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12 11:33:04| 人氣130,820| 回應2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金馬影展《少年Pi的奇幻漂流》:文字V.S. 影像V.S. 想像。(三度更新)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少年Pi的父親在印度小鎮朋迪榭里開了家動物園,讓他比別的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親近、觀察不同的動物們。
70年代末,印度經濟迅速衰退、政治環境紛擾,父親為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決心收掉動物園,帶著家人移民加拿大。
一行人與準備賣給美洲各大動物園的動物們,共同搭上奇桑號貨輪告別印度老家,怎料貨船竟在浩瀚太平洋中央翻覆,僅有Pi登上救生艇,逃過船難。
失去家人的Pi,一方面要打起精神對抗氣候千變萬化的自然力量;一方面還得應付同在救生艇上的其他落難乘客,他們,喔,應該說「牠」們分別是:鬣狗、紅毛猩猩、斑馬,和一隻名叫「理查.帕克」的孟加拉老虎。
為求生存,救生艇串成一幅殘忍的食物鏈圖騰:鬣狗吞了斑馬和紅毛猩猩;理查.帕克則吞了鬣狗。
最後,孤舟上僅剩理查.帕克和瘦弱的少年Pi存活。
面對猛獸威脅,Pi必須想辦法馴服這頭體積龐大的孟加拉虎,必須讓牠知道,誰才是救生艇上的主人....。




改編

由於自己非常喜歡《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原著小說,因此觀賞李安導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前,心情頗為忐忑,擔心無法獲得早前閱讀小說時的滿足感受;幸好步出戲院一刻我鬆了口氣。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既是改編自長篇小說,故事必然有所刪減與補述;刪減的部份包括少年Pi在印度生活時與幾位心靈導師間的互動、海上漂流過程,淡水的製造與取用、自行搭建的二號救生小艇的組合與擴編、食物取得的艱難與身體狀況起落的變化.....;小說裡,作者大篇幅書寫主角生存環境的改進,只為讓讀者更加了解Pi的困境與他的努力不懈;而在電影中,觀眾或能注意到救生艇背後的自製小艇不斷改變著形狀,卻很難明白外觀有所變化的二號小艇,其實象徵著Pi的成長與茁壯。
然而文字與影像本有差異,文字需用較多篇幅讓讀者了解主角生活的「狀態」,視覺影像只需用一支寫到僅剩下一小截筆蕊的鉛筆,便說盡海上生活錙銖必較的重要性。
我其實頗喜歡李安導演的改編,現實環境的困頓幾乎都用畫面一筆帶過(讀過小說的朋友比較能明白這一眼晃過的畫面代表的意義),卻花很多篇幅呈現Pi與上帝、阿拉或印度神明的對話與質疑,既然導演著重在挖掘與開發Pi的心靈世界,那麼畫面便無需寫實,顏色便得以繽紛燦爛;《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影像美地讓人屏息,很難想像這部作品大半在咱們台中老機場搭建的泳池內拍攝完成,電影動畫以假亂真的技術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稍稍記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與小說之間的幾處更動,讀過小說並看過電影的朋友們可以做個比較。
首先,電影版大量刪減Pi和他幾位心靈導師的互動,卻加入一個美麗女孩阿南蒂角色,有了愛情有了牽掛,Pi的遠颺就多了惆悵;小說中,Pi第一隻親手殺掉的動物是飛魚,電影版則改成體型較大的鯕鰍,其實小說版也有Pi獵殺鯕鰍的橋段,但為控制影片長度,故把小說中Pi殺掉飛魚的難過心情和殺掉鯕鰍的感恩心情給結合在一起,而這正是改編劇本必要的取捨,文字化影像,要的是視覺上的震撼,殺掉一隻「小」飛魚的震撼絕對不若「大」鯕鰍來的有效果,《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原著小說這樣寫著:「鯕鰍臨死之前的掙扎也是奇觀,牠身上散發出一連串的閃光,藍的、綠的、紅的、金的、紫的,各種光芒彷彿霓虹一般在牠身上閃爍....」,當初閱讀這段文字便有感觸,化成影像時更是動人,將死亡與色彩作了漂亮的連結,鯕鰍顏色逐漸黯淡與死去,卻是Pi與孟加拉虎生命的延續。
另外,《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有一座狐獴棲息的神祕小島,書中沒有描述小島的模樣,電影倒給了小島一個形狀非常有趣的外觀,大家不妨注意一下;小說花了不少篇幅描述Pi在小島生活數日的狀況,電影這一部分也是帶過,有點小小可惜,底下會補述我對「神祕小島」的想法。
電影片末,《少年Pi的奇幻漂流》出現一句台詞是小說中所沒有的,我喜歡這句新增的對白,它幫觀眾提味了這個關於「信仰」的故事的力量。




信仰 (底下有關鍵劇情)

Pi對前來調查船難的兩位日籍保險調查員說:「奇桑號是1977年7月2日沈沒的。」
「對。」日籍保險調查員回答。
「而我這個唯一的生還者是在1978年2月14日到達墨西哥海岸的。」
「沒錯。」
「對於這之間的227天,我跟你們說了兩種版本的故事。」
「對。」
「兩個都沒解釋貨船為什麼沉沒。」
「沒錯。」
「兩個故事對你們也就都沒有差別。」
「這倒是真的。」
「你們不能證實哪個版本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只能相信我說的話。」
「大概吧。」
「兩個版本裡貨船都沉沒了,我全家人死了,我也受了不少罪。」
「對。」
「那麼請告訴我,既然兩個版本都沒有差別,你們也證明不了孰是孰非,你們是喜歡哪一個故事?哪一個故事比較精彩,有動物的還是沒有動物的?」
岡本先生:「這個問題倒很有意思.....」
千葉先生:「有動物的。」
岡本先生:「對,有動物的故事比較精彩。」
派.帕帖爾(Pi):「謝謝,老天終究是有眼睛的。」

記得第一次閱讀《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我以為這只是一本關於「人和老虎」共同在海上生活餘200日的奇幻故事,可是小說結尾這突來一記回馬槍,打的我暈頭轉向,每每讀起這段對話都忍不住落淚感嘆。
Pi的船難故事有兩個版本,一個講述人與孟加拉虎一同生活227個日子的奇蹟之旅;一個故事講述人與人類一起渡過227個日子的殘暴與血腥。
一個是人定勝天的傳奇與勝利;一個卻是人間煉獄的直視與苦痛。
一個是信仰帶來的慰藉;一個卻是心靈從內到外的全面掏空。
「謝謝,老天終究是有眼睛的。」Pi的話語聽來簡單平淡,卻包藏著他五味雜陳的心情,既是對人性(也是對自己)的持續抱有信心、亦是盼望所有犧牲者(母親、家人、受難者)能夠得到安息;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故事裡,沒有絕對的壞人(人或動物或自然),只有生活必會面對的挫折、意志不堅、犧牲.....,以及最終尋回遺落許久的信仰與勇氣。

至於電影版,「你是喜歡哪一個故事?哪一個故事比較精彩,有動物的還是沒有動物的?」Pi對來訪的小說家如此提問,作家回答Pi說:「我喜歡有動物的那個版本。」
Pi聽到後微笑著說:「所以你跟隨上帝」,這是書中沒有的對白,可是我喜歡。
選擇怎樣的版本界定了你/妳內心的信仰強度,Pi的怒海倖存,到底是個奇蹟還是個悲劇?端看我們面對苦難的態度。




食人島

Pi和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好一段時日後,突然發現一座位於海中央的神祕小島,島上棲息著大群狐獴,狐獴白天會在島上的淡水湖覓食,夜晚則返回樹上睡覺;營養不良的Pi和孟加拉虎「理查帊克」抵達小島後,便在島上定居下來,直到某天Pi發現一顆藏在神祕果實中的人類牙齒....。(小說裡Pi總共找到32顆牙齒,電影只找到一顆)
Pi跟訪問他的作家說:「某個漂流的可憐蟲比我早登上這可怕的海岸。他抑或是她在這裡過了多久?幾個禮拜?幾個月?還是幾年?他究竟在那座空中城市度過了多少孤寂的時光,除了狐獴之外沒有人作伴?他有多少美好的夢想破滅?有多少希望成空?有多少憋在心頭的話沒能說出口?他忍受了多少寂寞?面對了多少無助?而在這一切之後,得到了什麼?又有什麼值得?」
我喜歡《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原因之一,在於不管故事多麼奇想、多麼難以解釋真偽,它總能讓讀者思考並反問自己:「如果我在海上漂流百日,好不容易發現一座可以供給食物的小島時,我會否就此定居下來?」
電影中,Pi喚這座神祕的小島為「食人島」,我卻認為曾經居住在島上的人類並非被小島吞噬,而是被「苟且度日」的心態給吞噬掉;「食人島」象徵著生活中的苦難,因為不願面對困境、因為害怕踏出下一步,所以選擇逃避、選擇姑息,直到被隱匿卻未曾解決過的困境給吞食或「同化」。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版保留了小說中對於食人島的描述,可惜礙於影片時間長度,Pi「看似」僅在島上住了短短一天時間,唉,我以為若能稍稍拉長Pi在島上生活的日子(誘惑),更能凸顯他後來決心選擇離去的堅毅與信念(不管誘惑多麼強大,我也要尋回自己的生活,這其實也是信仰的一種表現)




理查帕克

看過電影或小說的朋友便知道救生艇上的動物各自代表一個書中/電影中曾經出現過的人物角色。
母親是紅毛猩猩、台灣船員(王柏傑耶!)是斑馬、法國廚子是鬣狗,而Pi則是孟加拉虎「理查帕克」。
「理查帕克」是Pi的另一面性格,就像他說:「他(法國廚子)喚起了我的邪惡本性,自私、憤怒、無情。」
當社會規範不再具有牽制性、文明禮教與階級崩解,則人的本性/獸性便容易竄出。
擁有獸性不代表卑劣,反將人類拉至與萬物同等地位上,我們並不特別優秀或低下,都是宇宙的其中一個環節;電影中,Pi在神智彌留之際看見海面映照出星空、宇宙、又分裂出各種動物樣貌,在在說明我們與宇宙與其他生物之間緊密不可分的關係;萬物一體的觀念其實在李安導演的《胡士托風波》也能看到喔。

不可諱言,閱讀《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說比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更讓我感到震撼,這是改編電影的原罪,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其實已經自行架構出一部「想像」中的電影樣貌,當想像成真,當文字化為影像,有人得到滿足有人感到失落;於我,《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版至少有兩大特點大勝小說版,其一,瑰麗色彩與如夢似幻的海上景觀,不管是湛藍海水倒映星空的深邃、或是金黃海面倒映著Pi與孟加拉虎的身影、或是全黑的銀幕上,僅僅只有那一葉漂流的小舟,搖搖晃晃,既渺小又無助;《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影像讓我坐在漆黑戲院內,感動著也驚嘆著,這是一部屬於大銀幕的作品,也是一部體現電影造夢極致藝術的作品。
另一個《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版勝過小說版的特點,即是我們得以在大銀幕上看到孟加拉虎「理查帕克」的真面目。
當初聽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要拍成電影版,我就萬分期待看到「理查帕克」的身影,李安導演和他的幕後團隊果然沒讓觀眾們失望,銀幕上的孟加拉虎一出場便搶盡觀眾目光,那光滑毛色和炯炯有神的雙眼、集優雅與殘暴與不可預期於一身的動作舉止,實在是太太太太迷人了。
動畫團隊給你們一個大讚啦,肯定花了不少時間研究貓科動物的習性和聲音表情吧!(養過貓的朋友一定會愛上「理查帊克」啦!!!)
再者,李安導演將Pi和「理查帕克」的情感戲處理地細膩動人,當我看到Pi獲救時大哭並抱怨「理查帕克」怎能頭也不回的離去時,我也是淚水直在眼眶中打轉;Pi的淚水不只是悲歎孟加拉虎/另一個本性的不告而別、也是傷懷始終來不及跟撫育並陪著自己一同成長的父親、母親和兄長的道別吧。
我想Pi一定很想跟他的家人說:「謝謝你們,讓我成為這樣的人」。




血腥

要說我對《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片最大的失落,應該是它對於暴力的刻意迴避與保留。
一如Pi的父親為了教導他:「動物的反應是我們人類情緒的投射」課題,故意讓Pi見識瘦弱山羊如何被「理查帕克」給吞食的殘忍;銀幕上,觀眾們只看見Pi的驚恐表情和聽見山羊的慘叫聲,卻沒看到山羊到底如何被「理查帕克」賜死;而在救生艇上,鬣狗攻擊斑馬和紅毛猩猩或「理查帕克」攻擊鬣狗時,畫面也是一閃而過,沒有渲染、沒有殘肢四散;到了影片尾聲,李安導演選擇讓觀眾「聽見」Pi述說的第二則故事,刻意不「呈現」事件的真實樣貌;我理解李安導演不願讓觀眾看見「事實」的用心,不只為讓電影始終帶有一抹「奇幻」色彩,也是為Pi保留他對家人們殘存的美好回憶。(非常溫情的李安啊!)
只是在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我內心默默希望影片能夠「有一場」戲是殘忍的、血腥的、足讓觀眾在心理產生陰影;因為通篇的詩意與抒情,讓影片似乎少了點沉重的份量;就像鹽巴可以提出水果的甜味,一點點的血腥與殘暴,也能提煉出成長的可貴吧。




李安

我在兩年前書寫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讀後感想文中寫道:
『據聞李安先生有意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改編成電影,心中既是喜也是憂。
這是一則精彩、矛盾、衝突、帶有奇幻史詩風情的絕妙故事,擁有撼動人心的賣座元素。倘若改編得當,足讓觀眾在步出戲院後,仍深陷在Pi的驚險歷險中。
只是,要如何表現宗教對男孩內心的影響(強烈信仰、天下一家的包容與樂觀態度)、如何闡述男孩在漂流期間,心境/行為的轉折與變化?
啊!李安先生,真心希望你能接下改編工作、衷心期待你能將這個好故事,給細膩地轉換成美麗(殘酷)的影像啊!』

兩年後李安導演果真將《少年Pi的奇幻漂流》給拍了出來,對於影片的改編成績,我持肯定態度。
儘管我覺得電影前半段的節奏稍嫌拖拉,一如劇中小說家曾問Pi說:「嗯,那個可以讓我相信信仰的故事呢?」,小說家語氣中的略感不耐,其實也是我的觀感,到底哪時才要進入正題啊?(不過電影版真的已經刪減很多小說情節了);另外,我覺得《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動物演員(動畫)比真人演員還來的搶眼,飾演Pi的年輕演員Suraj Sharma首次登上大銀幕便獨挑大樑,這是個危險的選擇,因為整部片子超過半場時間都須仰賴Suraj Sharma的演技撐場,可惜Suraj Sharma並非演技底子紮實的Tom Hanks(《浩劫餘生》),部份段落都可看到他在情緒拿捏上的用力過度與青澀;然而上述的缺點都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甚至認為若無事先看過小說,該會對電影有更多的震撼與感動,以及更少的抱怨與失落吧。
因此,無論你/妳有無讀過《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說,這部集合好萊塢一流團隊,特效、美術、音樂、攝影、劇本、導演...各方面都具水準與娛樂性的作品,絕對不容錯過啦;喔,記得找銀幕大一點的戲院看片,銀幕越大震撼保證越大!(考慮電影上映後去追IMAX版本!)




後話:

其一,
孔雀女明星在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說:「當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出現台灣的字樣時,我忽然覺得好感動喔。」呵呵,我可以理解這樣的心情。
只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仍在後製階段時,曾傳出政府官員質疑電影劇照看不出台灣景緻、水湳機場內打造的造浪水池無法成為觀光勝地、政府資金輔助沒法幫台灣宣傳等等聲音;嗯,如今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嗎?(嘖!!!)

其二,
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我一直覺得飾演Pi父親的Adil Hussain好眼熟,直到出了戲院細想才想起這個演員長得有點像Eric Bana耶!
所以Eric Bana是李安導演欣賞的演員外型囉?或許導演認為方正臉型比較有堅毅、正派的氣質吧,呵呵。





大家覺得他們長得有像嗎???

其三,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海上漂流場面讓人印象深刻,如此真實的造浪場面如何拍成?
原來幕後的造浪顧問是Steven Callahan,一個曾在大海上獨自漂流76天的倖存者,一個熟悉海洋、畏懼海洋、也鍾愛海洋的人物。
據說李安導演在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除邀請Steven擔任顧問外,也要求演員和工作人員必要閱讀Steven的著作《漂流:我一個人在海上76天》;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不難理解導演何以希望大家都能讀過《漂流:我一個人在海上76天》,因為它同樣是一本講述信仰與勇氣與自我追尋與反省的故事。
所有喜歡《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說的朋友們,不妨延伸閱讀Steven Callanhan的《漂流:我一個人在海上76天》吧。
《漂流:我一個人在海上76天》一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橋段是我一直以為漂流在海上,只要看到大船經過,打個信號燈或煙火便能獲救,結果書中內容顛覆了我的觀念,原來在廣闊的大海上,就連信號燈或煙火也可能微小地不被注意到,經過的船隻與船員們除非24小時盯著大海觀察,否則很容易就錯過求救訊號;嗯......,海上漂流真是好恐怖的事情啊!!!

延伸閱讀: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不願面對的真相?
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21293490



補述:

相隔兩個禮拜後,再次走進戲院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小補述幾個點。

其一,觀影過程,觀眾反應非常熱絡,理查帕克從帆布下衝出來一幕嚇壞不少觀眾;散場時,我刻意放慢腳步聽群眾討論影片內容,大半持正面意見,有不少人承認自己哭了出來;另外,我注意到本片的觀眾年齡層分佈頗廣,從小朋友到上年紀的伯伯阿姨都有,看來台灣票房應該不會太低。

其二,第二次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更多細節映入眼中。
Pi的兩種不同版本故事在影片前半段已經預埋了梗,例如Pi逃生時,救生艇一端就坐著法國廚師;後來Pi在海上漂流數月,餓到神智彌留之際,低頭看進水面,水中映出的倒影正是理查帕克;人與虎,成了兩樣不同性格的對照,如此神似又如此相異。

其三,我依然喜歡理查帕克的毛髮與動畫處理,尤其片末失去光澤的毛髮顏色相當逼真,明年奧斯卡的視效獎應該入圍有望吧。

其四,第一次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我對印度少年Suraj Sharma的演技小有微言,這次觀賞,我的接受度莫名提高不少;更妙的是,第一次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我的第一個哭點落在Pi抱著理查帕克那一幕,第二次觀賞,哭點居然還往前推進,我在母猩猩遭受攻擊時就落淚了。
難道拋掉首次觀賞時的高度期待,才能還原電影本身的魅力?
不管如何,《少年Pi的奇幻漂流》看了兩次,第二次帶給我的驚喜更高,證明影片禁得起反覆觀看吧。

其五,看完這部電影時,有沒有人真的拿香蕉做實驗,看看香蕉會不會浮在水面上啊?我超好奇的說!!



補述2:

我居然又看了一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儘管是第三次觀賞本片,依然無法減緩我對這部作品的喜愛,許多橋段仍深深感動了我。

之前讀了一篇很有意思也有見地的影評:
http://blog.chinatimes.com/dodobear/archive/2012/12/05/4411063.html
文章指出Pi在漂流期間登上一座有著女性形狀的神祕島嶼,他大啖島上的植物根莖、老虎吞了多隻狐獴的段落,其實象徵著Pi食母的過程;這篇文章詳實地透過情節與聯想,引導讀者認同與接受食母的可能性與確定性。
當初讀完文章,我認為作者論點確實很有可信度。
今日三度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我決定拋棄食母論述。
其一,我願意相信這世界上真有一座有著女性(神祇)形象的奇怪島嶼,莫名地漂浮在海中央,上頭有著沙漠動物、有著夜晚會發酸性化學物質的池水;而Pi登上島嶼,確實是冥冥中自有一股神祕力量(巧合)幫助了他和理查帕克,讓他們得以飽餐一頓,並擁有力氣撐到順利登上墨西哥海岸線。

其二,Pi將阿南蒂繫在他手腕上的紅線給繫在小島根莖上,象徵著他的感恩,感謝生命得以延續,感謝天無絕人之路。

其三,影片結尾,拜訪Pi的作家說:「你確定要讓我寫這個故事?」
Pi說:「當然,這不就是你來找我的原因嗎?」
後來Pi的妻子返家,作家意外地說:「我不知道你結婚了。」
Pi表示他有個心愛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孩子。
作家笑著說:「所以你有個圓滿的結局。」
Pi說:「這已經是你的故事了,所以結局要由你來決定。」
我們或許無法解釋海中央為何會憑空出現一座奇異島嶼,然而我們又為何一定非要求一個「合理且符合邏輯」的答案?是否非要親眼見到才能相信奇蹟?相信世界上有些事情超乎想像?
對我來說,島嶼是個禮物,是個短暫的避風港,亦是Pi為能重返人類世界,提起勇氣踏出安適生活的意志展現。
「結局要由你來決定」,我決定《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個關於奇蹟與求生的故事,而我愛著這個故事。

台長: hatsocks

開眼電影網
hatsocks,

您好!
拜讀您近期的精采影評,
請問是否同意讓我們轉載

-2012金馬影展《少年Pi的奇幻漂流》:文字V.S. 影像V.S. 想像。
-2012金馬影展:《鬼店之237號房》:打開一扇門之後。
-《我的母親手記》:本片不容錯過啊!!!

這三篇優質影評,至開眼電影e週報與更多的影迷分享呢?
屆時將會註明作者與出處連結,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e-mail與我聯繫,感謝您!

開眼電影網Thom
2012-11-12 11:51:57
版主回應
好的,沒問題。:-)
2012-11-13 09:17:16
山羊鬍
寫的很詳細,看完電影再看此文有了更多的了解。
好看的電影,也是我覺得繼『阿凡達』後,唯二值得拍成3d的電影;但看完後有兩點小失望:1.男主角與斑馬猩猩應該多些不捨與分離的戲份,這樣在回馬槍後回想才會有更強的衝擊!2.成年後男主角的樣貌........,只能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XD
2012-11-12 14:32:18
版主回應
這片真的畫面太美了,很值得去大銀幕捧場。
另外,成年後的男主角長得不錯啊,雖然不是帥哥,但是他的臉還挺耐看得說~~~
2012-11-13 09:18:44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2012-11-13 10:52:47
版主回應
謝謝小天使~~~XDDD
2012-11-13 14:53:10
ALLURE
抱歉,最後一段有誤:
「一個曾在大海上獨自漂流"67"天的倖存者」
2012-11-23 01:14:40
版主回應
真的!!!謝謝,我馬上來改~~XD
2012-11-23 10:23:48
Nathan
香蕉卻實會浮在水上
2012-11-26 02:25:17
版主回應
哈~~了解~~~XD
2012-11-26 17:05:39
mk
香蕉真有人實驗哦
以下是實驗結果,是會浮起來的!!
http://www.guokr.com/question/393524/
2012-11-26 16:54:47
版主回應
感謝連結,大家都好有實驗精神!!XDDDD
2012-11-26 17:05:24
Lillian
您的影評很詳細, 很精闢, 看完電影再看您的文章, 讓我一再咀嚼, 對內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這兒怎沒法按讚呢?!

在他獲救後, Pi說了一段話但我忘了精確是怎麼說的, 大意是: 當你在絕望的時候, 上帝正看顧著你; 當你在...的時候, 上帝正看顧著你.....
(實在記不起來), 我想我勢必要再去看第二次了!

總之, 謝謝你的分享~
2012-11-30 01:42:14
版主回應
Lillian,
謝謝您的留言。
我覺得一部好電影值得看第二、三次,因為可以不斷挖掘出新的觀點與細節來,很棒。:-)
2012-11-30 16:36:58
翁怡臻
我今天也進了戲院看第二次, 這次是看imax 3D, 畫面更立體~超好看! 這次看得比第一次更仔細!
結局的回馬槍仍然令我深深回味再三!!
2012-11-30 17:46:05
版主回應
哇!!看IMAX應該很過癮吧!!!
這片的效果真的很適合在大銀幕觀賞啊~~
2012-12-01 14:36:51
Depp
這真是一部相當吸引人的作品,我迫不及待地要去購買小說了!!!我在一周內已經看了3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體驗,特別是拜讀了版大的文章,我心中終於有了呼應,是否能分享版大的文章在FB讓好友一起欣賞呢??
2012-11-30 23:55:57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留言,少年Pi我也有興趣再看一次,純粹想知道在IMAX看是何感覺,呵呵。
另外也歡迎您轉載與分享文章,只要有註明出處和連結即可喔。:-)
2012-12-01 14:35:47
剛剛看完pi深受感動的人
看完後上網來觀看影評回味,這篇心得實為寫得最好的一篇!謝謝板主分享心得!
2012-12-02 02:52:48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留言與鼓勵,歡迎多回來這個台子逛逛啊~~
2012-12-03 15:13:47
沒看過小說
其實很多人提出
相信第一個故事的人代表你心中有信仰
你又提到主角最後跟日本人說的那句話
讓我倍感壓力...
還好導演沒給那麼強勢的感覺
不然我覺得 我真的是pi的爸爸
大部分人都是吧?
看到事情想到的就是這科學合理嘛?
2012-12-02 04:53:48
版主回應
我想大部分的人理性面都是傾向第二個故事,但是感性面都偏向第一個故事吧。
畢竟我們總希望生活不是那樣的悲苦啊~~
2012-12-03 15:13:19
Water
『一個是人定勝天的傳奇與勝利;一個卻是人間煉獄的直視與苦痛。
一個是信仰帶來的慰藉;一個卻是心靈從內到外的全面掏空。』

我很喜歡台長的這兩句,完完全全的把兩個故事的內涵給道出,決定了人內心的信仰與否。
已經看完PI兩個星期了,到現在看到你的影評還是讓我無法從電影的情節脫離,可見這部片的影響力真的很大!
大海就是反映了人生的苦難,能不能踏出腳步向前,
全在個人的一念之間,真的學到了很多!
很喜歡台長的文章~謝謝你的評論分享~讓看完的人能夠更加明白PI所帶來心靈之旅中的意義!
2012-12-02 11:05:42
版主回應
Water,
謝謝您的留言,希望有更多朋友可以去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確實是一部讓人感動的佳片啊!
2012-12-03 15:12:09
Joseph
台長您好,我覺得您這篇影評真的非常精彩! 想跟您請教一下。是不是要看過小說才能看的出第二個故事才是真的呢? 看其他人寫的什麼人與動物的和平共處,low到我都不想去看了。直到看到您這篇,才讓我確定要買票了。現在還想確認是不是要買小說來讀。非常感謝您的解說,我覺得您的功力不輸文學院教授喔!
2012-12-03 22:37:02
版主回應
Joseph 你好:

謝謝你的留言,我覺得電影拍出視覺的感動,小說則透過細膩的文字讓讀者更能深入主角的內心世界;喜歡電影的朋友,回頭閱讀小說,可以更豐富觀看電影時未曾注意到的細節處理;我的建議是:既然還未讀過小說,那就先看電影吧;看完電影後確定自己喜歡這個故事,再去找小說來讀吧。:-)
2012-12-04 09:32:39
lily
版主分析的很透徹很深入,讓我有想去讀原著小說的慾望。可否借臉書上分享:) 會標示出處與連結!希望更多人能夠一起去體驗這個故事^^
2012-12-04 16:21:17
版主回應
Lily,
謝謝您的留言,歡迎分享,也希望更多朋友去觀賞這部作品~~
2012-12-04 16:23:56
espoir520
Pi劇中的食人島,最後幻化成一綠色的仰躺人形,此應該是印度教中"毗濕奴"(Vishinu)的象徵。
Pi劇中曾經多次提到這位印度教大神,該島給了Pi跟R.P.在飄流中豐沛的物資補給,且以蓮花(Vishinu神像右手持蓮花)暗示PI不要沉溺這暫時的安樂所,還要再往終善之地前進...可說是Vishinu幫助Pi度過海上的窘困並鼓勵其前進,因此最後在離開島時,該島便示現Vishinu的仰像。關於Vishinu仰像(仰躺於巨蛇阿南德斯之上),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kathmandu.im/vishnu-temple-budhanilkantha/
2012-12-20 11:12:42
版主回應
謝謝你的留言與資料補充喔~~~:-D
2012-12-21 15:54:34
Phoeby
之前看到關於"吃母說"的看法,內心覺得十分空虛啊!雖然句句鞭闢入理,但就是不深得我心.畢竟有許多方式可以解釋一座避風港的...
看到站長的影評後,讓我才得以喘息
我也十分純粹的相信有這麼一座島

仔細想想,若說第一個故事是理想的極端
那麼吃母說其實也是一種現實的極端
即使在書中是這樣明示主角吃了母親也罷
但我相信李安導演想給我們的
肯定是純粹的和平與希望

雖然吃母說有一連串的象徵物體
但我相信這些象徵物體也可以代表希望與愛
端看你怎麼想

所以相對於小說寫得有些絕對以外
我更喜歡李安導演所呈現的少年PI

也謝謝站長的分享,讓我可以再更堅信希望的存在
2013-01-09 02:34:48
版主回應
其實小說也沒有非常清楚的點出哪個才是真的故事。
很多事情說破了、說實在了,就沒有轉圜的餘地,李安導演的開放結局,其實是給影迷們一個喘息的溫情結果;悲觀或樂觀,真的端賴我們如何去解讀生活中的不同困境。
2013-01-09 10:13:59
秋天
終於去看了少年Pi, 而且和往常不同, 沒先看過版大的推薦文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老實說以前只喜歡飲食男女, 連拿了導演獎的斷背山, 都無法引起共嗚

可我真心喜歡這部電影, 3D特效的如幻似真, 讓人見識了科技帶來的無限可能, 話說阿凡達, 根本不想去看它玩3D 特效

李安透過中年Pi的話, 這已經是你的故事了,所以結局要由你來決定, 是很有高度的, 導演把故事拍出來了, 一千個人看有一千個不同的解釋或體會, 只有觀眾自己才能決定要相信哪個版本, 要怎麼去思考其中深意

少年Pi有不同的信仰, 完全不排斥, 他的父兄都因此笑話他, 在漂流過程中, 他找到了真正的信仰, 即使瀕臨絕境死地, 仍能安然接受, 我沒有信主, 但可以從影片中看到一個少年信主的成長


看這部片子我沒哭, 反而開心的大笑了好幾次, 一開始的法國游池變成印度的小便, 少年pi宣示地盤, 理查帕克狂野回敬他...

在出事前, 派看過異鄉人, 想必他對存在的哲學是有所思考的, 片中的書寫是出路, 札記被風吹走, 再也不能書寫後, 派的獸性越來越強,這是否也是一個象徵, 沒有文字的抒發, 人的理性會消失, 獸性會出現^^
2013-01-16 00:52:28
版主回應
秋天,
還好你沒先看我的文章,不然驚喜度會少一半吧,呵呵。(我看電影前也習慣不先爬文,都等電影看完、寫完才去讀他人的文章)

「看這部片子我沒哭, 反而開心的大笑了好幾次, 一開始的法國游池變成印度的小便, 少年pi宣示地盤, 理查帕克狂野回敬他」<------讚喔!!!!我喜歡這個觀察!!!!!

一部電影丟給一百個人看,可能會有一百種不同的感想跑出來。
第一次看得時候覺得李安拍的很好,但好像少了點什麼東西;第二、三次再看,喜愛程度卻是往上堆疊。
李安導演說:「少年Pi在各國映演時,都是第二週票房優於第一週,大家都是一開始反應普通,而後慢慢加溫。」
我想,我也是那樣的觀眾之一吧。

很高興你也喜歡本片,握手!!希望這部作品在世界票房可以繼續衝高啊~~~(邁向5億美元大關囉!)
2013-01-17 15:01:10
秋天
版大:
很多電影都是看了你的文才想去看看, 少年Pi因為打定主意要去看電影, 怕先看文後會有某些先入為主觀念, 反而少了期待和驚喜, 因此就等觀影後才迫不及待的來看看你的大作


還想再去看第二次, 第一回是在信義威秀看3d數位版, 不知版大有沒有推薦的戲院

突然想到少年pi和母親很親近, 和父親較疏離, 在他獲救時, 因為理查帕克頭也不回離去, 他說有時沒有好好道別是一種遺憾, 就像他沒有好好和父親道別一樣

李安影片中, 慣以父子衝突, 壓抑的情感為主軸( 推手, 喜宴), 少年Pi 只有在他獲救時才提起父親, 雖然只隻字片語, 可是也能發現昔日李大導的思想脈絡, 一點個人淺見, 版主勿笑
2013-01-18 00:45:20
版主回應
秋天:

我之前在國賓大廳和日新的IMAX看,兩家戲院都不錯,不過好像都已經下檔囉。
也許可以試試板橋的IMAX或是其他比較大廳的戲院,畢竟這片真的是越大銀幕看起來越過癮。

李安電影總是充滿親情糾葛,少年Pi如此、綠巨人、胡士托、斷背山也是如此,也許家人是導演最放心不下的一環吧。
謝謝妳的分享,閱讀妳的留言,也讓我多一分不同的見解。
2013-01-18 15:54:32
秋天
版大:
剛看到一則消息, 明天(1/19)
李安會去台北欣欣秀泰戲院,在下午1點20分場次映後及4點映前,向影迷致謝。他計劃與家人提前圍爐,預定下周赴美為奧斯卡衝刺。


如果版大有空可以去看看


少年pi上映時, 家中剛好有些事來不及去西門國賓看大廳的電影

我很喜歡西門國賓, 因為從小就在那裏看電影, 在很古早的年代, 它只有一個超大的大廳,最好的座位是20-22排的中間...


謝謝版大的貼心鼓勵, 你一字一字寫下的電影觀感, 在很多時候應該也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開啟了許多影迷們"眼界"
2013-01-18 23:26:39
版主回應
秋天:
呵呵,我星期六那天有事,所以沒有「再」看一次少年Pi,可惜啊,不然聆聽導演親自講這部作品應該很有意思吧!!

我很喜歡在西門町看電影,因為幾家龍頭戲院的大廳真的就是大廳、大銀幕,像是國賓、樂聲、日新等;總覺得看電影,就該看大銀幕啊!!XD

謝謝妳的鼓勵啦,寫文有時候挺孤單,但是每每看到流言與分享,心裡都很開心呢!感恩!!!!
2013-01-21 10:51:26
little
電影跟小說"已"不是同一個故事了。
這是李安的"能力"。

順便一提:配樂很像一部韓國片"歡迎來到東莫村"久石讓配的。
2013-01-25 10:53:08
版主回應
我沒有看過歡迎來到東莫村哩,所以不太確定配樂有多像,單就電影來看,音樂和影片確實搭的很不賴。:-)
2013-01-28 11:32:46
Spring
我想,無論是第一個、第二個或是第三個故事說法,都不是李安要留給觀眾去爭論的本質。為某個說法搭配電影畫面解釋很有趣,但是不要忽略,人永遠只傾向自己想的,再延伸到只見自己所見的。我更相信,無論pi是否食母,無論他的宗教為何,李安要觀者找到的是心中的信仰,祂不必是單一神祉,因為那可能是感恩,是愛。如果結局由我來決定,這會是個關於愛、恩典和信仰的故事。我感恩的接受這個故事在心裡生根。ps.個人很不認同第三個故事作者所說:「pi這樣的人,選擇信仰,只為了逃避問題。」XDDD
2013-03-02 00:11:12
版主回應
哈哈,誠如您所說的人都傾向自己想的事物,因此不同解讀都代表著個人內心信仰的差異。
儘管我也沒有完全認同那位作者的論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解析很有意思,為我帶來截然不同的視野與想法。:-)
2013-03-03 21:11: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