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15 15:34:37| 人氣1,44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經濟發展與民生問題(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製上一篇談的是經濟成長來自於需求的增加,這一篇要談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是學自台灣的,以廣東省的深圳市為見立特區為經濟試點,從“加工出口區”的模式開始逐步發展外向型的工業經濟,一如過去台灣的高雄加工出口區一樣;慢慢從一個以農業立國的經濟模式逐漸轉變到以工業為經濟命脈的經濟模式。

由於中國沿海的省份物資較為缺乏,所以沿海人民相對的比較具有刻苦耐勞的本性,這個說法是對比中國內地東北或西南等地的住民,或者對比東南亞國家人民的民族性而來的。因為中國這些延海省份山多地狹,人口一多土地就不夠分配,無法靠農業過活,所以逼的這些地方的人必須另尋出路;於是在以前福建泉漳地區的人就移民到台灣,廣東潮汕一帶的人移民到東南亞,這些移民具有很高的冒險犯難精神,也很刻苦耐勞,民風較為強悍,腦筋也比較靈活;基本上這是被環境所逼出來的移民性格。

中國的改革開放試點城市—深圳市特區很快的學會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模式,並迅速傳承給其他省份,由於廣東和浙江省人有和台灣人相同的刻苦耐勞和冒險犯難基因,以及寧為雞首勿為牛後的創業精神,人人都想抓緊機遇去創業致富;因此很快廣東和浙江省就複製了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模式;這就是中國從“血洗”台灣到經濟“學習”台灣的一個重要轉變。

台灣如何從無工業基礎開始發展經濟的呢?首先是透過加工出口賺取工錢開始,從代工過程中引進和學習國外的技術,當然國外不會把全部的技術都轉移給台灣,所以得加上自己摸索。慢慢的有些台灣人掌握到一些簡單的技術加上自己的一些巧思,由“加工出口”慢慢轉變為能自己獨立生產製造的“產品出口”。

然後這些第一批創業的老闆又被其學徒或公司員工偷學偷師後,學徒或員工很快的又自立門戶自行創業和原來的老東家對拼,反正老闆大多數的技術也是偷外國人的!於是這個行業就迅速的百花齊放發展起來,逐漸行成一個產業聚落,由一個產業聚落形成又會逐漸培育出上游和週邊的關聯產業;於是當整個產業上游和週邊的加工鍊串聯以後,加上原本低廉和充沛的勞動力,於是就能創造出低成本的製造價值吸引國外訂單,形成一種低成本的製造能力來賺取外匯,逐步地發展工業經濟。

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和台灣一模一樣,所以也有台灣早期經濟發展的碰到的各種問題。我所關注的部份是:第一是環境的破壞,早期台灣工業發展的時候,一根根冒著黑煙的大煙囪象徵著台灣工業化的指標,令人雀躍不已;但現在來看這卻是嚴重工業污染的指標!中國經濟落後的地區還是只能看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但已經發展的城市如上海和北京,根本就不歡迎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產業!

第二是中國經濟發展與台灣不太一樣的地方是賤賣無法再生或不易再生的天然資源以及發展高能耗和消耗資源的產業。台灣過去沒有太多的天然資源,印象中唯一寶貴的天然資源是檜木,只有少部份的人曾靠盜林發家致富。中國地大物博有不少天然資源可銷售,所以地方上的政商同流合污為了一己之私利,拼命賤賣這些天然資源以獲取暴利,其中最經典的例子是煤礦。

中國北方冬季取暖是靠煤燒熱水,透過管路把熱水輸送到住宅的“暖氣片”上,再從管路流回各地的“供熱局”繼續加熱。所以中國對煤的需求量很大,中國的煤也可以外銷,不過去年開始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賤賣無法再生天然資源的嚴重性,所以也開始採取管制措施了,具體管制方法之一是提高煤等天然資源的出口稅率,降低天然資源出口的價格競爭力。

中國最近經常發生大型煤礦事故,死了不少人,中國是全世界礦災最多發生頻綠最高,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這是有數據可查不是我瞎掰亂造的。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天高皇帝遠,中央管不到地方,地方官員為了私利縱容非法採煤,縱容沒有足夠安全措施的採礦場。山西北部是中國一大煤礦區,當地因為到處濫挖煤礦,已造成農地和民宅嚴重下陷坍塌,中央政府雖然已三令五申,但仍沒有太大的效果;地方官員的官商勾結腐敗與不法情形還是很嚴重!

中國被號稱為世界工廠,這個稱號我覺得並不是一種競爭力的代表,而是低價勞動力,犧牲環境,嚴重消耗能源卻只賺一點點可憐的工錢的代名詞。全世界正把高耗能的產業搬到中國來,而先進國家對高耗能產業都有相當的節能技術要求和政策限制,但中國在節能方面相當落後,可是能源又賣的很便宜( 考慮到民生問題 ),所以中國的高能耗工業並不注重節能,或者用低廉的勞動力彌補資源的浪費。中國一公升汽油大約是人民幣4.2元左右,折合台幣不到17元!台灣賣到30多元,中油今年還虧損172億!你說中國的補貼恐不恐怖?能源價格便宜的話當然會不珍惜能源了!

第三是中國還沒有本錢注重智慧財產權,還是處於依靠到處偷別人的經驗和技術,然後以低廉成本搶奪別人市場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有什麼不好嗎?這就是台灣經濟衰退的原因啊!中國沿海的工資節節升高,企業發展的技術不受到保護的話,就沒有人願意發展技術;沒有技術的話就只能憑低廉的勞動力,但中國不會有永遠的低價勞動力,未來印度和越南很快就會取代中國低廉的勞動力!

有沒有聽過廣東招不到工人?工資太低的話,根本無法在廣東生存,如果賺錢還不夠在廣東花,那有錢寄回老家?沒錢能寄回老家的話,誰要去廣東打工?但問題是廣東發展的很快,所以各種生活的費用也不斷的升高,簡單的說就是經濟發展帶來的通貨膨脹,低階工人的薪資已經趕不上廣東物價的上升,但工人的工資一高,那些一廠動輒幾萬工人的工廠,靠“低廉勞動力”的勞力密集型企業就會活不下去了。

幾十年前台灣南亞塑膠曾經在林口建立一個產品的研發中心,可是當時台灣的法規和社會風氣一如現在的中國,南亞研發中心的研究員把最好的技術帶出去讓自己創業致富,把三流的技術留給研發中心,氣的有經營之神美譽的王永慶先生把研發中心關掉降為檢驗中心,從此以後台塑寧願花錢技術也不再自己研發技術了;所以台塑企業優勢強在不斷的提升產能以降低生產成本而不是創新技術或提升品質。

台灣鴻海則是苦練技術的基本功了十幾年後,累積了不少的經驗和技術,再透過申請世界專利保護,形成一種核心的競爭力,這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要模式。中國目前還沒有這種具有技術和專業保護檔次的公司,還是處在無法發展技術的環境( 因為中國政府仍不大力保護智慧財產權 ),所以這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瓶頸與限制。

第四是中國有16兆的存款卻沒有適當的投資出口,所以熱錢全湧向了房地產和古董字畫上;因為中國的股市制度不健全,中國的公司治理也不健全,中國官方的政治權力凌駕於國家法律之上,所以間接促成了香港成為中國的一個金融中心,使香港低迷的經濟重新振興起來。如果中國的熱錢沒有得到良好的運用與分配,一直流向房地產,那麼百姓會越來越買不起房地產,房地產終將會泡沫化。

亞洲四小龍經濟的快速掘起,我認為有一個重點是因為小龍的土地不大和人口不多,所以能很快的達到小康或均富社會,相對的也很快就碰到發展的天花板,碰到經濟發展的瓶頸,瓶頸之後的轉型就很重要了。台灣是四小龍碰到瓶頸發展最差的一條小龍,不過我不認為是台灣的經濟層面出了問題,我覺得是政治層面出了問題,才影響經濟層面的發展。

四小龍中的新加坡採取緊抱中國政經大腿的策略,憑靠自身較高的人力素質,中英雙語的優勢以及廉能開放的政府持續吸引外資而發展;香港的經濟低迷了一段時間後,香港找到了成為中國金融中心的定位,經濟也開始復甦;韓國努力發展國際級的大企業如三星,終於成功的開花結果,帶動經濟增長;此外韓國在影視娛樂結合觀光業上也後來居上引爆韓流風潮。就是台灣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而已,談到台灣的經濟總是和政治脫不了關係,所以一直深陷泥淖無法自拔。

中國改革開放了近30年,經濟成長上限的天花板似乎仍未出現,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幅員遼闊加上人口眾多,所以中國要像亞洲四小龍一樣的快速達到小康和均富的社會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國經濟發展的天花板也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碰觸到,但中國不會永遠沒有經濟發展瓶頸的天花板限制的!

寫這一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說明,為何全世界都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這是從大盤和既定的格局來看,中國應該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能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但這種快速增長除以人口數量和廣大的土地後,你會發現中國要達到小康和均富社會的水準,恐怕還要50~100年!

這就是我要說的中國經濟與民生問題的另一個重點,雖然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但所得分配不公,偏遠地區的居民仍然會有很長的一段時期,無法從中國經濟發展中得到什麼好處,只能繼續過著均貧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區域,居民則能得到像亞洲四小龍發展的軌跡一樣的小康或均富社會,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不公平社會現象!這將會考驗中國未來政局的穩定性。


台長: 大陸台勞 / 玫瑰騎士
人氣(1,44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經濟產業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經濟發展與民生問題(三)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經濟發展與民生問題(一)

看一下华&#2002
看一下华为吧
2006-06-26 15:50:54
大陸台勞
多謝指教, 不錯華為是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私人企業中少見的國際型大公司; 但是中國還有多少家華為呢? 中國還是如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所說的, 中國要出口有八億件服裝, 才能換一架客機, 這是事實情況. 華為只是極少數的特例.
2006-06-27 20:58:16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