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2-03 21:33:50| 人氣9,9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再看《巴比倫》:不想從夢中醒來的影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再看《巴比倫》,還是好喜歡,愛到不行。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一)《巴比倫》開場,曼尼等人為了將大象運到派對,弄得一身狼狽,大象飼主甚至慘遭大象排泄物攻擊。如果派對代表好萊塢光鮮亮麗的一面,大象代表電影(奇觀),那麼曼尼、卡車司機和飼主,就是電影圈裡任勞任怨的員工,付出許多卻未必能被看見。

(二)《巴比倫》第一幕結束於妮莉走出派對,高聲慶祝得到演出機會。屋外朝陽升起,一如妮莉事業即將起飛。這一幕是要跟電影尾聲妮莉走入黑暗的畫面產生對比。此外,傑克在片中第一次出場是走進派對,他最後一次出場則是走出派對,也是對照。

(三)傑克跟曼尼說要重新定義電影,要創新,要不斷推陳出新。傑克發表完他對電影的崇高理想後,突然從二樓陽台摔入一樓水池。這場戲暗示了傑克日後的結局:以為可以跟著電影一起進步與成長,沒有料到電影確實如他所願地開創新局,但他卻被進步的時代給淘汰了。

(四)妮莉對曼尼說她討厭在冰淇淋上加料的人,那會破壞冰淇淋原本的味道。一直在做自己的妮莉,就是不加料的冰淇淋,她認為外界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束縛(規則),會毀掉她本身的特質。妮莉對曼尼說她想要向家鄉的人證明自己能夠成功,想要跳舞一整夜也不停歇。電影尾聲,不願改變自己的妮莉,跳著舞,緩緩消失在黑夜之中。妮莉以冰淇淋比喻自己真是太精準,冰淇淋的融化速度極快,一如妮莉的爆紅與殞落,很快化成一灘水。

(五)妮莉跟蛇搏鬥一幕看起來搞笑又瘋狂,導演卻突然把鏡頭對準傑克,拍下他眼神中的落寞。電影裡,妮莉自稱為「王」(她在姓氏前加了La,有了國王之意),而傑克是電影圈身價最高的王者。傑克演出歷史大片的高潮戲時,導演同步剪輯妮莉表演一秒鐘落淚的奇觀。傑克與妮莉被擺在同一個位階上,他們是明星(表演者),曼尼與其他人只能是旁觀者。看著妮莉與蛇搏鬥卻鬧出笑話的囧樣,傑克彷彿感受到了什麼,銀幕上的王者何時變成了人們眼中的丑角?妮莉的糗態預告了傑克即將到來的命運,只是那個時候的傑克還不知道下一個被人嘲笑的小丑,將會是自己。

(六)曼尼與傑克和妮莉最大的不同,在於電影之於曼尼只是一場夢,夢醒了,他還能好好地活在現實世界。但傑克和妮莉不是,電影就是他們的現實,電影淘汰了兩人,他們便失去活著的目標(立足之地)。

《巴比倫》尾聲,曼尼帶著假鈔去找黑道老大,想要解決妮莉惹出的麻煩,沒想到事跡敗露,曼尼遭到黑幫老大追殺,他決定帶妮莉逃往墨西哥,當曼尼幫車子加油,妮莉跑去參加加油站後方的派對,此時正是夕陽西下的魔幻時刻,影片染上一層暈黃色的浪漫情調。妮莉對曼尼說她不想離開洛杉磯,曼尼則向妮莉告白,並要妮莉嫁給自己。眼前男人如此愛著自己,讓妮莉深受感動,決定接受曼尼的愛。

這一大段戲,像不像是一部最最通俗的好萊塢電影?

曼尼跟妮莉在加油站派對的畫面,讓我想起傑克拍攝的歷史片一幕,同樣是黃昏時刻,同樣上演著純潔無瑕的美麗愛情。但別忘了,劇中導演跟傑克解釋他眼前的愛人只是幻想,並非真實。傑克演出的愛情戲,即是曼尼與妮莉的愛情影射,妮莉是曼尼的幻想情人,是不真實的,曼尼太著迷於「電影」,以至於分不清虛實。

記得曼尼第一次拜訪傑克家時,他對於傑克奢華的家發出讚嘆的反應嗎?記得傑克主演的有聲電影台詞,他在片中反覆對女主角說:「我愛妳、我愛妳、我愛妳!」而曼尼向妮莉求愛時,也是反覆說著:「我愛妳、我愛妳、我愛妳!」是的,曼尼在無意識中,把自己想像成傑克(崇拜的對象),幻想自己是電影裡的男主角。

《巴比倫》的劇本看起來鬆散,實則環環相扣,前後呼應。當曼尼在加油站派對跟妮莉求愛,妮莉自責為曼尼惹出無數麻煩,她為此感到愧疚,但又被曼尼的真情所感動而落下眼淚。一秒落淚,並且混雜著羞愧的情緒,不就是妮莉在戲中戲那段「落淚奇觀表演」的重現嗎?而這也更進一步強化了曼尼與妮莉關係的「戲劇性」(不真實),像是在說曼尼與妮莉的愛情,就只是一場戲,一段幻想。

《巴比倫》後段令我想起伍迪艾倫的《開羅紫玫瑰》,關於一個看戲看得太癡迷的影迷,以為自己可以跟銀幕上虛構的角色(明星)談戀愛。曼尼即是米亞法蘿在《開羅紫玫瑰》片中的角色化身。《巴比倫》尾聲,妮莉走入黑暗中,代表電影(美夢)已經落幕,戲演完了,該回到現實。

妮莉離開後,鏡頭切回到曼尼身上,他跟要一起逃亡的伯爵催促,要他趕緊將東西收一收跑路,此時,曼尼看到桌上擺著伯爵的個人獨照,原來這個在片場發放毒品的小人物也有著明星夢,曼尼拿起伯爵的個人照,大門忽然被踹開,黑幫老大派來的殺手槍殺伯爵(又一個被好萊塢吞噬的小明星)和他的倒楣室友。曼尼嚇得跟殺手討饒,他對殺手說:「我什麼都不是,我只是一個墨西哥人。」這一刻,曼尼不再假裝自己來自西班牙馬德里,不再假裝自己是英雄是電影裡的男主角,他承認自己就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殺手饒了曼尼一命,曼尼衝出伯爵的住家,遍尋不著妮莉的蹤影,為了活命,曼尼不再追尋妮莉的下落,只想趕快逃離兇案現場。

《巴比倫》片中,曼尼曾跟妮莉說:「看」電影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去大西部或太空冒險,或是深陷黑幫鬥爭之中。曼尼說電影裡有角色死去,但他們並不是真的死去,他們只是假裝死去。曼尼是一個愛「看」電影的影迷,他的好萊塢經歷是一場電影夢。夢醒了,浪漫愛情,英雄本色,也就瞬間消失無蹤,直到下次重返戲院,這場夢又會再次復活...

(一)默片年代,傑克和妮莉的「聲音(名望)」響亮。走入有聲年代,反而被「噤聲」了。

(二)《樂來越愛你》片中,賽巴斯汀跟蜜亞約在戲院見面,遲到的蜜亞走上戲院舞台找尋賽巴斯汀蹤影(美國觀眾好 Nice,居然沒有把蜜亞趕下舞台)。這場戲暗示了賽巴斯汀與蜜亞的不同,她是明星,而他只能仰望她。類似的橋段也出現在《巴比倫》的曼尼和妮莉上,妮莉在派對狂舞,眾人將她高高舉起,鏡頭帶到曼尼,他也是在仰望妮莉,她是明星,而他只是影迷。

(三)《巴比倫》開場,曼尼跟妮莉說電影最棒的一點,就是它可以讓人安心做夢,又不用擔心死亡。如果我們把《巴比倫》視為曼尼的「電影夢」,那麼從他第一次與妮莉見面開始,就已經將自己當成「電影男主角」(英雄角色),出手幫忙妮莉解圍,第二次跟妮莉見面也是如此(兩人在紐約巧遇,曼尼從人群中救出妮莉)。之後,曼尼不斷想辦法幫助妮莉,這樣的英雄人物,理當要能抱得美人歸,但要注意的是:曼尼在《巴比倫》的設定,比較接近「反派」,無論是騎在馬上開槍威嚇抗議勞工乖乖聽話,或是暗中拆散妮莉和朱菲,或是要求薛尼塗黑臉上鏡等,曼尼對他人其實是無情甚至殘酷的,而在浪漫愛情電影中,反派通常無法和女主角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四)瑪格羅比演出的《從前,有個好萊塢》,讓現實生活中死去的莎朗特得以順利活了下來。《巴比倫》則讓年輕的妮莉如流星般殞落。《從前,有個好萊塢》強化了電影的造夢特質,歷史可以被改變,幸福快樂的生活可以在銀幕上延續。《巴比倫》熱愛電影,但它不忘強調電影圈的黑暗面,傑克對曼尼說:「片場是世界上最魔幻的地方。」這句話並不全然的正確,或說,對於擁有名聲與財富的傑克來說,片場是世界上最魔幻的地方,但對於薪資遭到壓榨、不小心被道具刺死,或是悶死在收音間的工作人員來說,片場一點都不魔幻(現實得很)。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台長: hatsocks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