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以前朱鎔基尚未開始大力打擊走私時,廣東靠近福建有個靠海的地方叫「”汕頭」,是當時的走私和逃漏稅天堂。如果汕頭大家還不太熟,那麼「潮州」總該有點印象吧?汕頭和潮州合稱「潮汕」,說的話有點像粵語和閩南語的混合。
1999年我才到過汕頭,在此之前我朋友向我形容汕頭的情形,他在更早前到汕頭時,滿街都是寶馬 (BMW) 和奔馳 (BENZ) 的汽車,中國最常看到的上海大眾 (VW) 汽車,在汕頭只能當出租車!很少老闆開這種國產車,太沒身份了!這些車也都是走私進口的,甚至可能是香港或其他地方轉賣至汕頭的贓車。
當時中國塑料的進口關稅是16%,然後再加上17%增值稅,算法是1.16X1.17=1.3572。也就是說總共要交35.72%的關稅增值稅!所以汕頭就靠走私和開立假增值稅發大財,汕頭各種高檔的海鮮酒樓林立,休閒娛樂場所夜夜笙歌, 過著紙醉金迷一擲千金的日子。
走私逃漏稅不僅侵蝕中國的稅基,也打擊了正當生意人的生計,試想少交了35%的稅,誰能和走私貨競爭?於是朱鎔基開始「嚴打」(中國用語,指嚴厲打擊) 汕頭的走私逃漏稅和假增值稅發票。朱鎔基在台灣總統大選時,露出一付猙獰的面孔,警告台灣人不得選台獨傾向的總統候選人,應該令人記憶猶新;不過這是雙方立場不同之故,我個人對朱鎔基還是相當欽佩的,是中國少見的清官和好官。可惜不為當時中國當權者江澤民所喜,因為他擋了太多人的財路了。
朱鎔基第一次從北京派查緝走私的特派員到汕頭辦案,一二星期後,這幾個特派員回去報告,汕頭一切正常。這些特派員都被汕頭當地的官員收買了,中國太大,有時中央想管地方會有鞭長莫及的無力感,無怪成語說天高皇帝遠,就算你皇帝親來,大家事先準備好,作場戲不就得了?
朱鎔基一看不行,就再派一批比較忠心的部下,再去汕頭查緝走私逃漏稅等非法活動。這批應該是好官,或者是比較忠心一點,汕頭的地方官員收買不了;於是放火把這些特派員住的旅館給燒了,當然這批特派查緝走私的官員無一倖免,都在這場大火中殉職了。
眼看汕頭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利益殺紅眼了,最後才真正的採取強硬手段嚴打, 終於把汕頭的走私,逃漏稅和假發票都滅絕了;汕頭也變成昨日黃花,經濟情況越來越差,錢越來越難賺了。汕頭是個小漁港,本身沒有什麼天然資源,靠走私賺錢起家後,也沒有發展工業,還是只作貿易 (以前就是靠走私貿易起家);嚴打走私後,這些只能靠非法走私的人,就一蹶不振了。
以上的故事是汕頭的朋友告訴我的。汕頭還發生過一件事。中國的銀行我知道至少有二個檔次,一個是由國家中央支撐的銀行,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等;另一種是由省市地方政府成立的銀行,如天津商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
在1999年吧?汕頭市銀行被掏空資產破產了,不過沒有倒閉。因為和汕頭人作生意,所以這類的消息我很緊張,所以追問汕頭的朋友到底如何?因為汕頭市的市長還是書記 (書記是黨職,但級別高於政府官員的市長) 亂放款掏空銀行資產。但不能讓汕頭市政府的銀行倒閉啊,所以銀行不讓存款戶提款,但也沒倒閉!又是中國的特色!我說存款戶怎麼辦?等唄!等政府有錢或找到金主入資汕頭銀行吧!
所以,建議在中國作生意的朋友,借錢要找地方的商業銀行借錢,地方性的銀行比較「靈活」,比較容易腐敗承辦員和銀行行長;至於存款,你還是存外商銀行或國家中央級的銀行,以免錢財不保!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