雪裡﹐一會兒睜開紅眼﹐一會兒睜開綠眼﹐百無聊賴地看守著全鎮惟一的一條小短街。
  
  可是﹐如果誰想把“水碼頭鎮”從美國的版圖上忽略掉﹐恐怕美國的歷史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水碼頭是一段歷史的起點﹐並且﹐在三百多年後﹐還一直保持著那個起點的原貌。水碼頭的人不喜歡變化﹐不喜歡革新。水碼頭的人珍惜他們曾經擁有過的﹐並且還一直保持著的歷史。

  水碼頭議政庭的議員們堅決不同意在他們這條惟一的短街上開麥當勞快餐店或任何超級市場﹐連Seven11都不準開。多少年了﹐開快餐店的提議來一次被否定一次。水碼頭有一家結實古朴的紅磚餐館﹐叫“鷹飯店”。“鷹飯店”方方正正﹐賣上好的三紋魚和奶酪甜點﹐每到週一關門。水碼頭的人請客﹐婚宴都到“鷹飯店”。有“鷹飯店”就夠了。讓“鷹飯店”和麥當勞競爭﹐在水碼頭人看來是出賣傳統文化。

  “鷹飯店”的右邊是一溜古玩﹐當鋪﹐藥房之類的小店﹔左邊則是水碼頭全鎮的精華所在﹕一個綠色的牌子﹐和一尊華盛頓塑像。那綠色的牌子上寫著﹕

  “1753年12月﹐喬治.華盛頓帶着維吉利亞州長[英屬]給法國士兵的通知來到這裡﹐通知法國人他們正踏進英國的領地。據記載﹐華盛頓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公開任務。”

  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如果誰把水碼頭忽略掉﹐美國的歷史恐怕就不一樣了的原因。水碼頭是華盛頓走向公眾的第一個台階。雖然1753他還不代表美國﹐那時美國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他到水碼頭來﹐是代表英國與當時駐在在附近的法國人週旋的。但他已經是華盛頓了。據說﹐他就在“鷹飯店”裡吃過飯。

  水碼頭的人把這華盛頓的第一個“台階”年年打掃的乾乾淨淨﹐不讓年代的風塵沾染了歷史。每年春天﹐雪化了以後﹐水碼頭鎮的“父母官”們就會下令抬出一臺土炮﹐立在“鷹飯店”的馬路對面﹐讓男人們穿上三百年前的英軍制服﹐學著華盛頓當年的情景在短街上走來走去﹐巡邏。小孩子們就跟在後面挺著肚子﹐提腿﹐揮胳膊﹐學他們父親的樣子。等他們長大了﹐他們也要做這樣的事情的。雖然每年特意到水碼頭來回憶這段歷史的人大概不會超過三個。可水碼頭的人活著的是他們自己的歷史﹐不是給人看的歷史。他們自信而固執。有沒有外人來參與﹐對他們不重要。

  水碼頭有一個大湖﹐至今依然用的是法文名字﹐叫羅苞芙湖。湖很美﹐像個安靜的大姑娘。冬天的時候﹐“大姑娘”變成了“冰美人”﹐無數只灰色的加拿大大雁就停在冰美人的銀色大氅上過冬。“冰美人”的腰際飄著一條漂亮的"裙帶"﹐那"裙帶"就是“法國小溪”﹐不少水碼頭的居民沿溪而居。天一暖和﹐法國小溪就像一根浪漫的柳條﹐被春風吹拂著發了起來。綠色的水在人們的眼皮地下變寬﹐變亮﹐變得嫵媚宜人。這時候﹐水碼頭人的心也就會跟著春水綠了﹐跳得的像水面上停不安穩的蜻蜓﹐就想"茲溜,茲溜"亂竄。于是水碼頭鎮每年第一次聽政會就在這時候召開了。主持聽政會的人是水碼頭鎮區議員。他們是水碼頭居民的“父母官”。

  我去過兩次聽政會。聽政會又長又乏味。五個議員耐耐心心地坐在臺上﹐聽水碼頭的人抱怨著家長理短﹐柴米油鹽。我第一次去聽政會是因為好奇。會上討論住在法國小溪邊上的魚(Mr.Fish)律師開車撞壞自家小樓的事情。魚律師是鎮上最有錢的人﹐他的妻子是個漂亮的護士﹐聖誕節的時候﹐他們家的房子總是水碼頭掛彩燈最多的﹐紅紅綠綠﹐像藏在森林裡的童話木屋。但是﹐那年冬天下雪的時候﹐魚律師摔傷了腿﹐不能走路﹐他的護士妻子就跑到他家另一棟尚未完全竣工的小木樓裡﹐和一個幫他們蓋新房子的木匠好了。那木匠年輕﹐健壯﹐和護士在新房子的二樓會面。魚律師腿沒好﹐不能走路﹐就開了車緊追而去。听見他們在新房子的樓上談笑﹐气得怒發沖冠﹐又爬不了樓梯﹐就把車倒出來﹐又開得飛快﹐狠狠地向新房子撞過去。房子的一面牆倒了。從此﹐護士妻子就再沒跟魚律師回家。

聽政議員決定折呈魚律師﹐限期把被他毀壞的新房子修好或撤除。因為那倒塌的房子影響了歷史小鎮的容貌。至于魚律師妻子的離家出走﹐屬于私事。不在“父母官”的管轄之內。魚律師自己找律師解決。

  我第二次去聽政會﹐是陪山東某一小城市的市長訪問團去的。市長團想看看新鮮。那次聽政會是討論垃圾車幾點拖垃圾最合適和某段小路上挖開的下水道幾日完工。議員們仔仔細細地聽﹐還當場就用計算器算來算去。山東市長團的一行人聽得哈欠連天﹐沒聽完市長就站起來走了。出了市政廳﹐中國來的市長感觸頗深地說﹕“這裡的父母官盡抓小事。”言下之意他是要抓大事的。等到我告訴他﹐這裡的議員多是做義工﹐沒有什麼薪水的。比如說﹐我以前的同事寇根教授﹐教了三十幾年書﹐退休了﹐就競選當了議員﹐整天比教書的時候還忙﹐一年大概有七百美元的薪水。中國市長團的人感慨起來﹐說﹕“那他們也太認真了。”

  小鎮的人是很認真﹐因為他們過的是自己的日子。他們過的日子像我們老莊設計的“小國寡民”﹐他們的“父母官”卻又很像我們儒家的清官﹐“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要說“以民為本”﹐小鎮文化可真是“以民為本”的文化。我常想﹕如果陽光能從兩棵山核桃樹之間退回去﹐退到三千年前﹐我們老莊提出的“無為而治”﹔我們孔孟設想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大概就是這樣一種太平之道吧。

  水碼頭鎮可算是美國文化的第一步﹐從這一步走到今天才走了三百多年。等走到三千年後再看吧。

2. 水碼頭的農民們

  住在水碼頭鎮裡的居民多半是農民﹐而住在鎮轄區的居民﹐基本上全是農民。農民們種玉米﹐土豆和毛豆﹐還養一些馬。這一帶雨水充足﹐種什麼都長得水靈。雖然有了電視﹐電腦﹐農民的生活方式依然是農民式的。男人們大聲說話﹐女人們穿鄉裡鄉氣的花褂子。他們只關心收成和兒女結婚﹐不關心政治。在一定意義上﹐水碼頭的農民和中國農民有許多相似之處。水碼頭的農民大致分成三個宗派。
  
  第一派是艾密詩人(Amish)。艾密詩人是極端的自然主義﹐他們不喜歡現代科學和任何現代科學帶來的方便。他們電話不打﹐電燈不用﹐汽車不坐﹐以蓋房子﹐做木工﹐種田﹐做甜點心為生(鷹飯店的甜點心就是他們做的)。他們人數不多﹐但是一個抱得很緊的小宗族。想了解他們的生活細節﹐基本不可能。他們的圈子是打不進去的。他們只和艾密詩人來往。連他們的孩子都不上公立學校﹐而上艾密詩人自己的學校。所以﹐我對他們的了解只限於看著他們的孩子穿著黑衣服﹐戴著寬沿小帽﹐坐著馬車去上學。
 
 (續下)

台長: 東年
人氣(5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