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07 16:02:50| 人氣4,8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玫瑰人生--苦難與藝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高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加上短暫傳奇的一生,向來是電影公司熱愛的題材。
反正故事藍本已經有了,只要做到去蕪存菁的工作就好了。
但是,傳記電影要拍的好、引人入勝,又能夠在短短兩、三個小時內,講完一個人的生平,就不是個簡單的任務了。

法國歌后Edith Gassion生於1915年12月19日的巴黎。
她年紀尚小時,生活困苦,跟著賣藝父親到處流浪,偶爾唱唱歌,賺點小費。15歲那年,跟好友在街頭賣唱,認識了生命的第一個貴人Louis Leplee,他因為欣賞Edith豪邁、不造作的嗓音,邀請她到巴黎著名的Le Gerny’s酒店駐唱。
在那裡,她取了個藝名:M?me Piaf,在法文裡有麻雀之意。因為Eidth只有147公分高,看來確實像隻小麻雀,而得此名。
Edith在Louis的照顧下,灌錄了她的第一張專輯「鄉下姑娘」、酒店生意也蒸蒸日上。但美好時光並未持續太久,1936年Louis在家中遭人殺害,與他關係密切的Edith,則受到意外牽連,事業大受影響。
這時命運之神為Edith開啟另外一扇窗。Raymond Asso因為仰慕Eidth的嗓音,決意幫她渡過難關。他是Eidth生命中的重要導師,他教導Edith正確的發音、唱歌的情緒如何投入、歌唱時動作的擺動...,在他的調教下,Edith藝名改為Edith Piaf,重新出發。
這段時間,Edith拍了電影、灌錄許多專輯,在法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1947年,Edith來到了美國,身材嬌小的她,一開口唱歌,渾厚、率直的嗓音馬上征服美國聽眾的心,她的演唱會一場接著一場開,她與世界拳擊冠軍Marcel Cerdan的戀情則廣受媒體注意,愛情、事業兩全,Edith終於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然而,厄運再度降臨,Marcel Cerdan在49年因為空難過世,深愛著Marcel的Edith至此一蹶不振,她藉著施打嗎啡、酗酒,來減輕失去摯愛的傷痛。
酒精、毒品嚴重影響了Edith的身體,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終於到了1953年間宣佈休息,暫時退出舞台。
1955年,Edith接到奧林匹亞劇場的邀約(所有歌手的聖地),她努力振作自己,再度出發。奧林匹亞劇院的演出獲得極大的成功,鼓舞了她的演藝事業。
只是厄運依然不願放過這位身材嬌小的女伶,58年,她又碰上嚴重的交通事故,在修養數月後,Edith不顧醫生、朋友的規勸,堅持回到舞台,60年重返奧林匹亞劇院,演唱她後期最著名的歌曲Non je ne regrette rien,再度贏得人們的掌聲。
61年,年僅46歲的Edith便獲得Acad?mie Charles Cros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來表彰她精彩的一生。63年10月14日,這位深受病痛折磨的女伶病逝家中,享年48歲。
電影玫瑰人生,講的就是Edith Piaf顛沛流離的一生。既然是傳記電影,那麼,就要讓觀眾看到這位藝人的傳奇。
傳奇如何誕生與墜落,自然是電影能否吸引人的重點。
玫瑰人生的導演Olivier Dahan為觀眾示範了兩場精彩的傳奇劇碼。
第一場,是年紀尚小的Edith跟著父親賣藝,父親表演結束時,觀眾對站在父親身旁的她鼓譟著說:嘿,小女孩,妳會什麼表演?
怯生生的Edith有些退縮,父親卻在此時不斷催促她:快點表演,隨便什麼都好,不然群眾就要走了。
在父親壓力下,Edith不得以在大庭廣眾下開口唱歌,那小小的身軀不開口則罷,一開口就驚艷全場,圍觀群眾無不被她的嗓音所感動。
當她演唱結束,眾人無不鼓掌叫好,而向來嚴格的父親則帶著滿意又驕傲的神情看著女兒,他說:這是我女兒。
這場戲是電影的重要轉折,因為它象徵Edith信心的由來,因為唱歌讓她獲得父親的認同、也讓她找到未曾有過的掌聲,確立了唱歌在她生命的地位。
第二場傳奇,則展現了導演漂亮的剪接手法。
這段戲描述Edith經歷嚴重車禍,她準備重回舞台,重回歌手聖地奧林匹亞劇院演出。銀幕內外的觀眾無不耐心等待這段可以預期的高潮。
結果我們看到Edith在化妝室大發雷霆,大罵:我的十字架在哪?沒有十字架我就不上台演出。
話畢,Edith攤坐在化妝台前,雙手交握著,畫面此時停留在Edith的臉龐上,場景便漸漸淡出。
導演沒有讓觀眾在第一時間看到Edith在奧林匹亞劇院復出演出的高潮,我本來還在納悶這麼一個理當可以激勵人心的畫面怎麼沒有出現。原來,導演並非錯過了展現Edith生命力的機會,而是將這個片段給移到了片末。
電影尾聲,病入膏肓的Edith說她已經分不清時間,有時候小時候她的會出現在錯誤的時空、有時候她會想起了逝去的愛人、有時候又想起在劇院演出的一切....。
此時畫面另外穿插一段Edith接受記者訪問的畫面,記者問Edith喜愛的顏色、害怕平凡的人生嗎?最忠實的朋友為何.....,記者與Edith的交談有時成為背景的聲音、有時候又回到前景。
當記者問她:職業生涯最美的回憶?
Edith回答:每次幕拉起來的時候。
這時候,奧林匹亞劇院表演的畫面忽然剪入,Edith拿著她的十字架,準備踏上久違的舞台。在朋友的攙扶下,Edith緩緩步出休息室。
背景依然有著她與記者的對話:妳喜歡黑夜嗎?
Edith說:喜歡,但得燈光燦爛。
黎明呢?
Edith說:得有鋼琴跟朋友在身邊。
晚上呢?
Edith說:對我們來說,晚上就是黎明。
畫面重回到病重的Edith身上,她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眼淚滑落臉龐。
在Edith彌留之際,導演刻意將Edith最燦爛的一刻與最後時光剪接在一起,一邊是死亡、另一邊,則是重生。生與死;輝煌與墜落,只有那些微的差異。
然後,奧林匹亞劇院的舞台簾幕拉起,一束燈火照在空蕩的舞台上,台下是座無虛席的聽眾,Edith吃力地走上了舞台,她站在舞台中間,光束透過她的身軀,形成背光。
然後,她朝樂團示意,指揮家的棒子落下,Edith口開唱起Non je ne regrette rien!
這一刻,是電影最動人的時刻,所有的苦難、勝利、輝煌、失落,全部融合在銀幕內外。
Edith Piaf的歌聲,深深穿透畫面、穿透了所有認識她、或不認識她的觀眾心口。
苦難的人生,才能激發出璀璨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嗎?每次看傳記電影,我總會這麼想著。
就連昨天我跟輪A討論某個台灣音樂人時,也不免要提出這樣的見解。
幾乎(不是全部)所有偉大的藝術,都是在苦難中誕生。生活的顛簸讓藝術家們心志磨練地更加清明,敏感細膩的他們,用歌聲、做畫、寫作...來抒發自己的生命,他們希望心靈可以被聽見,他們將所有的情感投入創作中,他們用靈魂、用生命去換取人們的好感,換取一絲絲些微的感動。
究竟是藝術家美化了卑微的生活?或是卑微的生活造就了藝術家?
Edith Piaf的歌聲之所以動人,來自於她的早熟,在年紀尚小之時就學會替自己打算,所以,她必須用大喇喇的態度去嘲弄生活的不滿。她講話的時候總是不修邊幅、有時還嫌咄咄逼人,她總是大口喝酒、大聲唱歌。
她唱歌時沒有矯揉造作,為什麼要造作呢?生活已經這麼艱難了,幹嘛不當自己?
她總是很用力地唱歌,像要把胸口的不滿與悲傷,一吐為快。在她的歌聲中,我們聽到了率直與力量,聽到一股生命力,這樣直接跟我們對話。

飾演Edith的法國女演員Marion Cotillard(敢愛就來、未婚妻的漫長等待),精湛演出讓人眼睛一亮,這位曾經闖蕩好萊塢的女演員,除了在提姆波頓的大智若魚小小露面外,還跟羅素克洛合作演出美好的一年。
為了演出Edith Piaf這位傳奇歌手(現實生活中的Edith患有肌肉萎縮症),Marion Cotillard不但修掉眉毛、刻意駝背、扮老、扮醜外,當她演出Edith病重時,舉步維艱的模樣更是模仿地惟妙惟肖,極具說服力。
Marion Cotillard精彩的演出,讓人見識到她演技的爆發力(光是那場得知男友飛機逝世,突然崩潰的演出就讓人擊掌叫好囉)。雖然之前就有注意到她的演出,但是玫瑰人生還是讓我對她無窮的演技潛力大感訝異、驚喜啊!

喜歡傳記電影的朋友,應該會喜歡玫瑰人生,有藝術家的堅持、有傳奇、有愛情,保證讓大家看得熱血沸騰,同時熱淚盈眶。
但電影依然有它明顯可見的缺點,即是過度花俏的剪接。時空交錯剪接的手法不是首見,只是玫瑰人生的跳接實在太繁複了,常常上個時空和下個時空之間過場太快,觀眾還搞不清這是怎麼一回事,時空又變了!
而出場人物也常會陷入混亂的狀態,除了主要角色外,很多出現在Edith周遭的人物,幾乎不知道誰是誰哩,還好事後有上網查Edith的生平,才知道原來這個人是誰,那個人又是誰...,不然真是一頭霧水哩。
除去節奏上略嫌紊亂,玫瑰人生依然是部不容錯過的佳片,在此推薦囉。

下面連結兩首Edith的好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重溫這兩首經典歌曲!
第一首,當然就是玫瑰人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sUzR71wpQ&mode=related&search=

另外一首,就是她在奧林匹亞音樂廳演唱的經典好歌:Non je ne regrette rie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_QABS88nDc

台長: hatsocks
人氣(4,8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其他地區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悄悄告訴她-愛情,簡單嗎?
此分類上一篇:羊男的迷宮--一則哀傷的童話故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