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信仰--2007梧棲青少年新詩大展評審感言
農曆三月,要瘋的不祇是媽祖的迎神賽會,在梧棲,近年來已經慢慢地形成一種風潮--那就是對美的無悔信仰。
在梧棲鎮藝術文化協會的搖籃裡,繆思放心地生下了許多心愛的孩子;因為她知道「美」將在這裡獲得最大的呵護與成長--詩歌、音樂與繪畫(青少年新詩大展、露天星光音樂會與幼幼創意美展……)在這裡奔跑歡唱、揮灑出一片自由的新天地;這種生活的美學薰陶已經跟空氣、陽光與水分一樣地自然可親並且密不可分。梧棲人都深切地知道,藝術文化協會的諸多活動都在尊重前賢、提攜後學的倫理架構下,為地方的文化大樹培土、紮根;並且做開花的準備,在多年的努力參與之下,可以看見繁花遍地,果實纍枝。
而今年,很榮幸地,我又來參與<梧棲青少年新詩大展>的評選工作,評審們從近五百首的詩作中用心地挑選出來了一百三十多首作品集結;長期的總體觀察,可以感受得到--孩子們在多年的觀摩與創作之中,已經可以用新鮮的、充滿想像之美的語言傳達感情;在他們的成長根系中,詩的美好教養顯然又更加壯大了。
今年的新詩大展,值得一提的是,在百花競豔之中,評審們更發現一朵讓人眼睛一亮的奇葩--<夢>,這是梧棲國小五年級學生張銘仁的作品:原詩如下:
<夢>
有一天,
爸爸睡著了,
嘴裡有汽笛的聲音,
這是我載夢的輪船,
在頭腦裡開航了。
前兩句顯然平淡無奇,第三句把爸爸的鼾聲轉為高呼的汽笛,充滿著天真可愛的想像,汽笛聲響之後,載著夢想的輪船便在作者的頭腦裡啟航了。(爸爸的辛苦;勞累工作後睡眠的鼾聲,是為了讓孩子航向一個更開闊的世界。)括號裡面的文字是這首詩的一種解讀;詩的美,有時就是不說盡,而讓讀者自由去參與,去填補空隙,完成詩的美感想像。這首短詩緊扣著「睡眠、夢境、頭腦」與「汽笛、輪船、開航」兩組事物穿插編織,文字精練,意象統一,含蓄雋永。希望作者繼續努力,不要只當香那麼一次的曇花。
另外,還有附錄在最後的一首長詩<巷底巷>值得推介,全詩藉由街景與其間的人、事、物,體現梧棲在地生活的感情,寫得相當用心,這是梧棲國中三年級學生王長福的作品,一個年紀小小的國中學子對生活的土地竟然可以展現如此細膩的觀察與深情;真教那些高喊『愛台灣』而絕大部分不是充滿權謀就是利益交換的「有心人士」汗顏啊!因為本詩超過徵文辦法三十行以內詩作的規定,而評審們皆相當認可其用心,幾經討論,為避免遺珠,故收錄於後,特此說明;梧棲或能因為擁有這樣的孩子而更顯驕傲。
生活就是一種文化的體現,也唯有優質的生活場域才能凝煉出來高度的文化結晶。筆者很高興地又參與了今年新詩大展的評審工作,對我而言,這也是梧棲人文美的一種薰陶;我喜歡接近她,因為跟許多以商業觀光為導向、媚俗發展的鄉鎮比較起來,梧棲可以說是一個更為樸實可愛的所在;她悄悄地卸下前朝的金粉,隱隱地向福爾摩沙展現她人文的雍容大度。
而我們絕對可以期待一個本土的、自主的文藝復興時代即將來臨,因為梧棲人的--美的信仰。
文章定位:
人氣(937) | 回應(4)|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