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36年的林柏燕,在2009年12月月9日,離開他狂歌大笑過的人間。這是他生前最後一本書《東城檔案》的序,也是拼組他創作拼圖的最後一片華美。
任何時候想起林柏燕,只覺得他的音聲形貌,這樣豐富而鮮烈……
☆☆☆☆☆☆☆
漂流與依存 ☆ 黃秋芳
林柏燕出生時,父親十九歲。
這個十九歲的年輕爸爸常常強調「一個人如果非死不可,一定要死在六十歲才新鮮」;當四十一歲的林柏燕,襯著華麗的軍樂背景把父親送上山墳時,憂悒中也忍不住笑,他那堅持要「新鮮過一生」的父親,確實死於六十歲。
新鮮過一生,就是父親留在他的身體裡最強烈的印記。
他這一生也這樣焚燒著烈焰風華,無論順逆,都要想辦法譏諷一下、玩笑一下,讓自己到哪裡都開心。
記得有一次,我剛買回心愛的手工壺,發現壺嘴邊角碎了,心情沮喪極了,接到林柏燕電話,他在看不見的另一端意興風發地嚷:「再買過啊!」
一直到現在,任何時候約吃飯,他總喜歡興高采烈地問:「有沒有酒?」、「要擺幾桌?」
跟著這些聲音,想像著五、六十年前,這個青春縱恣的孩子,從遠遠遙遙的新埔山區裡走出來,國文系出身,精通英文、日文,不但翻譯了很多日文書,還擔任高中英文老師,能玩,善畫,有點無師自通的多面天份,讀各種沒有邊界的禁書,追最漂亮的妻子追到「狗都認識」,二十歲時和同班同學創辦《陌生人》文藝雜誌,二十七歲開始寫小說,流盪在相距幾萬公里的地球表土,深入幾百年間的文獻縱橫歷史……,彷彿生命,永遠青春無限。
這種無邊斑斕的青春華色,在他的文字裡,無論是人文的選材、廣博的見識、縱恣的批評、無奈的嘲諷、尖峭的趣味、鄉土的營養……,總是熱烈又駁雜地竄長出來。
流光走過一甲子,林柏燕的生命內在仍然青春華美。
1997年,剛跨過父親標示出來的「青春賞味期限」,六十一歲的林柏燕,整編《最後的探戈》(1989)裡的六個短篇,加上晚近成熟的代表作<南方夜車>,結集《南方夜車》,這是他短篇創作的代表性成績。
1999年,林柏燕創刊主編《新竹文獻》,長男結婚,長孫出生,他所依存的土地和家族,在不知道漂流過多少衝突掙扎後,才剛累積出一點點生命的圓滿。林柏燕卻在長篇小說《北國之秋》中,把一輩子關切過的議題、辯論和歷史場景,全都像尖刺一樣攤開,國族、政治、歷史、經濟、移民、愛情、文化、藝術……,這是林柏燕的人生故事,也幾乎是全台灣的速寫,包納了所有慌慌然追尋與失落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故事。
短篇舊作《南方夜車》的時空現場,集中在台灣小島,那些無邊涯的微小日常,像無可捉摸的煙氣,漂流到遠方;長篇新作《北國之秋》的場景漂流到迢遙北美,滾滾滔滔的宏大辯證,卻像拼圖,一點一滴還原林柏燕從青春延續到中年的質疑與定位,這種激烈動盪,反而為他那些難以整理的惶惶心事,提供了慢慢沈澱、安定下來的機會。
2002年,林柏燕六十六歲,生命走過激昂的中流巨浪,慢慢歸於平靜。
他整理1988年的經典舊作《策馬渡河》,重新以《西線戰事》的面目入列他的書寫行伍。這是他的小說書寫中最鮮明的風格標示,在紛亂的國共內戰裡,藉由荒寒人世的縱恣批評和無奈嘲諷,以及透過詳實的文獻掌握和個人的時代詮釋,浮刻出台灣地標。
穿走過《南方夜車》跨時空的流光長廊,透過《北國之秋》吶喊出來的熟年期叛逆抗爭,一直到《西線戰事》精緻的文學展演後,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期待著林柏燕醞釀已久的《東城檔案》,可以為他漂流一生的質疑與渴望,真實而深刻地找到生命依存的光亮。
很難想像,《東城檔案》定稿出版時,這個永遠不會老的「青春標本」,已經七十一歲了。
和這個七十一歲的「永遠的文藝青年」,一起沈溺在《東城檔案》初稿的討論與修改,不只一、兩年,實在放進太多情緒;加上在《北國之秋》出版前,為他寫了兩萬餘字的〈林柏燕放眼四方〉,可以說,對於他的作品,已然存輸定見。
《東城檔案》出版前,覺得應該為這一座放眼四方的最後宮殿,打造一把更好的鑰匙,刻意找來世居中部小鎮,沒有聽過客家話、不知道義民爺、不曾到過客家聚落的依雯,為《東城檔案》寫一篇導讀。
依雯是一隻「哪裡都可以落腳」的漂鳥,憂傷而美麗地在不同的角落,聆聽、同時也吐露各種漂流的歌吟。
她在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的碩士論文《新感覺派小說的頹廢意識研究》中的文本分析,我很喜歡。新感覺派和林柏燕之間的小說差距,不是南、北極,至少也差不多是赤道到極圈了吧?然而,我確信這孩子在漂流與依存的議題上,有一種少見的專注與倔強。
如果說,林柏燕的四方漂流,是為了在生命中找一個依存的居處,我更高興的是,他的作品,隨著時代遷衍,也在渾沌現世裡蒼茫漂流同時,有一個小女孩,跨越族群、語言、地域限制,在這逐漸被遺忘的台灣書寫中,不是為了活動企劃,不是為了論述學位,純粹在他的文字裡,找到閱讀的喜悅。
讀好作品,也讓更多的好作品被更多的人看見。這大概就是我們在漂流現世裡,最溫暖的依存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