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2010梧棲青少年新詩大展評審感言
不知道為什麼,每年的四月,我的詩心總會莫名地湧動起來?我推想這可能跟接近《梧棲青少年新詩大展》評審的日子有關;像月亮與潮汐幽微的相關。相關;鄉關——我童年的故鄉在鹿港左近,所以我與梧棲的孩子應該都有海風與鹽花薰染過的基因吧!緣分(鹽份)使然,有幸陪著梧棲青少年的新詩一起長大,十年了;我與這裡的孩子用海口音「童言童語」了十年,老實說,還真有點欲罷不能! (反過來說,我自思:十年都找同一個評審,我是不是也有一種「欲霸」與「不能」?)
面向大海——如果說「媽祖是海的特產」,在梧棲藝文協會的催生之下,青少年新詩儼然也已成為一道鬱鬱蒼蒼的人文風景線。在今年新詩大展的評審過程中,評審們有兩個特別的發現:首先是入選的新詩作品,國中學齡的孩子明顯在質與量上都有長足的進展,推想:《梧棲青少年新詩大展》已經在向十二歲邁進了,如果以一個人的成長紀年來說,確實應該也要進入青春期了;在梧棲人文活動的版圖上,這一塊欣欣向榮的溼〈詩〉地,確實是藝文協會提供沃土的功勞。
再來是入選的詩作有一個集中的傾向,可看出一些指導老師(例如梧棲國小的楊焜顯老師、梧南國小的胡雅姿老師……)的用心經營,謝謝他們在此圈養了一塊地,用文學想像之美認真灌溉,讓這方土地憑添更多姿彩——資訊快速流動的現代社會並不缺少知識,缺乏的是對知識運用的想像力;老師,不止是平面的知識傳授而已,更該是一種全人格的美感、情操培養與薰陶,那才是未來生命勃發昂揚永無止盡的資糧——當然更該感謝梧棲孩子們的熱情參與,沒有大家的努力耕耘,評審們就無立足之地。
陽光普照之後,也要響一聲霹靂。或許會有參加新詩大展的作者們覺得:我的同學寫得「那麼好」——為什麼卻沒有入選?因為評審們在這一片自然生發欣欣向陽的花海裡發現〈海浪〉、〈煙囪〉……等幾朵「美麗的塑膠花」——明顯的抄襲之作,缺乏自我彰顯的生命力;這已經在很多屆的評審感言裡提出過了,但卻一直無法根除這樣的稗草,評審們每年在新詩的海岸沙灘上都要撿拾一些千年不腐的寶特瓶、螫人腳的玻璃碎片。
年在朝元宮旁、媽祖慈藹目光的俯視下參與梧棲青少年新詩大展的評審工作確實是一項龐大的負擔(各位可以想想看,如果一天之內,媽祖婆要看七、八百份的奏章),月光已經照在千里眼低垂的眉梢上、順風耳的鬢角旁,媽祖婆遶境人間「大出巡」之後,鎮瀾宮的屋簷廟角上已經掛滿深沉的鼾聲——梧棲青少年新詩大展的評審們眼睛卻還在披星戴月忙個不停——對每一首兒童詩慎重如臨一份奏章;好像每個孩子都雀躍急於要交給我們一顆旺盛勃動的心臟——這是一種「甜蜜的負荷」,看著孩子們天寬地闊地長大,用真情的文字造船,迎向自由無垠的大海,眼眶裡的淚水也會回甘;啊!甜蜜的負荷——孩子們必然都要長大,體重當然會逐年增加,而我們只是蹲下來,暫時借他們一個肩膀「騎高高」,希望他們未來可以成為救苦濟難的媽祖,則我們這些扛轎人便覺得再累的付出也不枉然!
今年的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連續寫了十年的感言,有一種身體被榨乾之後心靈的盈滿,真是難以言喻的感受;我與《梧棲青少年新詩大展》已經結緣十年了,在他們「度晬」之時,我第一次跟他們感動相遇——我牽過他們稚嫩的小手、看過他們搖晃踏步的小腳、更聽過他們「臭乳呆」的牙牙學語——每說一句話,每學一個詞,我便知道他們更清楚、更寬廣地認識這個世界;為此,我對他們寄予無限的厚望;親愛的梧棲的孩子們,我知道你們將「給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因為詩,因為美、因為愛……
面向大海——
詩是梧棲新人文的一大版塊
是心靈的一方海埔新生地
美麗無邊的生命潮間帶
詩,在這裡勃發
美,在這裡昂揚
愛,在這裡滋長
看啊!
一首好詩剛剛退潮,另一首
好詩又
撲面而來
且讓我們睜開詩眼
拭目等待,全新一年的
春暖花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