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時候,東北季風開始吹起,越靠近冬天勢力越大。
如果在晚秋時,碰到強大的寒流,東北季風增強,就變成所謂的「九降風」。
這種風常常在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前後開始,所以叫「九降風」。
看完林書宇導演的「九降風」,情緒相當激動,片後跟山羊鬍討論影片時,聲調些微哽咽,實在丟臉,不得不強壓著情緒說完觀感,痛苦的很,哈哈哈哈哈哈哈。
「九降風」的故事很簡單,關於七名高中生的友情,和兩名女同學間的愛情,交織成一篇青春詩歌。
(九名角色,三名高一生、兩名高二、四名高三學生,說真格的,橫跨三個學年的友誼,在我學校裡從未見過哩....)
看電影前,不少格友都說這部電影讓他們重溫年少輕狂的往事;對於學生時代沒有太多記憶的我來說,「九降風」讓我看到的是:青春的脆弱和成長的顛簸。
電影從七個大男孩的友誼展開,大夥一塊去看職棒比賽,在球場上盡情吶喊,可是,裁判的判決,卻讓支持的球迷大怒,而紛紛將瓶罐丟入場內.....。
為何要用職棒來連結電影的時空???山羊鬍這樣問我。
我說:職棒是當年台灣很風行的運動,以職棒為背景,可以很容易地將觀眾帶回1996年的時代,尤其丟東西到場內抗議,更是所有職棒迷共同的回憶。
然而,當我重新回想電影的種種,忍不住要替劇本鼓鼓掌,職棒的點,抓的真漂亮。
原來,職棒提供的不只是背景交代,它更是拿來隱喻著劇中所有角色的愛恨情仇;職棒的興衰,對應的正是這群青年的起落啊。
開場七個大男生鬧場的畫面,既交代他們年少輕狂、血氣方剛,也代表他們最單純的愛好;日後,當朋友間有爭執時,要不要幫忙買票看球賽,馬上成了友誼考驗的象徵;而職棒傳出打假球新聞,正好是劇中幾位要角相互懷疑對方的開端。當打假球新聞鬧到高點、職棒面臨觀眾人數銳減的時刻,七名少年也正巧踏上人生分岔路的時刻。
「九降風」是屬於台灣的電影,台灣觀眾在這部電影能得到的感動,絕對遠高於其他國家的觀眾。
它試圖將觀眾帶回十幾年前的台灣社會,它很努力呈現那個年代的氛圍,不管是Call機、職棒、新聞主播張雅琴讓人難忘的髮型、阿妹、張雨生的歌曲、任天堂、棒球卡....等等等。
這些專屬於九十年帶的記憶,在電影中不斷出現,不斷撩動觀眾對過往時空的懷念。
然而,除去這些外在物品的記憶聯繫,真正讓我對電影感到到無法自已的,是導演林書宇的眼光和氣度。
(拍寫,我想講結局了,還沒看電影的朋友可以在此停步!)
因為林書宇導演,我感受到「九降風」吹來的暖意。
我非常喜歡導演處理劇情的方式,乍看輕描淡寫,但後勁卻很驚人。
劇中七名好友常去上學校天台吃午餐、聊天,一天,屋頂大門被人鎖了起來,他們只好爬女廁窗戶到天台,席間,還起了爭執。
到底是誰鎖了屋頂大門????導演故意不明說,卻在答案揭曉時,帶出第一個戲劇高潮。
高一學生謝志昇為了幫學長林博助(偷車)頂罪,而遭到退學處分,他離開時,暗戀他的女同學(紀培慧)難過地跑上天台找謝志昇,當她拿出鑰匙開門,答案才昭然若揭。
紀培慧的戲份一直不多,前半段都是她費盡心思地希望謝志昇不要跟壞同學混、希望謝能加入樂團,讓生活作息正常、希望謝能振作、用功讀書云云....。
然而,我們一直看到片尾紀培慧開了鎖,才明白她的用心良苦。
她是這樣深深地喜歡著這個男孩,可是,男孩終究沒能感受到她的用情,終究離她而去。
當鏡頭凝視著天台上紀培慧孤獨的身影、和幾張翻倒的桌椅,那心碎的力量,強大而有力。
導演對於氣氛的拿捏,頗得類型影片精髓。
光是七人小組頭頭曾希彥在昏迷前與朋友們的互動一段,就能看出導演對情緒掌控的細膩度。
他醞釀情緒的方式總能頭尾呼應,而非天外一筆的突兀。
曾希彥車禍後,帶著朋友回到他的住家,大夥喝著啤酒談天,他只是笑笑地看著這群好友同聚一堂,他臉上的笑容是滿足、也是欣慰,即將面對女友與他別離的曾,在朋友的身上,找到了生活的勇氣。
然而,因為車禍而腦震盪的他,上床就寢後,便再也未能起身。
當曾希彥在醫院過世時,窗外吹起了九降風,吹撫過每個他心疼的朋友身旁,朋友們沒能在醫院伴他走過最後時刻的孤寂,對照到他昏迷前朋友滿室的笑聲,一冷一熱,說得正是人世變化的感慨啊。
而電影的結局,讓我更加梨花帶淚,媽的,太狠了、太好哭了。
明明結局處理的頗冷靜,猶如羽毛般輕盈飄落,為何,看在眼裡,收入心底時,卻變得如此厚重??
電影開場是畢業生的襯衫、外加一個寫著體育用品的箱子。
當結尾出現同樣的畫面時,我們才明白,原來開場的衣服,是曾希彥好友湯啟進的畢業服,而那個箱子裡擺著的,則是曾希彥生前假冒棒球王子廖敏雄簽名的簽名球。
廖敏雄是時報鷹非常知名的棒球選手,96年職棒爆發打假球事件,涉入打假球風波的廖敏雄,馬上從棒壇的天之驕子,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
假球事件後,台灣職棒一蹶不振好一段時間,觀眾不能原諒廖敏雄,球團也將他驅逐出心愛的球賽。
小湯發現好友家中一整箱假冒的廖敏雄簽名球後,便帶著這箱假簽名球去屏東。
他要履行和好友的約定,要親自問廖敏雄是不是真的有送簽名球給曾希彥。(曾希彥曾送一顆球給小湯,並騙他說這是廖敏雄親筆簽名球~~~)
當小湯坐著火車去屏東時,導演交叉剪接了學校刻正在舉行的畢業典禮,哇,這又是一個很漂亮的對照,一邊是學校的畢業典禮,另一邊,則是小湯為死去好友、以及自己舉行的畢業典禮(告別式)。
當小湯抵達屏東球場時,他站在偌大的球場邊,心中正升起感嘆,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喊了他一聲:你在這裡做什麼???
回頭一看,就是被禁賽的棒球王子廖敏雄。
小湯又驚又喜,他說:怎麼今天不比賽嗎???
廖敏雄只是無奈地看著小湯,他笑著說:你來投球讓我打好了。
小湯馬上答應了要求,他拿出曾希彥的假簽名球,站上了投手丘,然後,投出。
鏘的一聲,球飛了出去,畫面暗了下來,接著,背景響起了張雨生的歌聲「我期待」。
通俗又煽情的情節,可以賺人熱淚,然而,能將通俗又煽情的情節處理出詩意,那是功夫。
雖然我老早知道廖敏雄有客串演出「九降風」、也知道張雨生的「我期待」會出現在電影中,但我完全沒有料到會是用這樣的方式呈現。
廖敏雄的處境來對照死去的曾希彥,是一個很出色的設定。
一個被球團放逐、一個被生命放逐;一個崇拜著廖敏雄,並假借簽名、一個則是棒壇王子,卻打假球。
當小湯拿著曾生前簽名的球投出時,廖敏雄奮力一揮,球和棒子的撞擊聲,啪地打進了我的心坎。
我們不知道這顆球飛多高、多遠,可是我的心裡都有了那麼一個畫面,那顆球咻地飛出天際,越飛越高,終於不見影子。
一顆球,居然能有這樣多重的意義:這是小湯獻給死去好友的禮物,也是讓失去舞台的廖敏雄/曾希彥,瞬間有了生/死/交集的安慰。
畫面結束時,張雨生的歌聲才緩緩漫出,我內心除了激動還是激動。
「我期待,有一天我會回來,回到我最初的愛,回到童貞的神采。
我期待,有一天我會明白,明白人世的至愛,明白原始的情懷。
我情願分合的無奈,能換來春夜的天籟。
我情願現在與未來,能充滿秋涼的爽快。
Say Goodbye Say Goodbye 前前後後,迂迂迴迴地試探。
Say Goodbye Say Goodbye 昂首闊步,不留一絲遺憾........。」
選用張雨生的歌,確實是神來之筆,既有感慨、又能呼應年代、更有一份青春逝去的沈痛傷感。
而那一聲Say Goodbye,便成了跟高中生活的道別、跟好友的道別、跟棒球場道別、跟張雨生、跟曾希彥、跟友情、跟學校、跟所有的一切道別,然後,我們只能往前走,逝去的人,成了一抹記憶,長存在活著的人的心中。
「九降風」裡,九個年輕演員非常亮眼,而且有不少個明星臉,怪的隆冬。
飾演謝志昇的毛弟,.....讓我聯想起以前好小子顏正國。
飾演曾希彥的鳳小岳,鏡頭非常愛他,根本就是小版的黃志緯。
而飾演曾希彥女友的初家晴,某些角度跟周迅有像哩。
哈哈哈,這幾個年輕演員的演技確實偶有生澀感,但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一絲希望,尤其是飾演小湯的張捷、飾演曾希彥的鳳小岳和飾演李曜行的王柏傑,很贊,未來值得好好期待。
「九降風」於我,是一部近乎完美的電影。青澀???有的。
它有很多小小的失誤,但絲毫不會干擾到我看片的情緒。
導演林書宇的第一部劇情片,就展現了清晰的思路,將多角色的故事處理地有條不紊。
缺點當然有,比如演員略顯青澀的演技、或是男性角色太突出,女性角色在電影裡相對地平板、還有,電影讓我想起了勞勃阿特曼的「銀色.性.男女」。
曾希彥的死因和銀色裡的小男孩因車禍過世的原因一樣;而「銀色.性.男女」片尾聯繫所有人的地震,則呼應到新竹的九降風。
雖然技法不見得突出,但能將故事講的流暢、又能面面兼顧,將故事說得極為完整,這很不容易。
許久沒有看過這樣好看的國片,「九降風」的好,大大彌補了我對「盛夏光年」或是「練習曲」等片的遺憾,它讓我看到台灣電影的新希望,更讓我對導演林書宇多了一份極高的期待。
由於感動的點太多,實在無法一一細述,只能在這邊大聲疾呼:趕快去戲院支持這部很棒的電影吧!!!大大大大推啊!
「九降風」台北部份只剩下光點之家(國民戲院)還有在演,一天只有演三場,所以看片前,最好打電話詢問一下正確的時刻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