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1 09:55:43| 人氣9,9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妖怪文豪怪談2:後日》:比幽靈更加恐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妖怪文豪怪談2:後日》是一部不太像鬼片的鬼片。
一對年輕夫婦喪子多年,兩人始終沒能從傷痛中走出。
某日,孩子鬼魂突然返家,夫妻倆喜出望外,重享天倫之樂;與幽靈相處的七日,有爭執、有徬徨、有失落;也有歡笑、釋懷、解脫。
待孩子再次離去,夫妻倆心中的遺憾與怨懟,彷彿消弭了些....。

是枝裕和導演的《妖怪文豪怪談2:後日》,維持著導演一貫風格:敘事緩慢,劇情缺乏強烈戲劇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乍看清淡似水,然隨故事持續推演,散落四處的瑣碎事件,慢慢拼湊、牽連起各個角色的性格、彼此關係與感情厚度。
《後日》令我想起導演前作《橫山家之味》,同樣有早逝的孩子及父母親對骨肉無法放手的眷念;不過《橫山家之味》的母親僅能在心底默默思念著逝去兒子;而《後日》的孩子,卻換化成幽靈返家,陪伴父母親渡過一小段奇異時光。
我忍不住將《後日》視為《橫山家之味》的續篇,以為導演藉由這個故事給所有經歷過喪子(喪親)之痛的人們,一刻心靈撫慰的溫柔。
有趣的是,映後座談上,一名觀眾提出本片和《橫山家之味》間似有若無的關連性,導演說:「當初選擇這個故事時,我並不認為兩者(《後日》和《橫山家之味》)有何共通性。直到影片拍完後,才覺得這兩部影片似乎有些相近。」
呵呵,儘管拍攝前絲毫不覺影片追尋著前作之路,卻在完成後才看出彼此的關連性。
我想每位創作者窮極一輩子,都在追尋著相似的感動吧。(一如李安導演就算拍《綠巨人浩克》,還是會在故事中置入他著迷的父子關係!)

《後日》不像鬼片,倒像家庭通俗劇。
幽靈男孩的出現,觸發埋藏多年卻始終沒有爆發的家庭戰爭。
第一日,男孩來到家中小坐,家人短暫相處後,男孩又速速離去。
母親責備父親不該跟兒子介紹新妹妹(夫妻倆又生了一名孩子),更不該說妹妹長得跟哥哥很像這件事,令好不容易返家的孩子感到忌妒與不快;父親則指控母親當年在孩子病重時,說出兒子可能無救的悲觀言語。
這兩個爭執雖都只有點到為止,卻深刻勾劃出「人」的複雜性。
原先夫妻倆都覺得不該介紹新生女兒給兒子認識,表面上是為顧及兒子感受(害怕逝去的孩子以為自己「可以」被取代);實際上卻是他們心底自然產生的愧疚感:擔慮新生女兒的誕生會令他們逐漸淡忘早逝的兒子。
說到底,我們都害怕遺忘。
遺忘什麼?
父親在外漫步時,聽見別人家孩子的咳嗽聲而忽然感到心驚(不該遺忘的死亡);擅寫童書的編輯意外道出父親童年曾被母親拋棄的事實(不該遺忘的恥辱);鄰人小孩意外失蹤(不該遺忘的失去).......。
因此,父親之所以遲遲無法從喪子傷痛中走出(總定時造訪孩子墓地),一部份原因,不正是父親對生母當年抉擇的抗議嗎(害怕成為如生母般的人)?
幽靈男孩的出現,也迫使劇中夫妻面對他們從未(或刻意迴避)討論過的深沉恐懼:即是對生活、生命表現出的「無能為力」的態度。
例如父親無法改變生母拋棄他的事實;又或者疾病帶走許多孩子性命,失去孩子的恐懼普遍存在所有家庭之中,然而不管人們對孩子的愛有多麼地龐大,都無法戰勝死神的殘酷。
《後日》有兩場戲,遙相呼應地讓我心頭一酸(一震)。
影片開場未久,從墓園漫步返家的父親,經過一段隧道,感覺身後似乎有人尾隨著他,忍不住回頭探看,卻只見一片空蕩;同樣場景與動作,在片尾兒子從父母家住處離開,換他走進那條隧道,同樣駐足、回首,背後仍是空無一人。
隧道啊,象徵著兩個不同空間的連結。(陰/陽界)
父親與兒子的駐足回首,不都是對親人最最不捨的依戀表現,他(父親/兒子),是否跟上了我的腳步?他,是否還願意陪著我返家?他,是否不會拋棄我?他,是否會永遠記著我?
或許我們面對死亡、拋棄、失去、疾病感到「無能為力」,但至少,對家人的愛,卻是確切而真實的存在吧。




映後座談會上,有人問導演為何會選擇改編室生犀星的作品呢?
導演回答:「一般人想到妖怪或幽靈,都會覺得他們很可怕。可是我覺得願意跟幽靈一起生活的人更加可怕。」(我喜歡這個回答!鼓掌!!!)
憶起《後日》開場,父親在摯子墳前祭拜,離去時,隱身小徑樹叢窺視一名男孩玩耍,男孩的父親探頭問他為何常常偷看這名孩子,父親抱歉地說:「我沒有惡意,只是希望他(男孩)有空可以來我家坐坐。」(兒子若無過世,應該就是這名男孩的年紀吧!)
父親離去後,背後跟著一名男孩尾隨著他返家。
導演刻意不明白指出孩子來歷,反在後場安排一場關鍵爭執戲,讓觀眾看到「母愛」的偉大,或說執迷?
父親質問母親:「妳怎能確定這個孩子就是我們失去的兒子?畢竟孩子去世時才1歲啊,妳如何確定孩子長大後就是這副模樣?」
母親辯解道:「我是他的母親啊,我當然能認出自己的孩子。」
是嗎?母愛真能跨越時空限制,看出孩子的任何變化?又或者,她(母親)只是不願承認這名男孩可能是附近貪玩的小孩,來此小住上幾晚,只為享受備受呵護的疼惜?(每次有人登門拜訪父親,這名男孩都會刻意躲避,彷彿在迴避著某個人、某件事。)
「願意跟幽靈一起生活的人更加可怕!」,當我們對一個人的「愛」遠遠超越恐懼時,其強大的力量不是帶來超級正面的回報(付出),就是超級負面的毀滅吧(佔有)。

《妖怪文豪怪談》是NHK製作的系列電視電影(分兩集,邀來四名導演、改編四部經典作家撰寫的怪談故事、拍成四部風格各異的短片),台北電影節邀來做大銀幕播映。
我只看了《妖怪文豪怪談2》,內含兩部短片分別是:《惡人》導演李相日執導的《鼻》和是枝裕和導演的《後日》。
李相日導演的《鼻》,老實說我不太喜歡。我覺得導演太早將劇中和尚的魔(對外貌的自卑導致他做出的悲劇性抉擇)給呈現出來,使得影片缺乏引人入戲的懸疑力量;也未能將人心的自私、歧視與和尚的神性與魔性對立做出更漂亮的對照。(《鼻》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小說,我沒讀過原著,故無法比較影片與原著的差異。)
至於《後日》,則讓我再次驚艷於是枝裕和導演縝密而又精緻的說故事技巧。
可惜的是,《妖怪文豪怪談1、2》在台北電影節的場次都已放映完畢。
喜歡是枝裕和導演的影迷朋友,可能得線上找找,看有無《後日》的完整影片可看囉。

台長: hatsocks
人氣(9,9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亞洲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武俠》:唉,我不當大哥很久了。
此分類上一篇:《到阜陽六百里》:離或返鄉,都是逃避與追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