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26 13:01:21

《歌舞中國》《Burning Dreams》


  開始,一名女舞者在廣闊的城市場景擺動自己的身軀,上海的高樓大廈顯得如此巨大,卻無法震攝住這名女子的自信,她似乎在挑戰些什麼,黑白為背景的影像給人一種「時代」的感覺,嚴謹地沖刷掉了彩色世界所帶來的距...

2005-07-22 16:01:21

能否上傳壹張玉照(或許\也是一種預兆)


  我一直認為自己會在大學四年期間瘋狂傾向學習影像製作的原因,乃是肇因於一個現在只有侯尊堯老師手中才有的東西(這是我大學四年唯一想綁上重石丟向大海的作品),裡面的場景非常的童話世界,「我」當時綁著沖天砲...

2005-07-13 16:01:21

《金甲部隊》符合我記憶中對越戰的隱喻想法


倘若我說對越戰有著深切的認識和體會,那純粹只是一種誇大可笑的虛偽謊言(包括我以及身邊的人多半連美麗島事件和二二八事件都不是很了解)。對啊!我對越戰的認識少得可憐,大概就是從小說、過時新聞、電視影集以及大...

2005-06-21 14:01:21

言語與語言的省思

語言不只是一種與社會溝通或者認識世界的管道,它本身更是一個被眾人所共同分享的記號、文法和意義系統,它同時更是各種文化價值、規範,和意識型態的具體呈現。然而台灣社會近幾年來所產生的許多名詞竟然都不免帶有...

2005-06-01 13:01:21

《渡》:欲言又止卻又千言萬語

  由於距離太近,我聽了太多關於《渡》的閒言閒語,「這是一部很情色的劇情片」,「天啊!很悶!」。或許《渡》嚴重的保護色反而讓「它」(從單純性慾的發洩到最後的性向認知),整部片背後的強烈意圖並沒有太早顯現...

2005-02-26 14:01:21

《地震紀念冊》原來台灣也是帝國

當我闖進會場時,已經是個背負罪惡的遲到者,於是乎低著頭羞赧地尋找座位(C),此時舞台上和角落一群觀眾不斷將喊叫聲傳給彼此,整個場面似乎是一種遊戲中的懲罰(你不該出現,讓歡樂的氣氛染上一種濕淋淋的不快),讓我...

2005-02-19 13:01:21

等待(更一)

  那是個等飲料的場景。就像你我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出現的等待畫面,週而復始地在我們號稱幾十年的壽命當中持續地疲乏填充著生命的長度,就和禮物的層層包裝一樣華美而累贅。 剛好這間文化中心附近的《五十嵐...

2005-02-18 13:01:21

等待(未完)

  那是個等飲料的場景。就像你我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出現的等待畫面,週而復始地在我們號稱幾十年的壽命當中持續地疲乏填充著生命的長度,就和禮物的層層包裝一樣華美而累贅。 剛好這間文化中心附近的《五十嵐...

2005-02-15 09:01:21

記憶

當我們憑藉著它敘述事件時,殊不知抓住的僅僅只是個生了鏽的吊環,極度的脆弱且經不起拉扯。甚至我們從來沒有回到現場,只因為現場實在太短暫了,那一瞬間的新鮮消逝之後,實際上的「現場」開始以各種奇異詭譎的方式...

2005-02-13 03:01:21

你說是嗎?偉仔。

因為某種需要,我找了一個尋常下午拍攝了些平交道的相片,一名路邊擺飲料攤的婦人用一種和無尾熊交談的語氣問道:「你咧ㄏ一ˋ鐵支路喔!」一時之間我很難完整清晰地說明來意,就開始念起一段大學四年內不斷重覆的台詞:...

2005-02-12 00:01:21

星星迷莫為吳宗憲生氣的5個理由

1.與其有時間為了吳宗憲這樣的人生氣,還不如把時間挪來練功,積極向上、澹泊名利的就練練《輕功水上飄》、跳跳《斧頭舞》;想搞錢的就趕快把你隔壁阿姨、叔叔伯伯的內衣和麻將看穿,不然就想個法子,賣賣撒尿牛丸,...

2005-02-11 21:01:21

冰河流轉

  曾經從教科書裡讀到有關冰河的移動方式,腦袋裡總會兀自想像那實際上運作的樣子。緩慢、沉重以及深刻的痕跡,就如同一個時代的流逝那般令人容易感傷、疲倦,假使我們把時代的意義架空任意放上一些人際關係的代名...

2005-01-31 16:01:21

《靈魂的重量(21grams)》不連續的命運和遺漏的場景


  《靈魂的重量》所要闡述的到底是什麼?死亡、嗑藥、宗教、做愛、心或是愛情?還是劇情簡介拿來當作當我看完之後,我發覺這部電影講的是一種不連續中記憶所殘缺的部分。      我們應該深切認知的一點是記憶...

2005-01-29 03:01:21

《父親》難得的好結局

  和《天堂的孩子》一樣,從一個充滿陌生語言的市場(各種你不熟稔的交易氣氛和方式)裡,展開對這部影片的觀看。依循前幾部影片的經驗,會不自覺的把身體內部的某一個僵硬處放鬆,慢慢地期待著某一個事件發生。 ...

2004-12-12 14:01:21

《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自編、自導、自演

 其實《科倫拜校園事件》並不像一部紀錄片,事實上它比較趨近於美國大眾文化的一份文本。雖然導演麥可摩爾要說的是科倫拜校園事件中所引發出的種種美國社會的現象,但是到了最後原來作為手段的「拼貼」到了後來反倒...

第一頁      ‹上一頁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16 / 17 頁 , 共 254 筆           
TOP