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29 09:08:46| 人氣6,5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茉莉的最後一天》:看見一切又什麼都沒看見。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妳長大以後想要當什麼?」
「我要當收銀員。」
「…妳怎麼這麼沒出息啊,收銀員?要當會計師,懂嗎?」

北一女資優生茉莉跳樓自殺,母親想瞭解女兒自殺原因,不斷翻看女兒遺物、拜訪茉莉的心理醫生、並藉助科技回溯女兒生前記憶,拼組出悲傷的真相......

其一,《茉莉的最後一天》開場用母親放置在女兒房間的監視器,表現母親對女兒生活作息的高度掌控,母親監看茉莉的一舉一動卻看不見女兒內心世界的失衡與哀傷,看到了一切又什麼都沒看到,才是母女相處的最大悲傷

其二,《茉莉的最後一天》和《媽媽的遙控器》都有科幻情節,但都不太能說服我;母親讀取茉莉記憶時,鏡頭依然是旁人觀看茉莉的視角,實在有點奇怪,倒是片末呈現茉莉眼中的母親時,才首次使用茉莉視角,觀眾才明白母親對茉莉的影響(其實所有的記憶片段都用茉莉視角,會讓觀眾更清楚茉莉的心境變化)

話說,茉莉眼中的母親一幕,對白超驚悚,然而鏡頭和剪輯有些呆板,看到這一幕時,我內心有閃過:「如果交給《黑鏡》團隊處理,壓迫感應該會更強大吧。」

其三,《茉莉的最後一天》沒有第二集那樣大鳴大放的情緒,尹馨的表演是全片亮點,她的矜持她的冷漠她的偏執以及她的悲傷,都有打動我;飾演茉莉的王淨,演出雖然不差,但礙於劇本關係而顯得情緒太過單一(少了其他面向的情感);飾演父親的雲中岳,老天爺,他為什麼都不會老(完全看不出來他已經67歲了耶)

其四,失去了才懂得真心擁抱的可貴,《茉莉的最後一天》最後一幕頗有力量。




其五,茉莉的父親和妹妹角色不夠厚重有點可惜,尤其是妹妹角色,她對姊姊又愛又恨又心疼又嫉妒(畢竟是活在姊姊陰影下的人)以及對母親的討好與反抗等複雜心情若能寫得更細緻更能與茉莉的選擇做出呼應,影片的衝突與戲感會更強大。

其六,茉莉的自殺,一,讓我想起是枝裕和的《幻之光》,關於跨過生死界限瞬間的決定性心情;二,羅賓威廉斯主演的《春風化雨》片中,也有個聰明感性的孩子,因為遭受家人的打壓,無法逐夢無法獲得父母親的肯定而走向死亡;三,喜劇影集《六人行》有個段子:

「我以前就跟妳一樣(渾渾噩噩生活),直到有天我看了一部改變我的一生的電影,妳有看過《春風化雨》嗎?」假摩妮卡。
「有啊。」摩妮卡。
「我覺得那部電影超級的.....無聊,我的意思是,最後那個孩子自殺了,只因為不能參與話劇演出?搞什麼?拜託,等個一年,離家然後參加社區話劇團演出不就好了?我走出戲院後心想,我浪費了永遠拿不回來的兩小時生命,那個想法震撼了我,也讓我學會及時行樂!」假摩妮卡。

其七,《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三部作品在我心目中的排名依序是:《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媽媽的遙控器》;聽說喜歡《媽媽的遙控器》的朋友大半不喜歡《貓的孩子》,喜歡《貓的孩子》的朋友,大半不愛《媽媽的遙控器》?印象中有看到網友說《貓的孩子》太戲劇性太不真實,但是《貓的孩子》劇中人物們很歇斯底里的反應、很誇張且極具傷害性的對話、親屬間的各種比較級、以及想要讀好書卻怎麼都讀不懂的精神壓力等,都有讓我感到「熟悉」與「寫實」。

我有在想,自己喜歡《貓的孩子》勝過《茉莉的最後一天》與《媽媽的遙控器》,或許因為自己不夠聰明,所以對成績普通的孩子較有共鳴,反觀好學生的故事之於我都有點距離感;當然,我們可以從剪輯、劇本、敘事手法、場面調度、演員表現等不同面向來討論一部作品的優劣,只是當電影跟我們的現實人生產生連結時,就會擦撞出戲劇外的火花吧。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台長: hatsocks
人氣(6,583)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台灣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孔雀》:比一點點再多一點點就好。
此分類上一篇:《命帶追逐》:你要拿什麼來抵押人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